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麵對英國,也有了底氣
南美:我有傳送陣要移民一個億 作者:輕煮歲月丨慢煮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從在北京談判的時候,馮瑞科拒絕俄國的任何條件之後;
俄國公使伊格納季耶夫,添油加醋將消息匯報給了亞曆山大二世;
稱:東方人侮辱俄國人,藐視偉大的沙皇陛下。
對於伊格納季耶夫來說,這次外交,是一場徹底的失敗,他本想通過英法搭個順風車,吞下一塊肥肉。
沒想到馮瑞科狠狠的打了他的臉。
亞曆山大二世皇帝繼位以來,渴望拓張國土,追求地緣戰略利益。
他意識到遠東地區的重要性,將其作為俄國全麵發展戰略重點,這片土地北麵是北冰洋,南麵是太平洋,具有無可比擬的戰略價值。
“讓外交部派使者去和英國商議,兩國配合,再戰遠東。”
他本來是準備自己派兵,出征遠東;但對於東華國的幹預,他沒有把握能戰勝滿清。
遠東對俄國來說,補給線太長了。
所以一直在猶豫之中。
“皇帝陛下,我們與英國關係緊張,與他們聯合,還需考慮國內貴族意願。”
俄羅斯在克裏米亞戰爭中,與英國仇深似海;
損失最大的就是國內的封建領主和大地主等人。
“為了利益,臨時聯合起來也無妨;也不是要共同作戰,而是讓英國拖住東華國!”
“我們再向那愚昧落後的清國下手。”
俄羅斯帝國經過一兩百年發展,幾任大帝勵精圖治之下,已至全盛時期。
但物極必反,盛極必衰。
加上克裏米亞戰爭動搖了帝國的根基,財政極度緊張;
亞曆山大二世正在進行農奴製改革,國內很大的精力在這上麵;
也沒有強大的海軍;
若沒有英國參與,他真拿東華國沒有辦法。
與此同時
歐洲其他國家,如奧地利帝國、普魯士、奧斯曼帝國都收到了這幅油畫。
除了奧地利因為葡萄牙王國有一點聯姻關係外,他們都抱著看好戲的心思。
他們更希望看英國出醜。
而美國,正忙著應付國內愈來愈緊張的局勢呢。
——
2月底
東華國的春節氛圍才過去不久,國內都處於欣欣向榮的發展。
馮瑞科決定去巴西前線看一看,因為巴西皇帝派出了使者到了李開芳的軍營。
兩國將開始初步和談,再確定下一步計劃。
“殿下,是否要先去一下廣州郡,法國建造的五艘軍艦,已經迴國。”
趙泰來拿著一份文件,向著馮瑞科請示。
“哦?那我們就從廣州郡出海,向南去,順便看看我們真正的鐵甲艦!”
法國軍艦定製已經快一年半了,他們建造速度倒是挺快。
在東華國本土建造的五艘,也到了收尾階段。
“嗬嗬,法國人的想法,倒是有趣。”
法國在這關鍵時刻交付,馮瑞科已經猜出其目的。
兩日後
出行隊伍來到廣州軍港,法國建造的萬噸鐵甲艦,已經進入了造船廠。
“徐先生,軍艦改造有難度嗎?”
馮瑞科看著徐壽問道,他作為東華國自研戰艦的總工程師,也來接收軍艦。
“殿下,這幾天我們試驗了軍艦,馬力約9700匹,航速15節,排水量9500噸到噸不等。”
“加裝火炮很簡單,一兩個月即可完成;可惜……”
徐壽看著這幾艘真正的鐵甲艦,猶豫片刻後,靠近馮瑞科低聲說道:
“殿下,可惜動力係統不是蒸汽輪機,也無法改造。”
“根據老朽的計算,若更換為同等體積的蒸汽輪機,至少能達到1萬五千匹,航速23節!”
向法國訂購的10艘鐵甲艦,五艘在法國建造,五艘在東華國本土由法國人指導建造,都是以蒸汽機為動力。
同時
東華國自己建造的10艘五千噸級的,也是蒸汽動力。
“無妨!”
馮瑞科倒是不在意,目前東華國海軍,在他大量資金投入之下,已經算是領先其他國家了。
缺乏的,還是熟練的海軍兵員。
“先用這些戰艦,訓練我們的海軍隊伍;等你們自研軍艦建造成功,我們在批量開建!”
