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隆,你!”趙範點指鮑隆,不知是該嗬斥他擅殺之罪,還是該讚賞他救駕之功。
譚虎死了,不論他的身份是否被揭露,趙範都可以將潛入泠道殺害百姓的罪名推給眼前這副屍體。趙範隻是將將令下給譚虎,譚虎再轉告陳應和鮑隆,這一斷,即便陳應鮑隆舉證,也無法指向他這位太守大人。
至於密林中的亂戰,剛剛他不是說了,是土匪所為嗎?
剩下的,就是眼前的狗熊和燕子。
“鮑隆,陳應,你二人救護有功,待迴郴縣,本府要好好褒獎你們。”
他身懷盛怒而來,本來是下了除掉這兩人的決心的。可是事已至此,隻能先安撫二人,待迴了郴縣,再作決斷。
卻聽陳應大聲喝道:“趙範!你荼毒百姓,殘害忠良,罪在不赦,罄竹難書!我陳應明珠暗投,今番得遇良主,怎肯再迴郴縣!”
陣前公開背離救主,轉投新主,陳應這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舉動。莫說趙範,試問劉景升、曹孟德,天下哪個諸侯能容忍這樣的羞辱?
此人不殺,以後他趙範在荊州,豈不是一個笑話?
可是零陵兵馬眾多,趙範哪裏殺得了他!
“陳應,此番大戰驚心動魄,想必是你受了驚嚇,說出了胡話。隨我迴郴縣,讓你那妻兒好好照料一番,本府可對你的胡言既往不咎。”
他暗暗拿陳應的妻兒做要挾。
“不必,我妻兒就在此地照顧。”陳應指向河對岸。隻見毛彪在眾人簇擁中引出一對母子,正是前日他潛入郴縣迎出的陳應妻兒。
“你……你這是早有預謀!”趙範不知毛彪手段,還以為是陳應早就安排了妻兒出逃,當下隻覺得急火攻心,整個人都站立不穩。
今天他先是遭遇恐嚇,又看著心腹大將陣前授首,如今被視作草芥的陳應當中羞辱,簡直是平生最為恥辱的一天。
他恨,自己當初為什麽要收留這個忘恩負義的水賊,就應該讓他們兄弟死在甘興霸錦帆之下,豈不快哉!
“鮑隆,陳應背主,還不快擒殺此賊。”趙範顫抖著,命令著手下唯一的將軍。
鮑隆低頭不語,一動不動。
“還不快擒殺此賊,就像剛才一樣!!!!!”趙範怒吼著,蒼白的臉上五官扭曲。
陳應也衝著義兄大喊:“兄長,趙範喪盡天良,連百姓尚不放過,你我陣斬譚虎,他豈能容你?零陵劉公子持義愛民,不惜親身犯險,這不正是你我應當追隨的明主嗎!”
鮑隆同樣沒有迴答他。
今夜的他,仿佛被命運之手無情撕裂。他拚力營救的義弟,竟然逼著他背棄恩主;為了救下趙範,他親手斬殺了曾立下金蘭誓言的義兄譚虎。他口口聲聲維護的規矩,今夜被自己摔的粉粉碎。
事到如今,兩方都在拉扯他,兩方都不想放過他。鮑隆不想一錯再錯。
“趙使君對我有救命之恩,陳兄弟是我唯一親人。幫恩幫親,都是壞了規矩。”
他抬頭望天,那是永無止境的黑夜。
“鮑隆愧對天地……”眾目之下,鮑隆拾起譚虎留下地上的刀,橫在脖頸間,竟要自刎。
“鮑將軍。”劉賢大步上前,一把握住他握刀的手。
“劉公子,你不要再說,鮑隆不想……”
劉賢道:“我並非要來勸你,隻是提醒你,那些規矩,你身後,還有兩千個士卒弟兄。你死了一了百了,可他們呢,趙範會放過他們嗎,難道你希望他們與你陪葬嗎?”
鮑隆滿心都是道義,從來沒想過,自己若死,手下兩千人馬何去何從的問題。正如劉賢所說,他死的簡單,可是手下的弟兄何去何從?
