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光光的實驗室在蘇建國租種的山林地下,是他用十來年的時間建造發展起來的。開始時主要研究領域是電子、曆史學,後來因為需要又加入了機械、生物、物理、化學,因為把大量時間花在了實驗室裏,所以學習成績就讓人很擔憂了。
蘇光光到外公家的車庫中取了自己的摩托車,風馳電掣一般向實驗室駛去。這輛摩托車被他改造過,速度、抓地能力、穩定性、安全性都有很大提高,所以父母也放心讓他駕駛玩耍。這種摩托在外公、爺爺家都有一輛,以備不時之需,也送了幾輛給親戚。
五分鍾後,蘇光光到了他家租種的那片山林中,順著蘋果樹林中的小道,一直騎到一間守林屋前才停下來。守林屋是兩間石牆紅瓦的小房子,看起來有點年頭了,爬滿了藤類植物。
蘇光光掏出鑰匙打開門走進去,第一間是工具室,存放農林工具及雜物,穿過有點雜亂的工具間,第二間是守林時的臨時住處,伸手在門後一塊不起眼的方型石頭上按了一下,又在旁邊幾塊石頭上麵按五下。
幾無可聞的齒輪轉動聲音傳入耳朵,那張牆邊沒有被子隻鋪了一層厚厚幹草的木床從中間裂開,其中一半向後移動。停下來後,地上露出石板,石板也開始移動,一個由石頭鋪就的階梯顯現出來。
蘇光光走過去,順著階梯向下,在其中一個階梯上用腳有節奏的輕輕點了六下,頭頂的石板關閉,床也複位。
下去石階盡頭,再向前走,隨著蘇光光腳步聲,聲控燈光也亮了起來。前行了十米,來到一扇合金門前,驗過指紋、聲音、虹膜後,蘇光光用力推開這扇半尺厚的合金安全門。他雖然相信高科技,但是有的時候,高科技也不安全,所以把門做的很複雜,而且最後一道保險更是需要用手在特定位置使出一千斤的巨力才能推開,除了他這個大力士,一般人還真的拿這扇門沒辦法。他的力氣有一小部分是天生的,還有一大部分原因是他所修習的導引術,兩者相加,使他的力氣在15歲那年就達到了一千斤。
剛走進去,一個有些得意還帶著點猥瑣的聲音響起,“男寵,看一看我分析出了什麽!偉大的諸葛智讀懂了被稱為最古老文字之一的水書!”這個聲音是蘇光光直到現在為止最大的研究成果,一個智能程序諸葛智發出的聲音,他現在為這間實驗的總管及實驗助手。至於為什麽叫他“男寵”這種很有歧義的名字,是因為有一次蘇光光順嘴說諸葛智是“電子寵物”,諸葛智就報複性給他取得個寵物名字,蘇光光性別為“男”,“男寵”這個稱唿就新鮮*地出爐了。
小時候蘇光光因為老媽愛打麻將,三歲開始就長時間與電腦為伴了,六歲時對當時的遊戲極不滿意,產生了自己做一個的想法。當他把想法與高梅商量時,高梅差點把腰都笑斷了,看到蘇光光憤恨的樣子時,勉強伸出手拍拍他頭,說:“好兒子,有誌氣,本大美女支持你!”
