第197章 營帳謀局,雄師出征
重生明末,我是反賊張獻忠 作者:蘿卜小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定國起身,恭敬地說道:“大帥,起初我等依計在石牆設伏,本想將金聲恆的軍隊一網打盡。
那石牆之後暗藏諸多機關陷阱,又有壕溝黑火油。
待金聲恆軍至,我軍先以火炮轟擊石牆,黑火油被點燃,瞬間火勢滔天,金聲恆軍大亂,死傷慘重。”
張獻忠微微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但金聲恆仍率少數親信拚死抵抗,妄圖突圍。
他們朝著旁邊密林奔逃,我便派追兵緊追不舍。
原以為能將其擒獲,奈何這金聲恆困獸猶鬥,十分兇悍,竟在林中設下簡易陷阱,還險些讓他逃脫。
幸得大帥的影衛及時出現,截斷其退路,才避免了他的漏網之魚。”
李定國言辭間對張獻忠的及時援手充滿感激。
張獻忠沉思片刻,說道:“這金聲恆倒也算條漢子,隻可惜不能為我所用。
不過經此一役,左良玉的主要兵力基本瓦解,也算是除去一心腹大患。
定國你此次作戰有功,待迴營之後,定當重賞。”
李定國連忙拜謝:“多謝大帥賞賜。
末將唯大帥馬首是瞻,日後定當更加奮勇殺敵,為大帥開疆拓土,成就霸業。”
張獻忠一聲令下,大軍開始在落霞穀口有條不紊地安營紮寨。
營帳如雨後春筍般迅速搭建起來,士兵們分工明確。
有的搬運物資,有的挖掘壕溝,有的負責站崗放哨。
一時間,穀口熱鬧非凡卻又秩序井然。
對於投降的七萬多官軍,張獻忠深思熟慮後決定將他們安置在通城。
他深知,這些降兵若能妥善運用,將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於是,他即刻傳令,讓訓練營派遣經驗豐富的教官前來通城,對降兵進行篩選與培訓。
徐以顯進言張獻忠道:“大帥,如今通城局勢漸趨穩定,若想長久經營,當務之急是召迴之前逃離的百姓。
百姓乃根基所在,有了他們,通城方能恢複生氣,農商得以複興,稅賦亦有來源。”
張獻忠手撫胡須,微微點頭:“先生所言甚是。
隻是這些百姓此前受驚出逃,如何才能讓他們安心歸來?”
徐以顯胸有成竹地迴道:“大帥,可先派遣士兵於周邊張貼告示。
言明大帥仁慈寬厚,既往不咎,且如今通城太平無事,歡迎百姓迴城安居樂業。
同時,於城門口設點,向迴城百姓發放糧食,每戶皆有定額,以解其燃眉之急。
對於家中房屋損毀者,安排專人負責修繕重建;
無田產者,劃分荒地,助其耕種。
如此一來,百姓定會感知大帥之恩德,欣然迴城。”
張獻忠沉思片刻,決然下令:“就依先生之計行事。
務必挑選能言善辯、態度和善之士兵前往宣傳,切不可再驚擾百姓。
發放糧食之事,著後勤官員妥善籌備,不得有誤。”
於是,一隊隊士兵領命而去,在通城周邊各處張貼告示。
告示一經傳出,引得百姓們紛紛圍聚觀望。
眾人議論紛紛,既有疑慮,也有期待。
“這張獻忠真會既往不咎?
咱迴去真能過上安穩日子?”
一位老者心存擔憂地問道。
“看這告示寫得誠懇,且有糧食發放,或許真可一試。”
一位年輕後生猶豫著說道。
而在城門口,一袋袋糧食堆積如山,負責發放的士兵們整齊排列,麵帶微笑,耐心地等待著百姓的到來。
不幾日,便有膽大的百姓結伴迴城。
他們小心翼翼地靠近城門口,當看到真有糧食發放,且士兵並無惡意時,不禁麵露驚喜。
“多謝大帥!”
