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說,金使君被殺的當夜,有人潛入了書房。”
劉賢聽完周不疑的描述,臉上露出疑惑的表情。
如果這黑衣人就是兇手,那他來書房的目的是什麽?難道毒殺金使君的毒藥藏在書房,又或者這裏有關於金使君致死的阿秘密?
劉賢隻覺得心頭忽然有千鈞之重,壓得自己喘不過氣。
周不疑道:“之前不疑以為劉公子已知悉此事,如此看,那黑衣人便是鞏誌或者鞏誌手下?”
劉賢搖搖頭。之前鞏誌曾常伴金旋左右,掌有書房鑰匙,如果要來動手腳,隻需借口以整理書房的名義行事便可,根本不用穿黑衣來避人耳目。
這個黑衣人,一定是尋常不常出現在書房附近,或者是當夜不應該出現在書房附近的人。
還有個線索,是鑰匙。
書房的鑰匙不是尋常鎖匙,隻有鞏誌和金禕有。如果按照前麵的推理,鞏誌沒有必要喬裝潛入,那麽黑衣人的鑰匙,大概率應該是金禕掌管的那把。
劉賢轉身要去找金禕,卻見周不疑道:“劉公子,此事不疑願協助追查,隻是事有機密,請勿說與他人。”
劉賢眉頭一皺:“保密?你是說……”
周不疑道:“依在下推測,這黑衣人隻怕不是鞏誌一黨。”
劉賢對少年的懷疑有所保留。如果這黑衣人真的與鞏誌沒有關係,那他在金禕被殺之夜潛入書房,難道真的隻是要做一個偷書的雅賊?
這份懷疑持續的時間很短。當金禕麵噸詢問,說出自己手中的書房鑰匙已經丟失了半月有餘時,劉賢心中已然大致確定,這黑衣人定是與金禕之死脫不了幹係。
————————————————
劉賢帶著周不疑和小劉德來到書房。此時此刻,距離他們慶賀兇案告破,也隻是過了不到半日。
小劉德指著已經被填補的窗戶道:“咦?不對啊,當時我們劃破了窗戶。”
此時,那扇僅容幼童穿過的窗戶已經完好如初,絲毫沒有被劃破的跡象。
被人補過了?
劉賢懷疑著拿出鑰匙。這是鞏誌保存的那把,之前劉賢前來調查時,已請文聘從鞏誌手中借來。如今,又到了劉賢手中。
至於金禕那把,應該仍在黑衣人手中。
劉賢輕輕打開門鎖,“吱呀”一聲推開書房門,一排排書架展現在三人麵前。故地重遊,小劉德仍舊心有餘悸。
進了門,小劉德複述起當日的經過。
“當時他打開門,先是進門看了看,好像是在確認方向,然後就徑直往桌案前走。”
“他是在找金使君的書案。”周不疑分析道。
這是常理,在書房中若是找書,隻要從書架開始找起便好。黑衣人不能確定金使君書案位置,明顯平日不常至此,這與鞏誌的人設不符。
劉賢心口緊了一下,讓弟弟接著說。
“然後他好像是……”小劉德走到桌案前,置身於黑衣人位置,靠動作迴憶著細節。“對,他從懷裏拿出那張勸表,然後放到了桌上。”
“勸表?什麽勸表?”劉賢不解追問。
周不疑道:“其實當日是蔡瑁和金使君在此密談,在下和劉德兄弟在外偷聽,得知蔡瑁在逼金使君簽署擁護劉琮公子的勸表。”
周不疑說著,眉頭一皺。連日來他的心思都在將這勸表作為蔡氏結黨的證據送往襄陽,忽略了當夜劉德告訴過他,這勸表並非一直在房中,乃是黑衣人後來放置的。
也就是說,這黑衣人是最先獲得勸表的。而獲得勸表的機會,隻有在金旋發病趕來搭救的人。
這包括正在房中的蔡瑁,守在不遠處的文聘、鞏誌,以及聞訊趕來的金氏兄妹和留忠。當然,這還包括他們隨行的扈從侍衛。
“然後呢?黑衣人沒有發現你?”劉賢追問。
小劉德搖搖頭,跑到當時藏身的書櫃一角,指著空蕩蕩一個格子說道:
“然後他就過來搬了好多書,放到書案上,就像這樣胡亂碼了一遍,然後好像從裏麵抽走了一卷呢。”
小劉德又跑迴書案旁,輪開雙臂胡亂搖擺。
這是在幹什麽?打麻將碼牌嗎?劉賢不解,再去看那些竹簡。除了已經被自己當做鐵證的關於湯氏與鞏誌勾連的密報,條案上隻剩下毫無頭緒的公署簡報。
如果黑衣人是鞏誌一黨,那麽他最有可能便是來偷那涉及醜聞的密報。這些本就產自鞏誌手下文吏的簡報,絕對不會是他的目標。可是那卷密報仍舊被自己發現了。
這就說明,黑衣人不是鞏誌一黨!
