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局勢變幻,巴陵出兵
重生明末,我是反賊張獻忠 作者:蘿卜小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天後,左良玉在武昌得知黃岡失陷被攻占的消息後,暴跳如雷。
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起來,茶水濺得到處都是。
“龔濟民、劉國能,你們這兩個逆賊!”
他怒吼道,眼中滿是怒火,仿佛要將麵前的空氣都燃燒起來。
“大人息怒啊,現在得趕緊派兵前往黃州府,不然等賊軍徹底占據整個黃州府,我們就非常被動了。”
一旁的盧鼎小心翼翼地勸道。
左良玉來迴踱步,咬牙切齒地說道:“黃州府乃是我們的大後方,如今落入他們手中,就像一把利刃抵在我的咽喉。
不能再等了,傳我命令,即刻點兵出征,我要親自踏平黃州,將龔濟民和劉國能碎屍萬段!”
盧鼎聽聞左良玉要前往黃州府的消息,著實被嚇了一大跳。
他臉色驟變,額頭上瞬間滲出了細密的汗珠,腦海中瞬間浮現出武昌城大亂的可怕場景。
要是左良玉此去黃州府有個什麽三長兩短,武昌這邊可就徹底亂套了啊!
那些將領們本就互不相服,沒了左良玉鎮場子,還不得鬧翻天。
他急忙奔向前去,一把拉住左良玉的胳膊,聲音帶著幾分急切地大聲說道:“大人,不可啊!您千萬不能去黃州府啊!”
左良玉眉頭一皺,有些不耐煩地甩開盧鼎的手,“哼,為何不可?
本將軍行事,還輪不到你多嘴。”
盧鼎擦了擦汗,心急如焚地解釋道:“大人,您想想,如今那張獻忠屯兵在巴陵,就像一頭隨時準備撲食的惡狼啊,對我們武昌虎視眈眈。
我們雖然在通城屯兵十五萬,但那些張獻忠的人馬也不是吃素的,他們狡猾得很。
要是沒有您在武昌坐鎮,居中調度,統籌安排這一切,我們就如同沒了主心骨啊。
一旦有什麽變故,我們如何應對?
大人您可不能在這個時候離開武昌啊!”
左良玉聽了盧鼎的話,微微皺眉,陷入了沉思,手不自覺地摸了摸腰間的劍柄。
左良玉眉頭緊皺,眼中的怒火絲毫未減,他瞪著盧鼎,大聲吼道:“難道就眼睜睜看著黃州府被那兩個逆賊占據?
若不奪迴,我們根基不穩,日後更難應對!”
盧鼎擦了擦額頭的冷汗,急忙說道:“大人,我明白您的憤怒,但現在局勢複雜。
張獻忠虎視眈眈,我們的十五萬大軍在通城雖可抵擋一陣,可若無您在武昌主持大局,一旦張獻忠突破防線,我們就會陷入兩麵夾擊的絕境啊。
黃岡之失固然嚴重,但我們可以先派一員得力大將率軍前往收複,您在武昌居中調度,才是上策。”
左良玉聽了盧鼎的話,腳步頓住,他知道盧鼎所言有理,可心中的怒火和不甘讓他難以釋懷。
他握緊拳頭,骨節泛白,恨恨地說:“哼!難道就便宜了龔濟民和劉國能這兩個家夥?派誰去合適?
必須要能一舉奪迴黃州府,讓他們知道與我為敵的下場!”
盧鼎毫不猶豫的說道:“大人,末將願立下軍令狀,誓死奪迴黃岡,不讓賊軍染指黃州府。”
左良玉思索了片刻擺擺手:“不妥。
你的才能我知曉,讓你去消滅黃州府的賊軍有點大材小用。
更何況隨時有可能和張獻忠開戰,有你在我身邊我才安心。”
盧鼎思索片刻,迴答道:“大人,金聲恆將軍和惠登相將軍對您忠心耿耿,驍勇善戰,有勇有謀,之前戰敗乃是因突發意外才導致。
以末將之見,隻需派兩位將軍中的一人率五萬精兵前往黃州府。
同時,我們再從武昌調派一些熟悉當地地形的士兵作為向導,助他一臂之力,即可消滅賊軍。”
左良玉微微點頭,神色稍緩:“金聲恆和惠登相……嗯,他們倒是有幾分本事。
傳我命令,讓金聲恆守好通城,注意防範張獻忠。
讓惠登相從通城領一萬兵馬前往嘉魚,再從武昌抽調四萬兵力前去嘉魚。
等合兵後,即可前往黃州府,收複黃岡。
不得有誤!
