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維梁心中笑了。折惟正肯講道理,自己就算成功了一半。於是,孫維梁便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衙內,你說說,這府裏有專門燒水的下人,其他人碰不得水壺?有堂堂一介幕僚,享受獨門獨院的待遇,卻連自己的幾個仆從都安頓不了?那個伯顏是府上老人,連安排幾個下人的住處都要麻煩錄事衙門,還不知什麽時候能辦妥?我們孫家雖然是小門小戶,底下人也不敢如此跋扈,騎到主子的頭上,節度使的衙門,上下尊卑的規矩應該更嚴才是吧?”
“你說的這些是真的?”折惟正狐疑道,“伯顏很好說話,見誰都樂嗬嗬的,從不會主動得罪人。這些真是他做的?”
孫維梁拉著折惟正的手,說道:“衙內,我一介草民,得折帥賞識,初來節度使衙門,正該夾著尾巴做人,處處小心,哪有主動惹事,給自己找麻煩的道理?若不是被那些下人欺負的狠了,我會讓人打那伯顏二十大板?要是我不打這二十大板。在這衙門裏,不用同僚排擠我,光這些下人,就能折騰死我。”
“你講的道理沒錯。”折惟正點頭道,“那我們再去問問伯顏,若真是這麽迴事。這頓板子,當然該打,我還覺得打的少了呢。”
孫維梁心道:來而不往非禮也。你們既然遞了招,找到大衙內來壓我。我若不反擊一兩手,剛才的耳光不是白打了!
“衙內,你想,伯顏是個下人,給他十個膽子,他敢冒犯一位新上任的帥府幕僚嗎?這背後,定是有人指使。而且,這人說的話,伯顏還不得不聽。要說這人是誰,嘿嘿,衙內是第一個嫌疑人。不會是衙內你指使著伯顏為難我吧?”
“我為難你幹嘛,”折惟正連忙說道,“爹幾次跟我提起你,還讓我多跟你接觸、學習呢。”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孫維梁一聽這話,心下頓時竊喜:看來折禦卿也有意讓自己跟折惟正走近。如此更好,自己借著折惟正打擊對方,折禦卿是肯定不會反對的了。隻要折禦卿不反對,其他人,孫維梁都可無視。
“我也認為衙內不會特別針對我。那就肯定另有他人了。”孫維梁胸有成竹的說道,“此事倒也不需去問伯顏。”
孫維梁說完這句,突然扭頭,看著那個旁邊鬼鬼祟祟的小廝,冷笑道:“說你呢,過來,這次文苑居的下人,衙門裏誰經的手?”
“小的不知。”小廝慌張道。
“你不知?”孫維梁冷笑,“誰讓你們來文苑居伺候,你居然不知道?那你怎麽來的?衙內就在這裏,你是不是要衙內親自問你呀?”
折惟正一瞪眼,小廝連忙說道:“小的想起來了,是錄事衙門的孫元德。”
“哈哈,”孫維梁一笑,“還跟我同姓!衙內,接下來有好玩的了。你要不要一起去湊個熱鬧?”
“當然要去,”折惟正怒道,“伯顏不能白白挨打,我倒要看看,誰敢挑唆伯顏。”
“行,咱們就一起去,”孫維梁豪氣道,“我的幾個耳光也不能白挨了,現在我還感覺疼呢。”
“你是不是對自己太狠了,哪有那麽大力打自己的?”
