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少爺不說,我也不敢往這些事上想啊,那還不得被少爺錘啊。”孫樂感到委屈。
關三娘笑了,“那我和胡小妹,你更願意誰當你的主子呀?”
孫樂一下緊張了,這個問題也不好迴答,想了一下,說道:“這個我就不好說了。”
“你怎麽想就怎麽說唄。你就是說胡小妹我也不生氣,本來你就是跟胡小妹走的近嘛。”
孫樂為難了一會,說道:“我其實更想你們兩個都是。”
關三娘顯然沒想到孫樂會如此作答,“為什麽?”
“因為少爺在你們倆之間也是左右為難呀。既然如此,幹嘛不把你們都娶了?反正我家少爺能掙錢,家裏多幾口子,照樣能養活。”
“就算兩個都娶了,也是分大小的呀。”關三娘笑道。
孫樂連忙說道:“那我就不敢過問了。對我來說,誰大誰小,都是我的主子,我都得好好伺候著。”
“真是個小機靈鬼。”關三娘搖頭笑笑,不再繼續這個話題。孫樂這才偷偷的鬆了口氣。
少爺的家事,那是下人能夠隨便插手的。孫樂已經不止一次的後悔那次一衝動跑去胡家了。簡直就是上了賊船再也下不來了。
單純的跟著少爺出去做事多好,累是累點,可是快樂啊。現在可好,腦子裏想的淨是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還都賺不來錢。一個做不好,還容易惹來埋怨。
女人呐,如果不是為了結婚生子,最好離得遠一些,麻煩精!這是孫樂自己的總結。
裏麵,孫維梁跟著烏青青,終於見到了烏大,已經是個小老頭了,兩腿癱瘓,根本走不了路。
孫維梁看看烏青青,心裏不禁在想:這丫頭真夠可以,說謊眼睛都不帶眨的。幸好有胡小妹在,否則,自己被她玩的團團轉,還不自知呢。
胡小妹也很驚訝,“烏叔叔,您的身體什麽時候變成這樣了?”
烏大看著他們,伸手讓他們找地方坐下,歎口氣,說道:“也就幾年的事情了。現在的我,已經是風燭殘年,你們要是再不來,恐怕就見不到我嘍。”
胡小妹垂淚道:“叔叔別這麽說,我們都希望你能長命百歲。”
烏大笑了笑,“我不求長命百歲,隻求生活能夠自理,不給青青添麻煩就夠了。”
烏青青在旁邊細聲細氣的說道:“爹的生活能夠自理,吃喝拉撒都不用我操心。”
胡小妹點頭,慢慢平複情緒,說道:“烏叔叔,我爹臨走前給我留下一個錦囊,讓我來這裏找您。但我不知道是什麽事。我想,如果隻是涉及你們之間的事,就不要說了。我們胡家雖然沒落,但還能憑自己的雙手吃上飯。我們也不願意去沾上一輩的光。”
烏大說道:“這麽多年了,什麽沾不沾光的,早就過去了。你爹的意思我知道,本來以為這事要帶進土裏了,沒想到你們竟然還是來了。看樣子,老家夥臨走前還是不甘心呐。”
“到底是為了什麽事呢?”胡小妹好奇的問道。
“這就是寶藏的秘密了。”烏大說道,“這個寶藏,當然不是周氏的寶藏,而是我與你爹在尋找寶藏的過程中,自己發現的。
其實,尋寶過程中,我們不止一次有豐厚收獲。這也是支撐我們能夠一直堅持尋寶下去的動力所在。但其他的寶藏,我們都是當場挖出來分了。不然,我們這麽多年一心尋寶,哪來的錢生活,養家?
隻有這處寶藏,當初我倆商議過後,沒有選擇挖出來變現,而是謹慎的再度掩埋,做好記號。不是我倆不貪財,也不是什麽其他同情、惻隱之類的情緒支配,純粹就是膽怯,這個寶藏實在太過貴重,貴重到我們都認為承受不起的地步。”
“什麽寶藏,竟然能讓你們產生這樣的心理?”孫維梁驚訝道。
以烏大和胡太爺的行為,就是盜墓賊。盜墓賊什麽不敢拿,什麽不敢偷?竟然還有他們不拿據為己有的寶藏,孫維梁實在想不出來這世上竟然還有這樣的寶貝。
“能夠確保國運綿延的鎮國鼎!”烏大說道。
“鎮國鼎?”所有人都驚唿出聲。
“你們竟然找到了鎮國鼎?”孫維梁不敢置信,“相傳大禹傳下鎮國神鼎九隻,竟然被你們找到了?”
