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調兵遣將,謹慎布局
重生明末,我是反賊張獻忠 作者:蘿卜小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即將抵達巴陵的張獻忠,正滿懷期待地率領著大軍前行。
突然,一名影衛如鬼魅般閃現,來到張獻忠身前,單膝跪地,恭敬地呈上一份密報。
張獻忠接過密報,快速瀏覽起來,臉上的表情逐漸變得興奮。
“哈哈哈哈!”
張獻忠仰天大笑,“左良玉從巴陵撤兵迴援武昌府,巴陵以及沅江那邊也開始撤軍。
如今巴陵除了王府,已經沒有守軍了。這真是天助我也!”
他轉頭看向身邊的將領們,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大聲說道:“兄弟們,巴陵即將成為我們的囊中之物。
加速前進,讓我們一舉拿下巴陵!”
將領們也都麵露喜色,紛紛振臂高唿:“拿下巴陵!拿下巴陵!”
張獻忠正躊躇滿誌之時,軍師徐以顯上前一步,拱手說道:“大帥,如今左良玉從巴陵撤兵迴援武昌府,巴陵以及沅江那邊也開始撤軍,巴陵除了王府,已無守軍。
依在下之見,隻需派遣一員大將帶一隊兵馬前去巴陵即可。
至於王府,可先不急著攻打,待我們解決沅江撤退的兵力,再做打算。”
張獻忠微微點頭,思索片刻後說道:“徐先生所言極是。
那便選派一員得力戰將,速速前往巴陵。
務必確保巴陵順利落入我們手中。”
隨後,張獻忠開始在眾將之中挑選合適的人選。
將領們個個摩拳擦掌,渴望能得到這個任務,為張獻忠立下戰功。
張獻忠的目光緩緩落在廖晉中身上,眼神中滿含著讚賞與一絲愧疚。
他微微揚起下巴,聲音洪亮地說道:“廖晉中,此前為了讓章孟估順利打入敵營,你被敵軍俘虜,吃了不少苦。
如今,這巴陵唾手可得,這個到手的功勞,本帥決定交給你。”
廖晉中聞言,心中一陣激動,他連忙單膝跪地,抱拳高聲道:“多謝大帥!末將定不負將軍厚望,必將巴陵順利拿下!”
張獻忠滿意地點點頭,接著說道:“你且帶領一隊兵馬速速前往巴陵,務必小心謹慎,不可掉以輕心。”
廖晉中再次應道:“末將遵命!”
說罷,他站起身來,眼神中燃燒著鬥誌,轉身去準備兵馬,準備奔赴巴陵,開啟這場屬於他的榮耀之戰。
張獻忠微微頷首,看向徐以顯問道:“徐先生,那接下來本帥該如何打算?”
徐以顯微微眯起雙眼,神色凝重地盯著地圖,思索片刻後說道:“大帥,如今左良玉既然已經撤軍,那麽王金義和劉廷舉也就沒必要再繼續故布疑陣,可以先讓他們迴來。
再從李定國那邊抽調第二軍過來這邊。”
說著,徐以顯伸出手指,點著地圖上的一處位置,繼續說道:“讓他們在這裏埋伏。
此處樹木叢生,有利於他們隱藏。
等我們和敵軍打起來,他們
再從背後偷襲,定能打敵軍個措手不及。”
張獻忠凝視著地圖上徐以顯所指的位置,微微點頭表示讚同,說道:“徐先生此計甚妙。
那就依徐先生所言,速速傳令王金義和劉廷舉撤迴,再抽調李定國的第二軍前來此處埋伏。
本將軍倒要看看,這左良玉還能有什麽招數。”
張獻忠當下便派出使者,分別前往王金義和劉廷舉處傳令他們撤迴,同時也向李定國發出調兵的指令。
使者們快馬加鞭,迅速奔赴各自的目的地。
而在等待的這段時間裏,張獻忠與徐以顯也沒有閑著,他們仔細地研究著地圖,商討著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以及應對之策。
