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談判主動權
南美:我有傳送陣要移民一個億 作者:輕煮歲月丨慢煮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勝保畢竟在山東防備東華國數年之久,對於山東軍隊中的主要將領,都有過調查。
“哦,你怎麽還留守在此?”
潘啟亮比較疑惑,因為其它清軍在上午戰鬥失利後,就潰逃了。
他沒想到,還有一個勝保這樣的高官在此。
“潘將軍,我是專門在此等候貴軍的!”
勝保一路北上,他沒有調令,不敢去見皇帝。
於是,就率領著他的部隊,在八裏橋北麵等候。
見到清兵竟然大潰退,知道自己機會來了。
他知道東華國軍隊就在天津,肯定會來援救。
所以派兵收攏潰兵,接手僧格林沁逃走後的八裏橋,與洋人展開白刃戰。
沒想到才剛開打不久,東華國的援兵就來了。
若時間長了,他還真堅持不住。
“我掐點是真準啊!”他心裏默默自豪。
其實
是他一直有派人關注東華國軍隊的動向,所以才敢如此。
不管東華國最後如何做;
這些消息,都是他能夠免於或者減輕罪責的籌碼。
現在東華國全殲洋人,就知道自己賭對了。
“好!”
潘啟亮沒有和他說太多,而是對麾下士兵命令道:
“過河,接管八裏橋!”
一個營的騎兵,開始上橋,全副鎧甲的騎兵和馬匹,走在石橋上,響動震天。
對麵清兵,不敢阻攔。
勝保猶豫了一下,也沒有出言阻攔。
“喂,對麵的,趕緊派人過來收屍!”
潘啟亮在打掃戰場的時候,發現很多蒙古騎兵屍體,沒人收屍。
很快
右路軍也傳來消息,擊潰另一支法軍士兵;
俘虜上千人。
潘啟亮聽到後撇撇嘴,喃喃道:
“這個騎兵團長,得好好教訓一下,竟然還留活口。”
林鳳祥也過來八裏橋,統籌全軍;
一整天的戰鬥,三方人馬,數萬傷亡。
四處都在打掃戰場,到第二日下午,才收拾一半。
而這時
馮瑞科也率領兩萬步兵,花了兩天時間,匆忙趕到八裏橋。
“參見殿下!”
他看著一群將領,麵帶微笑,但心裏頗為鬱悶:
“你們這就打完了?”
一路緊趕慢趕,兩萬軍隊成了擺設。
“是的,殿下,洋鬼子真是太弱了!”
潘啟亮不知道馮瑞科心裏所有想,搶先迴答。
馮瑞科心裏歎了一口氣,軍隊太強,也是負擔啊。
“嗯,我在路上遇到一支英軍潰兵,已被擊敗。”
格蘭特率領的英軍騎兵,沒有逃脫死亡的命運。
逃跑的途中,竟然敢劫掠百姓,又遇到了馮瑞科的大軍,瞬間被淹沒,一個不留。
“大軍也累了,我們休息一日,明日趕往京城。”
——
數輛馬車在路上急速奔馳,他們是英、法、美、俄四國的使者隊伍。
這些使者,也是一路快馬加鞭,半路的時候,就得到消息:
前線數千兵馬,全軍覆沒。
瞬間
他們隻剩三魂,七魄全丟,這可是前所未有的打敗。
額爾金和葛羅心裏隻有兩個字:
“完了!”
迴想整個過程,除了最開始冷落了一下東華國,最後就稀裏糊塗造成如今的局麵。
一輛馬車上,額爾金喪氣著臉,對葛羅說道:
“男爵閣下,如今的局麵,該當如何?”
“是稟報國內擴大戰爭,還是同東華國和清國議和;若是議和,恐怕不會得到任何收獲!”
他的心氣兒徹底散了;
這個曆史上臭名昭著的侵略者,現在渾身彌漫著沮喪,被問罪已經是必然。
“先去和那位國王,商議溝通吧!”
葛羅現在已經不想著獲得什麽利益,他想的是如何議和,讓天津城裏的軍隊,能夠安然離開。
打,肯定是打不過東華國了。
“我們需要向國內稟報,將東華國列為頭號大敵;
這個才成立不到十年的國家,已經強的不正常!”
葛羅畢竟六十多歲,經驗豐富老道。
車廂裏靜了下來,空氣中彌漫著詭異的氣氛。
次日
一大早,林鳳祥就來稟報:“殿下,英法等國的使者求見!”
“嗯,讓他們進來吧!”
片刻之後,馮瑞科的臨時大帳裏麵,數十人在列;
“大英帝國額爾金勳爵,見過國王殿下!”
“法蘭西帝國葛羅男爵,見過國王殿下!”