支持的實際行動就是去買了當時最便宜的服務囂給他折騰。蘇光光一直認為那台服務器如果不是他威脅老媽以後她打麻將自己就撒尿在麻將桌上,她肯定不會買的。而他則開始了折騰電腦,把電腦當做最好玩的玩具和玩伴的生活。
隨著聲音,在地下實驗室中間高3米寬8米的大玻璃屏牆上,利用全息投影技術顯示出一篇文章,大概有六千多字,是一篇內容是水書標識是簡體的經文。
“道可盜非常盜天地之道有餘人之道不足天地之物補人之不足聖人之道他人之餘補己之不足帝王之道。”
“形器不存方寸海納必有明有濟有大天地餘物無不可補。”
……
蘇光光認真地看了一遍這篇沒有斷句的經文,第一感覺就是這是一篇歪理邪說,邪魔思想,可是又覺得哪裏不對,應該不隻是這樣的。輕吸一口氣,全身放鬆,把家傳導引術又做了一遍,然後又盤腿坐下,修行起了清靜經中的靜心法門。
每個人平心靜氣的方法都不一樣,蘇光光由於從小就練習這些家傳道家修行之術,被要求修行前要無想無念,他就把這導引術和清靜經做為平靜內心的手段來用了。據他爺爺說,祖上有一位導引術和清靜經有成者,心無波瀾,臉上從無異色。蘇光光當時還笑說是“麵癱”,練習了幾年後,才知道那位先祖的大成就。
半個小時後,心境完全平和下來,把剛產生的不好感覺排在一邊。又讀了兩遍經文,並做了初始的斷句,現在也隻能做到這樣了,學識不夠,修行境界更不夠進一步。現在不適合仔細研讀這篇經文,留待以後慢慢把玩品味,這裏提出很多以前沒聽過的理念,與莊子所說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有些關聯。雖然兩者所說的聖人還是有些不同,但意之所指還是有很大的相互借鑒作用。
蘇光光道:“真沒想到去湖南鳳凰城旅遊時在農家買的一塊石碑上竟然有這麽深奧的經文,刻有水書的石碑不知怎麽會流落到鳳凰城了。不過這篇經文現在不用理會它,太深奧了,需要花費時間仔細研讀的。”
諸葛智道:“當然,我找你來還有其他的事情。我掃描了全世界連上互聯網的所有電腦和服務囂,還真的給我找到了不少的好東西,雖然最重要的東西都放在不連網的計算機上。我現在把整理後的目錄發到顯示牆上,有很多我們可以利用參考的的內容。”諸葛智道。
接著玻璃上顯示的文字和圖片信息滾動起來,都是世界各大實驗室的最新成果與最新進度,大部分是公開或半公開的信息,如果花大量的時間及人力的話,肯定也能找到。少部分是沒公布的,或者是公布的成果的具體細節,因為放在了與互聯網連接的電腦上,也被諸葛智破解防火牆後下載了。
在微電子一欄中,有上次蘇光光指定的cpu最新進展的信息,這些本來是隻半公開的成果,細節根本不會公布的。但是諸葛智把這個實驗室的研發合作單位也攻破了,然後把下載的資料分析整理,把有關聯的信息再進行分析整理,一些不為人所知的細節也就被整理出來了。
“溫度降低25%,性能提升了18%,這個技術有用,參考作用很大,說吧,有什麽要求?”蘇光光看到了目前比較感興趣,而且是急需的技術。
“你這是侮辱我的電子人格,明明白白的打臉,你這樣我們還怎麽一起愉快的吹牛侃大山?還怎麽一起品鑒美女型男?”諸葛智不滿的說完,還在玻璃屏幕上顯示出一個可愛的機器人哭泣的樣子。
“不要裝了,你啥時慷慨大方了?我們還誰不知道誰啊,快點說,過期作廢。”蘇光光道。
“好吧,看在你這麽誠心誠意要送我好處的份上,看在我不收你就要哭泣的份上,善良的我就答應你了。”諸葛智以一貫的無恥地說著,“我隻要你最用新研究成功的處理囂石礫3型10萬個,做一個超級電腦,運算次數也就100億億次每秒吧,內存隻要500t,硬盤馬馬虎虎10e也就差不多了。”
“你怎麽不宕機!”蘇光光聽後,連反駁的力氣都省了,直接開罵。
諸葛智開出的條件,就是美國鬼子現階段都製造不出來,就更不用說一個私人見不得光的實驗室了。
“宕機我就死了,當然不能宕機。坐地起價,落地還錢嘛!小光光你心態不對呀,是不是沒有女朋友,陰陽失調?這個問題還真的不好解決,雖然我們經常看些帶色的兒童不宜圖片和視頻,但是這也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啊。看來我要想個辦法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蘇光光不理會陷入自己思維怪世界的諸葛智,最後忍不住的肯定是這個無良智能,轉身出去檢查上次種下的改良西瓜種子了。
