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直營,朝廷說不出什麽不是,直營得來的錢直接入官府的倉庫。現在是私人經營,賺的錢一部分要被私人拿走,朝廷未必就能答應。”


    “那折帥還同意我這麽搞?”孫維梁笑著問道。


    “同意歸同意,不代表朝廷會點頭。就算朝廷怪罪下來又怎樣,不過一個鐵礦而已。我們折氏這些年來為朝廷出生入死,拿一個鐵礦出來有什麽大不了的。”折禦卿傲然道。


    “這就行了。”孫維梁說道,“隻要朝廷從中不做梗,那就好辦的多。我想,折帥要擔心的,是折氏怎麽拿出這一萬貫現錢。”


    “怎麽?我家也要出這錢?”折禦卿驚訝道。


    “不然如何服眾?”


    折禦卿想了一下,說道:“你連孫家的錢都能搞定,可知這還不是你的能耐極限,索性你把我們折氏那份也搞定吧。”


    孫維梁大喜:“如此就多謝折帥了。”


    折禦卿詫異道:“你好像很高興?”


    “當然!”孫維梁笑道,“這可是跑馬圈地的大好機會,我當然高興。”


    “說出來聽聽,反正這裏沒外人。”折禦卿連忙笑著求教。


    孫維梁也沒打算敝帚自珍,老老實實說道:“鐵礦生意,想做的人海了去,但大都知道自己實力不夠,所以這才望而卻步。


    一家出一萬貫,當然會感覺頭沉。但要是分攤到一百家呢?平均一家就出一百貫!這樣一來,基本的小康之家,都不會感覺有多少壓力。”


    “啊!我明白了,”折維正猛然大叫道,嚇了其他人一跳,“孫維梁是想多找一些這樣的人家來,幫著他出這一萬貫錢!”


    “就是這個道理。”孫維梁斜了他一眼,“那你也不用一驚一乍的,還以為你怎麽了呢。”


    “有點意思!”折禦卿若有所思道,“你怎麽保證那些人家乖乖把錢給你?不怕你卷錢跑了?”


    孫維梁笑道:“我是主持鐵礦私營的官員,他們出的錢,除了他們自己的簽字畫押外,我代表衙門也可以在上麵用印,表示確認。有了衙門的保證,他們就不會擔心這錢打水漂吧?”


    “衙門在這種事上用印?”折禦卿吃驚道,“你膽子可真不小!”


    孫維梁笑道:“鐵礦私營我都能做出來,衙門用印這種事,還叫事嗎?”


    “你可真能折騰!”折禦卿有些後怕道,“我現在有些擔心,折氏早晚要跟著你,被你折騰進去。”


    孫維梁正色道:“放心,隻要折帥認為不需要我了,我隨時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在我心中,我始終認為經營我自己的商業賺錢才是政經大事。朝廷那些軍國大事,與我沒多少關係。”


    “你這人,”折禦卿笑道,“我為什麽會擔心,就是我明知道讓你待在身邊是把雙刃劍,卻仍會把你留在身邊,因為你實在太有才了。而我又是愛才的人,看到你這樣的人才,我怎麽可能讓你從我身邊溜走呢。”


    “我的才情都是些歪才,上不得台麵的。”


    “不管什麽才,能解決問題就行。那些整天之乎者也的人能幫我籌集十五萬貫錢嗎?”


    “說白了,你就是看在錢的份上才對我另眼相看的。”


    “能弄來錢那也是本事。不是誰都有這份本事的。”


    ……


    陸陸續續,人們都慢慢迴來了,臉色各異,卻都默認了一萬貫的事。孫維梁統計了一下,算上孫家和折家的一萬貫,能夠籌集到二十二萬貫有餘。


    這下折禦卿高興了,心思完全不在鐵礦私營上,人雖然還坐在那裏,心裏已經開始盤算著如何利用這筆巨資擴大軍備了。


    孫維梁拍拍手,笑著說道:“很好,看來大家都做了一致的選擇。一萬貫,看似錢不少,但相信以大家的關係網,籌集出一萬貫來,根本不是問題。


    譬如我們孫家,我們自己是拿不出來的,但我們孫家可以讓利,讓其他人家也參與進來,把錢給我們孫家,由孫家做代表參與進鐵礦私營來。這樣,那些隻能出幾百貫,上千貫的人家,也可以參與進鐵礦私營,也可以賺鐵礦私營的錢,皆大歡喜。


    當然,你們的家底和關係都比我們孫家厚實的多,我們家要對外讓利才能籌集到足夠的錢,你們或許簡單的對外借錢就能籌夠了。


    我這樣說,意思就是,一萬貫的紅線,並不是多大的一件事,這是最低限,是資格線。大家不要認為官府占了大家多少便宜,不要想著如何在鐵礦私營的事業中找補迴來。


    官府借各位的一萬貫錢,是要給大家寫借條,年息十厘,每年還息,十年後還本。”


    說完,孫維梁示意張正剛,讓他主持借條的簽字畫押。折禦卿和孫維梁帶頭,先填好了借條,後麵各人陸續跟著,一一簽了借條。


    張正剛抱著借條,一張臉都興奮的漲紅了。孫維梁卻沒什麽表示,淡淡示意讓他收好。


    孫維梁繼續主持商討,“現在,我們就開始商討鐵礦私營投入的占比。折氏一家占百分之三十八,沒有疑問。關鍵是剩下的百分之六十二如何分法。最簡單的當然是平均分配。但如果大家能提出更好的建議,我會欣然接受。”


    方守賢道:“誰都知道,占比越多越好。但我們剩下二十一家,平均分,每家也就是三分左右。能做什麽?鐵礦就算再賺錢,假設一年賺一萬貫,我們分到手也不過三百貫,還不夠跑腿費呢。”


    孫維梁說道:“眼睛隻盯著這一個鐵礦,自然會算出這樣一筆賬。要是我,我就不會這麽算。府州這麽大,為什麽第一次搞鐵礦私營,隻有我們這些人家能夠參與進來,其他人家,根本就沒有機會?


    因為我們這些門戶,在府州屬於上流人家。以前這麽說,憑的是各家的財力和地位。但之後,這個說法,就不僅僅是民間傳說,而是官方確認了。”


    “這些虛名,不要也罷。”方守賢不屑道。


    “這是虛名嗎?以後府州重大事務,可以參與商討的,就隻有這些官方確認的門戶了。其他門戶要想加入進來,除非有另外一個鐵礦私營的機會。


    一個好漢三個幫。在府州,對折氏來講,在座的,就是幫襯。既然是幫襯,折氏肯定也不會少了各位好處。而這個好處,是建立在打贏下一場國戰的基礎上。打贏了,折氏吃肉,我們跟著喝湯。要是打輸了,折氏受損,我們也不好受。道理就是這麽簡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司開到北宋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伏波飄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伏波飄萍並收藏公司開到北宋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