不久後,王金義和劉廷舉先後率領著各自的兵馬歸來。
他們雖然在故布疑陣的過程中也時刻保持著警惕,但畢竟沒有真正與敵軍交鋒,所以士氣依舊高昂。
“大帥,末將等奉命撤迴。”王金義和劉廷舉來到張獻忠麵前,恭敬地行禮說道。
張獻忠微微點頭,說道:“你們做得很好。
如今我們要準備迎接新的戰鬥,不可有絲毫懈怠。”
與此同時,李定國那邊也接到了調兵的命令。
李定國深知此次行動的重要性,他立馬讓秦虎和趙大牛的第二軍迅速整頓,馬不停蹄地朝著指定地點進發。
在等待第二軍到來的過程中,張獻忠不斷地派出探子打探周邊的情況。
他知道,戰爭的局勢瞬息萬變,必須時刻掌握最新的情報,才能做出最正確的決策。
終於,在眾人的期待下,李定國的第二軍抵達了指定地點。
他們迅速進入埋伏位置,嚴陣以待。
此時的戰場上,彌漫著緊張的氣氛。
張獻忠和他的將領們都在等待著敵軍的出現,準備給他們致命的一擊。
而此時,一名信使快馬加鞭地來到張獻忠的營地。
他滿臉喜色,翻身下馬後,急忙來到張獻忠麵前,單膝跪地,興奮地說道:“將軍,孫將軍派人來報,常德府如今改姓張了!”
張獻忠一聽,眼中頓時綻放出驚喜的光芒,他猛地站起身來,大聲笑道:“哈哈,好!
孫可望果然沒讓本將軍失望!”
他來迴踱步,心中滿是喜悅與豪情。
這時,徐以顯上前一步,拱手說道:“將軍,此時正是大好時機。
依在下之見,可讓孫將軍的第四軍順著敵軍撤退的路線過來。
若敵軍戰敗潰逃,正好可以堵住他們的退路,給予敵軍致命一擊。”
張獻忠微微點頭,眼中露出讚賞之色,說道:“軍師此計甚妙。
速速傳令孫可望,讓他的第四軍按此計劃行動。”
隨後,信使再次出發,帶著張獻忠的命令奔赴孫可望處。
而張獻忠和他的將領們則繼續部署著下一步的戰略,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戰。
他們深知,隻有不斷抓住戰機,才能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取得最終的勝利。
信使快馬加鞭地奔赴孫可望處傳達張獻忠的命令。
孫可望接到命令後,立刻整頓第四軍,沿著敵軍撤退的路線迅速推進。
第四軍的將士們士氣高昂,他們深知此次行動的重要性。
一路上,他們保持著高度的警惕,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情況。
而在張獻忠這邊,他也在積極部署著其他的兵力,準備與孫可望的第四軍形成合圍之勢。
他派出大量的探子,密切關注著敵軍的動向,以便在關鍵時刻能夠準確地把握戰機。
隨著時間的推移,戰爭的氣氛越來越緊張。
敵軍似乎也察覺到了張獻忠一方的行動,開始變得更加謹慎。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孫可望的第四軍已經在他們的撤退路線上悄然埋伏。
此時張獻忠叫來影衛,問道:“敵軍離我們還有多遠,有沒有什麽特殊情況?
影衛恭敬的迴答道道:“大帥,敵軍離我們還有一百多裏,如果正常行軍,隻需一天的功夫我們便會和他們遭遇。
敵軍應該是知道我們在此地,現在行軍非常緩慢。
還派出大量的斥候,我們為了打探情報已經碰到了許多斥候,有不少兄弟因此折損。”
張獻忠點點頭,“你先下去休息。”
影衛恭敬的行了一禮,才緩緩退下。
張獻忠轉頭看向徐以顯,說道:“徐先生,敵軍已知我們在此,卻行軍緩慢,這是何意?”
