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鴻門宴。”賴恭看過任命書,一臉鄙夷。
蔣琬同樣愁眉不展,拿出懷中一張戳著刀口的信封:“這是昨夜插在公署大門上的。來人不知。”
劉賢接過寫著“劉賢親啟”的信封,看到信的內容:“襄陽險地,切勿北上。”
再看落款,寫的是“有識之士”四個小字。
蔣琬道:“此信雖不知來者為誰,卻與任命書暗合。蔣琬以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何況如今朝廷掌握在許昌曹孟德手中,各方諸侯任命早就不必行恭迎詔書的大禮。更何況劉景升這詔書,寫明了是讓使君和公子同去,若有意外,豈不是一網打盡?”
劉賢拿著信,覺得沉甸甸的。難道是周不疑?不知道,但他覺得這人終究不是想害自己,便點頭道:“襄陽這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馬昭是誰?他有何心?”蔣琬問道。
劉賢慌忙改口:“司馬曹,當年的叛徒曹無傷嘛……兩位覺得,三天後我應該如何推脫?”
賴恭又說出了自己一貫的話:“簡單,殺了張允,舉起反旗。”
劉賢嗬嗬一笑:“恭叔,你這是玩笑吧。”
“當初武陵送到嘴邊你不要,你才是開玩笑。”賴恭還對劉賢沒有收下武陵耿耿於懷。“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現在人家提著刀來了,還仗著主君的道義,你想不去,可能嗎?”
蔣琬道:“不可。公子和使君同去,且不說劉景升是否心懷殺意,若是有歹人借機生事,謀害公子使君以挑起荊州內亂,也絕非不可能。如今各郡盛傳劉景升病重,蔡瑁新死,襄陽奪嫡之爭再起變數,難保有人不會鋌而走險,公子不可不防。”
蔣琬的話提醒了劉賢。蔡瑁一死,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令擁護劉琮上位的立賢派失去了主心骨,暫時占據上風的他們很有可能為了保住優勢,行刺名為劉琦一黨的劉賢。
賴恭抿了口熱茶:“其實,蔡瑁一死,劉琮的地位反而更加穩固。老夫倒是覺得,要防的反而是另外一邊。”
“另外一邊?恭叔是說,劉琦可能會謀害我和父親?”劉賢不解的問道。
蔣琬亦是不解:“蔡瑁一死,蔡氏宗族脊梁折斷,為何劉琮地位反而更加穩固?”
賴恭道:“你們想想,劉表何其精明?他遲遲沒有明立劉琮,無非是忌憚蔡氏宗族的勢力。不立劉琮,蔡氏宗族求著他,為他衝鋒陷陣,而擔心一旦立了劉琮,憑蔡瑁的算計,為防夜長夢多,難保不會立刻殺了他以絕後患。如今蔡瑁已死,蔡夫人再厲害不過是個女流之輩,立劉琮的後顧之憂已無。”
劉賢追問:“那立劉琦豈不是能令劉姓江山更加穩固?”
“能立劉琦早就立了。劉景升必然有不願立劉琦公子的原因。”蔣琬解釋著,心裏不得不承認,賴恭的謀略終究是比自己更加深遠一層。
“哎,防不勝防。”劉賢疲憊的躺在靠幾上。在這個關鍵時刻,荊州上空波詭雲譎,每一片烏雲都有可能降下致命的閃電。
蔣琬道:“當今之計,隻有一條路,那便是公子和使君擇一北上。此行既然是以敕封公子為名,隻怕這險,隻能公子親赴了。蔣琬願隨公子同行,一旦有變,由恭叔輔佐使君,聯合交州士家和武陵金禕起事。”
鴻門宴為何驚險?不在於項莊舞劍行刺,不在於範增三舉玉玨,而在於劉邦張良明知鴻門宴是險情,還便要赴湯蹈火,親赴險地。冒險並非從進入大帳開始,而是從他們決定奔赴壩上那一刻起便開始了。如今,劉表端坐在襄陽,宛若壩上營中的項羽,劉賢,就是必須奔赴險地的劉邦。
賴恭道:“蔣小弟忠心可嘉。可就算你智比留侯,行動不便,若是公子借了尿遁,你隻怕是跟不上吧。”
蔣琬決絕道:“鴻門宴上,張良也沒有跟高祖一同離開。”
劉賢道:“公琰還是坐鎮零陵吧。一旦我此行出了意外,零陵桂陽的大業,還得托付於你。”
“公子!”蔣琬不甘,可是劉賢態度堅決。
“恭叔在襄陽舊識頗多,當年又被士家扣留,一旦露麵難免引起新亂,此行也不宜和我同去。”
賴恭問道:“怎麽,公子你要自己一個人去?”
