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一位高冠博帶,長須飄飄的老者走進了上書房。這名老者身份不凡,乃是帝京博文館館長,當世大儒姬修瀾。
在這位三朝帝師,國之重臣麵前,一眾皇子公主正襟危坐,絲毫不敢放肆。
自己的便宜老爹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這從他請來的老師就能看出,武功教習請的是國師弟子,同時本身也是先天境修為的濟海法師,文學啟蒙請來的也是當世大儒。
宮廷教育,上午學文,下午習武,每七日一休沐,勞逸結合。如此奉行精英教育,便宜老爹的子女當然個個不凡。
有時趙承瑾也在心中腹誹,便宜老爹這麽做,就不怕當年“七王之亂”的舊事重演?後來想想,以便宜老爹的文韜武略,可能還真不怕這些。
不僅不怕,武帝還要培養子女出來為自己衝鋒陷陣,俗話說得好,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古人誠不欺我也。
上午的課,重點也不是四書五經,畢竟都是皇子,公主,不用參加科舉,姬修瀾也很清楚這一點,他知道皇帝的目的。
因此,在例行授課以後,姬老先生會給在座的弟子們講史,並引導大家進行辯論。
隻聽姬老先生道:“今日我們繼續講前朝《秦史》,前日老朽給諸位殿下布置了功課,談談前朝滅亡的原因,今日哪位殿下先來說說。”姬先生又補充道:“每人隻可說一條。”
言罷,卻無人應答,顯然大家都不想當“出頭鳥”。少頃,三皇子趙承瑞道:“我是兄長,就由我先來拋磚引玉吧。我朝《太祖實錄》中有寫,暴秦政苛,百姓皆苦,乃揭竿而起。因此弟子認為秦亡於暴政。”
姬先生評道:“中規中矩。”有三皇子起頭,大家紛紛發言。姬先生的評語多是:“尚可。”眾弟子知道姬先生的習慣,“尚可”是最低的評價,甚至不如“中規中矩”。
此時安樂公主趙瑜道:“弟子認為秦亡於江湖各派,秦末,天災頻發,各門派以望族為爪牙,兼並土地,不顧百姓死活,廟堂與江湖勢成水火,秦乃滅。”
姬先生撫須笑道:“妙!”環視四下,突然道:“六皇子有何見解。”趙承瑾正神遊天外,突然被先生詢問,還沒迴過神來,鬼使神的說了一句:“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姬先生啞然失聲,眾皇子皆若有所思,趙瑜看著這個弟弟,思緒萬千。
課後,眾皇子,公主用過午膳,結伴前往校場,修習武功。姬修瀾卻沒有迴府,而是前往了大政殿,把上午發生的事如實告訴了武帝。武帝聽完,沉吟良久後道:“先生觀朕三皇兒如何?”姬修瀾三朝帝師,與武帝相知甚深,也不隱瞞,說道:“三皇子或可為守成之主,卻非治世之才。”
武帝道:“如此,朕明白了,辛苦先生。”姬修瀾欲言又止,終是說道:“陛下,六皇子之言……”武帝打斷道:“六皇兒朕自有安排,先生退下吧。”“那臣便退下了。”姬修瀾躬身告退。
武帝默默自語道:“誰是聖人,是朕,還是那幾位,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說的好!”
