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忠義想要激發孫維梁對老爺子的崇拜之情,但孫維梁的注意力,顯然不在這上麵。
“折氏心向朝廷?難道折氏就沒有成就一番基業的想法?”孫維梁感覺自己之前推斷時勢變化的一些基本假設出了一些問題。這可是基本的錯誤,差之毫厘,謬以千裏。是以孫維梁絲毫不敢輕忽,一定要仔細求證再求證。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孫忠義瞪了一眼,說道,“折氏識時務,這才相安無事。成功的男人,不是非要搶那個高高在上的皇位。”
孫維梁不禁連連點頭。宋室雖然在後世的眼裏不怎麽樣,但放在當世,除卻北麵的契丹,還是無敵的存在。折氏能夠認清這點,放棄擴張野心,誠心向朝廷靠攏,確實非常人所能比。至少比李煜之流強多了。
“同樣是向朝廷表忠心,朝廷怎麽就能判斷出李煜不是真心,而折氏是真心的呢?”孫維梁對此很是好奇加疑惑,自己憋了一會也沒想到合理的解釋,便問了出來。
“折氏能允許朝廷把禁軍放在府州,李煜能嗎?”孫忠義說道,“當年你爹給折氏的第一個建議,就是給皇帝上奏折,表示願意交出手上的兵權,自己甘願為朝廷領兵守邊。哪邊真心,哪邊耍心眼,還不是一目了然嗎?”
“我爹是商人,投機鑽營的本事自然是一流,想來老爺子已經料定朝廷不會收迴折氏手上的兵權,故意做做樣子給朝廷看吧。可我有些不明白,朝廷為什麽不順勢收迴兵權呢?宋廷對兵權很是敏感,之前就有杯酒釋兵權,拿迴折氏的兵權,應該是順勢而為的事情呀。”
“折氏手上的兵權,是那麽好收迴的嗎?”孫忠義說道,“折氏手上的府兵,主力是彪悍善戰的羌人,輔以漢人、沙陀人、鮮卑人等。也就是折氏,才能駕馭的住這幫驕兵悍將。將他們交到朝廷手上,由漢人將領統帥,根本壓不住,壓的狠了,還很容易釀出兵變。宋廷在這方麵有太多教訓,斷然不會輕易重蹈覆轍。
而且,府兵裏麵都是折氏的嫡係,加入到朝廷的禁軍裏,憑借府兵的悍勇,憑借軍功升職很正常。讓一大幫折氏的嫡係占據禁軍中高層職位,皇上還能睡得安穩嗎?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繼續讓折氏統領府兵,管著這幫驕兵悍將。不管他們立下多大功勞,再升職也不出府兵範疇,對朝廷掌控兵權全局不會產生多少影響。這樣的安排,朝廷能接受,折氏還對朝廷感恩戴德。你說,朝廷還能有第二個選擇嗎?”
“你這麽一說,確實如此。”孫維梁不禁心悅誠服的點頭,“沒想到,忠叔不但武功好,軍政大事上也是這麽老辣。”
“這哪是我厲害,是你那老爹厲害。我不過跟在老爺身邊,鸚鵡學舌,學給你聽罷了。”
“既然禁軍駐紮了府州,那折氏在軍事上還能主導嗎?”孫維梁比較關心這個問題。之前想問何振東來著,由於顧慮的東西太多,就沒問出來。但在孫忠義麵前,孫維梁就完全沒有顧忌了,想問什麽問什麽。
“禁軍訓練上不歸折氏管,但具體到軍事行動,還是要統一聽折氏指揮的。但這不代表朝廷就撒手不管了。禁軍的將領都是朝廷所派。折氏要是有異心,禁軍隨時可以獨立行動,拿下折氏。”
“這我明白。折氏一心一意為朝廷守邊禦敵,禁軍就是折氏手上的刀。可要是折氏有異心,想要脫離朝廷,那這把刀就成了朝廷要折氏腦袋的利刃。”不需要孫忠義過多解釋,孫維梁已然明白其中利害關係。
“你今天找我來不是為了我這個老頭子的故事嗎?怎麽扯來扯去都是府州的公事呢?”孫忠義迴過味來,假意不滿道,“再這樣,你還不如迴去找那折禦卿好好聊聊呢。我一個老仆人,也就是從老爺那裏聽來隻言片字,教不了你什麽。”
“也是,”孫維梁尷尬的笑道,“說著說著就跑題了。剛才說到什麽地方了?——對了,你說聞氏人可能已經不在人世了。那我們孫家為什麽還要大張旗鼓的把聞氏描述成孫家最危險的仇家,並投入巨量資源防範呢?”