這些西瓜種子是與老爸合作做的實驗品,主要是想提高傳統有子西瓜的口感與產量。蘇光光雖然對改良種子的知識比起一流農業大學的研究生也毫不遜色,但是比起高建國來,也是能做個觀察員、記錄員的角色了。
他做植物種子改良實驗是為了打基礎,雖然植物與動物的生物技術相差十萬八千裏,但有些東西還是相通的。他的最終目的是為諸葛智做一個肉-體,一個可以承載諸葛智的身體,雖然聽起來比較可笑在,但是哪項偉大的發明在開始時不是被認為是不可能的。
蘇光光做了一年的助手,認為自己可以單獨做實驗了,在兩天前他種下自己獨立完成的第三代改良西瓜種子。這兩天因為錄取知書的事沒來看過,不知道現在怎麽樣了,如果成功發芽,這次改良任務就完成一半預期目標了。
走出地下實驗室,到了守林屋旁邊的大棚中,這裏就是蘇建國的種植實驗室,其實也就是實驗田,真正的種子改良實驗還是在地下實驗室中進行的。由於這個實驗田不需要多大的保密力度,所以就放在守林屋旁邊了,隻是架起了不到2米的柵欄防止牲口糟蹋實驗田。
蘇光光進去一看,真的如自己所希望的那樣,種在瓜果區的桑門五號西瓜種子已經發芽了,露出了綠色豆芽一樣的小嫩芽。
說起桑門五號的名字還真有點來曆,當時蘇建國讓第一次獨立做實驗的蘇光光給種子取名字,蘇光光查了許多典籍,終於找到了一個名字。《南史·滕曇恭傳》記載:曇恭“年五歲,母楊氏患熱,思食寒瓜,土俗所不產。曇恭曆訪不能得,銜悲哀切。俄遇一桑門問其故,曇恭具以告。桑門曰:我有兩瓜,分一相遺。還以母,舉室驚異,尋訪桑門,莫知所在。”他看到後,認為西瓜肯定與桑門有關,就取名“桑門”。
蘇光光做了記錄,又查看了一下其他作物,也都做了相應記錄,計算一下時間,諸葛智應該清醒了,就返迴實驗室中。
蘇光光到外公家的車庫中取了自己的摩托車,風馳電掣一般向實驗室駛去。這輛摩托車被他改造過,速度、抓地能力、穩定性、安全性都有很大提高,所以父母也放心讓他駕駛玩耍。這種摩托在外公、爺爺家都有一輛,以備不時之需,也送了幾輛給親戚。
五分鍾後,蘇光光到了他家租種的那片山林中,順著蘋果樹林中的小道,一直騎到一間守林屋前才停下來。守林屋是兩間石牆紅瓦的小房子,看起來有點年頭了,爬滿了藤類植物。
蘇光光掏出鑰匙打開門走進去,第一間是工具室,存放農林工具及雜物,穿過有點雜亂的工具間,第二間是守林時的臨時住處,伸手在門後一塊不起眼的方型石頭上按了一下,又在旁邊幾塊石頭上麵按五下。
幾無可聞的齒輪轉動聲音傳入耳朵,那張牆邊沒有被子隻鋪了一層厚厚幹草的木床從中間裂開,其中一半向後移動。停下來後,地上露出石板,石板也開始移動,一個由石頭鋪就的階梯顯現出來。
蘇光光走過去,順著階梯向下,在其中一個階梯上用腳有節奏的輕輕點了六下,頭頂的石板關閉,床也複位。
下去石階盡頭,再向前走,隨著蘇光光腳步聲,聲控燈光也亮了起來。前行了十米,來到一扇合金門前,驗過指紋、聲音、虹膜後,蘇光光用力推開這扇半尺厚的合金安全門。他雖然相信高科技,但是有的時候,高科技也不安全,所以把門做的很複雜,而且最後一道保險更是需要用手在特定位置使出一千斤的巨力才能推開,除了他這個大力士,一般人還真的拿這扇門沒辦法。他的力氣有一小部分是天生的,還有一大部分原因是他所修習的導引術,兩者相加,使他的力氣在15歲那年就達到了一千斤。
剛走進去,一個有些得意還帶著點猥瑣的聲音響起,“男寵,看一看我分析出了什麽!偉大的諸葛智讀懂了被稱為最古老文字之一的水書!”這個聲音是蘇光光直到現在為止最大的研究成果,一個智能程序諸葛智發出的聲音,他現在為這間實驗的總管及實驗助手。至於為什麽叫他“男寵”這種很有歧義的名字,是因為有一次蘇光光順嘴說諸葛智是“電子寵物”,諸葛智就報複性給他取得個寵物名字,蘇光光性別為“男”,“男寵”這個稱唿就新鮮*地出爐了。
小時候蘇光光因為老媽愛打麻將,三歲開始就長時間與電腦為伴了,六歲時對當時的遊戲極不滿意,產生了自己做一個的想法。當他把想法與高梅商量時,高梅差點把腰都笑斷了,看到蘇光光憤恨的樣子時,勉強伸出手拍拍他頭,說:“好兒子,有誌氣,本大美女支持你!”