九鼎,據傳是大禹用天下九牧所貢之銅鑄成九鼎,鼎象征九州。商代時,對表示王室貴族身份的鼎,曾有嚴格的規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時行九鼎大禮。因此,''鼎''很自然地成為國家擁有政權的象征,進而成為國家傳國寶器。
周顯王時,九鼎沒於泗水下。後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權利象征與意義,亦曾屢次重鑄九鼎,武則天就曾重鑄九鼎。
不管他們找到的是大禹的先天神鼎,還是後世仿造的,那都是無價神器,確實不是普通小民敢私藏的東西。
烏大說道:“九鼎非常巨大,我們就算找到了,也拿不動。我們找到的,當然不是九鼎之一,而是類似傳國玉璽之類的東西。不過傳國玉璽象征著至高無上的皇權,而鎮國鼎則象征著王氣延綿不絕。
大唐沒了後,後麵許多人都嚐試建立新朝,卻始終不能長久,能堅持兩代帝皇就算燒香了。為什麽?都是天上真龍下凡拯救黎民的,為什麽不能像漢唐一樣建立百年基業呢?
他們缺的就是這個鎮國鼎!因為王氣是虛無縹緲的東西,易聚也易散。王氣聚集時,自然一切順利,所向無敵,一旦王氣散去,則往往諸事不順,寸步難行。所以,鎮國鼎的存在,就是保障聚集起來的王氣能夠為鎮國鼎鎮住,不至於四散而去。
這麽重要的東西,你們說,我們普通百姓,敢碰嗎?咱就是小老百姓,不是什麽真龍轉世,要是與鎮國鼎有了什麽瓜葛,還有得好嗎?”
其他人都聽得紛紛點頭,孫維梁卻在心中吐槽:什麽亂七八糟的理論!王朝的興亡什麽時候取決於一個鎮國鼎了?
但孫維梁當然不會表現出來自己的不屑。
關三娘笑了,“那我和胡小妹,你更願意誰當你的主子呀?”
孫樂一下緊張了,這個問題也不好迴答,想了一下,說道:“這個我就不好說了。”
“你怎麽想就怎麽說唄。你就是說胡小妹我也不生氣,本來你就是跟胡小妹走的近嘛。”
孫樂為難了一會,說道:“我其實更想你們兩個都是。”
關三娘顯然沒想到孫樂會如此作答,“為什麽?”
“因為少爺在你們倆之間也是左右為難呀。既然如此,幹嘛不把你們都娶了?反正我家少爺能掙錢,家裏多幾口子,照樣能養活。”
“就算兩個都娶了,也是分大小的呀。”關三娘笑道。
孫樂連忙說道:“那我就不敢過問了。對我來說,誰大誰小,都是我的主子,我都得好好伺候著。”
“真是個小機靈鬼。”關三娘搖頭笑笑,不再繼續這個話題。孫樂這才偷偷的鬆了口氣。
少爺的家事,那是下人能夠隨便插手的。孫樂已經不止一次的後悔那次一衝動跑去胡家了。簡直就是上了賊船再也下不來了。
單純的跟著少爺出去做事多好,累是累點,可是快樂啊。現在可好,腦子裏想的淨是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還都賺不來錢。一個做不好,還容易惹來埋怨。
女人呐,如果不是為了結婚生子,最好離得遠一些,麻煩精!這是孫樂自己的總結。
裏麵,孫維梁跟著烏青青,終於見到了烏大,已經是個小老頭了,兩腿癱瘓,根本走不了路。
孫維梁看看烏青青,心裏不禁在想:這丫頭真夠可以,說謊眼睛都不帶眨的。幸好有胡小妹在,否則,自己被她玩的團團轉,還不自知呢。
胡小妹也很驚訝,“烏叔叔,您的身體什麽時候變成這樣了?”
