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權和錢,孫維梁最為看重的,就是人的因素。此時不比後世,多得是出來打工賺錢的勞動力。此時的勞動力,大都禁錮在土地上,動彈不得。朝廷不希望他們動彈,他們自己也不想動彈。
這是限製孫維梁做大做強商業的最大障礙。沒有足夠的人手,僅憑孫維梁自己的力量,再厲害又能做到多大?頂多是做成一間比較成功的商鋪而已。
凡事有利就有弊,人手不足雖然製約著孫維梁,同樣也製約著其他人。而且,在開拓商業敵國這條路上,孫維梁絕對算是先行者。
孫維梁把為數不多的人手收羅了去,其他人要想跟風,即使有權有錢,也會麵臨無人可用的囧局。
這才是孫維梁在各方麵條件還不成熟,就著急成立勞務隊的最大理由。
因為孫維梁已經開始感受到危機:各家都有意願成立打井隊。雖然一個打井隊最多不過七八人。但架不住參與的門戶多,架不住合格的工匠少哇!
僧多肉少的情況下,他們把工匠拉走了,就沒孫維梁的份了。
孫維梁做過市場分析。當前的勞動力裏,也就是那些有些手藝活的工匠,因為時常靠著手藝賺幾個零花,至少滿足一下口腹之欲,對徹底脫離土地,單純靠給人打工賺錢養家不是特別排斥。思想工作做得好,再加上利誘,成功的可能性較大。
所以,這些工匠,不管手藝好壞,在孫維梁眼裏,就是寶貝。別人跟他搶一個,他都感覺心疼,怎麽可能任由別人以打井隊的名義成群的搶走呢。
要成立建築勞務隊,阻力還是不小的,工匠們是否願意不算在內,官府和地方門戶的壓力,哪方麵提溜出來,都不是件容易解決的事。
官府方麵,工匠都是官府設專門衙門管著的。雖然孫維梁不是跟官府搶人,不過是從官府挑剰的人當中,再挑一些手藝人給自己幹活。但孫維梁挑的數量太大,幾個十幾個好說,憑孫家,憑孫維梁在折氏跟前的分量,甚至無需跟折氏打招唿,直接就可以辦理。但孫維梁要的是多多益善。不要說地方官府不敢受理,就是折禦卿那裏,也要好好掂量一番,在心裏考慮孫維梁到底要幹嗎了。
在地方門戶那裏,同樣的道理,孫維梁要是隻是拉個十來人的隊伍,礙不著他們什麽事。可孫維梁要是把民間那些有些一技之長的人盡數網絡了去,他們就大有意見了!這是變相的壟斷!這是在挖他們的牆角!他們能幹嗎?
與折氏和官府打交道,孫維梁要講究策略,講究以理服人;與地方門戶打交道,就要采取胡蘿卜加大棒政策,又打又拉,控製著不出亂子就行。這裏麵,需要孫維梁拿捏好輕重。
對這點,孫維梁是毫無信心的,自己隻能定下基調,如何去實現,還是要靠著孫平他們。
這些問題,放在眼下,都是後話。當前要做的,就是抓緊與那些工匠聯絡,吸引他們加入自己的勞務隊。
對此,孫維梁很有信心。畢竟,孫家的待遇不錯。而且,孫維梁對那些挨打的工匠,補償很優厚,其他人看在眼裏,就算嘴上不說,心中自有一杆秤。
再說,自己可是官服在身,官老爺的權威在那裏呢。官老爺登門,要你加入勞務隊,你敢輕易說個不字看看。
為了開頭順利,孫維梁沒有偷懶,自己帶著孫平、耿牛他們親自挨家挨戶上門噓寒問暖,向他們推銷自己的勞務隊。
隻要進入孫家的勞務隊,不管有活沒活,每月都有錢拿。有活的時候,幹活報酬另算。
這個放在現在是絕無僅有的待遇。即使官府的工坊與做不到這一點。憑此一點,孫維梁就有把握,沒人能夠拒絕孫維梁的盛情邀請。
果然,孫維梁力推勞務隊的工作,開局非常順利,沒有一人拒絕,都是全家高高興興,簇擁著自家男主人,與孫維梁簽了合約,成為孫家勞務隊的一員。
孫平開頭還有些抵觸情緒,好不容易靠著打井賺了幾個錢,這下,又要全部撒出去了。從哪裏往迴撈錢還沒什麽譜呢。
孫維梁隻一句話,就讓孫平高興起來:這一帶的工匠,要是都被孫家囊括,其他人家要成立打井隊,也找不到人呐!