“美利堅駐華公使華若翰,……”
“俄羅斯帝國駐華公使伊格納季耶夫,……”
“免禮,請入座!”
雖然是開戰,但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該有的禮遇還是得有。
“上早點!”
剛好馮瑞科要吃早餐,就讓給他們都準備了一份。
標準的粵式早茶。
“謝國王殿下!”
幾個使者,本來還有些拘謹,看馮瑞科這態度,放鬆不少。
這些洋人就是這樣,你輸了,他們就盛氣淩人。
你贏了,他們也會低下高傲的頭顱,甚至還會崇拜你。
“對於這些天發生的事情,我很抱歉!”
馮瑞科虛偽的開口,戰爭其實就是他暗中鼓勵而來。
若他真想避免戰爭,也完全是可以的。
“8月底的時候,我已在煙台,將東華國要調停戰爭的意思傳遞;
不知,為何沒有給我國迴複?”
他這話看似輕言細語,但是話語中,充滿了質疑、問責。
“這!”
他們都想吐槽,奈何現在現在形勢沒人強。
還是年齡最大者,葛羅率先找迴話語權:
“年輕的國王殿下,在和貴國簽訂過友好、和平、貿易條約的前提下;
若是停戰調停,現在也不晚,這些天就算一個誤會。”
不愧是老政治家、外交家,對數萬人的傷亡,都是誤會。
不過也對
戰爭,隻是政治的延續,政治也就是利益。
隻要最終達到目的,不論過程。
“好,你們先想想各國想要什麽;過些天,我會讓清國參與停戰談判,你們和我一起。”
馮瑞科現在既然站到這個曆史舞台,就要好好考慮如何簽訂條約了。
喪權辱國肯定不行,繼續閉關鎖國也不行。
“殿下,清國擄去我國派往洽談停火的談判代表,巴夏禮和士兵等39人,還望殿下能夠營救。”
額爾金這時候,也開始找準了自己的定位,自信仿佛迴到臉上。
“尊重使者,是國際關係的基本原則。”
他以為
東華國還是要顧及大英帝國的麵子。
“此事,我自有決斷。”
馮瑞科知道,那些使者和士兵,已經被滿清給虐待死了一半。
他不置可否;
對於被欺負的弱國來說,管你什麽原則不原則;
可惡使者尖酸刻薄的嘴臉,肯定弄死你!
對於曆史記載,英法是因為使者受到虐待才焚毀圓明園。
都是騙人的借口而已。
看到圓明園這麽多寶貝,沒有虐待使者做借口,也有尋找到另一個另一個。
“哦,你怎麽還留守在此?”
潘啟亮比較疑惑,因為其它清軍在上午戰鬥失利後,就潰逃了。
他沒想到,還有一個勝保這樣的高官在此。
“潘將軍,我是專門在此等候貴軍的!”
勝保一路北上,他沒有調令,不敢去見皇帝。
於是,就率領著他的部隊,在八裏橋北麵等候。
見到清兵竟然大潰退,知道自己機會來了。
他知道東華國軍隊就在天津,肯定會來援救。
所以派兵收攏潰兵,接手僧格林沁逃走後的八裏橋,與洋人展開白刃戰。
沒想到才剛開打不久,東華國的援兵就來了。
若時間長了,他還真堅持不住。
“我掐點是真準啊!”他心裏默默自豪。
其實
是他一直有派人關注東華國軍隊的動向,所以才敢如此。
不管東華國最後如何做;
這些消息,都是他能夠免於或者減輕罪責的籌碼。
現在東華國全殲洋人,就知道自己賭對了。
“好!”
潘啟亮沒有和他說太多,而是對麾下士兵命令道:
“過河,接管八裏橋!”
一個營的騎兵,開始上橋,全副鎧甲的騎兵和馬匹,走在石橋上,響動震天。
對麵清兵,不敢阻攔。
勝保猶豫了一下,也沒有出言阻攔。
“喂,對麵的,趕緊派人過來收屍!”
潘啟亮在打掃戰場的時候,發現很多蒙古騎兵屍體,沒人收屍。
很快
右路軍也傳來消息,擊潰另一支法軍士兵;
俘虜上千人。
潘啟亮聽到後撇撇嘴,喃喃道:
“這個騎兵團長,得好好教訓一下,竟然還留活口。”
林鳳祥也過來八裏橋,統籌全軍;
一整天的戰鬥,三方人馬,數萬傷亡。
四處都在打掃戰場,到第二日下午,才收拾一半。
而這時
馮瑞科也率領兩萬步兵,花了兩天時間,匆忙趕到八裏橋。
“參見殿下!”
他看著一群將領,麵帶微笑,但心裏頗為鬱悶:
“你們這就打完了?”
一路緊趕慢趕,兩萬軍隊成了擺設。
“是的,殿下,洋鬼子真是太弱了!”
