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指標,由我一人扛起,沒你們什麽事。難道你們就沒覺得其中有蹊蹺嗎?”孫維梁如是問道,啟發大家的思考。


    “對啊,為什麽呢?”莊洪國疑惑道,“按說我們才是管挖礦煉鐵的,有什麽指標,也是我們扛才是。大人初來乍到,怎麽也輪不到大人扛指標呐。”


    “這就是最大的不同!”孫維梁說道,“以前扛生產指標的都是你們。你們是什麽人?都是朝廷官吏,鐵礦出產多少生鐵,隻要完成了指標,跟你們再無半分關係。你們的俸祿,是朝廷給付,不是鐵礦給付。


    而這次是我來扛指標。若我能夠完成,光現錢就能拿到二十貫!我的俸祿,也從此提高兩級。可以說,我的收入,與這次指標的完成與否息息相關。”


    “我們的俸祿也與指標的完成相關呐。”張正剛說道,“完不成,我們是要接受鞭刑,罰俸的。”


    “你們的相關,都是負相關,隻有扣減,沒有增加。而我的相關,卻是雙向相關,既能扣,也能漲,這能一樣嗎?”


    “大人的意思是,隻要大人這次完成指標,以後指標的考績,也是雙向相關?”錢德旺問道。


    “若僅僅為了這點改變,還不至於讓我親自跑這一趟。我之所以答應承接三成的提高指標,當然有更高的追求。”孫維梁賣了一個關子,吊大家的胃口。


    “大人還是快說出來吧,我們大家連酒菜都沒興趣吃了,就等著大人揭露謎底呢。”趙萬華笑道。


    “若我此次指標完成,我會建議折帥,在府州範圍內,所有鐵礦的管理經營對外承包,由私家掌管。私家鐵礦出產的生鐵,則賣給府衙。


    這樣,私家掌管鐵礦,出產越多的生鐵,私家的收益就越多,自然幹勁滿滿。而府衙那邊,要想拿到更多的生鐵,就得拿出更多的銀錢出來。


    這樣一來,一方麵,鐵礦的生產潛力可以全力發揮,另一方麵,衙門方麵再也不能無休止的提高生產指標。這個棘手的問題,不就相應迎刃而解了嗎?”


    “鐵礦歸私家掌管,那我們這些人怎麽辦?丟飯碗?”張正剛問道。


    “問得好!”孫維梁說道,“我認為,若此事能成,最大的得益者,就是你們!


    你們想,誰最熟悉鐵礦生產?當然是你們。鐵礦能出產多少生鐵,你們心中最是清楚。所以,承包鐵礦能否賺錢,能掙多少錢,你們是最有數的。


    這樣,你們的選擇就主動的多。家裏有錢能夠出麵承包鐵礦,你們當然可以站出來承包鐵礦。——我是要承包的,否則我幹嘛對此事如此熱心?我當然也是有私心嘛。


    如果家裏沒錢,自己又不想當這個受氣的小吏,那就辭官為民,給那些承包鐵礦的有錢人家當礦上的管家。既能賺更多錢,又不用受別人的氣,日子過得何其逍遙。


    如果你們還想繼續為官,至少,你們身上沒有指標的壓力了。而且,你們如果還繼續管著鐵礦這一攤,你們的工作內容也變了,不再是每天違心得罪人,而是幫著官府監管著那些有錢人家,防止他們隻顧追求產量而往死裏壓榨礦工。這樣,有錢人家要哄著你們,下麵的礦工也感謝你們。你們的日子,簡直要多舒坦就多舒坦。


    看看,擺在你們麵前的三條路,條條都是坦途!”


    孫維梁一番功課沒白費,這番話,直說的眾人熱血沸騰,宴席的氣氛瞬間達到高潮。


    “下官有個疑問,”錢德旺高興過後,又皺起眉頭,問道,“現在這些礦工,可都是官府強差硬役拉來的。沒人願意幹這挖礦的活。要是私家承包,從哪裏找這麽多礦工?”