徐以顯微微思索,說道:“大帥,敵軍此舉,或是在試探我軍虛實,又或是準備什麽陰謀。
我們不可掉以輕心,當加強偵查,同時做好應對各種情況的準備。”
張獻忠點點頭,說道:“好,傳令下去,全軍提高警惕,密切關注敵軍動向。”
突然,一名影衛如鬼魅般閃現,來到張獻忠身前,單膝跪地,恭敬地呈上一份密報。
張獻忠接過密報,快速瀏覽起來,臉上的表情逐漸變得興奮。
“哈哈哈哈!”
張獻忠仰天大笑,“左良玉從巴陵撤兵迴援武昌府,巴陵以及沅江那邊也開始撤軍。
如今巴陵除了王府,已經沒有守軍了。這真是天助我也!”
他轉頭看向身邊的將領們,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大聲說道:“兄弟們,巴陵即將成為我們的囊中之物。
加速前進,讓我們一舉拿下巴陵!”
將領們也都麵露喜色,紛紛振臂高唿:“拿下巴陵!拿下巴陵!”
張獻忠正躊躇滿誌之時,軍師徐以顯上前一步,拱手說道:“大帥,如今左良玉從巴陵撤兵迴援武昌府,巴陵以及沅江那邊也開始撤軍,巴陵除了王府,已無守軍。
依在下之見,隻需派遣一員大將帶一隊兵馬前去巴陵即可。
至於王府,可先不急著攻打,待我們解決沅江撤退的兵力,再做打算。”
張獻忠微微點頭,思索片刻後說道:“徐先生所言極是。
那便選派一員得力戰將,速速前往巴陵。
務必確保巴陵順利落入我們手中。”
隨後,張獻忠開始在眾將之中挑選合適的人選。
將領們個個摩拳擦掌,渴望能得到這個任務,為張獻忠立下戰功。
張獻忠的目光緩緩落在廖晉中身上,眼神中滿含著讚賞與一絲愧疚。
他微微揚起下巴,聲音洪亮地說道:“廖晉中,此前為了讓章孟估順利打入敵營,你被敵軍俘虜,吃了不少苦。
如今,這巴陵唾手可得,這個到手的功勞,本帥決定交給你。”
廖晉中聞言,心中一陣激動,他連忙單膝跪地,抱拳高聲道:“多謝大帥!末將定不負將軍厚望,必將巴陵順利拿下!”
張獻忠滿意地點點頭,接著說道:“你且帶領一隊兵馬速速前往巴陵,務必小心謹慎,不可掉以輕心。”
廖晉中再次應道:“末將遵命!”
說罷,他站起身來,眼神中燃燒著鬥誌,轉身去準備兵馬,準備奔赴巴陵,開啟這場屬於他的榮耀之戰。
張獻忠微微頷首,看向徐以顯問道:“徐先生,那接下來本帥該如何打算?”
徐以顯微微眯起雙眼,神色凝重地盯著地圖,思索片刻後說道:“大帥,如今左良玉既然已經撤軍,那麽王金義和劉廷舉也就沒必要再繼續故布疑陣,可以先讓他們迴來。
再從李定國那邊抽調第二軍過來這邊。”
說著,徐以顯伸出手指,點著地圖上的一處位置,繼續說道:“讓他們在這裏埋伏。
此處樹木叢生,有利於他們隱藏。
等我們和敵軍打起來,他們
再從背後偷襲,定能打敵軍個措手不及。”
張獻忠凝視著地圖上徐以顯所指的位置,微微點頭表示讚同,說道:“徐先生此計甚妙。
那就依徐先生所言,速速傳令王金義和劉廷舉撤迴,再抽調李定國的第二軍前來此處埋伏。
本將軍倒要看看,這左良玉還能有什麽招數。”
張獻忠當下便派出使者,分別前往王金義和劉廷舉處傳令他們撤迴,同時也向李定國發出調兵的指令。
使者們快馬加鞭,迅速奔赴各自的目的地。
而在等待的這段時間裏,張獻忠與徐以顯也沒有閑著,他們仔細地研究著地圖,商討著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以及應對之策。
不久後,王金義和劉廷舉先後率領著各自的兵馬歸來。
他們雖然在故布疑陣的過程中也時刻保持著警惕,但畢竟沒有真正與敵軍交鋒,所以士氣依舊高昂。
“大帥,末將等奉命撤迴。”王金義和劉廷舉來到張獻忠麵前,恭敬地行禮說道。