上午的早課上,趙承瑾小小的出了一把風頭,趙承瑾表麵輕鬆,心裏卻不平靜。實際上,上午說的也是自己的心裏話,要是在前世的古代社會,趙承瑾的答案和姐姐一樣,王朝覆滅的根源就是土地兼並。
在前世地球,百姓們沒了土地也就沒有了生路,自然要揭竿而起,而戰爭正是消耗人口的力氣,改朝換代的過程消耗了大量人口,多出了大片的無主土地,隻要開國帝王懂得休養生息,大亂之後必然大治。
然而這方世界太過於奇妙了,人類武者中的強者武力堪比核彈,依托於天人強者之下的門派勢力會不自覺維護自身,這與皇權天生犯衝,這種矛盾一到大災大亂之年,就會更加突出,加上末代王朝本身就在走下坡路,改朝換代隻是等閑。
說到底,在這武道稱雄的世界,自身武功才是根本,老百姓隻是棋子,在改朝換代中起不了太大作用。
翌日清晨,上書房裏已經沒看到三皇子的身影,據說是被父皇派出去,到戶部曆練去了。
武帝朝早有規定,皇子十六歲必須出宮曆練,有所成績才能在二十弱冠之齡封王,若在行冠禮之前毫無建樹,則不會被封王,隻是普通宗室,沒什麽太大特權。太子不必如此,自己的二皇兄就是在北府領兵數年,屢立戰功,才被封為齊王的。
至於公主,十五歲及笄以後,可以選擇出嫁,也可以外出曆練,為自己拚一個將來,其他姐妹趙承瑾不知道,自己的老姐自己清楚,必是要代表趙氏皇族,行走天下的,畢竟“大內第一天才”的稱號不是白給。
想到自己今年十歲,六年後才能出宮曆練,趙承瑾倒也不著急。他心裏的打算是出宮後先在江湖上逍遙幾年,得空再給便宜老爹當當差,立不立功無所謂,普通宗室也挺好的,逍遙自在最重要。
但這樣真的可以嗎?想到便宜老爹不遺餘力的培養,母妃柳氏每日的諄諄教誨,還有自己的老姐,自己終是放不下的。還是不要胡思亂想了,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將來的事以後再說吧。
花謝花開,春去秋來,轉眼就已過了五個寒暑。趙承瑾已成長為一個翩翩少年郎,父母的良好基因,明玉功的駐顏特效,英俊瀟灑,風流倜儻這些詞仿佛天生就是為他而存在的。
五年來,趙承瑾再無“驚人”之舉,暗地裏卻越發勤學苦練起來,曆次小比,也不太過藏拙,在一眾皇子公主當中,穩派第二。至於第一,當然是他老姐趙瑜。
這一日,趙承瑾端坐於雲床之上,心中默念“星痕”,頓時人物界麵出現在了他的腦海之中。
在這位三朝帝師,國之重臣麵前,一眾皇子公主正襟危坐,絲毫不敢放肆。
自己的便宜老爹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這從他請來的老師就能看出,武功教習請的是國師弟子,同時本身也是先天境修為的濟海法師,文學啟蒙請來的也是當世大儒。
宮廷教育,上午學文,下午習武,每七日一休沐,勞逸結合。如此奉行精英教育,便宜老爹的子女當然個個不凡。
有時趙承瑾也在心中腹誹,便宜老爹這麽做,就不怕當年“七王之亂”的舊事重演?後來想想,以便宜老爹的文韜武略,可能還真不怕這些。
不僅不怕,武帝還要培養子女出來為自己衝鋒陷陣,俗話說得好,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古人誠不欺我也。
上午的課,重點也不是四書五經,畢竟都是皇子,公主,不用參加科舉,姬修瀾也很清楚這一點,他知道皇帝的目的。
因此,在例行授課以後,姬老先生會給在座的弟子們講史,並引導大家進行辯論。
隻聽姬老先生道:“今日我們繼續講前朝《秦史》,前日老朽給諸位殿下布置了功課,談談前朝滅亡的原因,今日哪位殿下先來說說。”姬先生又補充道:“每人隻可說一條。”
言罷,卻無人應答,顯然大家都不想當“出頭鳥”。少頃,三皇子趙承瑞道:“我是兄長,就由我先來拋磚引玉吧。我朝《太祖實錄》中有寫,暴秦政苛,百姓皆苦,乃揭竿而起。因此弟子認為秦亡於暴政。”
姬先生評道:“中規中矩。”有三皇子起頭,大家紛紛發言。姬先生的評語多是:“尚可。”眾弟子知道姬先生的習慣,“尚可”是最低的評價,甚至不如“中規中矩”。
此時安樂公主趙瑜道:“弟子認為秦亡於江湖各派,秦末,天災頻發,各門派以望族為爪牙,兼並土地,不顧百姓死活,廟堂與江湖勢成水火,秦乃滅。”
姬先生撫須笑道:“妙!”環視四下,突然道:“六皇子有何見解。”趙承瑾正神遊天外,突然被先生詢問,還沒迴過神來,鬼使神的說了一句:“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姬先生啞然失聲,眾皇子皆若有所思,趙瑜看著這個弟弟,思緒萬千。
課後,眾皇子,公主用過午膳,結伴前往校場,修習武功。姬修瀾卻沒有迴府,而是前往了大政殿,把上午發生的事如實告訴了武帝。武帝聽完,沉吟良久後道:“先生觀朕三皇兒如何?”姬修瀾三朝帝師,與武帝相知甚深,也不隱瞞,說道:“三皇子或可為守成之主,卻非治世之才。”
武帝道:“如此,朕明白了,辛苦先生。”姬修瀾欲言又止,終是說道:“陛下,六皇子之言……”武帝打斷道:“六皇兒朕自有安排,先生退下吧。”“那臣便退下了。”姬修瀾躬身告退。
武帝默默自語道:“誰是聖人,是朕,還是那幾位,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說的好!”