劉賢道:“那怎麽會?有劉敏和邢道榮兩個護法金剛,邪魔外道誰能近的了我身!”他笑著,鼓勵著想要隨自己冒險的謀士們。
賴恭思慮道:“也罷,老夫和公琰小弟確實都不宜隨行。襄陽有周不疑那小子,也許可以在危急時刻救你一命。還有這送密信之人,從筆跡上看,並非武者,自詡有識之士,應當也是智者。”
是啊,既然是冒險,那就沒有那麽周全。劉賢起身,望向遙遠的月空。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他暢想,當年決定奔赴鴻門宴之前,漢高祖劉邦的心情是怎樣的,難道也是和自己如今一般麽?
若自己是劉邦,劉表是項羽,那此行中,誰會是範增,誰會是樊噲,誰會是項莊……
蔣琬道:“還差最後一步,為劉使君找一個足夠有說服力的借口。”
……
深夜,劉度兒子和劉全從鄒氏的身邊拉了出來。
“你們這是幹甚!”劉度一臉怒相,卻隻換來兒子冷冰冰的迴答。
“幫父親辟邪,沐浴。”
劉度還沒明白怎麽迴事,整個人便被浸如盛滿熱水的大木盆中。
劉度難以忍受炭火般的水溫,掙紮著想要出浴,整個人卻被兒子和劉全死死按住。
“大郎,你這是弑父啊!”
劉賢不願和他多說自己和蔣琬賴恭的謀劃。除了因為他對劉景升的恐懼,也是自從劉度納了鄒氏以後,兄妹三人和父親便有所疏遠。
折騰了好一會,水溫慢慢下降,劉度也開始適應熱水的滋潤。
“嗯,大郎你別說,為父這腰肩膝蓋,還真是覺得熱絡很多,你看,連汗毛都豎起來了。”
劉賢道:“那就是時候了。”隨即整盆水被二人倒了個幹幹淨淨,劉度冒著初冬的寒涼,一個人被親兒子按在風中顫抖著。
“你這是……阿欠!弑父……阿欠!”
“我這是為了救你。”劉賢說道。
很快,劉度的額頭,開始發燙起來。
————————————————
三天的準備期很快度過。
縣城北門外,人聲鼎沸。
馬車和郡府護衛們不斷從門洞中迤邐而出,每一輛馬車都沉甸甸的,上麵塞滿了送給襄陽各路勳貴的禮物,其中有三輛車專門用來盛放桓階製作的湘紙。
長街兩旁有些混亂,充斥著泥土、馬臊味和叫喊不停的人聲。擠在路邊的人群中,土著老人們聽說曾經的“零陵豎子”如今已經成了大漢天子敕封的桂陽太守,專門來看熱鬧,新的零陵居民們則是真心來為公子慶賀的,他們打心眼裏感激劉賢。沒有人知道劉賢將要麵對的是怎樣忐忑的前路。
除了賴恭,蔣琬、桓階、潘浚以及陳應鮑隆排成一排。雖然蔣琬沒有明說,但是每個人都隱約感受到此行潛在的危機。
劉度沒有來送兒子,他還躺在床上。老白醫師當著張允的麵為他診治過了,偶感風寒,不能遠途。隻有劉德帶著孩子們來給兄長送別。
張允沒有來打擾劉賢和部將們的道別,他昨晚在百鳳樓喝的酩酊大醉,此時此刻仍在豪華的緇車中鼾聲大作。劉賢找了百鳳樓最美豔火辣的兩個鳳姑侍奉在他左右,確保前往襄陽的路上,他都沒有精力來找自己的麻煩。
“公琰,伯緒先生,零陵和桂陽的政務就拜托二位了。無論我身在何方,請務必將新政延續下去。劉賢可死,新政不可死。”
他不知道為何會說出如此訣別的話,隻是一開口,這個死字便蹦了出來,惹得在場眾人有些難過。
邢道榮在馬上笑道:“公子怎麽跟女人似的,有老邢在,誰敢傷公子半根汗毛!”
