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旭吉感覺很費解,他知道折禦卿器重孫維梁。十五歲的年紀就提拔為府衙幕僚,已經很難得了。但兩人的關係竟然近到如此地步,卻是賈旭吉始料未及,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的。


    孫維梁畢竟隻有十五歲,與折禦卿此前完全沒有交集,就這短短幾天時間,他就能成為折禦卿的心腹呢?先不說孫維梁有無這個能力,光信任這一道坎,在賈旭吉看來,孫維梁就遠不夠格邁過去。


    折禦卿是久負盛名的宿將,豈會輕易提拔一個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子擔任自己的腹心幕僚。若折禦卿想要照顧孫家,有很多辦法可是實現,沒必要如此抬舉孫維梁。


    信任是需要時間累積的,自己從成為折禦卿的幕僚到首席幕僚,曆時五六年,經曆多少風雨,通過多少考驗,方才夠格。孫維梁憑什麽能夠在折禦卿麵前享受這種待遇!


    想不通歸想不通,但眼前的這一切,卻清晰的向賈旭吉表明,折禦卿與孫維梁之間的關係,非同一般。


    折禦卿沒把孫維梁當作一般下屬,而是像對待子侄一般,隨意隨性。同樣,孫維梁在折禦卿麵前,也沒有表現出一般下屬應有的畢恭畢敬,反而像小輩在長輩麵前,賴皮討好處。


    再看坐在一邊的折惟正,與孫維梁眉來眼去,更顯關係親近。賈旭吉不禁渾身一個冷顫:這個孫維梁,雖然自己從一開始就非常重視,從未放過任何打壓他的機會,但至少現在為止,自己還是低估了他的危險程度。


    決不能讓孫維梁再這麽逍遙下去!賈旭吉在心中惡狠狠的做出判斷。不管這一切是孫維梁自己成就,還是背後有人教導的功勞,至少,活躍在前台的是孫維梁。孫維梁這個點,必須拔除。


    要說此前,賈旭吉對孫維梁還有所輕敵的話,此刻,賈旭吉已經把眼前這個年紀輕輕的孫維梁當作平生大敵,必須調用所有資源和手段對付。


    拿定主意,賈旭吉不安的心才漸漸安定下來。賈旭吉有十二分的自信,憑他手上掌握的資源,要是全力對付孫維梁,就算折禦卿有心保他,也是有心無力。


    “孫維梁,你的好日子很快就要到頭了!”賈旭吉得意如是想著,頗有些顧鏡自憐的意思。


    怨不得賈旭吉得意,一般人麵對孫維梁,都會被孫維梁的年齡所欺騙,很難全力以赴對待。等孫維梁成長為心腹大患,再想全力出擊時,就已經晚了。


    而賈旭吉卻沒有犯這個錯誤。除卻一開始的輕敵失著,賈旭吉很快便找到問題的關鍵:孫維梁背後的真正厲害人物。


    這段時間,賈旭吉全力以赴的想要鎖定孫維梁背後那人。為此賈旭吉摸排過很多人,包括崔氏、楊氏這樣的女人,賈旭吉也沒有放過。隻可惜,對方隱藏很深,一時半會之間,賈旭吉的調查還沒有明顯的突破性進展。


    再到現在,賈旭吉果斷放過極難捕捉的幕後人,選擇直接對孫維梁下手。可以說,賈旭吉沒有走錯任何一步棋。


    孫維梁算得上青年才俊,假以時日,成就不可限量。可惜,他從一開始就碰上了賈旭吉這樣的對手。隻能算他倒黴了。


    “折帥,我在鳳山鐵礦刺激生產的投入,前期由我自己墊付,府州總不能一直讓我墊著,總該給我報銷吧?”孫維梁被擺了一道,腦子轉的挺快,很快就想到了找補的方向。


    “確實不能讓你個人破費。”折禦卿點點頭,“這樣,花費多少,你列個清單報上來,我給你報賬。”


    “這就好,”孫維梁心中暗自得意,“官職沒了,還不許我在經濟上補償一下?我也不貪心,照著實際花銷的三倍標準往上報就好。”


    “孫維梁,這段時間你也辛苦了,別在這鳳山鐵礦待著了。等我視察完,就跟我迴去吧。”折禦卿又說道。


    “三個月時間還沒完呢,我怎能迴去?”孫維梁連忙說道。


    折禦卿的這一說法,大出所有人意料,不僅孫維梁出言表示反對,其他人也紛紛發聲,表示不讚成。


    眾幕僚的反對,是夾雜著私心在裏頭的。看這樣子,折禦卿對孫維梁在鳳山鐵礦的成就很是認可。這要是現在迴去,肯定會提拔重用。


    現在的府衙各曹,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都有人占據。無論提拔孫維梁哪塊差使,勢必都要有人挪屁股讓位置。


    各曹之中,多安排有眾幕僚的親朋和親信。他們需要趁孫維梁還在鳳山鐵礦這段時間裏,好好做工作,保住自己人的飯碗。


    這要是孫維梁跟著迴去,豈不是沒了運作的時間?一想到丟掉飯碗的親戚找上門來哭鬧,眾幕僚就有些不寒而栗。為避免此後鬧心,寧可現在與折禦卿頂著幹。反正法不責眾,大家都反對嘛。


    賈旭吉也在反對之列。賈旭吉的反對,目標就明確的多。賈旭吉需要迴去安排資源和人手對付孫維梁,要有安排和部署的時間。孫維梁現在跟著迴去,雖然賈旭吉也可以安排部署,總要手忙腳亂不是?


    而且,賈旭吉有種預感,折禦卿迴去肯定會重用孫維梁,一定會把孫維梁放在關鍵崗位上。府衙的關鍵崗位,多是賈旭吉的人。賈旭吉才是最需要時間運作,避免自己人被頂替的那個人。


    讓人意外的是,張正剛和錢德旺,竟然也大聲表示反對。他們兩個,不過是小小的礦監,折禦卿與一眾幕僚談論府衙大事,哪有他們插嘴的道理。


    張正剛和錢德旺都是官場老人,當然知道自己人微言輕,此時沒有自己說話的資格。但孫維梁提前調走這事,卻與他們暗地裏部署的大事息息相關。


    剛才的辯論,他們從頭到尾聽完了。看折禦卿的態度,其他鐵礦不敢說如何,至少鳳山鐵礦,孫維梁的做法,不會輕易更改。


    既然如此,鳳山鐵礦的產量依然能夠保證,就沒有必要預存一定量的生鐵以備萬一。


    而且,孫維梁在折禦卿麵前很吃得開這點,他們也看的很明白。孫維梁早先說過的鐵礦私家承包,在他們看來,依然有戲。


    所以,他們已經在穩步推進的私吞庫存生鐵的計劃,就不能放棄。他們的原來計劃,都是以孫維梁坐鎮鳳山鐵礦為基本條件。很多地方需要孫維梁的參與才行。


    若孫維梁就此調迴,不但是他們調整計劃那麽簡單,一個弄不好,萬一讓趙萬興他們察覺到什麽,他們就完了。


    事關他們的前途,自然也就顧不上官麵規矩了,好歹跟隨眾人爭取一把。增大讓折禦卿改變初衷的砝碼。


    折禦卿顯然沒料到自己的提議,竟然遭到所有人的反對,不禁笑了。


    “記不起來曾經什麽時候,大家在一件事上如此意見一致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司開到北宋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伏波飄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伏波飄萍並收藏公司開到北宋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