“贖罪嘛,不用力心不誠呐。”
“嗯,你不錯,以後在這裏有什麽難處,盡管來找我。有我在,看誰還敢欺負你。”
“多些衙門關心,在下仰慕衙內風采,以後少不得叨擾衙內了。”
“爹讓我們幾個兄弟多多向你請教,該是我叨擾你才是。”
“彼此彼此哈哈。”
……
一路上,孫維梁跟折惟正交心說話,錄事衙門還沒到,倆人已經是莫逆之交,無話不談了。
這正是孫維梁要得到的最好結果。折惟正是折禦卿的長子,日後繼承折禦卿爵位的自然是折惟正。孫維梁若能交好折禦卿和折惟正,基本就能確保孫維梁有生之年在府州能夠屹立不倒。
青春期的孩子,最缺的就是大人的尊重。他們自認為已經長大,看大人做一些事,開始有了自己的見解,渴望自己的觀點被大人接受。可惜,大人往往還將他們看成孩子,絲毫不重視他們的想法。時間一長,青春期的孩子就往往表現出叛逆的意思。
孫維梁正是針對這一點,從一開始就對折惟正表現出極大的尊重,給予折惟正巨大的尊嚴滿足。折惟正自然也會對孫維梁另眼相看,再加上折禦卿也曾跟折惟正提到過孫維梁的能耐。能得到真正有本事人的認同,這更加加劇了折惟正的滿足感,從而讓折惟正心裏對孫維梁更加的親近。
孫維梁還具有他人所沒有的優勢,就是年齡。孫維梁才十五歲,隻比折惟正大兩三歲,可以說同齡。兩人見麵,自然比旁人有更多的共同話題。以孫維梁二十八歲實際年齡的閱曆,要想與折惟正交朋友,有心湊近乎下,簡直簡單的不能再簡單。
錄事衙門管著整個府州衙門的所有內勤雜物,相當於現在企業裏的行政辦公室,號稱“不管衙門”,即別的部門不管的,統統歸錄事衙門管。
正因為此,錄事衙門的雜事特別多。雖然對其中的屬員能力要求不高,但卻個個都有來頭。無他,油水足啊,地位尊啊,影響大啊,誰在高位,也不願底下的錄事衙門給自己辦各種私密事的人是完全不熟悉的外人。
所以,錄事衙門隨便一個看門小吏,都是有後台,有背景的,任何人想動錄事衙門的人,都得掂量掂量,別惹上自己惹不了的人物。但折惟正沒這個顧忌,整個府州都是他們家的,再高的官,也是給他家打工的,都得巴結著他。
所以,折惟正也根本不知錄事衙門的敏感,就這麽直衝衝的來了。
同樣,孫維梁也不在乎。反正在孫維梁看來,在整個知府州衙門裏,除了折氏,就沒有自己人。個個都有可能是聞氏的人,或者朝廷的人。
聞氏的人自不多說,怎麽得罪都不過分,反正自己的老爹已經得罪透了,不差自己這一下。
至於朝廷的人,孫維梁還是經過了一番思想鬥爭的。孫維梁前世可是縱橫全球的商業巨子。這一世要他一生局限在府州,在折氏的遮蔽下生活,無論如何孫維梁是不滿足的。
要是在這裏得罪了朝廷的人,豈不是將後來往上發展的路子給堵死了。要知道,能夠被趙光義派到這裏的人,都是心腹中的心腹,得罪他們,等於得罪趙光義。
雖然孫維梁對趙光義沒什麽好感,但不代表孫維梁可以隨便去得罪他。如果可能,孫維梁還是盡量避免這一點。
“衙內,你說說,這府裏有專門燒水的下人,其他人碰不得水壺?有堂堂一介幕僚,享受獨門獨院的待遇,卻連自己的幾個仆從都安頓不了?那個伯顏是府上老人,連安排幾個下人的住處都要麻煩錄事衙門,還不知什麽時候能辦妥?我們孫家雖然是小門小戶,底下人也不敢如此跋扈,騎到主子的頭上,節度使的衙門,上下尊卑的規矩應該更嚴才是吧?”
“你說的這些是真的?”折惟正狐疑道,“伯顏很好說話,見誰都樂嗬嗬的,從不會主動得罪人。這些真是他做的?”
孫維梁拉著折惟正的手,說道:“衙內,我一介草民,得折帥賞識,初來節度使衙門,正該夾著尾巴做人,處處小心,哪有主動惹事,給自己找麻煩的道理?若不是被那些下人欺負的狠了,我會讓人打那伯顏二十大板?要是我不打這二十大板。在這衙門裏,不用同僚排擠我,光這些下人,就能折騰死我。”
“你講的道理沒錯。”折惟正點頭道,“那我們再去問問伯顏,若真是這麽迴事。這頓板子,當然該打,我還覺得打的少了呢。”
孫維梁心道:來而不往非禮也。你們既然遞了招,找到大衙內來壓我。我若不反擊一兩手,剛才的耳光不是白打了!
“衙內,你想,伯顏是個下人,給他十個膽子,他敢冒犯一位新上任的帥府幕僚嗎?這背後,定是有人指使。而且,這人說的話,伯顏還不得不聽。要說這人是誰,嘿嘿,衙內是第一個嫌疑人。不會是衙內你指使著伯顏為難我吧?”
“我為難你幹嘛,”折惟正連忙說道,“爹幾次跟我提起你,還讓我多跟你接觸、學習呢。”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孫維梁一聽這話,心下頓時竊喜:看來折禦卿也有意讓自己跟折惟正走近。如此更好,自己借著折惟正打擊對方,折禦卿是肯定不會反對的了。隻要折禦卿不反對,其他人,孫維梁都可無視。
“我也認為衙內不會特別針對我。那就肯定另有他人了。”孫維梁胸有成竹的說道,“此事倒也不需去問伯顏。”
孫維梁說完這句,突然扭頭,看著那個旁邊鬼鬼祟祟的小廝,冷笑道:“說你呢,過來,這次文苑居的下人,衙門裏誰經的手?”
