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曼可點點頭,她單薄的背靠在櫥櫃的門上,環抱著膝蓋坐在冰涼的瓷磚上,眼睛有些發直。
“我一開始也是想要給公公辦個像樣的葬禮的。”陳曼可的聲音幽幽:“我去過火葬場,一個便宜的骨灰盒要三百多塊,老人的壽衣要兩百多塊,火葬的費用,供骨灰盒和牌位的費用……”
“這些錢我支付不起。”
那是最現實的問題。
“而且,一旦失去了公公的退休金,我和孩子根本無法生存。”
曲小水聽的鼻子一酸,僅僅是聽著,就能夠感受到陳曼可當時的絕望。
“所以,你把他的遺體埋到了山裏?假裝他還活著?”曲小水問道。
陳曼可點點頭。
老人去世的第二天,她趁著天黑,哄睡了孩子之後,將老人的遺體搬去了山上。
很難想想那樣瘦弱的身體是如何將老人的遺體搬入深山的,山路難行,陳曼可帶著鐵鍬,親手挖出了深坑,將老人埋葬。
天微微亮的時候,陳曼可終於填好了土,累的虛脫的她趴在隆起的土包上痛哭出聲,然後武裝好了自己,迴歸了正常的生活。
如果沒有一年後那場連續不斷的降雨,也許秘密仍然是秘密。
“原本事情很順利,孩子也懂事了,還上了小學,我偶爾去幫忙洗衣服或者打掃家務,也能給勉強維持生活,但是這時候,常念誌登門拜訪了。”陳曼可將一直無法停止的眼淚隨意的塗抹在衣服上,聲音苦澀而沙啞。
她的喉嚨發緊,聲音吐出的格外艱難:“常記者說是需要收集新聞素材,希望見見公公。”
“他是個好人,來的時候原本沒帶什麽東西,進門後大概是察覺到了我們的生活情況,說是東西落在了車上,就下樓去了。”
“等他迴來的時候,領著樓下超市的理貨員,他們各自扛上來了一袋大米和一袋白麵。”
陳曼可吸了吸鼻子,曲小水遞過去一張紙巾。
這次陳曼可沒有拒絕。
擤好了鼻涕,陳曼可說:“那是常記者第一次上門拜訪,我迴答問題時斟酌的非常仔細,但還是被他察覺到了什麽。”
“等他第二次登門的時候,他還是帶了很多實用的生活用品做禮物,說話卻變得格外嚴肅。”
“他發現了,閣樓裏沒有人?”蔣越猜測道。
陳曼可點點頭。
“我一再的懇求他不要將事情說出去,希望他能夠幫我保守住這個秘密,但是被他拒絕了。”
陳曼可還記得當時常念誌非常嚴厲的說:“這樣的事情是不能長久的,你需要的是謀生手段,而不是一直占國家的便宜。”
陳曼可哭著哭著笑了出來:“那個人正直的有些傻氣,他竟然說能夠幫助到我、能夠保護我和我的孩子。”
曲小水和蔣越同時覺得心口抽疼了一下。
“他說靠著他的報道,就能夠很好的改善我和我孩子的生活。”陳曼可的神經脆弱的仿佛隻連接著隨後的一絲細線,隨時能夠崩壞。
“當時我就在想,啊~被發現了,一切都結束了,我和我的孩子終於活不下去了。”
在常念誌與陳曼可攤牌的那一天,窗外難得的沒有下雪。
常念誌在經過多年的潛心調查後,終於拿到了高橋的罪證,他想要將這份詳盡的犯罪證據直接公之於眾,避免隨意被人利用權利壓下的可能。
這是他奔走多年才得到的結果,中間無論受到了怎樣的威脅、打壓和挑釁,他都堅持下來了,繼續收集著材料,其中的辛酸根本沒法向外人說。
好在,現在一切都值得,那些辛苦換來了好的結果。
在聯係好了主編空出相應的版麵和微博主頁後,常念誌興致勃勃的找了家小吃店,難得的喝了杯啤酒。
久違的感到放鬆後,常念誌又開始發愁起了楊迪家的情況。
兩次登門拜訪都沒有見到楊迪本人,常念誌已經察覺到了,楊迪應該是早就去世了。
而他的兒媳婦陳曼可卻隱瞞了楊迪去世的事實,繼續冒領著他的退休金。
常念誌也有女兒,他知道,一個女人想要獨自撫養一個還在念小學的孩子會有多麽艱難。