此次定要讓黃州府重迴我手,讓龔濟民和劉國能付出代價!”
盧鼎聽到左良玉的安排後,眉頭緊鎖:“大人,武昌隻有八萬兵力,再抽掉四萬是否不妥。
不如從通城多派些兵馬,武昌隻抽掉兩萬兵馬,以防有變。”
左良玉毫不在意:“張獻忠想要進攻武昌,唯有從通城過來。
讓惠登相調走一萬兵馬,通城還有十四萬。
十四萬大軍固守通城,張獻忠還能飛過來嗎?
趕緊去傳令,免得龔濟民趁機占領整個黃州府,那我們就難受了。”
盧鼎覺得有道理,又覺得哪裏不對勁,又說不出來,隻好領命,前去傳達左良玉的指令。
左良玉則依舊站在原地,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牆壁看到黃州府一般,心中暗暗發誓,絕不放過任何敢於侵犯他領地的敵人。
巴陵,張獻忠收到龔濟民已經成功占據黃岡的情報,對龔濟民讚不絕口。
他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來:“龔濟民這小子,真有兩下子!
竟能從左良玉那老匹夫手中奪下黃州府的治所黃岡,真是一員虎將啊!”
一旁的徐以顯笑著說道:“大帥,這龔濟民本就有勇有謀,此次行動更是證明了他的能力。
如今他占據黃岡,對我們而言也是一大助力。
左良玉若要奪迴黃州,必然會分兵,屆時我們攻打武昌等地便更有利了。”
張獻忠微微點頭,眼中閃爍著光芒:“沒錯,這是個好機會。
告訴李定國可以翻越連雲山脈了,翻過山脈後,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崇陽府,從後麵切斷通城和外界的聯係。
如此一來,左良玉屯在通城的十五萬大軍就成了甕中之鱉,首尾不能相顧。
我們既能削弱左良玉的力量,又能在這混亂局勢中占得先機。”
徐以顯迴應道:“大帥,李定國將軍英勇善戰,但翻越連雲山脈也並非易事,這一路山高林密、道路崎嶇,還要謹防敵軍的暗哨。”
張獻忠大手一揮:“李定國足智多謀,本王相信他有這個能力。
第一軍早就已經準備好,加上影衛早已經勘探好路線,必然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一旦成功拿下崇陽府,我們就掌握了主動。
屆時,不管是龔濟民那邊,還是左良玉那邊,局勢都將對我們更加有利。”
於是,侍衛快馬加鞭朝著李定國所在之地奔去,帶著張獻忠的重要指令。
而李定國接到命令後,立刻開始挑選士兵,準備物資,準備向著連雲山脈進發,一場關乎局勢走向的行動悄然展開。
徐以顯眉頭緊皺,眼神中透著一絲憂慮,他快步走到張獻忠麵前,拱手說道:“大帥,在下以為,巴陵的第二軍、第四軍、第六軍也該出發了。”
張獻忠微微皺眉,疑惑地看向他:“為何?現在局勢尚未明朗,不可輕舉妄動。”
徐以顯急道:“大帥,您想啊,如果這幾支軍隊不行動,通城的兵馬可就有可乘之機了。
萬一李定國將軍率領第一軍進攻崇陽之時,通城那邊派兵支援,咱們可就麻煩大了
張獻忠聽了徐以顯的建議,微微眯起眼睛,沉思片刻後說道:“你說得有理,不能讓通城的敵軍有機會支援崇陽。
傳我命令,讓巴陵的第二軍、第四軍、第六軍即刻出發,向著通城方向行軍,做出要進攻的姿態,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徐以顯點點頭,接著說道:“大帥,此次行動一定要大張旗鼓。
我們可以讓這三個軍團分不同路線行軍,沿途多設疑兵,讓敵軍摸不清我們的虛實,以為我們要大舉進攻通城。
這樣一來,他們必然會將兵力收縮在通城附近,無暇顧及崇陽方向。”
張獻忠咧嘴一笑,露出自信的神情:“好!就按你說的辦。
這一次,定要讓左良玉吃個大虧。
等李定國拿下崇陽,我們再視情況決定是圍困通城,還是直接攻打通城。”
命令迅速傳達下去,巴陵的第二軍、第四軍、第六軍很快行動起來。
一時間,軍旗飄揚,馬蹄聲震,大軍朝著通城方向浩浩蕩蕩地進發。
行軍途中,他們按照計劃設置了不少疑兵,製造出一種大軍壓境的氣勢,讓通城的守軍陷入了緊張與慌亂之中。
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起來,茶水濺得到處都是。
“龔濟民、劉國能,你們這兩個逆賊!”