“這裏麵就有著你爹的智慧了。孫氏老家在石州,世代務農的孫家人,自然不願離開故土,跋涉千裏來府州討生活。但你爹卻認定,孫氏的未來在府州。若是一直待在石州,孫氏也就隻能混跡於商界,不能科舉,不能出仕,將永無出頭之日。”
“你的意思是,我爹為了讓族人跟著他搬遷至府州,故意拿聞氏說事,讓族人害怕聞氏的報複,不得不離開石州?”孫維梁插嘴道。
“有這方麵的考慮。有聞氏這個仇家在,老爺要說服族裏人去府州,阻力就小的多了。這僅是其中一個原因。孫氏通過做生意賺了錢,自然要發展家業。買土地是誰都能想到的,但老爺卻認為土地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建立一支強大的力量。讓孫氏在未來的日子裏,有機會跟隨折氏,在戰場上建立功勳。這樣,憑借軍功,孫氏就可以擺脫商人的身份,進入仕途。”
“你的意思是,老爺要建立一支屬於孫氏的軍隊?這有些太敢想了。不要說朝廷,就是折氏,也未必就能點頭。”孫維梁不禁咋舌,為自己的老爹敢想敢做的風格感到折服。
“當然不是建立軍隊。可是組建一支武力不弱的家丁隊伍總可以吧。”孫忠義說道。
孫維梁想到孫氏的馬衛和牛衛,失聲叫道:“馬衛和牛衛!”
“不錯!”孫忠義說道,“正如你說,招攬這麽多家丁,肯定樹大招風。折氏那邊還好說,打好招唿就行。可萬一要是傳出去,傳到朝廷耳朵裏,那朝廷怎麽想,可就不是我們能控製了的。所以,老爺必須得有一個十分靠得住的理由才行。聞氏的存在,就是最好的理由!
孫氏要自保,就得有足夠的保衛力量。聞氏很強大,又很神秘,孫氏的自保力量還是太薄弱了,要加強。反正就這麽一點一點的,馬衛和牛衛就建立起來了。”
“折氏心向朝廷?難道折氏就沒有成就一番基業的想法?”孫維梁感覺自己之前推斷時勢變化的一些基本假設出了一些問題。這可是基本的錯誤,差之毫厘,謬以千裏。是以孫維梁絲毫不敢輕忽,一定要仔細求證再求證。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孫忠義瞪了一眼,說道,“折氏識時務,這才相安無事。成功的男人,不是非要搶那個高高在上的皇位。”
孫維梁不禁連連點頭。宋室雖然在後世的眼裏不怎麽樣,但放在當世,除卻北麵的契丹,還是無敵的存在。折氏能夠認清這點,放棄擴張野心,誠心向朝廷靠攏,確實非常人所能比。至少比李煜之流強多了。
“同樣是向朝廷表忠心,朝廷怎麽就能判斷出李煜不是真心,而折氏是真心的呢?”孫維梁對此很是好奇加疑惑,自己憋了一會也沒想到合理的解釋,便問了出來。
“折氏能允許朝廷把禁軍放在府州,李煜能嗎?”孫忠義說道,“當年你爹給折氏的第一個建議,就是給皇帝上奏折,表示願意交出手上的兵權,自己甘願為朝廷領兵守邊。哪邊真心,哪邊耍心眼,還不是一目了然嗎?”
“我爹是商人,投機鑽營的本事自然是一流,想來老爺子已經料定朝廷不會收迴折氏手上的兵權,故意做做樣子給朝廷看吧。可我有些不明白,朝廷為什麽不順勢收迴兵權呢?宋廷對兵權很是敏感,之前就有杯酒釋兵權,拿迴折氏的兵權,應該是順勢而為的事情呀。”
“折氏手上的兵權,是那麽好收迴的嗎?”孫忠義說道,“折氏手上的府兵,主力是彪悍善戰的羌人,輔以漢人、沙陀人、鮮卑人等。也就是折氏,才能駕馭的住這幫驕兵悍將。將他們交到朝廷手上,由漢人將領統帥,根本壓不住,壓的狠了,還很容易釀出兵變。宋廷在這方麵有太多教訓,斷然不會輕易重蹈覆轍。
而且,府兵裏麵都是折氏的嫡係,加入到朝廷的禁軍裏,憑借府兵的悍勇,憑借軍功升職很正常。讓一大幫折氏的嫡係占據禁軍中高層職位,皇上還能睡得安穩嗎?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繼續讓折氏統領府兵,管著這幫驕兵悍將。不管他們立下多大功勞,再升職也不出府兵範疇,對朝廷掌控兵權全局不會產生多少影響。這樣的安排,朝廷能接受,折氏還對朝廷感恩戴德。你說,朝廷還能有第二個選擇嗎?”