尤其是陳曼可幾乎沒有任何工作經驗。
她的做法雖然不可取,但也算是有情可原。
常念誌摩挲著懷裏的照片,深深的歎了口氣。
楊迪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退休工人,每個月的退休金也隻有三千塊而已。
陳曼可就靠著這每個月微薄的三千塊退休金,養活著癱瘓的老人,上學的孩子和無法外出工作的自己,母子兩都靠著這麽點兒錢非常努力的活著。
從房間裏陳舊的家具就能夠知道,這對母子生活的非常拮據。
是否將陳曼可冒領過世老人退休金這件事公之於眾,這是常念誌一再猶豫的地方。
為了更好的了解那些被冒用了個人信息的人,他做了很詳細的調查。
因此,常念誌也了解到,陳曼可的丈夫幾年前就因為車禍去世了,而楊迪也癱瘓在床好多年。
陳曼可不得不忍著悲傷,每天留在家裏看護無法行動的老人,還要照顧沒有長大的孩子。
每天僅僅是照顧老人和孩子,就已經占據了她近乎大半的時間,而其他零散的時間,陳曼可會去洗衣房領些需要手洗的衣服迴家清洗,換取些許收入。
這件事周圍居住的鄰居都知道,大家對陳曼可這個做人家兒媳的都是豎著大拇指,沒有任何不好的話說。
做兒媳的能夠做到這個份上,沒人能夠挑出任何不好的地方了。
今天,常念誌親自登門,和陳曼可攤牌了。
他坦言他已經知道了陳曼可冒領老人退休金的事實,並表明了會將之寫成報道,也願意為這個艱難的家庭提供幫助。
為了這個他還特地去了那座山,在發生滑坡的路段拍了照片。
喝下杯裏最後一口啤酒,常念誌將照片重新塞進了口袋。
他已經下定了決心,是非對錯都不該由他來評判。常念誌準備將事實完完全全的寫出來,其他的就留給公眾來討論吧。
走出了小飯館,常念誌往家裏走去。
他已經獨居很多年了,倒也自在。
通往家的方向有條近路,就在高速路橋下,穿過去非常方便。
“我一開始也是想要給公公辦個像樣的葬禮的。”陳曼可的聲音幽幽:“我去過火葬場,一個便宜的骨灰盒要三百多塊,老人的壽衣要兩百多塊,火葬的費用,供骨灰盒和牌位的費用……”
“這些錢我支付不起。”
那是最現實的問題。
“而且,一旦失去了公公的退休金,我和孩子根本無法生存。”
曲小水聽的鼻子一酸,僅僅是聽著,就能夠感受到陳曼可當時的絕望。
“所以,你把他的遺體埋到了山裏?假裝他還活著?”曲小水問道。
陳曼可點點頭。
老人去世的第二天,她趁著天黑,哄睡了孩子之後,將老人的遺體搬去了山上。
很難想想那樣瘦弱的身體是如何將老人的遺體搬入深山的,山路難行,陳曼可帶著鐵鍬,親手挖出了深坑,將老人埋葬。
天微微亮的時候,陳曼可終於填好了土,累的虛脫的她趴在隆起的土包上痛哭出聲,然後武裝好了自己,迴歸了正常的生活。
如果沒有一年後那場連續不斷的降雨,也許秘密仍然是秘密。
“原本事情很順利,孩子也懂事了,還上了小學,我偶爾去幫忙洗衣服或者打掃家務,也能給勉強維持生活,但是這時候,常念誌登門拜訪了。”陳曼可將一直無法停止的眼淚隨意的塗抹在衣服上,聲音苦澀而沙啞。
她的喉嚨發緊,聲音吐出的格外艱難:“常記者說是需要收集新聞素材,希望見見公公。”
“他是個好人,來的時候原本沒帶什麽東西,進門後大概是察覺到了我們的生活情況,說是東西落在了車上,就下樓去了。”
“等他迴來的時候,領著樓下超市的理貨員,他們各自扛上來了一袋大米和一袋白麵。”
陳曼可吸了吸鼻子,曲小水遞過去一張紙巾。
這次陳曼可沒有拒絕。
擤好了鼻涕,陳曼可說:“那是常記者第一次上門拜訪,我迴答問題時斟酌的非常仔細,但還是被他察覺到了什麽。”