一位百姓接過糧食,感激涕零地說道。
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百姓陸續迴城。
通城的大街小巷逐漸恢複了往日的喧囂,集市上也有了買賣交易的身影。
經過這段時間的悉心休整,營帳內的士兵們仿佛脫胎換骨。
他們原本疲憊的麵容如今已被昂揚的鬥誌所取代,雙眼明亮而有神,身姿挺拔,步伐矯健有力,每一個動作都散發著蓄勢待發的精氣神。
在營地的軍備庫中,各類武器彈藥井然有序地存放著。
嶄新的長刀在陽光下閃爍著凜冽寒光,鋒利的刀刃仿佛迫不及待地要在戰場上飲血;
強弓勁弩被保養得極好,弓弦緊繃,箭鏃鋥亮,隻待一聲令下,便能如飛蝗般射向敵軍;
一箱箱火藥與彈丸堆積如山,為即將到來的征戰提供了充足的火力支援。
士兵們在閑暇之餘,紛紛圍聚在武器旁,仔細地擦拭著、調試著,彼此交流著使用心得,對即將到來的戰鬥充滿了信心與期待。
徐以顯麵色凝重卻又透著一絲興奮,他雙手展開那卷繪製精細的地圖,與張獻忠一同細細端詳。
手指沿著山川河流、城郭關隘緩緩移動。
徐以顯侃侃而談:“大帥,您看如今這局勢,金聲恆已然兵敗,元氣大傷,短期內難成氣候。
而龔濟民於黃州大敗惠登相,此消彼長之下,左良玉必定心生忌憚,為求自保,定會收縮兵力,固守武昌。”
張獻忠微微眯眼,目光緊緊跟隨徐以顯的指尖,仔細聆聽著他的分析,輕輕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此乃天賜良機啊,大帥!
我們此時若出兵,恰能打他個措手不及。以崇陽為中心,向外多路出擊。
崇陽地勢險要,進可攻退可守,且物資儲備豐富,可作為我軍堅實的根基與跳板。
一路可沿陸路直取通山,切斷敵軍在鄂東南的聯係;
另一路沿水路順流而下,襲擾嘉魚,威脅武昌的側翼。
諸路大軍齊頭並進,相互唿應,逐漸壓縮敵軍的活動空間,最終形成對武昌的合圍之勢。
如此一來,武昌便如囊中之物,唾手可得。”
徐以顯越說越激動,眼神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與必勝的信念。
張獻忠沉思良久,嘴角漸漸泛起一抹自信的微笑,猛地一拍桌案:“先生此計甚妙!
傳令下去,召集諸將,即刻商討出兵細節,我要讓這武昌成為我張獻忠霸業路上的又一塊基石!”
諸將聞令,迅速齊聚營帳。
張獻忠目光炯炯,將徐以顯的戰略部署詳細道出:“諸位,如今戰機已現,我軍當以雷霆之勢出擊。
以李定國為主,率領第一軍和第二軍,從崇陽出發,沿陸路星夜兼程攻打通山、興國、大治,務必在最短時間內攻克,打通進軍武昌的要道。
以孫可望為主,率領第四軍和第六軍,經大蜀山,進攻浦西,再拿下鹹寧。
各縣基本上沒有多少兵力,行動要迅速,不讓左良玉有喘息之機。
再通知龔濟民率第五軍乘船南下長江,拿下嘉魚。
其餘各部,負責押運糧草輜重,緊隨其後,不得有誤!”
眾將齊聲領命,個個摩拳擦掌,眼中滿是對勝利的渴望。
李定國抱拳道:“大帥放心,末將定當全力以赴,不辱使命,為大軍先鋒,踏平通山!”
大軍隨即開拔,一時間,崇陽城外馬蹄揚塵,旌旗蔽日。
李定國與孫可望率領的陸路大軍如鋼鐵洪流,浩浩蕩蕩地向著通山進發。
士兵們邁著整齊而堅定的步伐,口中喊著響亮的口號,士氣如虹。
與此同時,孫可望也帶領部隊緊急出動,一路急行軍。
行軍隊伍步伐鏗鏘有力,氣勢如虹。
影衛隊長不敢有絲毫懈怠,精心挑選了數名最為敏捷、機警的影衛,向他們低聲且嚴肅地傳達了命令:
“你們即刻出發,前往黃州,務必以最快速度見到龔濟民將軍。
告知他大帥的作戰計劃,我軍已從崇陽多路出擊,意圖合圍武昌,讓他用最快速度拿下嘉魚,切勿貽誤戰機!”