烏大看著他們,伸手讓他們找地方坐下,歎口氣,說道:“也就幾年的事情了。現在的我,已經是風燭殘年,你們要是再不來,恐怕就見不到我嘍。”
胡小妹垂淚道:“叔叔別這麽說,我們都希望你能長命百歲。”
烏大笑了笑,“我不求長命百歲,隻求生活能夠自理,不給青青添麻煩就夠了。”
烏青青在旁邊細聲細氣的說道:“爹的生活能夠自理,吃喝拉撒都不用我操心。”
胡小妹點頭,慢慢平複情緒,說道:“烏叔叔,我爹臨走前給我留下一個錦囊,讓我來這裏找您。但我不知道是什麽事。我想,如果隻是涉及你們之間的事,就不要說了。我們胡家雖然沒落,但還能憑自己的雙手吃上飯。我們也不願意去沾上一輩的光。”
烏大說道:“這麽多年了,什麽沾不沾光的,早就過去了。你爹的意思我知道,本來以為這事要帶進土裏了,沒想到你們竟然還是來了。看樣子,老家夥臨走前還是不甘心呐。”
“到底是為了什麽事呢?”胡小妹好奇的問道。
“這就是寶藏的秘密了。”烏大說道,“這個寶藏,當然不是周氏的寶藏,而是我與你爹在尋找寶藏的過程中,自己發現的。
其實,尋寶過程中,我們不止一次有豐厚收獲。這也是支撐我們能夠一直堅持尋寶下去的動力所在。但其他的寶藏,我們都是當場挖出來分了。不然,我們這麽多年一心尋寶,哪來的錢生活,養家?
隻有這處寶藏,當初我倆商議過後,沒有選擇挖出來變現,而是謹慎的再度掩埋,做好記號。不是我倆不貪財,也不是什麽其他同情、惻隱之類的情緒支配,純粹就是膽怯,這個寶藏實在太過貴重,貴重到我們都認為承受不起的地步。”
“什麽寶藏,竟然能讓你們產生這樣的心理?”孫維梁驚訝道。
以烏大和胡太爺的行為,就是盜墓賊。盜墓賊什麽不敢拿,什麽不敢偷?竟然還有他們不拿據為己有的寶藏,孫維梁實在想不出來這世上竟然還有這樣的寶貝。
“能夠確保國運綿延的鎮國鼎!”烏大說道。
“鎮國鼎?”所有人都驚唿出聲。
“你們竟然找到了鎮國鼎?”孫維梁不敢置信,“相傳大禹傳下鎮國神鼎九隻,竟然被你們找到了?”
九鼎,據傳是大禹用天下九牧所貢之銅鑄成九鼎,鼎象征九州。商代時,對表示王室貴族身份的鼎,曾有嚴格的規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時行九鼎大禮。因此,''鼎''很自然地成為國家擁有政權的象征,進而成為國家傳國寶器。
周顯王時,九鼎沒於泗水下。後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權利象征與意義,亦曾屢次重鑄九鼎,武則天就曾重鑄九鼎。
不管他們找到的是大禹的先天神鼎,還是後世仿造的,那都是無價神器,確實不是普通小民敢私藏的東西。
烏大說道:“九鼎非常巨大,我們就算找到了,也拿不動。我們找到的,當然不是九鼎之一,而是類似傳國玉璽之類的東西。不過傳國玉璽象征著至高無上的皇權,而鎮國鼎則象征著王氣延綿不絕。
大唐沒了後,後麵許多人都嚐試建立新朝,卻始終不能長久,能堅持兩代帝皇就算燒香了。為什麽?都是天上真龍下凡拯救黎民的,為什麽不能像漢唐一樣建立百年基業呢?
他們缺的就是這個鎮國鼎!因為王氣是虛無縹緲的東西,易聚也易散。王氣聚集時,自然一切順利,所向無敵,一旦王氣散去,則往往諸事不順,寸步難行。所以,鎮國鼎的存在,就是保障聚集起來的王氣能夠為鎮國鼎鎮住,不至於四散而去。
這麽重要的東西,你們說,我們普通百姓,敢碰嗎?咱就是小老百姓,不是什麽真龍轉世,要是與鎮國鼎有了什麽瓜葛,還有得好嗎?”
其他人都聽得紛紛點頭,孫維梁卻在心中吐槽:什麽亂七八糟的理論!王朝的興亡什麽時候取決於一個鎮國鼎了?
但孫維梁當然不會表現出來自己的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