“小的不知。”小廝慌張道。
“你不知?”孫維梁冷笑,“誰讓你們來文苑居伺候,你居然不知道?那你怎麽來的?衙內就在這裏,你是不是要衙內親自問你呀?”
折惟正一瞪眼,小廝連忙說道:“小的想起來了,是錄事衙門的孫元德。”
“哈哈,”孫維梁一笑,“還跟我同姓!衙內,接下來有好玩的了。你要不要一起去湊個熱鬧?”
“當然要去,”折惟正怒道,“伯顏不能白白挨打,我倒要看看,誰敢挑唆伯顏。”
“行,咱們就一起去,”孫維梁豪氣道,“我的幾個耳光也不能白挨了,現在我還感覺疼呢。”
“你是不是對自己太狠了,哪有那麽大力打自己的?”
“贖罪嘛,不用力心不誠呐。”
“嗯,你不錯,以後在這裏有什麽難處,盡管來找我。有我在,看誰還敢欺負你。”
“多些衙門關心,在下仰慕衙內風采,以後少不得叨擾衙內了。”
“爹讓我們幾個兄弟多多向你請教,該是我叨擾你才是。”
“彼此彼此哈哈。”
……
一路上,孫維梁跟折惟正交心說話,錄事衙門還沒到,倆人已經是莫逆之交,無話不談了。
這正是孫維梁要得到的最好結果。折惟正是折禦卿的長子,日後繼承折禦卿爵位的自然是折惟正。孫維梁若能交好折禦卿和折惟正,基本就能確保孫維梁有生之年在府州能夠屹立不倒。
青春期的孩子,最缺的就是大人的尊重。他們自認為已經長大,看大人做一些事,開始有了自己的見解,渴望自己的觀點被大人接受。可惜,大人往往還將他們看成孩子,絲毫不重視他們的想法。時間一長,青春期的孩子就往往表現出叛逆的意思。
孫維梁正是針對這一點,從一開始就對折惟正表現出極大的尊重,給予折惟正巨大的尊嚴滿足。折惟正自然也會對孫維梁另眼相看,再加上折禦卿也曾跟折惟正提到過孫維梁的能耐。能得到真正有本事人的認同,這更加加劇了折惟正的滿足感,從而讓折惟正心裏對孫維梁更加的親近。
孫維梁還具有他人所沒有的優勢,就是年齡。孫維梁才十五歲,隻比折惟正大兩三歲,可以說同齡。兩人見麵,自然比旁人有更多的共同話題。以孫維梁二十八歲實際年齡的閱曆,要想與折惟正交朋友,有心湊近乎下,簡直簡單的不能再簡單。
錄事衙門管著整個府州衙門的所有內勤雜物,相當於現在企業裏的行政辦公室,號稱“不管衙門”,即別的部門不管的,統統歸錄事衙門管。
正因為此,錄事衙門的雜事特別多。雖然對其中的屬員能力要求不高,但卻個個都有來頭。無他,油水足啊,地位尊啊,影響大啊,誰在高位,也不願底下的錄事衙門給自己辦各種私密事的人是完全不熟悉的外人。
所以,錄事衙門隨便一個看門小吏,都是有後台,有背景的,任何人想動錄事衙門的人,都得掂量掂量,別惹上自己惹不了的人物。但折惟正沒這個顧忌,整個府州都是他們家的,再高的官,也是給他家打工的,都得巴結著他。
所以,折惟正也根本不知錄事衙門的敏感,就這麽直衝衝的來了。
同樣,孫維梁也不在乎。反正在孫維梁看來,在整個知府州衙門裏,除了折氏,就沒有自己人。個個都有可能是聞氏的人,或者朝廷的人。
聞氏的人自不多說,怎麽得罪都不過分,反正自己的老爹已經得罪透了,不差自己這一下。
至於朝廷的人,孫維梁還是經過了一番思想鬥爭的。孫維梁前世可是縱橫全球的商業巨子。這一世要他一生局限在府州,在折氏的遮蔽下生活,無論如何孫維梁是不滿足的。
要是在這裏得罪了朝廷的人,豈不是將後來往上發展的路子給堵死了。要知道,能夠被趙光義派到這裏的人,都是心腹中的心腹,得罪他們,等於得罪趙光義。
雖然孫維梁對趙光義沒什麽好感,但不代表孫維梁可以隨便去得罪他。如果可能,孫維梁還是盡量避免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