張獻忠微微點頭,說道:“你們做得很好。
如今我們要準備迎接新的戰鬥,不可有絲毫懈怠。”
與此同時,李定國那邊也接到了調兵的命令。
李定國深知此次行動的重要性,他立馬讓秦虎和趙大牛的第二軍迅速整頓,馬不停蹄地朝著指定地點進發。
在等待第二軍到來的過程中,張獻忠不斷地派出探子打探周邊的情況。
他知道,戰爭的局勢瞬息萬變,必須時刻掌握最新的情報,才能做出最正確的決策。
終於,在眾人的期待下,李定國的第二軍抵達了指定地點。
他們迅速進入埋伏位置,嚴陣以待。
此時的戰場上,彌漫著緊張的氣氛。
張獻忠和他的將領們都在等待著敵軍的出現,準備給他們致命的一擊。
而此時,一名信使快馬加鞭地來到張獻忠的營地。
他滿臉喜色,翻身下馬後,急忙來到張獻忠麵前,單膝跪地,興奮地說道:“將軍,孫將軍派人來報,常德府如今改姓張了!”
張獻忠一聽,眼中頓時綻放出驚喜的光芒,他猛地站起身來,大聲笑道:“哈哈,好!
孫可望果然沒讓本將軍失望!”
他來迴踱步,心中滿是喜悅與豪情。
這時,徐以顯上前一步,拱手說道:“將軍,此時正是大好時機。
依在下之見,可讓孫將軍的第四軍順著敵軍撤退的路線過來。
若敵軍戰敗潰逃,正好可以堵住他們的退路,給予敵軍致命一擊。”
張獻忠微微點頭,眼中露出讚賞之色,說道:“軍師此計甚妙。
速速傳令孫可望,讓他的第四軍按此計劃行動。”
隨後,信使再次出發,帶著張獻忠的命令奔赴孫可望處。
而張獻忠和他的將領們則繼續部署著下一步的戰略,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戰。
他們深知,隻有不斷抓住戰機,才能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取得最終的勝利。
信使快馬加鞭地奔赴孫可望處傳達張獻忠的命令。
孫可望接到命令後,立刻整頓第四軍,沿著敵軍撤退的路線迅速推進。
第四軍的將士們士氣高昂,他們深知此次行動的重要性。
一路上,他們保持著高度的警惕,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情況。
而在張獻忠這邊,他也在積極部署著其他的兵力,準備與孫可望的第四軍形成合圍之勢。
他派出大量的探子,密切關注著敵軍的動向,以便在關鍵時刻能夠準確地把握戰機。
隨著時間的推移,戰爭的氣氛越來越緊張。
敵軍似乎也察覺到了張獻忠一方的行動,開始變得更加謹慎。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孫可望的第四軍已經在他們的撤退路線上悄然埋伏。
此時張獻忠叫來影衛,問道:“敵軍離我們還有多遠,有沒有什麽特殊情況?
影衛恭敬的迴答道道:“大帥,敵軍離我們還有一百多裏,如果正常行軍,隻需一天的功夫我們便會和他們遭遇。
敵軍應該是知道我們在此地,現在行軍非常緩慢。
還派出大量的斥候,我們為了打探情報已經碰到了許多斥候,有不少兄弟因此折損。”
張獻忠點點頭,“你先下去休息。”
影衛恭敬的行了一禮,才緩緩退下。
張獻忠轉頭看向徐以顯,說道:“徐先生,敵軍已知我們在此,卻行軍緩慢,這是何意?”
徐以顯微微思索,說道:“大帥,敵軍此舉,或是在試探我軍虛實,又或是準備什麽陰謀。
我們不可掉以輕心,當加強偵查,同時做好應對各種情況的準備。”
張獻忠點點頭,說道:“好,傳令下去,全軍提高警惕,密切關注敵軍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