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想了一會,表示此事不是他的經手,他需要出去詢問一下才行。


    等老者重新迴來,告訴孫維梁名單,孫維梁一刻也不耽誤,立馬派廂兵出動拿人。


    這段時間,老者也想清楚了其中關節。老者很是通情達理,出去勸止還在折磨高正福的本家人。一番言語下,大部分人都安靜下來,知道此事不是眼見的那麽簡單。


    孫維梁一上手就抓住其中關鍵,雷厲風行,這讓付家人對很快破案抱有極大期望。他們不再反對礦上先對高正福進行救治的要求。


    當礦場的土醫生趕過來要為高正福看傷上藥時,高正福卻拚命的掙紮,表示拒絕。


    孫維梁納悶,上前詢問。才知高正福已經存了死誌,拒絕被治療。不管如何,付家娘子總是因他而死。他無顏再活在世上。隻求孫維梁能夠洗刷他的冤屈,不要讓高家人因他在村子裏抬不起頭。


    孫維梁不禁暗中歎息:這就是一場悲劇!不管對付家還是高家,對付洪貞、高正福還是付家娘子,都是徹頭徹尾的悲劇。本來他們可以像平常般一直幸福的生活著。


    派出去的廂兵迴來的很快,三個小夥子被押了迴來。孫維梁來不及鬆口氣,便又聽到一個壞消息:本來是應該帶迴來四個的。其中一個名叫吉光的小夥,在他們趕去前,被人掐死在家,現場無任何打鬥痕跡。


    孫維梁有些無奈了:自己的動作已經很快了,但幕後那人動作更快!現在好了,唯一的線索斷了。高正福的案子,難了。


    知道這個情況的付家人,聚在一起商議了一會,由老者出麵告訴孫維梁,他們商議了一下,事情或許就如孫維梁所料,其中必有他故。他們也不相信高正福能做出那種畜生不如的事情。


    所以,他們不準備再鬧下去,隻要高正福賠償一筆錢,此事就算罷了。


    孫維梁大喜,沒想到付家人如此通情達理。


    “好說好說,賠償多少?”


    ……


    一番忙碌,終於將此事解決,付家人撤了,高正福賠付了銀錢,留下遺囑,自己也拿刀抹脖子去了。


    孫維梁沒有阻攔,一心求死之人,外人攔是攔不住的。


    所有人都很傷心。無論是付洪貞還是高正福,本來都可以不死的!


    孫維梁知道,暗處肯定藏著一隻眼睛盯著這一切。孫維梁隱隱感覺,那人還沒有達到目的,他的陰謀還會繼續。


    孫維梁感覺此時的鳳山鐵礦,已經不再是熱火朝天的生產現場,而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刑偵懸疑片主場。而自己,就是警方的主角。片子能否有一個正義的結局,就看自己有沒有那個能力,在反派最終陰謀得逞之前,將他揪出來了。


    高正福的喪事,張正剛自告奮勇前去主持。孫維梁雖然感覺對方不會再拿高正福的喪事做文章,但還是派了一小隊廂兵前去坐鎮。


    除此之外,孫維梁實在不知道,自己還能在此案上做些什麽。


    礦上接連死了兩個礦頭,鬧得有些人心惶惶,產量跟著就有些下滑。孫維梁又要想辦法在礦上消除這些影響,想的有些頭痛,還是不得要領。好在產量雖然下降,但距離孫維梁提高三成的指標,仍有很遠的距離,孫維梁還能穩得住陣腳,不然,孫維梁真要懷疑,此事是那賈旭吉在搗鬼了。


    鳳山鐵礦的情況,不但賈旭吉關心,折禦卿也很關心。礦上的一舉一動,自然都瞞不過他們。


    付洪貞和高正福的死,他們根本不在乎,他們在意的,是鳳山鐵礦的產量大幅上漲這個事實。


    按現在這個產量,孫維梁完全能夠超出指標的一倍完成任務。這當然造成了轟動。


    何振東在府衙裏晃的時候,裂開的大嘴就沒閉攏過,逢人便說孫維梁是他一手挖掘,舉薦給折帥的奇才。


    折禦卿也很滿意,在幕僚會議上提出要提拔重用孫維梁的意思。賈旭吉雖然心中一百個不願意,但孫維梁的功勞就在那裏擺著,折禦卿任人唯賢,這樣的大賢,不可能不重用。


    賈旭吉覺得,要給孫維梁挑刺,就得到礦上去看看。於是,賈旭吉提出來,要表彰孫維梁的功績,得去一趟鳳山鐵礦,把鳳山鐵礦樹立成一個標杆。


    折禦卿正有此意,當即答應。


    於是,孫維梁就接到折禦卿要帶一眾幕僚和曹官來鳳山鐵礦的公文。


    孫維梁沒覺得有什麽,張正剛他們卻緊張的不得了,連夜商議著如何接待,如何安排行程,安排住宿等林林總總的事務。


    孫維梁前世當總裁那會,最煩的就是這些表麵文章,從來不要求下麵如此。但此世自己不是總裁,成了給人打工的。老板要來,該做的還是要做。


    好在張正剛他們比較“懂事”,沒有拿這些雜務給孫維梁添麻煩,他們自己一肩挑了。隻給孫維梁安排了一個好差事,就是總結鳳山鐵礦的生產改革經驗,好向折帥作報告,為以後推廣做準備。


    這事孫維梁喜歡幹。於是,一連幾天,孫維梁就在公所裏,與筆墨紙硯打上了交道。沒有前世的電腦輔助辦公,孫維梁的報告寫的很是辛苦。提筆忘字算是小毛病,雖然經常惹得孫維梁惱火的要摔硯台,折筆杆,但還勉強能應付,最不濟寫個同音字代替就是(此時孫維梁才體會到古人的不易,也理解了小時候學古文,為什麽那麽多通假字了。敢情都是古人寫作時提筆忘字,手邊沒有字典,更沒有搜狐輸入法,隻能以他字代替了)。


    畢竟是正經文章,是要拿出去各礦區做表率的,孫維梁不敢馬虎,寫成一段,就要反複修改。沒修改一次,就要浪費一張紙,從頭寫一遍。這裏麵的工作量太大了。折磨的孫維梁幾乎要瘋狂。


    就在孫維梁與筆墨奮鬥的時候,孫大軍、孫立偉和孫立言三人卻在不遠處的小鎮裏逍遙快活。雖然小鎮沒什麽像樣的歌舞伎,但久旱逢甘霖的仨人,根本是饑不擇食,母豬在他們眼裏也成了鳳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司開到北宋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伏波飄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伏波飄萍並收藏公司開到北宋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