上午的早課上,趙承瑾小小的出了一把風頭,趙承瑾表麵輕鬆,心裏卻不平靜。實際上,上午說的也是自己的心裏話,要是在前世的古代社會,趙承瑾的答案和姐姐一樣,王朝覆滅的根源就是土地兼並。
在前世地球,百姓們沒了土地也就沒有了生路,自然要揭竿而起,而戰爭正是消耗人口的力氣,改朝換代的過程消耗了大量人口,多出了大片的無主土地,隻要開國帝王懂得休養生息,大亂之後必然大治。
然而這方世界太過於奇妙了,人類武者中的強者武力堪比核彈,依托於天人強者之下的門派勢力會不自覺維護自身,這與皇權天生犯衝,這種矛盾一到大災大亂之年,就會更加突出,加上末代王朝本身就在走下坡路,改朝換代隻是等閑。
說到底,在這武道稱雄的世界,自身武功才是根本,老百姓隻是棋子,在改朝換代中起不了太大作用。
翌日清晨,上書房裏已經沒看到三皇子的身影,據說是被父皇派出去,到戶部曆練去了。
武帝朝早有規定,皇子十六歲必須出宮曆練,有所成績才能在二十弱冠之齡封王,若在行冠禮之前毫無建樹,則不會被封王,隻是普通宗室,沒什麽太大特權。太子不必如此,自己的二皇兄就是在北府領兵數年,屢立戰功,才被封為齊王的。
至於公主,十五歲及笄以後,可以選擇出嫁,也可以外出曆練,為自己拚一個將來,其他姐妹趙承瑾不知道,自己的老姐自己清楚,必是要代表趙氏皇族,行走天下的,畢竟“大內第一天才”的稱號不是白給。
想到自己今年十歲,六年後才能出宮曆練,趙承瑾倒也不著急。他心裏的打算是出宮後先在江湖上逍遙幾年,得空再給便宜老爹當當差,立不立功無所謂,普通宗室也挺好的,逍遙自在最重要。
但這樣真的可以嗎?想到便宜老爹不遺餘力的培養,母妃柳氏每日的諄諄教誨,還有自己的老姐,自己終是放不下的。還是不要胡思亂想了,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將來的事以後再說吧。
花謝花開,春去秋來,轉眼就已過了五個寒暑。趙承瑾已成長為一個翩翩少年郎,父母的良好基因,明玉功的駐顏特效,英俊瀟灑,風流倜儻這些詞仿佛天生就是為他而存在的。
五年來,趙承瑾再無“驚人”之舉,暗地裏卻越發勤學苦練起來,曆次小比,也不太過藏拙,在一眾皇子公主當中,穩派第二。至於第一,當然是他老姐趙瑜。
這一日,趙承瑾端坐於雲床之上,心中默念“星痕”,頓時人物界麵出現在了他的腦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