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在腦海中艱難的搜尋著當年的迴憶。
“我記得,當時子柔先生分別把我和琮弟叫到艙內訓話。”
劉賢問:“訓話?他說什麽?”
“子柔先生說,這次是父親大勝的慶典,讓我們安分守己,不要在大典上胡鬧。”
蒯良是荊州重臣,深受劉表的信任,他有教訓兩位公子的資格。
劉賢夾了口菜,問道:“他沒有和劉修公子說什麽?”
劉琦迴憶了片刻道:“沒有。修兒……修兒不僅年紀小,身份也卑賤,一般人不會在意他。”
身份卑賤?那是你的兄弟啊,再卑賤,也和你留著同樣的血脈。劉賢對劉琦這種價值觀很不讚同,但是此刻也沒必要爭執。
“那時劉別駕還有蔡瑁沒有隨船?”
這點劉琦似乎很篤定:“他們都早已隨軍前往長沙。而且好像就是他們的建議,父親才想起來召我們三兄弟前去。”
“對了,蔡夫人沒跟你們在一起?難道她也隨軍出征了?”劉賢尋味著劉琦話中的每個字。
“哼,她不知在哪裏風流。父親遠征,獨守空房,多好的機會。”
嗯,今天這桌上的鮑魚味道不錯,象拔蚌也有滋味。
“仔細說說。”劉賢放下筷子,這段他得好好聽。
劉琦道:“這有何新奇?老夫少妻,天下間哪個府邸沒有這樣的肮髒齷齪事?你聽沒聽過,這內城守衛必須是世家嫡子的傳聞?”
劉賢點頭。
“這就是天大的笑話。世家子弟舉孝廉、舉茂才還嫌不夠,哪個肯出來站崗放哨?原先這些守衛多是父親帶過的親兵,還有戰死士卒的子弟。隻不過,這幾年來蔡氏淫亂內城,一些登徒浪子投其所好,搭上蔡氏的髒床,作為迴報,蔡瑁便假說他們都是世家子弟,好為他們將來謀個好出身。”
“你說蔡氏淫亂,蔡瑁竟然還包庇她?這種話,你有證據嗎?”劉賢問。
劉琦憤懣的搖了搖頭:“我若是有實證,早就到父親麵前指正了,難道還能讓她們興風作浪?所以伯禮,這州牧之位不是我為了自己而爭,而是為了劉氏血脈而爭。”
三句話不離權力。劉賢應付式的點頭,將話題重新拉迴查案上。
“如你所說,蔡氏風流淫亂內城,那就你所知,與她有染的浪子中,有沒有襄陽的某位重臣?比如……蒯子柔?”
色字頭上一把刀,曆來奸淫惹兇殺。劉賢的懷疑雖然大膽,但是符合規律。
劉琦連連擺手道:“子柔先生大仁大義,絕不會做這種齷齪之事。曾經蔡瑁為了拉攏子柔先生,半夜為其送上美姬四人,子柔先生連門都沒讓進。他絕不會與蔡氏有染。”
劉琦對蒯良的描述和劉巴類似,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劉賢基本可以排除情殺的可能。
除了意外,剩下的可能便還是權力之爭。
“至於謀害子柔先生的人,你也不必懷疑我。若是子柔先生不死,如今也沒有蔡氏爭權的可能了。”
劉賢皺眉問:“你這是何意?”
劉琦解釋道:“子柔先生死前不久,就在那船艙中還跟我說過,要肩負起未來的宗族重擔。許昌的朝廷已經名存實亡,劉氏天下的未來在荊襄。”
聖主宏業起荊襄!劉賢突然想起這句讖語。
“所以,你是說蒯良支持立你?”