“你是為將之人,不是江湖遊俠,不僅要顧全規矩道義,更要為跟隨你的部眾百姓思考。你的每一個決定,都不是為你一人而作。他們跟隨你,是將身家性命托付於你,這才是你應當顧全的大義。”
劉賢已聽陳應講述了兄弟二人的經曆,此刻用手下部眾來開導鮑隆,是急中生智,也是推己及人。
他自己何嚐沒想過,就按照穿越前的人生道路,在此間當一個吃喝玩樂的貴公子,飛鷹走狗,姬妾成群,將來不論是投降劉備還是投降曹操,仗著自己的宗親身份,總不失為一富家翁。
但那是對零陵百姓的不負責,甚至是對荊州百姓的不負責。曹操也好,劉備也好,隻要自己和零陵百姓的命運攥在別人手中,那麽安民和屠城,就隻在他人一念之間。唯有靠自己,靠湘水養大的零陵子弟,才能真正保護住這番熱土。
同理,手下部曲的前途,也必須由鮑隆來保護。對於他這樣背負沉重責任的人來說,死,從來都比活下去要容易得多。
劉賢見他遲疑,轉頭向林中的伏兵大喊:“諸位兄弟,我是零陵劉賢。今晚的亂戰諸位有目共睹。今後想去零陵的,我會將你們歸入郡兵,絕不相欺。想迴桂陽的……”他特意看了眼趙範:“料想趙使君必不為難。”
趙範知道,這個時候,最明智的選擇是公開說些既往不咎的漂亮話,穩住局麵,從劉賢手中奪迴一些親民形象。可是今日他作為太守大人的尊嚴被眼前這個豎子百般蹂躪,他是在無法說服自己,去違背自己這顆高傲的心。
“豎子……”他死死咬著嘴唇,就是不想開口饒過這些叛徒。
伏兵們沒有答話。很快,山林間草木聳動,在林海中等待已久的士兵們紛紛走出黑暗,在朗朗月色下齊聲高唿:
“吾等願隨鮑將軍左右,生死不離!”
零陵、桂陽,他們哪也不去。是生,是死,他們永遠相隨。
鮑隆望著自己的愛將們,閉上了快要噙不住熱淚的眼睛。不說那些忠君愛國的大道理,他知道,憑趙範的脾氣,絕不會放過他和這般兄弟。
而劉賢,為劉敏這一敗將尚可披肝瀝膽,重蹈險境,對桂陽的災民視如己出,麵對趙範威脅一步不退。跟隨那邊才是出路,答案不言自明。
忠君和報恩的規矩,此刻與兄弟們的身家性命想比,又算的了什麽。
“劉公子,鮑隆是殺過零陵士卒的。”這是他最後的問題,也是他唯一的顧慮。
“將軍是刀,鋒利是你的職責,而有罪的是拿刀之人。”劉賢的話不言自明。
“刀……我多想隻做一把刀啊……”
鮑隆終於明白,義弟為何會對這其貌不揚的公子臣服。仁、勇、信、義、智,他都比趙範強過太多。
鮑隆向趙範道:“使君,今日鮑隆斬殺譚虎,救命之恩已還。”
然後他鏗然跪地,向劉賢深深拜了下去:“謝公子收留!今後鮑隆這把刀,願為公子斬將殺敵,開辟前路。”
他手下兵卒同樣齊齊下拜,齊聲高喊:“謝公子收留!”
趙範崩潰了,他高喊道:“你們這些叛徒!全都是叛逆!都給我殺!!!!!!!!”
劉賢待要迴應,一旁的邢道榮知道,這會正是耀武揚威,為公子爭奪顏麵的好時機,大喊道:“趙使君,退後,兩郡鍾水為界,你可別越界了,不然我零陵大軍可不答應!”
