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孝愣了一下,隨即悄悄拿起身前的茶杯,借著喝茶的機會,短暫地思索了一下,然後笑著拱手說道:“大人,這弗朗機,在下自然是有的,隻是這弗朗機乃是弗朗機人的利器,在下也隻能從他們手中買來一二。”
佐兵衛迴頭看了一眼右一助,在右一助不解的眼神中扭頭對李德孝說道:“李頭領莫要謙虛,隻要能買來四門弗朗機炮,在下必有重謝!”
李德孝聽後笑了笑,隨即拱手說道:“大人,這弗朗機雖是利器,卻也又諸多不便,如我大明般守城確是利器,若是野戰則無甚用處!”
佐兵衛聞言也哈哈大笑道:“這弗朗機炮雖是移動不便,卻瑕不掩瑜,今倭國城池尚且多為木製,弗朗機炮摧石土城垣尚可,更別說這木製小垣了!再者在下也想要戚武毅之虎蹲炮,隻是李頭領能夠從大明運送過來嗎?”
李德孝主仆二人在聽到“戚武毅”三字時,眼中閃過一絲慌『亂』,麵頰也下意識跳了一下。
佐兵衛見狀也不戳破,隻是端起茶杯“噸噸”了兩下。倒是一旁的右一助將二人神『色』有些慌張,麵上也『露』出了怪異之『色』。
李德孝在沉寂了片刻之後,對著佐兵衛說道:“大人,你我皆為明人,客套虛偽自不必多言,一門弗朗機並上三十枚炮彈一千兩白銀,之後還望大人在倭國若狹灣一帶給予在下一些便利,如何?”
佐兵衛聞言思索一番,一千兩白銀的價格還算合理,畢竟現在有價無市,至於便利特權,自然是能給一些就給一些,以後的合作說不定還會更多,這些小特權給了就給了。
二人達成共識之後,互視一笑,隨即各自拱手行禮。二人又交流了一番當前明國國內的形勢,在從李德孝口中聽得萬曆新帝又明君之相時,佐兵衛隻是笑了笑,然後拱手問道:“不知李兄字何?李兄既是秀才出身,這字...”
李德孝也聽出了佐兵衛的話外之音,於是拱手說道:“明衛大人客氣了,在下字明仁!”
佐兵衛聽後笑了笑然後拱手說道:“明仁兄,不知前番明仁兄前去何處行商?”
李德孝聽後楞了一下,然後笑著說道:“在下前些日子去了倭國越後之地。”
佐兵衛聞言神『色』有些變化但沒有再繼續追問下去,又聊了幾句無關緊要的話後,便辭別了李德孝,帶著手下的鐵炮侍隊返迴了國吉城。
李德孝身後的雙刀壯漢看著佐兵衛一行的背影,低聲對李德孝問道:“大哥,此人頗有些道行,既然能將我等商路猜出七八!”
李德孝聽後大笑一聲道:“俊達,此人能從渡僧成為一方豪強,道行自然不低,隻是他覬覦戚家軍的虎蹲炮倒是讓我沒有想到!”
雙刀壯漢聽後麵『色』有些低沉,抬頭看了看天空,隨後歎息道:“大哥,虎蹲炮的威力著實讓人膽寒,那一戰隻一炮,便讓打頭陣的倭國人死傷半數,最後若非大哥相救,隻怕小弟早就被割頭領賞了。”
李德孝聽了雙刀壯漢的話後,低著頭不知在想些什麽,隨後李德孝對著雙刀壯漢說道:“先帝賢明,開海之後,我等雖向水師進貢了不少,卻也賺到了更多,如今又有收縮海禁之勢,以後你還願做那殺人放火之事?”
雙刀壯漢聽後歎了口氣,無奈地說道:“大哥,我既逃了軍籍,迴去隻有一死,再者就算向官府使了銀子,卻也被官府小吏拿了把柄,他會吸我一世;小弟還會對這種生活抱有希望嗎?”
“倭國戰『亂』,雖是東夷卻也有幾分華夏之氣,我等不如效仿此人,投效倭國雄主,在倭國之地做他一世豪強,也勝似在大明被胥吏之徒欺侮!”雙刀壯漢抬頭再次看向率隊離去的佐兵衛,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羨慕。
卻說佐兵衛一行迴到國吉城中,佐兵衛向手下家臣宣布了留守封地的名單,右一助、鈴木重工、藤堂高虎、海馬義家四人赫然在列,沒有出現在名單中的伏羽明次郎和山下新助有些詫異隨即接受了這一現實,且助右衛門則成為了負責領地和歧阜聯絡的信使。
在宣布名單之後,佐兵衛便開始收拾東西,領地的各項事物也在短暫的停滯後,再次恢複了正常運轉。鐵炮侍隊自然是不能帶到歧阜,佐兵衛便暫時將指揮權交予了右一助,而近侍則是被佐兵衛全部帶走,畢竟這二十餘人織田信長還是能容下去的。
佐兵衛安排完一切後,又在國吉城中巡視了一番,見一切如故,不禁自嘲了一番。隨即又把目光投向了不遠處微波粼粼的久久子湖,長歎一口氣後,佐兵衛還是帶著手下兩名肱骨之臣和近侍離開了國吉城。
由於事先便吩咐了眾人,所以並沒有人違命前來送行,倒是國吉城門前值守的武士在看到佐兵衛等打馬出城後,跪在地上送別了佐兵衛一行。
打馬疾馳在路上的佐兵衛,抬頭望向東南方的美濃,心中推算在武田家的攻勢又開始了。隻是如今佐兵衛心中有了些疑『惑』,明智城之戰都提前了半年左右,長條之戰還會向曆史上那般發生嗎?