劉琦不置可否說:“雖未明言,其意不遠。”
這次換劉賢搖頭:“未必,子柔先生的話沒有明確指向,他可以跟你說,也可以跟劉琮再說一遍。八成是你自作多情。再說,他的弟弟蒯異度不是一直恪守中立?若是子柔先生卷入你們兄弟的奪嫡之爭,那蒯氏一族也就卷了近來,蒯異度維持中立就沒有必要。”
這句話似乎擊中了劉琦的痛處,襄陽大公子悶了一口酒,重重將酒杯扣在案子上:
“我最怕的,就是蒯異度並非恪守中立。”
————————————————
劉琦酒到興頭,說話漸漸沒了顧及:“這幾年襄陽堅守宗法正統的老人們慢慢凋零,父親對蒯異度愈發倚重。可是我卻發現,那些支持我的文官武將,慢慢被調離開襄陽。除了劉別駕和王威,還有宋忠等宿儒,城內我這一派有分量的人是越來越少。”
“但是蒯異度從來沒有表示過支持劉琮,對嗎?”劉賢追問。
劉琦點點頭。“這也是我最為難的地方。他雖未表態支持琮弟,可是那些人事調動父親都會聽他意見,保不齊……”
劉賢則認為,如今蔡氏勢力強橫,像蒯越這樣的人雖然表麵上不站隊,但是誰也不能保證他們不會賣些好處給未來的贏家,好為自己和宗族留一條後路。
至於再衍生到蒯越的嫌疑,隻要明白蒯良的死對蒯氏勢力削弱極大,就會相信除了另有深仇大恨,蒯越不會謀殺親哥。這個話題和兇案無關,劉賢繼續追問船上的事情。
劉琦已然有些酒意:“船上的事情細節我已記不清,似乎是子柔先生出屋透氣,當時我和琮弟在船頭爭吵,正好看到他向船尾走過去。船尾那裏有樓艙遮擋,誰也沒看清他是如何落水的。隻是過了好一會,我們聽到一聲咚的悶響,我們趕過去,就看見先生落水了。”
“那船上的侍衛呢?有沒有可能是他們所為?”
劉琦道:“當然有可能,要不然父親也不會拷問他們。可是那些侍衛全都叫冤,就連撈上先生屍體的兩個侍衛都被酷刑打斷了四肢。”
“嚴刑?有沒有可能是滅口?”劉賢不放過每個細節。
劉琦搖頭擺手:“不會。他們每一個都被父親親審過,知道真相的當場就說了。那真是生不如死的刑罰。”
繞來繞去,故事迴到了最初的起點。
難道真的是落水?劉賢見到昏昏欲睡的劉琦,漸漸要去相信當年的真相隻是一場意外。
他伸了個懶腰:“哎,可惜案卷上也沒有多餘的信息了,當年劉琮和劉修還小,侍衛們又都被殺了。這案子……哎,看來零陵是迴不去了,我安心準備在襄陽買房吧。”
劉賢失望的自斟自飲,打算終結這場談話。
劉琦聽他一說,猛然從席子上卷腹而起:“案卷!對,案卷!”
劉賢被他這一驚一乍嚇了一跳,忙問他是否迴憶起何事。
劉琦道:“我迴憶不起來,但是寫案卷的那個人,他當時也在船上,你可以問他呀。”
船上還有個人?!
劉賢瞬間驚起,抓住劉琦的手問道:“誰?他還活著嗎?”
劉琦道:“當然,如此文采風流之人,父親怎能讓他死了?隻不過子柔先生落水時他就在我身邊,所以他知道的未必比我多,但也許會記得一些我忽略的細節……啊,你是在把脈嗎!抓疼我了。”
“你快說他是何人!”劉賢瞪圓了眼睛問道。
劉琦迴答:“文學從事,王粲,王仲宣。”
新的線索出現,劉賢仿佛見到斷掉的線在眼前重新連接。他顧不上已經醉眼迷離的劉琦,轉身下樓。
“伯禮!你還沒告訴我如何在外而安啊!”
劉賢迴頭喊道:“等我也出了襄陽,再一並告訴你!”
他快步下樓,與店門口的酒保撞了個滿懷。
“貴客,敢問劉琦公子用的還滿意否,加菜否,有無賞錢否?”