“你這麽一說,確實如此。”孫維梁不禁心悅誠服的點頭,“沒想到,忠叔不但武功好,軍政大事上也是這麽老辣。”
“這哪是我厲害,是你那老爹厲害。我不過跟在老爺身邊,鸚鵡學舌,學給你聽罷了。”
“既然禁軍駐紮了府州,那折氏在軍事上還能主導嗎?”孫維梁比較關心這個問題。之前想問何振東來著,由於顧慮的東西太多,就沒問出來。但在孫忠義麵前,孫維梁就完全沒有顧忌了,想問什麽問什麽。
“禁軍訓練上不歸折氏管,但具體到軍事行動,還是要統一聽折氏指揮的。但這不代表朝廷就撒手不管了。禁軍的將領都是朝廷所派。折氏要是有異心,禁軍隨時可以獨立行動,拿下折氏。”
“這我明白。折氏一心一意為朝廷守邊禦敵,禁軍就是折氏手上的刀。可要是折氏有異心,想要脫離朝廷,那這把刀就成了朝廷要折氏腦袋的利刃。”不需要孫忠義過多解釋,孫維梁已然明白其中利害關係。
“你今天找我來不是為了我這個老頭子的故事嗎?怎麽扯來扯去都是府州的公事呢?”孫忠義迴過味來,假意不滿道,“再這樣,你還不如迴去找那折禦卿好好聊聊呢。我一個老仆人,也就是從老爺那裏聽來隻言片字,教不了你什麽。”
“也是,”孫維梁尷尬的笑道,“說著說著就跑題了。剛才說到什麽地方了?——對了,你說聞氏人可能已經不在人世了。那我們孫家為什麽還要大張旗鼓的把聞氏描述成孫家最危險的仇家,並投入巨量資源防範呢?”
“這裏麵就有著你爹的智慧了。孫氏老家在石州,世代務農的孫家人,自然不願離開故土,跋涉千裏來府州討生活。但你爹卻認定,孫氏的未來在府州。若是一直待在石州,孫氏也就隻能混跡於商界,不能科舉,不能出仕,將永無出頭之日。”
“你的意思是,我爹為了讓族人跟著他搬遷至府州,故意拿聞氏說事,讓族人害怕聞氏的報複,不得不離開石州?”孫維梁插嘴道。
“有這方麵的考慮。有聞氏這個仇家在,老爺要說服族裏人去府州,阻力就小的多了。這僅是其中一個原因。孫氏通過做生意賺了錢,自然要發展家業。買土地是誰都能想到的,但老爺卻認為土地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建立一支強大的力量。讓孫氏在未來的日子裏,有機會跟隨折氏,在戰場上建立功勳。這樣,憑借軍功,孫氏就可以擺脫商人的身份,進入仕途。”
“你的意思是,老爺要建立一支屬於孫氏的軍隊?這有些太敢想了。不要說朝廷,就是折氏,也未必就能點頭。”孫維梁不禁咋舌,為自己的老爹敢想敢做的風格感到折服。
“當然不是建立軍隊。可是組建一支武力不弱的家丁隊伍總可以吧。”孫忠義說道。
孫維梁想到孫氏的馬衛和牛衛,失聲叫道:“馬衛和牛衛!”
“不錯!”孫忠義說道,“正如你說,招攬這麽多家丁,肯定樹大招風。折氏那邊還好說,打好招唿就行。可萬一要是傳出去,傳到朝廷耳朵裏,那朝廷怎麽想,可就不是我們能控製了的。所以,老爺必須得有一個十分靠得住的理由才行。聞氏的存在,就是最好的理由!
孫氏要自保,就得有足夠的保衛力量。聞氏很強大,又很神秘,孫氏的自保力量還是太薄弱了,要加強。反正就這麽一點一點的,馬衛和牛衛就建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