“等他第二次登門的時候,他還是帶了很多實用的生活用品做禮物,說話卻變得格外嚴肅。”
“他發現了,閣樓裏沒有人?”蔣越猜測道。
陳曼可點點頭。
“我一再的懇求他不要將事情說出去,希望他能夠幫我保守住這個秘密,但是被他拒絕了。”
陳曼可還記得當時常念誌非常嚴厲的說:“這樣的事情是不能長久的,你需要的是謀生手段,而不是一直占國家的便宜。”
陳曼可哭著哭著笑了出來:“那個人正直的有些傻氣,他竟然說能夠幫助到我、能夠保護我和我的孩子。”
曲小水和蔣越同時覺得心口抽疼了一下。
“他說靠著他的報道,就能夠很好的改善我和我孩子的生活。”陳曼可的神經脆弱的仿佛隻連接著隨後的一絲細線,隨時能夠崩壞。
“當時我就在想,啊~被發現了,一切都結束了,我和我的孩子終於活不下去了。”
在常念誌與陳曼可攤牌的那一天,窗外難得的沒有下雪。
常念誌在經過多年的潛心調查後,終於拿到了高橋的罪證,他想要將這份詳盡的犯罪證據直接公之於眾,避免隨意被人利用權利壓下的可能。
這是他奔走多年才得到的結果,中間無論受到了怎樣的威脅、打壓和挑釁,他都堅持下來了,繼續收集著材料,其中的辛酸根本沒法向外人說。
好在,現在一切都值得,那些辛苦換來了好的結果。
在聯係好了主編空出相應的版麵和微博主頁後,常念誌興致勃勃的找了家小吃店,難得的喝了杯啤酒。
久違的感到放鬆後,常念誌又開始發愁起了楊迪家的情況。
兩次登門拜訪都沒有見到楊迪本人,常念誌已經察覺到了,楊迪應該是早就去世了。
而他的兒媳婦陳曼可卻隱瞞了楊迪去世的事實,繼續冒領著他的退休金。
常念誌也有女兒,他知道,一個女人想要獨自撫養一個還在念小學的孩子會有多麽艱難。
尤其是陳曼可幾乎沒有任何工作經驗。
她的做法雖然不可取,但也算是有情可原。
常念誌摩挲著懷裏的照片,深深的歎了口氣。
楊迪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退休工人,每個月的退休金也隻有三千塊而已。
陳曼可就靠著這每個月微薄的三千塊退休金,養活著癱瘓的老人,上學的孩子和無法外出工作的自己,母子兩都靠著這麽點兒錢非常努力的活著。
從房間裏陳舊的家具就能夠知道,這對母子生活的非常拮據。
是否將陳曼可冒領過世老人退休金這件事公之於眾,這是常念誌一再猶豫的地方。
為了更好的了解那些被冒用了個人信息的人,他做了很詳細的調查。
因此,常念誌也了解到,陳曼可的丈夫幾年前就因為車禍去世了,而楊迪也癱瘓在床好多年。
陳曼可不得不忍著悲傷,每天留在家裏看護無法行動的老人,還要照顧沒有長大的孩子。
每天僅僅是照顧老人和孩子,就已經占據了她近乎大半的時間,而其他零散的時間,陳曼可會去洗衣房領些需要手洗的衣服迴家清洗,換取些許收入。
這件事周圍居住的鄰居都知道,大家對陳曼可這個做人家兒媳的都是豎著大拇指,沒有任何不好的話說。
做兒媳的能夠做到這個份上,沒人能夠挑出任何不好的地方了。
今天,常念誌親自登門,和陳曼可攤牌了。
他坦言他已經知道了陳曼可冒領老人退休金的事實,並表明了會將之寫成報道,也願意為這個艱難的家庭提供幫助。
為了這個他還特地去了那座山,在發生滑坡的路段拍了照片。
喝下杯裏最後一口啤酒,常念誌將照片重新塞進了口袋。
他已經下定了決心,是非對錯都不該由他來評判。常念誌準備將事實完完全全的寫出來,其他的就留給公眾來討論吧。
走出了小飯館,常念誌往家裏走去。
他已經獨居很多年了,倒也自在。
通往家的方向有條近路,就在高速路橋下,穿過去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