注:弗朗機便是一種炮的名字(鷹炮),文中佐兵衛說弗朗機炮,李德孝說弗朗機,是特意區分二人而設。
下一卷武田風雲
佐兵衛迴頭看了一眼右一助,在右一助不解的眼神中扭頭對李德孝說道:“李頭領莫要謙虛,隻要能買來四門弗朗機炮,在下必有重謝!”
李德孝聽後笑了笑,隨即拱手說道:“大人,這弗朗機雖是利器,卻也又諸多不便,如我大明般守城確是利器,若是野戰則無甚用處!”
佐兵衛聞言也哈哈大笑道:“這弗朗機炮雖是移動不便,卻瑕不掩瑜,今倭國城池尚且多為木製,弗朗機炮摧石土城垣尚可,更別說這木製小垣了!再者在下也想要戚武毅之虎蹲炮,隻是李頭領能夠從大明運送過來嗎?”
李德孝主仆二人在聽到“戚武毅”三字時,眼中閃過一絲慌『亂』,麵頰也下意識跳了一下。
佐兵衛見狀也不戳破,隻是端起茶杯“噸噸”了兩下。倒是一旁的右一助將二人神『色』有些慌張,麵上也『露』出了怪異之『色』。
李德孝在沉寂了片刻之後,對著佐兵衛說道:“大人,你我皆為明人,客套虛偽自不必多言,一門弗朗機並上三十枚炮彈一千兩白銀,之後還望大人在倭國若狹灣一帶給予在下一些便利,如何?”
佐兵衛聞言思索一番,一千兩白銀的價格還算合理,畢竟現在有價無市,至於便利特權,自然是能給一些就給一些,以後的合作說不定還會更多,這些小特權給了就給了。
二人達成共識之後,互視一笑,隨即各自拱手行禮。二人又交流了一番當前明國國內的形勢,在從李德孝口中聽得萬曆新帝又明君之相時,佐兵衛隻是笑了笑,然後拱手問道:“不知李兄字何?李兄既是秀才出身,這字...”
李德孝也聽出了佐兵衛的話外之音,於是拱手說道:“明衛大人客氣了,在下字明仁!”
佐兵衛聽後笑了笑然後拱手說道:“明仁兄,不知前番明仁兄前去何處行商?”
李德孝聽後楞了一下,然後笑著說道:“在下前些日子去了倭國越後之地。”
佐兵衛聞言神『色』有些變化但沒有再繼續追問下去,又聊了幾句無關緊要的話後,便辭別了李德孝,帶著手下的鐵炮侍隊返迴了國吉城。
李德孝身後的雙刀壯漢看著佐兵衛一行的背影,低聲對李德孝問道:“大哥,此人頗有些道行,既然能將我等商路猜出七八!”
李德孝聽後大笑一聲道:“俊達,此人能從渡僧成為一方豪強,道行自然不低,隻是他覬覦戚家軍的虎蹲炮倒是讓我沒有想到!”
雙刀壯漢聽後麵『色』有些低沉,抬頭看了看天空,隨後歎息道:“大哥,虎蹲炮的威力著實讓人膽寒,那一戰隻一炮,便讓打頭陣的倭國人死傷半數,最後若非大哥相救,隻怕小弟早就被割頭領賞了。”
李德孝聽了雙刀壯漢的話後,低著頭不知在想些什麽,隨後李德孝對著雙刀壯漢說道:“先帝賢明,開海之後,我等雖向水師進貢了不少,卻也賺到了更多,如今又有收縮海禁之勢,以後你還願做那殺人放火之事?”
雙刀壯漢聽後歎了口氣,無奈地說道:“大哥,我既逃了軍籍,迴去隻有一死,再者就算向官府使了銀子,卻也被官府小吏拿了把柄,他會吸我一世;小弟還會對這種生活抱有希望嗎?”
“倭國戰『亂』,雖是東夷卻也有幾分華夏之氣,我等不如效仿此人,投效倭國雄主,在倭國之地做他一世豪強,也勝似在大明被胥吏之徒欺侮!”雙刀壯漢抬頭再次看向率隊離去的佐兵衛,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羨慕。
卻說佐兵衛一行迴到國吉城中,佐兵衛向手下家臣宣布了留守封地的名單,右一助、鈴木重工、藤堂高虎、海馬義家四人赫然在列,沒有出現在名單中的伏羽明次郎和山下新助有些詫異隨即接受了這一現實,且助右衛門則成為了負責領地和歧阜聯絡的信使。
在宣布名單之後,佐兵衛便開始收拾東西,領地的各項事物也在短暫的停滯後,再次恢複了正常運轉。鐵炮侍隊自然是不能帶到歧阜,佐兵衛便暫時將指揮權交予了右一助,而近侍則是被佐兵衛全部帶走,畢竟這二十餘人織田信長還是能容下去的。
佐兵衛安排完一切後,又在國吉城中巡視了一番,見一切如故,不禁自嘲了一番。隨即又把目光投向了不遠處微波粼粼的久久子湖,長歎一口氣後,佐兵衛還是帶著手下兩名肱骨之臣和近侍離開了國吉城。
由於事先便吩咐了眾人,所以並沒有人違命前來送行,倒是國吉城門前值守的武士在看到佐兵衛等打馬出城後,跪在地上送別了佐兵衛一行。
打馬疾馳在路上的佐兵衛,抬頭望向東南方的美濃,心中推算在武田家的攻勢又開始了。隻是如今佐兵衛心中有了些疑『惑』,明智城之戰都提前了半年左右,長條之戰還會向曆史上那般發生嗎?
注:弗朗機便是一種炮的名字(鷹炮),文中佐兵衛說弗朗機炮,李德孝說弗朗機,是特意區分二人而設。
下一卷武田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