孫家已經承諾退出打井的生意。其他人家承攬了打井的活,沒有人幹活,怎麽辦?隻能求到孫平跟前,讓孫平從孫家的勞務隊裏出人。孫家這人可不是白出的,是要他們給付勞務費的。
這樣,打井選址的一貫錢,孫家雷打不動的賺到手;打井幹活的勞務費,孫家又能賺一部分。還不用孫家自己辛苦的跑市場拉活。多好的事!
孫平一高興,就拿出算盤子,劈裏啪啦的算計著收益。耿牛跟著孫維梁這段時間,見識長了不少,思考問題更加全麵。
“少爺,要是那些人家不從咱們孫家找人,而是從外麵找迴一批人幹活,咱們不就沒錢可賺了嗎?”
“記住,無論什麽時候,都不要考慮著霸盤,考慮壟斷。即使我們有那個實力,也不要那麽做。人家能從外麵找人,那是人家的自由。咱們不能幹涉。”孫維梁語重心長,借此又敲打了孫平一下。
孫平打算盤的手一下停了,“那咱們可就賺不到什麽錢了!”
“少爺我這步棋可是放長線釣大魚,看的就不是短期收益。放心,少爺是那種賠錢賺吆喝的人嗎?我已經想好,前期實在沒活幹,我便拉他們去鳳山鐵礦挖礦去。一天下來,一人少說能賺五十個大錢,比種地強多了。”
孫平知道孫維梁在鳳山鐵礦搞的那套,頓時眉開眼笑,“可是說好了。我這邊真沒活幹,我就帶著他們進城找少爺,讓少爺安頓他們去。”
……
這樣一連走門串戶的三天,剩下的人家就不用孫維梁一一上門了,都是主動找上門來,要跟孫家簽合約。
簽合約,有孫平主持就足夠。況且,孫維梁又給孫平安排了一個得力助手耿牛,孫維梁很是放心。
生意上的事暫時告一段落。孫維梁終於騰出時間和精力來考慮白家的案子了。秦彥閣和孫大軍方麵都還沒有迴信,孫維梁想下手也沒個突破口。這麽幹坐著半天,孫維梁一拍腦瓜,有了主意。
這是限製孫維梁做大做強商業的最大障礙。沒有足夠的人手,僅憑孫維梁自己的力量,再厲害又能做到多大?頂多是做成一間比較成功的商鋪而已。
凡事有利就有弊,人手不足雖然製約著孫維梁,同樣也製約著其他人。而且,在開拓商業敵國這條路上,孫維梁絕對算是先行者。
孫維梁把為數不多的人手收羅了去,其他人要想跟風,即使有權有錢,也會麵臨無人可用的囧局。
這才是孫維梁在各方麵條件還不成熟,就著急成立勞務隊的最大理由。
因為孫維梁已經開始感受到危機:各家都有意願成立打井隊。雖然一個打井隊最多不過七八人。但架不住參與的門戶多,架不住合格的工匠少哇!
僧多肉少的情況下,他們把工匠拉走了,就沒孫維梁的份了。
孫維梁做過市場分析。當前的勞動力裏,也就是那些有些手藝活的工匠,因為時常靠著手藝賺幾個零花,至少滿足一下口腹之欲,對徹底脫離土地,單純靠給人打工賺錢養家不是特別排斥。思想工作做得好,再加上利誘,成功的可能性較大。
所以,這些工匠,不管手藝好壞,在孫維梁眼裏,就是寶貝。別人跟他搶一個,他都感覺心疼,怎麽可能任由別人以打井隊的名義成群的搶走呢。
要成立建築勞務隊,阻力還是不小的,工匠們是否願意不算在內,官府和地方門戶的壓力,哪方麵提溜出來,都不是件容易解決的事。
官府方麵,工匠都是官府設專門衙門管著的。雖然孫維梁不是跟官府搶人,不過是從官府挑剰的人當中,再挑一些手藝人給自己幹活。但孫維梁挑的數量太大,幾個十幾個好說,憑孫家,憑孫維梁在折氏跟前的分量,甚至無需跟折氏打招唿,直接就可以辦理。但孫維梁要的是多多益善。不要說地方官府不敢受理,就是折禦卿那裏,也要好好掂量一番,在心裏考慮孫維梁到底要幹嗎了。
在地方門戶那裏,同樣的道理,孫維梁要是隻是拉個十來人的隊伍,礙不著他們什麽事。可孫維梁要是把民間那些有些一技之長的人盡數網絡了去,他們就大有意見了!這是變相的壟斷!這是在挖他們的牆角!他們能幹嗎?