他怒吼道,眼中滿是怒火,仿佛要將麵前的空氣都燃燒起來。
“大人息怒啊,現在得趕緊派兵前往黃州府,不然等賊軍徹底占據整個黃州府,我們就非常被動了。”
一旁的盧鼎小心翼翼地勸道。
左良玉來迴踱步,咬牙切齒地說道:“黃州府乃是我們的大後方,如今落入他們手中,就像一把利刃抵在我的咽喉。
不能再等了,傳我命令,即刻點兵出征,我要親自踏平黃州,將龔濟民和劉國能碎屍萬段!”
盧鼎聽聞左良玉要前往黃州府的消息,著實被嚇了一大跳。
他臉色驟變,額頭上瞬間滲出了細密的汗珠,腦海中瞬間浮現出武昌城大亂的可怕場景。
要是左良玉此去黃州府有個什麽三長兩短,武昌這邊可就徹底亂套了啊!
那些將領們本就互不相服,沒了左良玉鎮場子,還不得鬧翻天。
他急忙奔向前去,一把拉住左良玉的胳膊,聲音帶著幾分急切地大聲說道:“大人,不可啊!您千萬不能去黃州府啊!”
左良玉眉頭一皺,有些不耐煩地甩開盧鼎的手,“哼,為何不可?
本將軍行事,還輪不到你多嘴。”
盧鼎擦了擦汗,心急如焚地解釋道:“大人,您想想,如今那張獻忠屯兵在巴陵,就像一頭隨時準備撲食的惡狼啊,對我們武昌虎視眈眈。
我們雖然在通城屯兵十五萬,但那些張獻忠的人馬也不是吃素的,他們狡猾得很。
要是沒有您在武昌坐鎮,居中調度,統籌安排這一切,我們就如同沒了主心骨啊。
一旦有什麽變故,我們如何應對?
大人您可不能在這個時候離開武昌啊!”
左良玉聽了盧鼎的話,微微皺眉,陷入了沉思,手不自覺地摸了摸腰間的劍柄。
左良玉眉頭緊皺,眼中的怒火絲毫未減,他瞪著盧鼎,大聲吼道:“難道就眼睜睜看著黃州府被那兩個逆賊占據?
若不奪迴,我們根基不穩,日後更難應對!”
盧鼎擦了擦額頭的冷汗,急忙說道:“大人,我明白您的憤怒,但現在局勢複雜。
張獻忠虎視眈眈,我們的十五萬大軍在通城雖可抵擋一陣,可若無您在武昌主持大局,一旦張獻忠突破防線,我們就會陷入兩麵夾擊的絕境啊。
黃岡之失固然嚴重,但我們可以先派一員得力大將率軍前往收複,您在武昌居中調度,才是上策。”
左良玉聽了盧鼎的話,腳步頓住,他知道盧鼎所言有理,可心中的怒火和不甘讓他難以釋懷。
他握緊拳頭,骨節泛白,恨恨地說:“哼!難道就便宜了龔濟民和劉國能這兩個家夥?派誰去合適?
必須要能一舉奪迴黃州府,讓他們知道與我為敵的下場!”
盧鼎毫不猶豫的說道:“大人,末將願立下軍令狀,誓死奪迴黃岡,不讓賊軍染指黃州府。”
左良玉思索了片刻擺擺手:“不妥。
你的才能我知曉,讓你去消滅黃州府的賊軍有點大材小用。
更何況隨時有可能和張獻忠開戰,有你在我身邊我才安心。”
盧鼎思索片刻,迴答道:“大人,金聲恆將軍和惠登相將軍對您忠心耿耿,驍勇善戰,有勇有謀,之前戰敗乃是因突發意外才導致。
以末將之見,隻需派兩位將軍中的一人率五萬精兵前往黃州府。
同時,我們再從武昌調派一些熟悉當地地形的士兵作為向導,助他一臂之力,即可消滅賊軍。”
左良玉微微點頭,神色稍緩:“金聲恆和惠登相……嗯,他們倒是有幾分本事。
傳我命令,讓金聲恆守好通城,注意防範張獻忠。
讓惠登相從通城領一萬兵馬前往嘉魚,再從武昌抽調四萬兵力前去嘉魚。
等合兵後,即可前往黃州府,收複黃岡。
不得有誤!