“徐先生,請配合後勤部盡快將這五艘軍艦加裝火炮,本土建造的五艘也加快;”
馮瑞科說到這裏,表情一肅:“恐怕我們與英國,將會有一場海戰!”
“請殿下放心,我能必竭盡全力!”
研究院的所有人,包括造船廠的人,都紛紛表態。
馮瑞科滿意的點點頭,對著後勤部的陳典拱問道:
“師叔,我們自建的10艘五千噸級的,現在進度如何?”
這些也已經開建了一年多了。
“啟稟殿下,若加快趕工,應該可以和這10艘萬噸級的同時完工。”
陳典勝略微思考,默默計算之後,迴答道;
他現在可謂是位高權重,裝備部不隻是負責陸軍兵工廠,海軍的一切軍艦造船廠,也都是由他掌控。
“好,不用太趕,一定要保證質量。”
馮瑞科雖然說和英國關係緊張,但是舉國大戰,也不是說開始就能開始的。
“殿下,這些新的鐵甲艦,該如何命名?”
目前的二十艘改造軍艦,都是以東華國的省份和郡命名。
而新的標準鐵甲艦,肯定不能再混為一談。
馮瑞科略微思考,以中國雄厚的曆史,命名那不是信手拈來。
三山五嶽、曆史文臣名將、各朝代皇帝都可以拿來用。
“嗯,以後每一代戰艦,都以中國曆史朝代分級;
目前二十艘命名為大明帝國級,萬噸艦以皇帝年號為名,五千噸級以名臣武將為名。”
這些鐵甲艦,將是東華國打出海軍威名的開始;
大明帝國曾經的海上輝煌,就由此複蘇吧!
“具體哪些年號和文武官員入選,你們挑選一下,報給我。”
“最大的兩艘,就叫‘洪武號’和‘永樂號’!”
馮瑞科意猶未盡,對著徐壽說道:
“你們自研的軍艦,可以作為大唐帝國級,以後還有大漢帝國級、大秦帝國級。”
至於宋朝,自動被馮瑞科給選擇性遺忘。
——
即將再有二十艘軍艦,進入海軍序列,馮瑞科對於英國開戰,也更有了一些底氣。
以打促和;
他相信,戰爭到一定程度,英國會率先提出議和。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馮瑞科躊躇滿誌,乘坐大西洋艦隊的軍艦,護送著一批軍用物資,向南而去。
巴西戰事的未來發展方向,等著他的決策。
……
俄國公使伊格納季耶夫,添油加醋將消息匯報給了亞曆山大二世;
稱:東方人侮辱俄國人,藐視偉大的沙皇陛下。
對於伊格納季耶夫來說,這次外交,是一場徹底的失敗,他本想通過英法搭個順風車,吞下一塊肥肉。
沒想到馮瑞科狠狠的打了他的臉。
亞曆山大二世皇帝繼位以來,渴望拓張國土,追求地緣戰略利益。
他意識到遠東地區的重要性,將其作為俄國全麵發展戰略重點,這片土地北麵是北冰洋,南麵是太平洋,具有無可比擬的戰略價值。
“讓外交部派使者去和英國商議,兩國配合,再戰遠東。”
他本來是準備自己派兵,出征遠東;但對於東華國的幹預,他沒有把握能戰勝滿清。
遠東對俄國來說,補給線太長了。
所以一直在猶豫之中。
“皇帝陛下,我們與英國關係緊張,與他們聯合,還需考慮國內貴族意願。”
俄羅斯在克裏米亞戰爭中,與英國仇深似海;
損失最大的就是國內的封建領主和大地主等人。
“為了利益,臨時聯合起來也無妨;也不是要共同作戰,而是讓英國拖住東華國!”
“我們再向那愚昧落後的清國下手。”
俄羅斯帝國經過一兩百年發展,幾任大帝勵精圖治之下,已至全盛時期。
但物極必反,盛極必衰。
加上克裏米亞戰爭動搖了帝國的根基,財政極度緊張;
亞曆山大二世正在進行農奴製改革,國內很大的精力在這上麵;
也沒有強大的海軍;
若沒有英國參與,他真拿東華國沒有辦法。
與此同時
歐洲其他國家,如奧地利帝國、普魯士、奧斯曼帝國都收到了這幅油畫。
除了奧地利因為葡萄牙王國有一點聯姻關係外,他們都抱著看好戲的心思。
他們更希望看英國出醜。
而美國,正忙著應付國內愈來愈緊張的局勢呢。
——
2月底
東華國的春節氛圍才過去不久,國內都處於欣欣向榮的發展。
馮瑞科決定去巴西前線看一看,因為巴西皇帝派出了使者到了李開芳的軍營。
兩國將開始初步和談,再確定下一步計劃。
“殿下,是否要先去一下廣州郡,法國建造的五艘軍艦,已經迴國。”
趙泰來拿著一份文件,向著馮瑞科請示。
“哦?那我們就從廣州郡出海,向南去,順便看看我們真正的鐵甲艦!”