“你算個屁,也敢……”
趙範正要迴罵。卻見零陵大軍搖旗呐喊,劍拔弩張,隻待劉賢一聲令下就潮湧過來。
劉賢道:“趙伯父。今日首犯已死,也算是足以告慰泠道百姓。還望伯父勤政愛民,廣布善政,不要愧對天子敕封的官位。”
劉賢扶起鮑隆,親手提起譚虎首級。
“帶迴去,掛在泠道城頭。再有犯境者,皆是此賊下場。”
譚虎死了,不論他的身份是否被揭露,趙範都可以將潛入泠道殺害百姓的罪名推給眼前這副屍體。趙範隻是將將令下給譚虎,譚虎再轉告陳應和鮑隆,這一斷,即便陳應鮑隆舉證,也無法指向他這位太守大人。
至於密林中的亂戰,剛剛他不是說了,是土匪所為嗎?
剩下的,就是眼前的狗熊和燕子。
“鮑隆,陳應,你二人救護有功,待迴郴縣,本府要好好褒獎你們。”
他身懷盛怒而來,本來是下了除掉這兩人的決心的。可是事已至此,隻能先安撫二人,待迴了郴縣,再作決斷。
卻聽陳應大聲喝道:“趙範!你荼毒百姓,殘害忠良,罪在不赦,罄竹難書!我陳應明珠暗投,今番得遇良主,怎肯再迴郴縣!”
陣前公開背離救主,轉投新主,陳應這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舉動。莫說趙範,試問劉景升、曹孟德,天下哪個諸侯能容忍這樣的羞辱?
此人不殺,以後他趙範在荊州,豈不是一個笑話?
可是零陵兵馬眾多,趙範哪裏殺得了他!
“陳應,此番大戰驚心動魄,想必是你受了驚嚇,說出了胡話。隨我迴郴縣,讓你那妻兒好好照料一番,本府可對你的胡言既往不咎。”
他暗暗拿陳應的妻兒做要挾。
“不必,我妻兒就在此地照顧。”陳應指向河對岸。隻見毛彪在眾人簇擁中引出一對母子,正是前日他潛入郴縣迎出的陳應妻兒。
“你……你這是早有預謀!”趙範不知毛彪手段,還以為是陳應早就安排了妻兒出逃,當下隻覺得急火攻心,整個人都站立不穩。
今天他先是遭遇恐嚇,又看著心腹大將陣前授首,如今被視作草芥的陳應當中羞辱,簡直是平生最為恥辱的一天。
他恨,自己當初為什麽要收留這個忘恩負義的水賊,就應該讓他們兄弟死在甘興霸錦帆之下,豈不快哉!
“鮑隆,陳應背主,還不快擒殺此賊。”趙範顫抖著,命令著手下唯一的將軍。
鮑隆低頭不語,一動不動。
“還不快擒殺此賊,就像剛才一樣!!!!!”趙範怒吼著,蒼白的臉上五官扭曲。
陳應也衝著義兄大喊:“兄長,趙範喪盡天良,連百姓尚不放過,你我陣斬譚虎,他豈能容你?零陵劉公子持義愛民,不惜親身犯險,這不正是你我應當追隨的明主嗎!”
鮑隆同樣沒有迴答他。
今夜的他,仿佛被命運之手無情撕裂。他拚力營救的義弟,竟然逼著他背棄恩主;為了救下趙範,他親手斬殺了曾立下金蘭誓言的義兄譚虎。他口口聲聲維護的規矩,今夜被自己摔的粉粉碎。
事到如今,兩方都在拉扯他,兩方都不想放過他。鮑隆不想一錯再錯。
“趙使君對我有救命之恩,陳兄弟是我唯一親人。幫恩幫親,都是壞了規矩。”
他抬頭望天,那是永無止境的黑夜。
“鮑隆愧對天地……”眾目之下,鮑隆拾起譚虎留下地上的刀,橫在脖頸間,竟要自刎。
“鮑將軍。”劉賢大步上前,一把握住他握刀的手。
“劉公子,你不要再說,鮑隆不想……”
劉賢道:“我並非要來勸你,隻是提醒你,那些規矩,你身後,還有兩千個士卒弟兄。你死了一了百了,可他們呢,趙範會放過他們嗎,難道你希望他們與你陪葬嗎?”
鮑隆滿心都是道義,從來沒想過,自己若死,手下兩千人馬何去何從的問題。正如劉賢所說,他死的簡單,可是手下的弟兄何去何從?