蔣琬也寬慰道:“公子吉人自有天相。有零陵桂陽兩郡的新兵在,襄陽誰也不敢動公子。”鮑隆、陳應在旁也自信說道:“公子放心,誰敢傷公子,我們兄弟殺進襄陽城!”
他彎下腰,對著小劉德和花花說道:“你們要聽話。尤其是你,我若不在,你便是家中長兄……”他摸著小劉德的頭,突然哽咽起來。穿越到如今,這個弟弟給他惹了不少禍,也給他帶了很多快樂。如今生離若死別,劉賢終於感受到這個家庭帶給他怎樣的溫暖。
“兄長,你和苑辰姐姐還有全叔,不迴來了嗎?”
劉賢迴頭,看了眼堅持要跟自己同行的劉全和苑辰,微微搖頭。
“那你哭什麽。”小劉德抬手幫兄長擦去眼淚。“你放心,小妹已經開始跟公琰先生學認字了。她要是學不好,我打她。”
小花狠狠在二哥肩膀錘了一下:“胡說!明明是你不認識的字最多,公琰先生總說要罰你!”
往常這樣的畫麵總讓人心煩,但是此刻,劉賢真希望就這樣看弟弟妹妹打鬧下去,永遠不會終止。
“記得,你們是家人,要永遠團結,風雨同舟。”他最後囑托了弟弟妹妹,又像遠處停在大樹陰影下的馬車招了招手。他知道,賴恭就在那陰影裏,靜靜的看著自己。
也許還有士夫人的在天之靈吧,請你保佑長子的這幅身體,保佑零陵的老父和幼子。他以一個兒子的口吻,虔誠向天禱告。
最終,在曆史的天空下,車輪緩緩轉動,劉賢開啟了前往襄陽的旅程。
蔣琬同樣愁眉不展,拿出懷中一張戳著刀口的信封:“這是昨夜插在公署大門上的。來人不知。”
劉賢接過寫著“劉賢親啟”的信封,看到信的內容:“襄陽險地,切勿北上。”
再看落款,寫的是“有識之士”四個小字。
蔣琬道:“此信雖不知來者為誰,卻與任命書暗合。蔣琬以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何況如今朝廷掌握在許昌曹孟德手中,各方諸侯任命早就不必行恭迎詔書的大禮。更何況劉景升這詔書,寫明了是讓使君和公子同去,若有意外,豈不是一網打盡?”
劉賢拿著信,覺得沉甸甸的。難道是周不疑?不知道,但他覺得這人終究不是想害自己,便點頭道:“襄陽這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馬昭是誰?他有何心?”蔣琬問道。
劉賢慌忙改口:“司馬曹,當年的叛徒曹無傷嘛……兩位覺得,三天後我應該如何推脫?”
賴恭又說出了自己一貫的話:“簡單,殺了張允,舉起反旗。”
劉賢嗬嗬一笑:“恭叔,你這是玩笑吧。”
“當初武陵送到嘴邊你不要,你才是開玩笑。”賴恭還對劉賢沒有收下武陵耿耿於懷。“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現在人家提著刀來了,還仗著主君的道義,你想不去,可能嗎?”
蔣琬道:“不可。公子和使君同去,且不說劉景升是否心懷殺意,若是有歹人借機生事,謀害公子使君以挑起荊州內亂,也絕非不可能。如今各郡盛傳劉景升病重,蔡瑁新死,襄陽奪嫡之爭再起變數,難保有人不會鋌而走險,公子不可不防。”
蔣琬的話提醒了劉賢。蔡瑁一死,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令擁護劉琮上位的立賢派失去了主心骨,暫時占據上風的他們很有可能為了保住優勢,行刺名為劉琦一黨的劉賢。
賴恭抿了口熱茶:“其實,蔡瑁一死,劉琮的地位反而更加穩固。老夫倒是覺得,要防的反而是另外一邊。”
“另外一邊?恭叔是說,劉琦可能會謀害我和父親?”劉賢不解的問道。
蔣琬亦是不解:“蔡瑁一死,蔡氏宗族脊梁折斷,為何劉琮地位反而更加穩固?”