影衛們抱拳領命,轉身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他們身著黑色勁裝,如暗夜幽靈般在崇山峻嶺間飛速穿梭。
他們避開大路,專揀偏僻險峻的小路前行,以減少被敵軍發現的風險。
日夜兼程之下,他們的身影如疾風掠過,腳下的步伐未曾停歇。
那石牆之後暗藏諸多機關陷阱,又有壕溝黑火油。
待金聲恆軍至,我軍先以火炮轟擊石牆,黑火油被點燃,瞬間火勢滔天,金聲恆軍大亂,死傷慘重。”
張獻忠微微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但金聲恆仍率少數親信拚死抵抗,妄圖突圍。
他們朝著旁邊密林奔逃,我便派追兵緊追不舍。
原以為能將其擒獲,奈何這金聲恆困獸猶鬥,十分兇悍,竟在林中設下簡易陷阱,還險些讓他逃脫。
幸得大帥的影衛及時出現,截斷其退路,才避免了他的漏網之魚。”
李定國言辭間對張獻忠的及時援手充滿感激。
張獻忠沉思片刻,說道:“這金聲恆倒也算條漢子,隻可惜不能為我所用。
不過經此一役,左良玉的主要兵力基本瓦解,也算是除去一心腹大患。
定國你此次作戰有功,待迴營之後,定當重賞。”
李定國連忙拜謝:“多謝大帥賞賜。
末將唯大帥馬首是瞻,日後定當更加奮勇殺敵,為大帥開疆拓土,成就霸業。”
張獻忠一聲令下,大軍開始在落霞穀口有條不紊地安營紮寨。
營帳如雨後春筍般迅速搭建起來,士兵們分工明確。
有的搬運物資,有的挖掘壕溝,有的負責站崗放哨。
一時間,穀口熱鬧非凡卻又秩序井然。
對於投降的七萬多官軍,張獻忠深思熟慮後決定將他們安置在通城。
他深知,這些降兵若能妥善運用,將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於是,他即刻傳令,讓訓練營派遣經驗豐富的教官前來通城,對降兵進行篩選與培訓。
徐以顯進言張獻忠道:“大帥,如今通城局勢漸趨穩定,若想長久經營,當務之急是召迴之前逃離的百姓。
百姓乃根基所在,有了他們,通城方能恢複生氣,農商得以複興,稅賦亦有來源。”
張獻忠手撫胡須,微微點頭:“先生所言甚是。
隻是這些百姓此前受驚出逃,如何才能讓他們安心歸來?”
徐以顯胸有成竹地迴道:“大帥,可先派遣士兵於周邊張貼告示。
言明大帥仁慈寬厚,既往不咎,且如今通城太平無事,歡迎百姓迴城安居樂業。
同時,於城門口設點,向迴城百姓發放糧食,每戶皆有定額,以解其燃眉之急。
對於家中房屋損毀者,安排專人負責修繕重建;
無田產者,劃分荒地,助其耕種。
如此一來,百姓定會感知大帥之恩德,欣然迴城。”
張獻忠沉思片刻,決然下令:“就依先生之計行事。
務必挑選能言善辯、態度和善之士兵前往宣傳,切不可再驚擾百姓。
發放糧食之事,著後勤官員妥善籌備,不得有誤。”
於是,一隊隊士兵領命而去,在通城周邊各處張貼告示。
告示一經傳出,引得百姓們紛紛圍聚觀望。
眾人議論紛紛,既有疑慮,也有期待。
“這張獻忠真會既往不咎?
咱迴去真能過上安穩日子?”
一位老者心存擔憂地問道。
“看這告示寫得誠懇,且有糧食發放,或許真可一試。”
一位年輕後生猶豫著說道。
而在城門口,一袋袋糧食堆積如山,負責發放的士兵們整齊排列,麵帶微笑,耐心地等待著百姓的到來。
不幾日,便有膽大的百姓結伴迴城。
他們小心翼翼地靠近城門口,當看到真有糧食發放,且士兵並無惡意時,不禁麵露驚喜。
“多謝大帥!”