劉賢緊張的咽了口水,事情在朝他最不希望的方向發展。
“這裏還剩下一卷。”小劉德查看著被半空的櫃格,發現還剩下一卷竹簡。“上麵寫的看不懂……”
劉賢展書閱讀,發現隻是一期尋常簡報。“這上麵說,六月份鞏太守帶人修築了堤壩,還有幽州有個大孝子,因為家裏沒有糧食,寧可殺死兒子也要贍養母親。”
除了郡丞手下的歌功頌德,就是列國新聞,都是套路文,沒有什麽價值。
不過這倒是提醒了劉賢,當時黑衣人從書櫃中抱出的那一摞竹簡,應當也是公署簡報。
他的目標是這些簡報?不對啊,這樣隻會讓我們發現湯氏和鞏誌的醜聞更加波折,還有那張勸表,如果不是小劉德橫空出手,應該也會被他們發現。
如果那樣,殺人嫌疑將會更早鎖定到鞏誌的頭上,金禕可能也會因為那張勸表,而與蔡瑁決裂。武陵恐怕早就豎起反旗了。
如此看,這人的行為處處在害鞏誌,但前提,是他知道金旋會死。又或者,就是他殺死了金旋。
周不疑站到窗前,仰頭觀察了許久說道:“這窗戶是後補上的。如果是在劉公子來調查前,那就說明一件事:我們走後,那黑衣人又迴來過。他想掩蓋書房被動過手腳的痕跡。”
周不疑轉過頭,正視著劉賢道:“是他設計了這件房子的構造,他想引導追查之人,找到他想公之於眾的東西。”
中計了。
劉賢隻覺得一陣眩暈。那湯氏的醜聞,根本就不是潛藏多年的秘密。它和勸表,都是黑衣人故意設下的陷阱,目的便是讓調查的防線引向鞏誌!
老金旋之前第一次發病也是在書房,很可能就是看過了這篇充滿肮髒醜聞的密信。
因為湯夫人的緣故,劉賢太過想當然的以為是鞏誌殺了金旋,然後指使湯氏誣陷金禕。可他沒想過,萬一湯氏誣陷金禕隻是鞏誌的臨時起意呢,借刀殺人呢?在鞏誌眼中,不管是誰殺了金旋,隻有兇手是金禕,才最能符合自己的利益,可這並不意味著,他就是殺害金旋的兇手啊。
兇手放好了兩件文書,然後用簡報遮蓋,這根本就是欲蓋彌彰的障眼法,好讓自己在調查時產生有人掩蓋醜聞的錯覺。
等等,還有一件事情不通。
劉賢緊張的手心冒汗,但還是極力告訴自己要冷靜。
“德兒,你確定他偷走了一卷文書?”劉賢的手摸雜亂的竹簡上。
小劉德篤定的點頭。
劉賢心中,金旋和蔡瑁密探的畫麵慢慢浮現:
這是一場意義非凡的談話,老金旋身體不便,但是仍然將不久前害自己發病的密信偷偷藏在案頭成摞的竹簡中。然後,這仗條案上最重要的文件,便隻剩下那張關乎荊州未來的勸表。
那就怪了,黑衣人連醜聞密信都不要,難道想要的就是這些歌功頌德的簡報?