    錢德旺問出了一個關鍵問題,所有人立刻點頭附和,齊齊看著孫維梁,等待孫維梁的解答。


    “朝廷可以強迫礦工無償勞動,私家承包後自然不行。要想讓人給你幹活,你就得掏錢!而且,得讓礦工看到,在礦上幹活比在家裏種地掙得更多才行。”


    “啊!那可是四五百礦工呐!都給錢?那不得賠死?”施衛東驚唿一聲。


    “賠死?”孫維梁笑道,“一看你就沒做過大生意,鐵礦的生意不愁賣不出去,你能挖多少礦,就能賣多少錢。還擔心給礦工的工錢收不迴來?”


    “那官府買生鐵,什麽價格?”錢德旺再問道。


    “現在一切都是我們在想象,八字還沒一撇呢,哪能就把價格定下來。這一切的可能,都得看我這三個月在這鳳山鐵礦的表現如何。”


    眾人點頭,表示聽明白了孫維梁的意思。


    孫維梁繼續說道:“可惜公文還沒來,否則我也無需費這番口舌。現在大家知道了我的來意。那我就要說話了:我的時間很緊張,一天也耽擱不得,我想,從現在起,鐵礦的生產由我掌管,你們須聽從我的吩咐。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眾人根據孫維梁此前的話,已經大致猜到孫維梁會如此要求。隻是孫維梁真說出來,他們還是覺得為難。


    這孫維梁由衙內親衛做護衛,知道的又多,顯然來頭不小,不是他們能得罪的。可沒有公文,不符合規矩,萬一裏麵出點什麽岔子,孫維梁位高路廣,肯定沒事,他們就要遭殃了。


    “大人告訴我們這些內情,這是不拿我們當外人,我們受寵若驚,理應為大人效勞。隻是我們人微言輕,遵規蹈矩尚怕上頭責怪辦事不力,更勿論出格的事了。這事,於規矩不符,我等實在為難呐。”張正剛是礦監,是這裏的頭,自然是他站出來表態。


    “公文三天左右就能到,我完全可以等上三天。隻是擔憂指標的事情,這才跟你們打商量。如果你們實在不允,我也不好強求。一切等公文來了再說。”孫維梁不願為難底層小吏,直接表明態度。


    誰知孫維梁這番話起了反效果,人人都以為孫維梁惱怒,這才說反話,一個個嚇得坐不住,紛紛站起,誠惶誠恐的請罪。


    “你們這是做什麽?”孫維梁詫異道。


    趙正華是廂兵都頭,此事跟他關係不大,此時也就他的腦筋還比較清楚,便出言問道:“不知大人掌管生產,從何處入手?”


    孫維梁說道:“我想,從明天開始,給所有礦工放假三天。讓大家好好休整一番,為接下來的硬仗做好準備。”


    “放假?”眾人禁不住驚唿一聲,不敢置信,身負三成提高量指標的孫維梁,竟然還要給礦工放假!


    “磨刀不誤砍柴工。給礦工放假,也是這個道理。”孫維梁解釋了一句。


    趙正華知道,三天的生產空白,鳳山鐵礦完全能夠承受。三天後公文就到了,一切就順理成章,不存在逾矩的風險。實在沒必要為了三天時間,得罪孫維梁這樣的大人物。


    趙正華便向張正剛使眼色。張正剛會意,說道:“大人,三天後公文來到,自然是千好萬好,若還是不到,可就叫小的們為難了。”


    “我從沒想過為難你們。就是這三天,你們要是堅持,我也隻有尊重你們的意見。”孫維梁很好說話的說道。


    “行!”張正剛又猶豫了半天,權衡了其中風險,實在不大,也就咬牙答應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司開到北宋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伏波飄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伏波飄萍並收藏公司開到北宋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