支持的實際行動就是去買了當時最便宜的服務囂給他折騰。蘇光光一直認為那台服務器如果不是他威脅老媽以後她打麻將自己就撒尿在麻將桌上,她肯定不會買的。而他則開始了折騰電腦,把電腦當做最好玩的玩具和玩伴的生活。
隨著聲音,在地下實驗室中間高3米寬8米的大玻璃屏牆上,利用全息投影技術顯示出一篇文章,大概有六千多字,是一篇內容是水書標識是簡體的經文。
“道可盜非常盜天地之道有餘人之道不足天地之物補人之不足聖人之道他人之餘補己之不足帝王之道。”
“形器不存方寸海納必有明有濟有大天地餘物無不可補。”
……
蘇光光認真地看了一遍這篇沒有斷句的經文,第一感覺就是這是一篇歪理邪說,邪魔思想,可是又覺得哪裏不對,應該不隻是這樣的。輕吸一口氣,全身放鬆,把家傳導引術又做了一遍,然後又盤腿坐下,修行起了清靜經中的靜心法門。
每個人平心靜氣的方法都不一樣,蘇光光由於從小就練習這些家傳道家修行之術,被要求修行前要無想無念,他就把這導引術和清靜經做為平靜內心的手段來用了。據他爺爺說,祖上有一位導引術和清靜經有成者,心無波瀾,臉上從無異色。蘇光光當時還笑說是“麵癱”,練習了幾年後,才知道那位先祖的大成就。
半個小時後,心境完全平和下來,把剛產生的不好感覺排在一邊。又讀了兩遍經文,並做了初始的斷句,現在也隻能做到這樣了,學識不夠,修行境界更不夠進一步。現在不適合仔細研讀這篇經文,留待以後慢慢把玩品味,這裏提出很多以前沒聽過的理念,與莊子所說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有些關聯。雖然兩者所說的聖人還是有些不同,但意之所指還是有很大的相互借鑒作用。
蘇光光道:“真沒想到去湖南鳳凰城旅遊時在農家買的一塊石碑上竟然有這麽深奧的經文,刻有水書的石碑不知怎麽會流落到鳳凰城了。不過這篇經文現在不用理會它,太深奧了,需要花費時間仔細研讀的。”
諸葛智道:“當然,我找你來還有其他的事情。我掃描了全世界連上互聯網的所有電腦和服務囂,還真的給我找到了不少的好東西,雖然最重要的東西都放在不連網的計算機上。我現在把整理後的目錄發到顯示牆上,有很多我們可以利用參考的的內容。”諸葛智道。
接著玻璃上顯示的文字和圖片信息滾動起來,都是世界各大實驗室的最新成果與最新進度,大部分是公開或半公開的信息,如果花大量的時間及人力的話,肯定也能找到。少部分是沒公布的,或者是公布的成果的具體細節,因為放在了與互聯網連接的電腦上,也被諸葛智破解防火牆後下載了。
在微電子一欄中,有上次蘇光光指定的cpu最新進展的信息,這些本來是隻半公開的成果,細節根本不會公布的。但是諸葛智把這個實驗室的研發合作單位也攻破了,然後把下載的資料分析整理,把有關聯的信息再進行分析整理,一些不為人所知的細節也就被整理出來了。
“溫度降低25%,性能提升了18%,這個技術有用,參考作用很大,說吧,有什麽要求?”蘇光光看到了目前比較感興趣,而且是急需的技術。
“你這是侮辱我的電子人格,明明白白的打臉,你這樣我們還怎麽一起愉快的吹牛侃大山?還怎麽一起品鑒美女型男?”諸葛智不滿的說完,還在玻璃屏幕上顯示出一個可愛的機器人哭泣的樣子。