“你們倆幫我,把這些簡報按照日期順序排序!”劉賢帶著兩個小弟弟忙活起來。簡報上都有日期,如果少了哪期,一對便知。
三個人核對了三遍,從六月到八月,幾十篇簡報一期不少。
難道還有其他文件,比醜聞和勸表更加重要?那就是大海撈針,根本不可能查到。
劉賢有些絕望,他明知道自己中了陷阱,可是不知道陷阱的機關到底是什麽。秋風拂過窗戶,發出唿唿咆哮,像是黑衣人的無情嘲笑。
“不對。”周不疑沉吟說道。“還有一處解釋不通。既然那人當日已走,為何又迴來修補窗戶?他明明沒有發現劉德兄弟。除非他迴來另有他謀,比如說……”
另有他謀?劉賢手摩挲著編製簡報的竹簡,突然靈光一現:
“除非,他是將那偷走的竹簡送迴來!”
這次連周不疑都沒有明白。
“藏木於林!”劉賢猛拍了下條案。“如果他偷走的是一卷簡報,那麽根據日期排列我們很容易便會找出破綻。所以他發現了問題,在你們走後返迴這裏,將偷走的簡報放迴原位。正是此時,他發現了你們割破的窗戶!”
“那他偷走的竹簡上,一定記載了牽涉他軟肋的內容!”
邏輯終於形成閉環:黑衣人先是趁著金旋發病的混亂偷走了勸表,然後趁著深夜潛入書房,將寫著湯氏醜聞的密信和蔡瑁的勸表藏在竹簡中,偽造假象,引導追查之人發現,將嫌疑引向鞏誌。同時他本想偷走一卷關於自己身份的文書,可是後來想起這反而有暴露的風險,於是連夜返迴,將那卷竹簡放迴原位,企圖以藏木於林的手段蒙混過關。
剩下的就是找到牽涉黑衣人身份的竹簡!
嘩啦啦啦,一卷卷竹簡被三人平鋪於地,劉賢和周不疑彎腰伏地,一個字一個字查閱著竹簡上歪歪扭扭的漢隸。小劉德跟在二人身後,掌燈添亮,又恢複了之前生龍活虎的樣子。
“鞏誌查稅,不是。”
“譚雄剿匪,不是。”
“供奉襄陽,不是。”
“金禕布施,不是。”
……
都不對。“看列國逸聞和邸報摘要!”二人將視角聚焦到每卷的結尾部分,尋常最不起眼的幾列小字上。
“周瑜練兵,不是。”
“張魯南侵,不是。”
“高幹被滅,不是。”
“會稽……”讀到角落裏的一篇,劉賢安靜了下來。
周不疑見狀,湊過頭去,念出上麵內容:
“據聞,會稽一郡吏**少年時與賊戰,一足被創,仍手斬賊帥。後以刀自割其筋,血流滂沱,氣絕良久。家人驚怖,亦以既爾,遂引申其足。足申創愈,以得蹉步。後為郡吏,縣令察之,竟為子房之後,其族以先祖爵位冠姓……”
郡吏的名字被人用刀劃去,但這絲毫不影響劉賢判斷出那人的身份。
這是三國曆史上太過著名的一段典故,一個坡腳的郡吏,中年得誌為將,最終七十三歲戰死沙場,成為江東一代名將。
劉賢本還有懷疑,但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那刮去的名字,反而坐實了自己的一切懷疑。
劉賢暗自懊悔,這一點他早該想到。
小劉德不通文墨,聽不懂這些之乎者也,急著問:“周哥哥,這上麵說的是誰啊?”
周不疑瞪大了眼睛,指著上麵郡吏被劃掉的名字問:“這上麵的兩個字是不是……”
劉賢一把抓住他的手指,奪聲道:“噓!隔牆有耳。”轉而對守在外麵護衛的南鷹騎喊道:
“備馬,去監牢!”
