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若初笑了笑,沒有反駁安繁的話。
安繁說道,“若初,其實我覺得,這個可以進貢給皇帝。”
雖然這冰粉的賣相,味道,然後食材都比不上禦膳房那些食物,但是,這冰粉勝在新鮮。
在這炎炎夏日中,冰冰涼涼的東西,不止會受到皇帝的喜愛,後果那群娘娘們自然也是如此。
所以,這一碗冰粉,不僅僅是打入各個大臣家眷的好東西,甚至還是打入後宮的好東西。
民以食為天,哪怕是皇帝皇後這些,也不能免俗。
“當然可以,如果你們確定要進貢的話,那就找一個可以舉一反三,並且你們非常信任的廚子。”
安繁作為暗衛二十之一,肯定不可能當廚子進到禦膳房去。而一般的廚子,即便學會了明若初的這些吃食,送了進去,也會很快被淘汰。
因此,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讓人們知道了螃蟹可以吃,繼而各種各樣的烹飪方式就出現了。人們隻會記得烹飪得好吃那個人,卻不會記得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如果這個廚房廚藝不好,無法研究出新花樣來,在別人研究出來後,自然而然會被皇帝所遺忘。
而被遺忘的廚子,在禦膳房裏能有什麽好下場?
安繁明白明若初的意思,她小聲的對明若初說,“這個,你可以告訴主子。”
明若初卻是搖了搖頭,“你我都能想到的事情,末哥哥怎會沒考慮到,但他既然現在什麽都沒說,那麽就說明這其中還有問題存在。”
的確,要找一個信任的大廚並不容易,再加上必須要有清白的過往,如果稍微有一點問題,把沈修末給查了出來。
那麽,在他們所預想的未來還沒到來之前,他就會先被曝光,而那個時候……會死得非常之淒慘!
安繁有些汗顏,她跟了主子這麽久,怎麽還沒一個小姑娘了解主子?
也是,主子那麽聰明,她都能想到的事情,主子怎麽可能想不到。之所以沒說,那肯定是因為有什麽問題給絆住了,無法實現這件事。
吃完冰粉,感覺整個人都活了過來,明若初伸了一個懶腰,“啊,想睡覺了呀。”
“你去休息,這裏我來收拾。”
“我們一起收拾吧,收拾完了,我去拿我特指的銅鍋。”
那是之前明若初讓嬤嬤去打的銅鍋,中間隔開,一邊煮紅湯,一邊煮清湯。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跟明若初一樣,喜歡吃辣,可以吃辣。
收拾完了,明若初將銅鍋拿了過來,然後開始在院子裏架灶,用石頭堆砌起來,放置厚厚的鐵板,中間預留一個放炭進去口。
她是可以用明火來,但因為是柴火,不是天然氣,感覺還不如用炭火好。
弄完這一切,開始燒炭了,在廚房裏把火燒起來,然後開始炒料,炒好的紅湯調料倒進銅鍋的一邊,然後將燒好的炭火,放到鐵板上。
接著把銅鍋放在了新架的灶上,另一邊,她將高湯倒了進去,然後放進一些清熱去火,溫補的藥材。
明若初不會用藥膳,但這些藥材是前世經常吃到的,所以她很清楚。
安繁說道,“若初,其實我覺得,這個可以進貢給皇帝。”
雖然這冰粉的賣相,味道,然後食材都比不上禦膳房那些食物,但是,這冰粉勝在新鮮。
在這炎炎夏日中,冰冰涼涼的東西,不止會受到皇帝的喜愛,後果那群娘娘們自然也是如此。
所以,這一碗冰粉,不僅僅是打入各個大臣家眷的好東西,甚至還是打入後宮的好東西。
民以食為天,哪怕是皇帝皇後這些,也不能免俗。
“當然可以,如果你們確定要進貢的話,那就找一個可以舉一反三,並且你們非常信任的廚子。”
安繁作為暗衛二十之一,肯定不可能當廚子進到禦膳房去。而一般的廚子,即便學會了明若初的這些吃食,送了進去,也會很快被淘汰。
因此,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讓人們知道了螃蟹可以吃,繼而各種各樣的烹飪方式就出現了。人們隻會記得烹飪得好吃那個人,卻不會記得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如果這個廚房廚藝不好,無法研究出新花樣來,在別人研究出來後,自然而然會被皇帝所遺忘。
而被遺忘的廚子,在禦膳房裏能有什麽好下場?
安繁明白明若初的意思,她小聲的對明若初說,“這個,你可以告訴主子。”
明若初卻是搖了搖頭,“你我都能想到的事情,末哥哥怎會沒考慮到,但他既然現在什麽都沒說,那麽就說明這其中還有問題存在。”
的確,要找一個信任的大廚並不容易,再加上必須要有清白的過往,如果稍微有一點問題,把沈修末給查了出來。
那麽,在他們所預想的未來還沒到來之前,他就會先被曝光,而那個時候……會死得非常之淒慘!
安繁有些汗顏,她跟了主子這麽久,怎麽還沒一個小姑娘了解主子?
也是,主子那麽聰明,她都能想到的事情,主子怎麽可能想不到。之所以沒說,那肯定是因為有什麽問題給絆住了,無法實現這件事。
吃完冰粉,感覺整個人都活了過來,明若初伸了一個懶腰,“啊,想睡覺了呀。”
“你去休息,這裏我來收拾。”
“我們一起收拾吧,收拾完了,我去拿我特指的銅鍋。”
那是之前明若初讓嬤嬤去打的銅鍋,中間隔開,一邊煮紅湯,一邊煮清湯。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跟明若初一樣,喜歡吃辣,可以吃辣。
收拾完了,明若初將銅鍋拿了過來,然後開始在院子裏架灶,用石頭堆砌起來,放置厚厚的鐵板,中間預留一個放炭進去口。
她是可以用明火來,但因為是柴火,不是天然氣,感覺還不如用炭火好。
弄完這一切,開始燒炭了,在廚房裏把火燒起來,然後開始炒料,炒好的紅湯調料倒進銅鍋的一邊,然後將燒好的炭火,放到鐵板上。
接著把銅鍋放在了新架的灶上,另一邊,她將高湯倒了進去,然後放進一些清熱去火,溫補的藥材。
明若初不會用藥膳,但這些藥材是前世經常吃到的,所以她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