賴恭道:“你們想想,劉表何其精明?他遲遲沒有明立劉琮,無非是忌憚蔡氏宗族的勢力。不立劉琮,蔡氏宗族求著他,為他衝鋒陷陣,而擔心一旦立了劉琮,憑蔡瑁的算計,為防夜長夢多,難保不會立刻殺了他以絕後患。如今蔡瑁已死,蔡夫人再厲害不過是個女流之輩,立劉琮的後顧之憂已無。”
劉賢追問:“那立劉琦豈不是能令劉姓江山更加穩固?”
“能立劉琦早就立了。劉景升必然有不願立劉琦公子的原因。”蔣琬解釋著,心裏不得不承認,賴恭的謀略終究是比自己更加深遠一層。
“哎,防不勝防。”劉賢疲憊的躺在靠幾上。在這個關鍵時刻,荊州上空波詭雲譎,每一片烏雲都有可能降下致命的閃電。
蔣琬道:“當今之計,隻有一條路,那便是公子和使君擇一北上。此行既然是以敕封公子為名,隻怕這險,隻能公子親赴了。蔣琬願隨公子同行,一旦有變,由恭叔輔佐使君,聯合交州士家和武陵金禕起事。”
鴻門宴為何驚險?不在於項莊舞劍行刺,不在於範增三舉玉玨,而在於劉邦張良明知鴻門宴是險情,還便要赴湯蹈火,親赴險地。冒險並非從進入大帳開始,而是從他們決定奔赴壩上那一刻起便開始了。如今,劉表端坐在襄陽,宛若壩上營中的項羽,劉賢,就是必須奔赴險地的劉邦。
賴恭道:“蔣小弟忠心可嘉。可就算你智比留侯,行動不便,若是公子借了尿遁,你隻怕是跟不上吧。”
蔣琬決絕道:“鴻門宴上,張良也沒有跟高祖一同離開。”
劉賢道:“公琰還是坐鎮零陵吧。一旦我此行出了意外,零陵桂陽的大業,還得托付於你。”
“公子!”蔣琬不甘,可是劉賢態度堅決。
“恭叔在襄陽舊識頗多,當年又被士家扣留,一旦露麵難免引起新亂,此行也不宜和我同去。”
賴恭問道:“怎麽,公子你要自己一個人去?”
劉賢道:“那怎麽會?有劉敏和邢道榮兩個護法金剛,邪魔外道誰能近的了我身!”他笑著,鼓勵著想要隨自己冒險的謀士們。
賴恭思慮道:“也罷,老夫和公琰小弟確實都不宜隨行。襄陽有周不疑那小子,也許可以在危急時刻救你一命。還有這送密信之人,從筆跡上看,並非武者,自詡有識之士,應當也是智者。”
是啊,既然是冒險,那就沒有那麽周全。劉賢起身,望向遙遠的月空。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他暢想,當年決定奔赴鴻門宴之前,漢高祖劉邦的心情是怎樣的,難道也是和自己如今一般麽?
若自己是劉邦,劉表是項羽,那此行中,誰會是範增,誰會是樊噲,誰會是項莊……
蔣琬道:“還差最後一步,為劉使君找一個足夠有說服力的借口。”
……
深夜,劉度兒子和劉全從鄒氏的身邊拉了出來。
“你們這是幹甚!”劉度一臉怒相,卻隻換來兒子冷冰冰的迴答。
“幫父親辟邪,沐浴。”
劉度還沒明白怎麽迴事,整個人便被浸如盛滿熱水的大木盆中。
劉度難以忍受炭火般的水溫,掙紮著想要出浴,整個人卻被兒子和劉全死死按住。
“大郎,你這是弑父啊!”