書房外,躲在竹林裏的鬼魅身影遠遠望著書房裏閃動的飄搖燭光,還有突然行動起來的零陵侍衛們,歎了口氣。
“這一天終於要來了。”他暗自說道。
劉賢聽完周不疑的描述,臉上露出疑惑的表情。
如果這黑衣人就是兇手,那他來書房的目的是什麽?難道毒殺金使君的毒藥藏在書房,又或者這裏有關於金使君致死的阿秘密?
劉賢隻覺得心頭忽然有千鈞之重,壓得自己喘不過氣。
周不疑道:“之前不疑以為劉公子已知悉此事,如此看,那黑衣人便是鞏誌或者鞏誌手下?”
劉賢搖搖頭。之前鞏誌曾常伴金旋左右,掌有書房鑰匙,如果要來動手腳,隻需借口以整理書房的名義行事便可,根本不用穿黑衣來避人耳目。
這個黑衣人,一定是尋常不常出現在書房附近,或者是當夜不應該出現在書房附近的人。
還有個線索,是鑰匙。
書房的鑰匙不是尋常鎖匙,隻有鞏誌和金禕有。如果按照前麵的推理,鞏誌沒有必要喬裝潛入,那麽黑衣人的鑰匙,大概率應該是金禕掌管的那把。
劉賢轉身要去找金禕,卻見周不疑道:“劉公子,此事不疑願協助追查,隻是事有機密,請勿說與他人。”
劉賢眉頭一皺:“保密?你是說……”
周不疑道:“依在下推測,這黑衣人隻怕不是鞏誌一黨。”
劉賢對少年的懷疑有所保留。如果這黑衣人真的與鞏誌沒有關係,那他在金禕被殺之夜潛入書房,難道真的隻是要做一個偷書的雅賊?
這份懷疑持續的時間很短。當金禕麵噸詢問,說出自己手中的書房鑰匙已經丟失了半月有餘時,劉賢心中已然大致確定,這黑衣人定是與金禕之死脫不了幹係。
————————————————
劉賢帶著周不疑和小劉德來到書房。此時此刻,距離他們慶賀兇案告破,也隻是過了不到半日。
小劉德指著已經被填補的窗戶道:“咦?不對啊,當時我們劃破了窗戶。”
此時,那扇僅容幼童穿過的窗戶已經完好如初,絲毫沒有被劃破的跡象。
被人補過了?
劉賢懷疑著拿出鑰匙。這是鞏誌保存的那把,之前劉賢前來調查時,已請文聘從鞏誌手中借來。如今,又到了劉賢手中。
至於金禕那把,應該仍在黑衣人手中。
劉賢輕輕打開門鎖,“吱呀”一聲推開書房門,一排排書架展現在三人麵前。故地重遊,小劉德仍舊心有餘悸。
進了門,小劉德複述起當日的經過。
“當時他打開門,先是進門看了看,好像是在確認方向,然後就徑直往桌案前走。”
“他是在找金使君的書案。”周不疑分析道。
這是常理,在書房中若是找書,隻要從書架開始找起便好。黑衣人不能確定金使君書案位置,明顯平日不常至此,這與鞏誌的人設不符。
劉賢心口緊了一下,讓弟弟接著說。
“然後他好像是……”小劉德走到桌案前,置身於黑衣人位置,靠動作迴憶著細節。“對,他從懷裏拿出那張勸表,然後放到了桌上。”
“勸表?什麽勸表?”劉賢不解追問。
周不疑道:“其實當日是蔡瑁和金使君在此密談,在下和劉德兄弟在外偷聽,得知蔡瑁在逼金使君簽署擁護劉琮公子的勸表。”
周不疑說著,眉頭一皺。連日來他的心思都在將這勸表作為蔡氏結黨的證據送往襄陽,忽略了當夜劉德告訴過他,這勸表並非一直在房中,乃是黑衣人後來放置的。
也就是說,這黑衣人是最先獲得勸表的。而獲得勸表的機會,隻有在金旋發病趕來搭救的人。
這包括正在房中的蔡瑁,守在不遠處的文聘、鞏誌,以及聞訊趕來的金氏兄妹和留忠。當然,這還包括他們隨行的扈從侍衛。
“然後呢?黑衣人沒有發現你?”劉賢追問。
小劉德搖搖頭,跑到當時藏身的書櫃一角,指著空蕩蕩一個格子說道:
“然後他就過來搬了好多書,放到書案上,就像這樣胡亂碼了一遍,然後好像從裏麵抽走了一卷呢。”
小劉德又跑迴書案旁,輪開雙臂胡亂搖擺。
這是在幹什麽?打麻將碼牌嗎?劉賢不解,再去看那些竹簡。除了已經被自己當做鐵證的關於湯氏與鞏誌勾連的密報,條案上隻剩下毫無頭緒的公署簡報。
如果黑衣人是鞏誌一黨,那麽他最有可能便是來偷那涉及醜聞的密報。這些本就產自鞏誌手下文吏的簡報,絕對不會是他的目標。可是那卷密報仍舊被自己發現了。
這就說明,黑衣人不是鞏誌一黨!