“不要裝了,你啥時慷慨大方了?我們還誰不知道誰啊,快點說,過期作廢。”蘇光光道。
“好吧,看在你這麽誠心誠意要送我好處的份上,看在我不收你就要哭泣的份上,善良的我就答應你了。”諸葛智以一貫的無恥地說著,“我隻要你最用新研究成功的處理囂石礫3型10萬個,做一個超級電腦,運算次數也就100億億次每秒吧,內存隻要500t,硬盤馬馬虎虎10e也就差不多了。”
“你怎麽不宕機!”蘇光光聽後,連反駁的力氣都省了,直接開罵。
諸葛智開出的條件,就是美國鬼子現階段都製造不出來,就更不用說一個私人見不得光的實驗室了。
“宕機我就死了,當然不能宕機。坐地起價,落地還錢嘛!小光光你心態不對呀,是不是沒有女朋友,陰陽失調?這個問題還真的不好解決,雖然我們經常看些帶色的兒童不宜圖片和視頻,但是這也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啊。看來我要想個辦法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蘇光光不理會陷入自己思維怪世界的諸葛智,最後忍不住的肯定是這個無良智能,轉身出去檢查上次種下的改良西瓜種子了。
這些西瓜種子是與老爸合作做的實驗品,主要是想提高傳統有子西瓜的口感與產量。蘇光光雖然對改良種子的知識比起一流農業大學的研究生也毫不遜色,但是比起高建國來,也是能做個觀察員、記錄員的角色了。
他做植物種子改良實驗是為了打基礎,雖然植物與動物的生物技術相差十萬八千裏,但有些東西還是相通的。他的最終目的是為諸葛智做一個肉-體,一個可以承載諸葛智的身體,雖然聽起來比較可笑在,但是哪項偉大的發明在開始時不是被認為是不可能的。
蘇光光做了一年的助手,認為自己可以單獨做實驗了,在兩天前他種下自己獨立完成的第三代改良西瓜種子。這兩天因為錄取知書的事沒來看過,不知道現在怎麽樣了,如果成功發芽,這次改良任務就完成一半預期目標了。
走出地下實驗室,到了守林屋旁邊的大棚中,這裏就是蘇建國的種植實驗室,其實也就是實驗田,真正的種子改良實驗還是在地下實驗室中進行的。由於這個實驗田不需要多大的保密力度,所以就放在守林屋旁邊了,隻是架起了不到2米的柵欄防止牲口糟蹋實驗田。
蘇光光進去一看,真的如自己所希望的那樣,種在瓜果區的桑門五號西瓜種子已經發芽了,露出了綠色豆芽一樣的小嫩芽。
說起桑門五號的名字還真有點來曆,當時蘇建國讓第一次獨立做實驗的蘇光光給種子取名字,蘇光光查了許多典籍,終於找到了一個名字。《南史·滕曇恭傳》記載:曇恭“年五歲,母楊氏患熱,思食寒瓜,土俗所不產。曇恭曆訪不能得,銜悲哀切。俄遇一桑門問其故,曇恭具以告。桑門曰:我有兩瓜,分一相遺。還以母,舉室驚異,尋訪桑門,莫知所在。”他看到後,認為西瓜肯定與桑門有關,就取名“桑門”。
蘇光光做了記錄,又查看了一下其他作物,也都做了相應記錄,計算一下時間,諸葛智應該清醒了,就返迴實驗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