“否,否,否,你找他買單。”劉賢快步衝進了夜幕下的永昌街。
————————————————
劉賢確認,劉琦不是那個在暗中幫助自己的“有識之士”。既然已經解釋清楚自己沒有背叛,又問明了兇案的情況,就沒有必要和他多費口舌。
王粲是新出現的知情人。如今自己重查舊案,如果王粲真的知道些詳情,難免有被人殺人滅口的危險。他得趕快去詢問,哪怕仍舊一無所獲,也總好過錯過。
夜色冥冥,永昌街已經沒了白天時的喧鬧。襄陽外城有宵禁,除了像楚江酒莊這樣有官方背景的酒樓妓院,商鋪的門窗全都架上了木板。
空曠的大街上,他難得聽得見自己的腳步聲。
“先迴內城,查一查王粲現在的住址。然後帶上守衛,正式前往調查。這是正式找到的線索,不必像私會劉琦這樣遮遮掩掩,相反,有成群結隊的侍衛在一旁壯聲勢,還能讓王粲更加配合。話說,我看了好幾遍案卷,為何就沒看到船上還有他這個人物呢?難道是因為在做記錄,便沒有署名……”
他興奮的自言自語,借以理順思路,穩定情緒,可是慢慢的,一陣奇怪的聲音從身後響起。
嗒嗒嗒……
劉賢驟然停下了腳步,因為他隱約聽到了其他人更加雜亂的腳步聲。
不會是劉全和苑辰。那個叫胡平的侍衛會在發現自己的調虎離山計後,帶他們迴內城等待自己。即便身後的是劉全和苑辰,我也沒有告訴他們“楚江酒莊”這個地點。
身後的腳步聲愈來愈急,顯然是奔著自己而來。
毫無疑問,這個腳步聲是危險迫近的信號——關乎性命的危險,而自己正在空無一人的大街上背對著這樣的危險!
腳步聲趨近身後兩步,劉賢鼓起勇氣,猛然轉身,同時雙拳揮出。
“阿哆!!!”
拳頭打在冷冰冰的鐵甲上,強壯的甲士身影出現在劉賢眼前。甲士的右手,正提著一柄出鞘長劍。
“你是那個內城守衛!”劉賢認出了傅彤的臉。“還有那個胡平在哪……”
劉賢的心陡然提到嗓子眼,因為對方的手中,胡平的首級正汩汩滴血。
要死了麽?
劉賢頭腦一片空白。
“我記得,當時子柔先生分別把我和琮弟叫到艙內訓話。”
劉賢問:“訓話?他說什麽?”
“子柔先生說,這次是父親大勝的慶典,讓我們安分守己,不要在大典上胡鬧。”
蒯良是荊州重臣,深受劉表的信任,他有教訓兩位公子的資格。
劉賢夾了口菜,問道:“他沒有和劉修公子說什麽?”
劉琦迴憶了片刻道:“沒有。修兒……修兒不僅年紀小,身份也卑賤,一般人不會在意他。”
身份卑賤?那是你的兄弟啊,再卑賤,也和你留著同樣的血脈。劉賢對劉琦這種價值觀很不讚同,但是此刻也沒必要爭執。
“那時劉別駕還有蔡瑁沒有隨船?”
這點劉琦似乎很篤定:“他們都早已隨軍前往長沙。而且好像就是他們的建議,父親才想起來召我們三兄弟前去。”
“對了,蔡夫人沒跟你們在一起?難道她也隨軍出征了?”劉賢尋味著劉琦話中的每個字。
“哼,她不知在哪裏風流。父親遠征,獨守空房,多好的機會。”
嗯,今天這桌上的鮑魚味道不錯,象拔蚌也有滋味。
“仔細說說。”劉賢放下筷子,這段他得好好聽。
劉琦道:“這有何新奇?老夫少妻,天下間哪個府邸沒有這樣的肮髒齷齪事?你聽沒聽過,這內城守衛必須是世家嫡子的傳聞?”