此次定要讓黃州府重迴我手,讓龔濟民和劉國能付出代價!”
盧鼎聽到左良玉的安排後,眉頭緊鎖:“大人,武昌隻有八萬兵力,再抽掉四萬是否不妥。
不如從通城多派些兵馬,武昌隻抽掉兩萬兵馬,以防有變。”
左良玉毫不在意:“張獻忠想要進攻武昌,唯有從通城過來。
讓惠登相調走一萬兵馬,通城還有十四萬。
十四萬大軍固守通城,張獻忠還能飛過來嗎?
趕緊去傳令,免得龔濟民趁機占領整個黃州府,那我們就難受了。”
盧鼎覺得有道理,又覺得哪裏不對勁,又說不出來,隻好領命,前去傳達左良玉的指令。
左良玉則依舊站在原地,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牆壁看到黃州府一般,心中暗暗發誓,絕不放過任何敢於侵犯他領地的敵人。
巴陵,張獻忠收到龔濟民已經成功占據黃岡的情報,對龔濟民讚不絕口。
他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來:“龔濟民這小子,真有兩下子!
竟能從左良玉那老匹夫手中奪下黃州府的治所黃岡,真是一員虎將啊!”
一旁的徐以顯笑著說道:“大帥,這龔濟民本就有勇有謀,此次行動更是證明了他的能力。
如今他占據黃岡,對我們而言也是一大助力。
左良玉若要奪迴黃州,必然會分兵,屆時我們攻打武昌等地便更有利了。”
張獻忠微微點頭,眼中閃爍著光芒:“沒錯,這是個好機會。
告訴李定國可以翻越連雲山脈了,翻過山脈後,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崇陽府,從後麵切斷通城和外界的聯係。
如此一來,左良玉屯在通城的十五萬大軍就成了甕中之鱉,首尾不能相顧。
我們既能削弱左良玉的力量,又能在這混亂局勢中占得先機。”
徐以顯迴應道:“大帥,李定國將軍英勇善戰,但翻越連雲山脈也並非易事,這一路山高林密、道路崎嶇,還要謹防敵軍的暗哨。”
張獻忠大手一揮:“李定國足智多謀,本王相信他有這個能力。
第一軍早就已經準備好,加上影衛早已經勘探好路線,必然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一旦成功拿下崇陽府,我們就掌握了主動。
屆時,不管是龔濟民那邊,還是左良玉那邊,局勢都將對我們更加有利。”
於是,侍衛快馬加鞭朝著李定國所在之地奔去,帶著張獻忠的重要指令。
而李定國接到命令後,立刻開始挑選士兵,準備物資,準備向著連雲山脈進發,一場關乎局勢走向的行動悄然展開。
徐以顯眉頭緊皺,眼神中透著一絲憂慮,他快步走到張獻忠麵前,拱手說道:“大帥,在下以為,巴陵的第二軍、第四軍、第六軍也該出發了。”
張獻忠微微皺眉,疑惑地看向他:“為何?現在局勢尚未明朗,不可輕舉妄動。”
徐以顯急道:“大帥,您想啊,如果這幾支軍隊不行動,通城的兵馬可就有可乘之機了。
萬一李定國將軍率領第一軍進攻崇陽之時,通城那邊派兵支援,咱們可就麻煩大了
張獻忠聽了徐以顯的建議,微微眯起眼睛,沉思片刻後說道:“你說得有理,不能讓通城的敵軍有機會支援崇陽。
傳我命令,讓巴陵的第二軍、第四軍、第六軍即刻出發,向著通城方向行軍,做出要進攻的姿態,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徐以顯點點頭,接著說道:“大帥,此次行動一定要大張旗鼓。
我們可以讓這三個軍團分不同路線行軍,沿途多設疑兵,讓敵軍摸不清我們的虛實,以為我們要大舉進攻通城。
這樣一來,他們必然會將兵力收縮在通城附近,無暇顧及崇陽方向。”
張獻忠咧嘴一笑,露出自信的神情:“好!就按你說的辦。
這一次,定要讓左良玉吃個大虧。
等李定國拿下崇陽,我們再視情況決定是圍困通城,還是直接攻打通城。”
命令迅速傳達下去,巴陵的第二軍、第四軍、第六軍很快行動起來。
一時間,軍旗飄揚,馬蹄聲震,大軍朝著通城方向浩浩蕩蕩地進發。
行軍途中,他們按照計劃設置了不少疑兵,製造出一種大軍壓境的氣勢,讓通城的守軍陷入了緊張與慌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