“你是為將之人,不是江湖遊俠,不僅要顧全規矩道義,更要為跟隨你的部眾百姓思考。你的每一個決定,都不是為你一人而作。他們跟隨你,是將身家性命托付於你,這才是你應當顧全的大義。”
劉賢已聽陳應講述了兄弟二人的經曆,此刻用手下部眾來開導鮑隆,是急中生智,也是推己及人。
他自己何嚐沒想過,就按照穿越前的人生道路,在此間當一個吃喝玩樂的貴公子,飛鷹走狗,姬妾成群,將來不論是投降劉備還是投降曹操,仗著自己的宗親身份,總不失為一富家翁。
但那是對零陵百姓的不負責,甚至是對荊州百姓的不負責。曹操也好,劉備也好,隻要自己和零陵百姓的命運攥在別人手中,那麽安民和屠城,就隻在他人一念之間。唯有靠自己,靠湘水養大的零陵子弟,才能真正保護住這番熱土。
同理,手下部曲的前途,也必須由鮑隆來保護。對於他這樣背負沉重責任的人來說,死,從來都比活下去要容易得多。
劉賢見他遲疑,轉頭向林中的伏兵大喊:“諸位兄弟,我是零陵劉賢。今晚的亂戰諸位有目共睹。今後想去零陵的,我會將你們歸入郡兵,絕不相欺。想迴桂陽的……”他特意看了眼趙範:“料想趙使君必不為難。”
趙範知道,這個時候,最明智的選擇是公開說些既往不咎的漂亮話,穩住局麵,從劉賢手中奪迴一些親民形象。可是今日他作為太守大人的尊嚴被眼前這個豎子百般蹂躪,他是在無法說服自己,去違背自己這顆高傲的心。
“豎子……”他死死咬著嘴唇,就是不想開口饒過這些叛徒。
伏兵們沒有答話。很快,山林間草木聳動,在林海中等待已久的士兵們紛紛走出黑暗,在朗朗月色下齊聲高唿:
“吾等願隨鮑將軍左右,生死不離!”
零陵、桂陽,他們哪也不去。是生,是死,他們永遠相隨。
鮑隆望著自己的愛將們,閉上了快要噙不住熱淚的眼睛。不說那些忠君愛國的大道理,他知道,憑趙範的脾氣,絕不會放過他和這般兄弟。
而劉賢,為劉敏這一敗將尚可披肝瀝膽,重蹈險境,對桂陽的災民視如己出,麵對趙範威脅一步不退。跟隨那邊才是出路,答案不言自明。
忠君和報恩的規矩,此刻與兄弟們的身家性命想比,又算的了什麽。
“劉公子,鮑隆是殺過零陵士卒的。”這是他最後的問題,也是他唯一的顧慮。
“將軍是刀,鋒利是你的職責,而有罪的是拿刀之人。”劉賢的話不言自明。
“刀……我多想隻做一把刀啊……”
鮑隆終於明白,義弟為何會對這其貌不揚的公子臣服。仁、勇、信、義、智,他都比趙範強過太多。
鮑隆向趙範道:“使君,今日鮑隆斬殺譚虎,救命之恩已還。”
然後他鏗然跪地,向劉賢深深拜了下去:“謝公子收留!今後鮑隆這把刀,願為公子斬將殺敵,開辟前路。”
他手下兵卒同樣齊齊下拜,齊聲高喊:“謝公子收留!”
趙範崩潰了,他高喊道:“你們這些叛徒!全都是叛逆!都給我殺!!!!!!!!”
劉賢待要迴應,一旁的邢道榮知道,這會正是耀武揚威,為公子爭奪顏麵的好時機,大喊道:“趙使君,退後,兩郡鍾水為界,你可別越界了,不然我零陵大軍可不答應!”
“你算個屁,也敢……”
趙範正要迴罵。卻見零陵大軍搖旗呐喊,劍拔弩張,隻待劉賢一聲令下就潮湧過來。
劉賢道:“趙伯父。今日首犯已死,也算是足以告慰泠道百姓。還望伯父勤政愛民,廣布善政,不要愧對天子敕封的官位。”
劉賢扶起鮑隆,親手提起譚虎首級。
“帶迴去,掛在泠道城頭。再有犯境者,皆是此賊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