劉賢點頭。
“這就是天大的笑話。世家子弟舉孝廉、舉茂才還嫌不夠,哪個肯出來站崗放哨?原先這些守衛多是父親帶過的親兵,還有戰死士卒的子弟。隻不過,這幾年來蔡氏淫亂內城,一些登徒浪子投其所好,搭上蔡氏的髒床,作為迴報,蔡瑁便假說他們都是世家子弟,好為他們將來謀個好出身。”
“你說蔡氏淫亂,蔡瑁竟然還包庇她?這種話,你有證據嗎?”劉賢問。
劉琦憤懣的搖了搖頭:“我若是有實證,早就到父親麵前指正了,難道還能讓她們興風作浪?所以伯禮,這州牧之位不是我為了自己而爭,而是為了劉氏血脈而爭。”
三句話不離權力。劉賢應付式的點頭,將話題重新拉迴查案上。
“如你所說,蔡氏風流淫亂內城,那就你所知,與她有染的浪子中,有沒有襄陽的某位重臣?比如……蒯子柔?”
色字頭上一把刀,曆來奸淫惹兇殺。劉賢的懷疑雖然大膽,但是符合規律。
劉琦連連擺手道:“子柔先生大仁大義,絕不會做這種齷齪之事。曾經蔡瑁為了拉攏子柔先生,半夜為其送上美姬四人,子柔先生連門都沒讓進。他絕不會與蔡氏有染。”
劉琦對蒯良的描述和劉巴類似,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劉賢基本可以排除情殺的可能。
除了意外,剩下的可能便還是權力之爭。
“至於謀害子柔先生的人,你也不必懷疑我。若是子柔先生不死,如今也沒有蔡氏爭權的可能了。”
劉賢皺眉問:“你這是何意?”
劉琦解釋道:“子柔先生死前不久,就在那船艙中還跟我說過,要肩負起未來的宗族重擔。許昌的朝廷已經名存實亡,劉氏天下的未來在荊襄。”
聖主宏業起荊襄!劉賢突然想起這句讖語。
“所以,你是說蒯良支持立你?”
劉琦不置可否說:“雖未明言,其意不遠。”
這次換劉賢搖頭:“未必,子柔先生的話沒有明確指向,他可以跟你說,也可以跟劉琮再說一遍。八成是你自作多情。再說,他的弟弟蒯異度不是一直恪守中立?若是子柔先生卷入你們兄弟的奪嫡之爭,那蒯氏一族也就卷了近來,蒯異度維持中立就沒有必要。”
這句話似乎擊中了劉琦的痛處,襄陽大公子悶了一口酒,重重將酒杯扣在案子上:
“我最怕的,就是蒯異度並非恪守中立。”
————————————————
劉琦酒到興頭,說話漸漸沒了顧及:“這幾年襄陽堅守宗法正統的老人們慢慢凋零,父親對蒯異度愈發倚重。可是我卻發現,那些支持我的文官武將,慢慢被調離開襄陽。除了劉別駕和王威,還有宋忠等宿儒,城內我這一派有分量的人是越來越少。”
“但是蒯異度從來沒有表示過支持劉琮,對嗎?”劉賢追問。
劉琦點點頭。“這也是我最為難的地方。他雖未表態支持琮弟,可是那些人事調動父親都會聽他意見,保不齊……”
劉賢則認為,如今蔡氏勢力強橫,像蒯越這樣的人雖然表麵上不站隊,但是誰也不能保證他們不會賣些好處給未來的贏家,好為自己和宗族留一條後路。
至於再衍生到蒯越的嫌疑,隻要明白蒯良的死對蒯氏勢力削弱極大,就會相信除了另有深仇大恨,蒯越不會謀殺親哥。這個話題和兇案無關,劉賢繼續追問船上的事情。
劉琦已然有些酒意:“船上的事情細節我已記不清,似乎是子柔先生出屋透氣,當時我和琮弟在船頭爭吵,正好看到他向船尾走過去。船尾那裏有樓艙遮擋,誰也沒看清他是如何落水的。隻是過了好一會,我們聽到一聲咚的悶響,我們趕過去,就看見先生落水了。”
“那船上的侍衛呢?有沒有可能是他們所為?”