劉賢緊張的咽了口水,事情在朝他最不希望的方向發展。
“這裏還剩下一卷。”小劉德查看著被半空的櫃格,發現還剩下一卷竹簡。“上麵寫的看不懂……”
劉賢展書閱讀,發現隻是一期尋常簡報。“這上麵說,六月份鞏太守帶人修築了堤壩,還有幽州有個大孝子,因為家裏沒有糧食,寧可殺死兒子也要贍養母親。”
除了郡丞手下的歌功頌德,就是列國新聞,都是套路文,沒有什麽價值。
不過這倒是提醒了劉賢,當時黑衣人從書櫃中抱出的那一摞竹簡,應當也是公署簡報。
他的目標是這些簡報?不對啊,這樣隻會讓我們發現湯氏和鞏誌的醜聞更加波折,還有那張勸表,如果不是小劉德橫空出手,應該也會被他們發現。
如果那樣,殺人嫌疑將會更早鎖定到鞏誌的頭上,金禕可能也會因為那張勸表,而與蔡瑁決裂。武陵恐怕早就豎起反旗了。
如此看,這人的行為處處在害鞏誌,但前提,是他知道金旋會死。又或者,就是他殺死了金旋。
周不疑站到窗前,仰頭觀察了許久說道:“這窗戶是後補上的。如果是在劉公子來調查前,那就說明一件事:我們走後,那黑衣人又迴來過。他想掩蓋書房被動過手腳的痕跡。”
周不疑轉過頭,正視著劉賢道:“是他設計了這件房子的構造,他想引導追查之人,找到他想公之於眾的東西。”
中計了。
劉賢隻覺得一陣眩暈。那湯氏的醜聞,根本就不是潛藏多年的秘密。它和勸表,都是黑衣人故意設下的陷阱,目的便是讓調查的防線引向鞏誌!
老金旋之前第一次發病也是在書房,很可能就是看過了這篇充滿肮髒醜聞的密信。
因為湯夫人的緣故,劉賢太過想當然的以為是鞏誌殺了金旋,然後指使湯氏誣陷金禕。可他沒想過,萬一湯氏誣陷金禕隻是鞏誌的臨時起意呢,借刀殺人呢?在鞏誌眼中,不管是誰殺了金旋,隻有兇手是金禕,才最能符合自己的利益,可這並不意味著,他就是殺害金旋的兇手啊。
兇手放好了兩件文書,然後用簡報遮蓋,這根本就是欲蓋彌彰的障眼法,好讓自己在調查時產生有人掩蓋醜聞的錯覺。
等等,還有一件事情不通。
劉賢緊張的手心冒汗,但還是極力告訴自己要冷靜。
“德兒,你確定他偷走了一卷文書?”劉賢的手摸雜亂的竹簡上。
小劉德篤定的點頭。
劉賢心中,金旋和蔡瑁密探的畫麵慢慢浮現:
這是一場意義非凡的談話,老金旋身體不便,但是仍然將不久前害自己發病的密信偷偷藏在案頭成摞的竹簡中。然後,這仗條案上最重要的文件,便隻剩下那張關乎荊州未來的勸表。
那就怪了,黑衣人連醜聞密信都不要,難道想要的就是這些歌功頌德的簡報?