劉賢不願和他多說自己和蔣琬賴恭的謀劃。除了因為他對劉景升的恐懼,也是自從劉度納了鄒氏以後,兄妹三人和父親便有所疏遠。
折騰了好一會,水溫慢慢下降,劉度也開始適應熱水的滋潤。
“嗯,大郎你別說,為父這腰肩膝蓋,還真是覺得熱絡很多,你看,連汗毛都豎起來了。”
劉賢道:“那就是時候了。”隨即整盆水被二人倒了個幹幹淨淨,劉度冒著初冬的寒涼,一個人被親兒子按在風中顫抖著。
“你這是……阿欠!弑父……阿欠!”
“我這是為了救你。”劉賢說道。
很快,劉度的額頭,開始發燙起來。
————————————————
三天的準備期很快度過。
縣城北門外,人聲鼎沸。
馬車和郡府護衛們不斷從門洞中迤邐而出,每一輛馬車都沉甸甸的,上麵塞滿了送給襄陽各路勳貴的禮物,其中有三輛車專門用來盛放桓階製作的湘紙。
長街兩旁有些混亂,充斥著泥土、馬臊味和叫喊不停的人聲。擠在路邊的人群中,土著老人們聽說曾經的“零陵豎子”如今已經成了大漢天子敕封的桂陽太守,專門來看熱鬧,新的零陵居民們則是真心來為公子慶賀的,他們打心眼裏感激劉賢。沒有人知道劉賢將要麵對的是怎樣忐忑的前路。
除了賴恭,蔣琬、桓階、潘浚以及陳應鮑隆排成一排。雖然蔣琬沒有明說,但是每個人都隱約感受到此行潛在的危機。
劉度沒有來送兒子,他還躺在床上。老白醫師當著張允的麵為他診治過了,偶感風寒,不能遠途。隻有劉德帶著孩子們來給兄長送別。
張允沒有來打擾劉賢和部將們的道別,他昨晚在百鳳樓喝的酩酊大醉,此時此刻仍在豪華的緇車中鼾聲大作。劉賢找了百鳳樓最美豔火辣的兩個鳳姑侍奉在他左右,確保前往襄陽的路上,他都沒有精力來找自己的麻煩。
“公琰,伯緒先生,零陵和桂陽的政務就拜托二位了。無論我身在何方,請務必將新政延續下去。劉賢可死,新政不可死。”
他不知道為何會說出如此訣別的話,隻是一開口,這個死字便蹦了出來,惹得在場眾人有些難過。
邢道榮在馬上笑道:“公子怎麽跟女人似的,有老邢在,誰敢傷公子半根汗毛!”
蔣琬也寬慰道:“公子吉人自有天相。有零陵桂陽兩郡的新兵在,襄陽誰也不敢動公子。”鮑隆、陳應在旁也自信說道:“公子放心,誰敢傷公子,我們兄弟殺進襄陽城!”
他彎下腰,對著小劉德和花花說道:“你們要聽話。尤其是你,我若不在,你便是家中長兄……”他摸著小劉德的頭,突然哽咽起來。穿越到如今,這個弟弟給他惹了不少禍,也給他帶了很多快樂。如今生離若死別,劉賢終於感受到這個家庭帶給他怎樣的溫暖。
“兄長,你和苑辰姐姐還有全叔,不迴來了嗎?”
劉賢迴頭,看了眼堅持要跟自己同行的劉全和苑辰,微微搖頭。
“那你哭什麽。”小劉德抬手幫兄長擦去眼淚。“你放心,小妹已經開始跟公琰先生學認字了。她要是學不好,我打她。”
小花狠狠在二哥肩膀錘了一下:“胡說!明明是你不認識的字最多,公琰先生總說要罰你!”
往常這樣的畫麵總讓人心煩,但是此刻,劉賢真希望就這樣看弟弟妹妹打鬧下去,永遠不會終止。
“記得,你們是家人,要永遠團結,風雨同舟。”他最後囑托了弟弟妹妹,又像遠處停在大樹陰影下的馬車招了招手。他知道,賴恭就在那陰影裏,靜靜的看著自己。
也許還有士夫人的在天之靈吧,請你保佑長子的這幅身體,保佑零陵的老父和幼子。他以一個兒子的口吻,虔誠向天禱告。
最終,在曆史的天空下,車輪緩緩轉動,劉賢開啟了前往襄陽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