法國軍艦定製已經快一年半了,他們建造速度倒是挺快。
在東華國本土建造的五艘,也到了收尾階段。
“嗬嗬,法國人的想法,倒是有趣。”
法國在這關鍵時刻交付,馮瑞科已經猜出其目的。
兩日後
出行隊伍來到廣州軍港,法國建造的萬噸鐵甲艦,已經進入了造船廠。
“徐先生,軍艦改造有難度嗎?”
馮瑞科看著徐壽問道,他作為東華國自研戰艦的總工程師,也來接收軍艦。
“殿下,這幾天我們試驗了軍艦,馬力約9700匹,航速15節,排水量9500噸到噸不等。”
“加裝火炮很簡單,一兩個月即可完成;可惜……”
徐壽看著這幾艘真正的鐵甲艦,猶豫片刻後,靠近馮瑞科低聲說道:
“殿下,可惜動力係統不是蒸汽輪機,也無法改造。”
“根據老朽的計算,若更換為同等體積的蒸汽輪機,至少能達到1萬五千匹,航速23節!”
向法國訂購的10艘鐵甲艦,五艘在法國建造,五艘在東華國本土由法國人指導建造,都是以蒸汽機為動力。
同時
東華國自己建造的10艘五千噸級的,也是蒸汽動力。
“無妨!”
馮瑞科倒是不在意,目前東華國海軍,在他大量資金投入之下,已經算是領先其他國家了。
缺乏的,還是熟練的海軍兵員。
“先用這些戰艦,訓練我們的海軍隊伍;等你們自研軍艦建造成功,我們在批量開建!”
“徐先生,請配合後勤部盡快將這五艘軍艦加裝火炮,本土建造的五艘也加快;”
馮瑞科說到這裏,表情一肅:“恐怕我們與英國,將會有一場海戰!”
“請殿下放心,我能必竭盡全力!”
研究院的所有人,包括造船廠的人,都紛紛表態。
馮瑞科滿意的點點頭,對著後勤部的陳典拱問道:
“師叔,我們自建的10艘五千噸級的,現在進度如何?”
這些也已經開建了一年多了。
“啟稟殿下,若加快趕工,應該可以和這10艘萬噸級的同時完工。”
陳典勝略微思考,默默計算之後,迴答道;
他現在可謂是位高權重,裝備部不隻是負責陸軍兵工廠,海軍的一切軍艦造船廠,也都是由他掌控。
“好,不用太趕,一定要保證質量。”
馮瑞科雖然說和英國關係緊張,但是舉國大戰,也不是說開始就能開始的。
“殿下,這些新的鐵甲艦,該如何命名?”
目前的二十艘改造軍艦,都是以東華國的省份和郡命名。
而新的標準鐵甲艦,肯定不能再混為一談。
馮瑞科略微思考,以中國雄厚的曆史,命名那不是信手拈來。
三山五嶽、曆史文臣名將、各朝代皇帝都可以拿來用。
“嗯,以後每一代戰艦,都以中國曆史朝代分級;
目前二十艘命名為大明帝國級,萬噸艦以皇帝年號為名,五千噸級以名臣武將為名。”
這些鐵甲艦,將是東華國打出海軍威名的開始;
大明帝國曾經的海上輝煌,就由此複蘇吧!
“具體哪些年號和文武官員入選,你們挑選一下,報給我。”
“最大的兩艘,就叫‘洪武號’和‘永樂號’!”
馮瑞科意猶未盡,對著徐壽說道:
“你們自研的軍艦,可以作為大唐帝國級,以後還有大漢帝國級、大秦帝國級。”
至於宋朝,自動被馮瑞科給選擇性遺忘。
——
即將再有二十艘軍艦,進入海軍序列,馮瑞科對於英國開戰,也更有了一些底氣。
以打促和;
他相信,戰爭到一定程度,英國會率先提出議和。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馮瑞科躊躇滿誌,乘坐大西洋艦隊的軍艦,護送著一批軍用物資,向南而去。
巴西戰事的未來發展方向,等著他的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