“你們倆幫我,把這些簡報按照日期順序排序!”劉賢帶著兩個小弟弟忙活起來。簡報上都有日期,如果少了哪期,一對便知。
三個人核對了三遍,從六月到八月,幾十篇簡報一期不少。
難道還有其他文件,比醜聞和勸表更加重要?那就是大海撈針,根本不可能查到。
劉賢有些絕望,他明知道自己中了陷阱,可是不知道陷阱的機關到底是什麽。秋風拂過窗戶,發出唿唿咆哮,像是黑衣人的無情嘲笑。
“不對。”周不疑沉吟說道。“還有一處解釋不通。既然那人當日已走,為何又迴來修補窗戶?他明明沒有發現劉德兄弟。除非他迴來另有他謀,比如說……”
另有他謀?劉賢手摩挲著編製簡報的竹簡,突然靈光一現:
“除非,他是將那偷走的竹簡送迴來!”
這次連周不疑都沒有明白。
“藏木於林!”劉賢猛拍了下條案。“如果他偷走的是一卷簡報,那麽根據日期排列我們很容易便會找出破綻。所以他發現了問題,在你們走後返迴這裏,將偷走的簡報放迴原位。正是此時,他發現了你們割破的窗戶!”
“那他偷走的竹簡上,一定記載了牽涉他軟肋的內容!”
邏輯終於形成閉環:黑衣人先是趁著金旋發病的混亂偷走了勸表,然後趁著深夜潛入書房,將寫著湯氏醜聞的密信和蔡瑁的勸表藏在竹簡中,偽造假象,引導追查之人發現,將嫌疑引向鞏誌。同時他本想偷走一卷關於自己身份的文書,可是後來想起這反而有暴露的風險,於是連夜返迴,將那卷竹簡放迴原位,企圖以藏木於林的手段蒙混過關。
剩下的就是找到牽涉黑衣人身份的竹簡!
嘩啦啦啦,一卷卷竹簡被三人平鋪於地,劉賢和周不疑彎腰伏地,一個字一個字查閱著竹簡上歪歪扭扭的漢隸。小劉德跟在二人身後,掌燈添亮,又恢複了之前生龍活虎的樣子。
“鞏誌查稅,不是。”
“譚雄剿匪,不是。”
“供奉襄陽,不是。”
“金禕布施,不是。”
……
都不對。“看列國逸聞和邸報摘要!”二人將視角聚焦到每卷的結尾部分,尋常最不起眼的幾列小字上。
“周瑜練兵,不是。”
“張魯南侵,不是。”
“高幹被滅,不是。”
“會稽……”讀到角落裏的一篇,劉賢安靜了下來。
周不疑見狀,湊過頭去,念出上麵內容:
“據聞,會稽一郡吏**少年時與賊戰,一足被創,仍手斬賊帥。後以刀自割其筋,血流滂沱,氣絕良久。家人驚怖,亦以既爾,遂引申其足。足申創愈,以得蹉步。後為郡吏,縣令察之,竟為子房之後,其族以先祖爵位冠姓……”
郡吏的名字被人用刀劃去,但這絲毫不影響劉賢判斷出那人的身份。
這是三國曆史上太過著名的一段典故,一個坡腳的郡吏,中年得誌為將,最終七十三歲戰死沙場,成為江東一代名將。
劉賢本還有懷疑,但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那刮去的名字,反而坐實了自己的一切懷疑。
劉賢暗自懊悔,這一點他早該想到。
小劉德不通文墨,聽不懂這些之乎者也,急著問:“周哥哥,這上麵說的是誰啊?”
周不疑瞪大了眼睛,指著上麵郡吏被劃掉的名字問:“這上麵的兩個字是不是……”
劉賢一把抓住他的手指,奪聲道:“噓!隔牆有耳。”轉而對守在外麵護衛的南鷹騎喊道:
“備馬,去監牢!”
書房外,躲在竹林裏的鬼魅身影遠遠望著書房裏閃動的飄搖燭光,還有突然行動起來的零陵侍衛們,歎了口氣。
“這一天終於要來了。”他暗自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