一位百姓接過糧食,感激涕零地說道。
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百姓陸續迴城。
通城的大街小巷逐漸恢複了往日的喧囂,集市上也有了買賣交易的身影。
經過這段時間的悉心休整,營帳內的士兵們仿佛脫胎換骨。
他們原本疲憊的麵容如今已被昂揚的鬥誌所取代,雙眼明亮而有神,身姿挺拔,步伐矯健有力,每一個動作都散發著蓄勢待發的精氣神。
在營地的軍備庫中,各類武器彈藥井然有序地存放著。
嶄新的長刀在陽光下閃爍著凜冽寒光,鋒利的刀刃仿佛迫不及待地要在戰場上飲血;
強弓勁弩被保養得極好,弓弦緊繃,箭鏃鋥亮,隻待一聲令下,便能如飛蝗般射向敵軍;
一箱箱火藥與彈丸堆積如山,為即將到來的征戰提供了充足的火力支援。
士兵們在閑暇之餘,紛紛圍聚在武器旁,仔細地擦拭著、調試著,彼此交流著使用心得,對即將到來的戰鬥充滿了信心與期待。
徐以顯麵色凝重卻又透著一絲興奮,他雙手展開那卷繪製精細的地圖,與張獻忠一同細細端詳。
手指沿著山川河流、城郭關隘緩緩移動。
徐以顯侃侃而談:“大帥,您看如今這局勢,金聲恆已然兵敗,元氣大傷,短期內難成氣候。
而龔濟民於黃州大敗惠登相,此消彼長之下,左良玉必定心生忌憚,為求自保,定會收縮兵力,固守武昌。”
張獻忠微微眯眼,目光緊緊跟隨徐以顯的指尖,仔細聆聽著他的分析,輕輕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此乃天賜良機啊,大帥!
我們此時若出兵,恰能打他個措手不及。以崇陽為中心,向外多路出擊。
崇陽地勢險要,進可攻退可守,且物資儲備豐富,可作為我軍堅實的根基與跳板。
一路可沿陸路直取通山,切斷敵軍在鄂東南的聯係;
另一路沿水路順流而下,襲擾嘉魚,威脅武昌的側翼。
諸路大軍齊頭並進,相互唿應,逐漸壓縮敵軍的活動空間,最終形成對武昌的合圍之勢。
如此一來,武昌便如囊中之物,唾手可得。”
徐以顯越說越激動,眼神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與必勝的信念。
張獻忠沉思良久,嘴角漸漸泛起一抹自信的微笑,猛地一拍桌案:“先生此計甚妙!
傳令下去,召集諸將,即刻商討出兵細節,我要讓這武昌成為我張獻忠霸業路上的又一塊基石!”
諸將聞令,迅速齊聚營帳。
張獻忠目光炯炯,將徐以顯的戰略部署詳細道出:“諸位,如今戰機已現,我軍當以雷霆之勢出擊。
以李定國為主,率領第一軍和第二軍,從崇陽出發,沿陸路星夜兼程攻打通山、興國、大治,務必在最短時間內攻克,打通進軍武昌的要道。
以孫可望為主,率領第四軍和第六軍,經大蜀山,進攻浦西,再拿下鹹寧。
各縣基本上沒有多少兵力,行動要迅速,不讓左良玉有喘息之機。
再通知龔濟民率第五軍乘船南下長江,拿下嘉魚。
其餘各部,負責押運糧草輜重,緊隨其後,不得有誤!”
眾將齊聲領命,個個摩拳擦掌,眼中滿是對勝利的渴望。
李定國抱拳道:“大帥放心,末將定當全力以赴,不辱使命,為大軍先鋒,踏平通山!”
大軍隨即開拔,一時間,崇陽城外馬蹄揚塵,旌旗蔽日。
李定國與孫可望率領的陸路大軍如鋼鐵洪流,浩浩蕩蕩地向著通山進發。
士兵們邁著整齊而堅定的步伐,口中喊著響亮的口號,士氣如虹。
與此同時,孫可望也帶領部隊緊急出動,一路急行軍。
行軍隊伍步伐鏗鏘有力,氣勢如虹。
影衛隊長不敢有絲毫懈怠,精心挑選了數名最為敏捷、機警的影衛,向他們低聲且嚴肅地傳達了命令:
“你們即刻出發,前往黃州,務必以最快速度見到龔濟民將軍。
告知他大帥的作戰計劃,我軍已從崇陽多路出擊,意圖合圍武昌,讓他用最快速度拿下嘉魚,切勿貽誤戰機!”
影衛們抱拳領命,轉身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他們身著黑色勁裝,如暗夜幽靈般在崇山峻嶺間飛速穿梭。
他們避開大路,專揀偏僻險峻的小路前行,以減少被敵軍發現的風險。
日夜兼程之下,他們的身影如疾風掠過,腳下的步伐未曾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