與折氏和官府打交道,孫維梁要講究策略,講究以理服人;與地方門戶打交道,就要采取胡蘿卜加大棒政策,又打又拉,控製著不出亂子就行。這裏麵,需要孫維梁拿捏好輕重。
對這點,孫維梁是毫無信心的,自己隻能定下基調,如何去實現,還是要靠著孫平他們。
這些問題,放在眼下,都是後話。當前要做的,就是抓緊與那些工匠聯絡,吸引他們加入自己的勞務隊。
對此,孫維梁很有信心。畢竟,孫家的待遇不錯。而且,孫維梁對那些挨打的工匠,補償很優厚,其他人看在眼裏,就算嘴上不說,心中自有一杆秤。
再說,自己可是官服在身,官老爺的權威在那裏呢。官老爺登門,要你加入勞務隊,你敢輕易說個不字看看。
為了開頭順利,孫維梁沒有偷懶,自己帶著孫平、耿牛他們親自挨家挨戶上門噓寒問暖,向他們推銷自己的勞務隊。
隻要進入孫家的勞務隊,不管有活沒活,每月都有錢拿。有活的時候,幹活報酬另算。
這個放在現在是絕無僅有的待遇。即使官府的工坊與做不到這一點。憑此一點,孫維梁就有把握,沒人能夠拒絕孫維梁的盛情邀請。
果然,孫維梁力推勞務隊的工作,開局非常順利,沒有一人拒絕,都是全家高高興興,簇擁著自家男主人,與孫維梁簽了合約,成為孫家勞務隊的一員。
孫平開頭還有些抵觸情緒,好不容易靠著打井賺了幾個錢,這下,又要全部撒出去了。從哪裏往迴撈錢還沒什麽譜呢。
孫維梁隻一句話,就讓孫平高興起來:這一帶的工匠,要是都被孫家囊括,其他人家要成立打井隊,也找不到人呐!
孫家已經承諾退出打井的生意。其他人家承攬了打井的活,沒有人幹活,怎麽辦?隻能求到孫平跟前,讓孫平從孫家的勞務隊裏出人。孫家這人可不是白出的,是要他們給付勞務費的。
這樣,打井選址的一貫錢,孫家雷打不動的賺到手;打井幹活的勞務費,孫家又能賺一部分。還不用孫家自己辛苦的跑市場拉活。多好的事!
孫平一高興,就拿出算盤子,劈裏啪啦的算計著收益。耿牛跟著孫維梁這段時間,見識長了不少,思考問題更加全麵。
“少爺,要是那些人家不從咱們孫家找人,而是從外麵找迴一批人幹活,咱們不就沒錢可賺了嗎?”
“記住,無論什麽時候,都不要考慮著霸盤,考慮壟斷。即使我們有那個實力,也不要那麽做。人家能從外麵找人,那是人家的自由。咱們不能幹涉。”孫維梁語重心長,借此又敲打了孫平一下。
孫平打算盤的手一下停了,“那咱們可就賺不到什麽錢了!”
“少爺我這步棋可是放長線釣大魚,看的就不是短期收益。放心,少爺是那種賠錢賺吆喝的人嗎?我已經想好,前期實在沒活幹,我便拉他們去鳳山鐵礦挖礦去。一天下來,一人少說能賺五十個大錢,比種地強多了。”
孫平知道孫維梁在鳳山鐵礦搞的那套,頓時眉開眼笑,“可是說好了。我這邊真沒活幹,我就帶著他們進城找少爺,讓少爺安頓他們去。”
……
這樣一連走門串戶的三天,剩下的人家就不用孫維梁一一上門了,都是主動找上門來,要跟孫家簽合約。
簽合約,有孫平主持就足夠。況且,孫維梁又給孫平安排了一個得力助手耿牛,孫維梁很是放心。
生意上的事暫時告一段落。孫維梁終於騰出時間和精力來考慮白家的案子了。秦彥閣和孫大軍方麵都還沒有迴信,孫維梁想下手也沒個突破口。這麽幹坐著半天,孫維梁一拍腦瓜,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