潘啟亮不知道馮瑞科心裏所有想,搶先迴答。
馮瑞科心裏歎了一口氣,軍隊太強,也是負擔啊。
“嗯,我在路上遇到一支英軍潰兵,已被擊敗。”
格蘭特率領的英軍騎兵,沒有逃脫死亡的命運。
逃跑的途中,竟然敢劫掠百姓,又遇到了馮瑞科的大軍,瞬間被淹沒,一個不留。
“大軍也累了,我們休息一日,明日趕往京城。”
——
數輛馬車在路上急速奔馳,他們是英、法、美、俄四國的使者隊伍。
這些使者,也是一路快馬加鞭,半路的時候,就得到消息:
前線數千兵馬,全軍覆沒。
瞬間
他們隻剩三魂,七魄全丟,這可是前所未有的打敗。
額爾金和葛羅心裏隻有兩個字:
“完了!”
迴想整個過程,除了最開始冷落了一下東華國,最後就稀裏糊塗造成如今的局麵。
一輛馬車上,額爾金喪氣著臉,對葛羅說道:
“男爵閣下,如今的局麵,該當如何?”
“是稟報國內擴大戰爭,還是同東華國和清國議和;若是議和,恐怕不會得到任何收獲!”
他的心氣兒徹底散了;
這個曆史上臭名昭著的侵略者,現在渾身彌漫著沮喪,被問罪已經是必然。
“先去和那位國王,商議溝通吧!”
葛羅現在已經不想著獲得什麽利益,他想的是如何議和,讓天津城裏的軍隊,能夠安然離開。
打,肯定是打不過東華國了。
“我們需要向國內稟報,將東華國列為頭號大敵;
這個才成立不到十年的國家,已經強的不正常!”
葛羅畢竟六十多歲,經驗豐富老道。
車廂裏靜了下來,空氣中彌漫著詭異的氣氛。
次日
一大早,林鳳祥就來稟報:“殿下,英法等國的使者求見!”
“嗯,讓他們進來吧!”
片刻之後,馮瑞科的臨時大帳裏麵,數十人在列;
“大英帝國額爾金勳爵,見過國王殿下!”
“法蘭西帝國葛羅男爵,見過國王殿下!”
“美利堅駐華公使華若翰,……”
“俄羅斯帝國駐華公使伊格納季耶夫,……”
“免禮,請入座!”
雖然是開戰,但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該有的禮遇還是得有。
“上早點!”
剛好馮瑞科要吃早餐,就讓給他們都準備了一份。
標準的粵式早茶。
“謝國王殿下!”
幾個使者,本來還有些拘謹,看馮瑞科這態度,放鬆不少。
這些洋人就是這樣,你輸了,他們就盛氣淩人。
你贏了,他們也會低下高傲的頭顱,甚至還會崇拜你。
“對於這些天發生的事情,我很抱歉!”
馮瑞科虛偽的開口,戰爭其實就是他暗中鼓勵而來。
若他真想避免戰爭,也完全是可以的。
“8月底的時候,我已在煙台,將東華國要調停戰爭的意思傳遞;
不知,為何沒有給我國迴複?”
他這話看似輕言細語,但是話語中,充滿了質疑、問責。
“這!”
他們都想吐槽,奈何現在現在形勢沒人強。
還是年齡最大者,葛羅率先找迴話語權:
“年輕的國王殿下,在和貴國簽訂過友好、和平、貿易條約的前提下;
若是停戰調停,現在也不晚,這些天就算一個誤會。”
不愧是老政治家、外交家,對數萬人的傷亡,都是誤會。
不過也對
戰爭,隻是政治的延續,政治也就是利益。
隻要最終達到目的,不論過程。
“好,你們先想想各國想要什麽;過些天,我會讓清國參與停戰談判,你們和我一起。”
馮瑞科現在既然站到這個曆史舞台,就要好好考慮如何簽訂條約了。
喪權辱國肯定不行,繼續閉關鎖國也不行。
“殿下,清國擄去我國派往洽談停火的談判代表,巴夏禮和士兵等39人,還望殿下能夠營救。”
額爾金這時候,也開始找準了自己的定位,自信仿佛迴到臉上。
“尊重使者,是國際關係的基本原則。”
他以為
東華國還是要顧及大英帝國的麵子。
“此事,我自有決斷。”
馮瑞科知道,那些使者和士兵,已經被滿清給虐待死了一半。
他不置可否;
對於被欺負的弱國來說,管你什麽原則不原則;
可惡使者尖酸刻薄的嘴臉,肯定弄死你!
對於曆史記載,英法是因為使者受到虐待才焚毀圓明園。
都是騙人的借口而已。
看到圓明園這麽多寶貝,沒有虐待使者做借口,也有尋找到另一個另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