劉琦道:“當然有可能,要不然父親也不會拷問他們。可是那些侍衛全都叫冤,就連撈上先生屍體的兩個侍衛都被酷刑打斷了四肢。”
“嚴刑?有沒有可能是滅口?”劉賢不放過每個細節。
劉琦搖頭擺手:“不會。他們每一個都被父親親審過,知道真相的當場就說了。那真是生不如死的刑罰。”
繞來繞去,故事迴到了最初的起點。
難道真的是落水?劉賢見到昏昏欲睡的劉琦,漸漸要去相信當年的真相隻是一場意外。
他伸了個懶腰:“哎,可惜案卷上也沒有多餘的信息了,當年劉琮和劉修還小,侍衛們又都被殺了。這案子……哎,看來零陵是迴不去了,我安心準備在襄陽買房吧。”
劉賢失望的自斟自飲,打算終結這場談話。
劉琦聽他一說,猛然從席子上卷腹而起:“案卷!對,案卷!”
劉賢被他這一驚一乍嚇了一跳,忙問他是否迴憶起何事。
劉琦道:“我迴憶不起來,但是寫案卷的那個人,他當時也在船上,你可以問他呀。”
船上還有個人?!
劉賢瞬間驚起,抓住劉琦的手問道:“誰?他還活著嗎?”
劉琦道:“當然,如此文采風流之人,父親怎能讓他死了?隻不過子柔先生落水時他就在我身邊,所以他知道的未必比我多,但也許會記得一些我忽略的細節……啊,你是在把脈嗎!抓疼我了。”
“你快說他是何人!”劉賢瞪圓了眼睛問道。
劉琦迴答:“文學從事,王粲,王仲宣。”
新的線索出現,劉賢仿佛見到斷掉的線在眼前重新連接。他顧不上已經醉眼迷離的劉琦,轉身下樓。
“伯禮!你還沒告訴我如何在外而安啊!”
劉賢迴頭喊道:“等我也出了襄陽,再一並告訴你!”
他快步下樓,與店門口的酒保撞了個滿懷。
“貴客,敢問劉琦公子用的還滿意否,加菜否,有無賞錢否?”
“否,否,否,你找他買單。”劉賢快步衝進了夜幕下的永昌街。
————————————————
劉賢確認,劉琦不是那個在暗中幫助自己的“有識之士”。既然已經解釋清楚自己沒有背叛,又問明了兇案的情況,就沒有必要和他多費口舌。
王粲是新出現的知情人。如今自己重查舊案,如果王粲真的知道些詳情,難免有被人殺人滅口的危險。他得趕快去詢問,哪怕仍舊一無所獲,也總好過錯過。
夜色冥冥,永昌街已經沒了白天時的喧鬧。襄陽外城有宵禁,除了像楚江酒莊這樣有官方背景的酒樓妓院,商鋪的門窗全都架上了木板。
空曠的大街上,他難得聽得見自己的腳步聲。
“先迴內城,查一查王粲現在的住址。然後帶上守衛,正式前往調查。這是正式找到的線索,不必像私會劉琦這樣遮遮掩掩,相反,有成群結隊的侍衛在一旁壯聲勢,還能讓王粲更加配合。話說,我看了好幾遍案卷,為何就沒看到船上還有他這個人物呢?難道是因為在做記錄,便沒有署名……”
他興奮的自言自語,借以理順思路,穩定情緒,可是慢慢的,一陣奇怪的聲音從身後響起。
嗒嗒嗒……
劉賢驟然停下了腳步,因為他隱約聽到了其他人更加雜亂的腳步聲。
不會是劉全和苑辰。那個叫胡平的侍衛會在發現自己的調虎離山計後,帶他們迴內城等待自己。即便身後的是劉全和苑辰,我也沒有告訴他們“楚江酒莊”這個地點。
身後的腳步聲愈來愈急,顯然是奔著自己而來。
毫無疑問,這個腳步聲是危險迫近的信號——關乎性命的危險,而自己正在空無一人的大街上背對著這樣的危險!
腳步聲趨近身後兩步,劉賢鼓起勇氣,猛然轉身,同時雙拳揮出。
“阿哆!!!”
拳頭打在冷冰冰的鐵甲上,強壯的甲士身影出現在劉賢眼前。甲士的右手,正提著一柄出鞘長劍。
“你是那個內城守衛!”劉賢認出了傅彤的臉。“還有那個胡平在哪……”
劉賢的心陡然提到嗓子眼,因為對方的手中,胡平的首級正汩汩滴血。
要死了麽?
劉賢頭腦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