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齊元邊境
開局收女帝,我成軍火頭子了 作者:雲間的秘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難道要朕向齊國稱臣?”元薇怒視宋無忌。
大元帝國和大齊帝國以往可是齊名的大國,新元號稱是大元帝國的延續,她要中興大元,怎麽可能向齊國稱臣,若是如此,她有何麵目去見元家皇族列祖列宗!
戶部尚書接著道:“陛下,稱臣那肯定不行的。但是我們也不用一棍子打死,可以表明立場,讓田敏之再去迴稟齊皇。
談判終究還是有來有迴才行。
目前,我們確實很需要齊國的糧食,如此才能夠將國內糧價給壓下去。請陛下為天下百姓著想,暫忍一時之辱。”
新元百官急著和大齊通商,那也是因為新元的糧食產量確實不夠,每年都有缺口,不少百姓吃都吃不飽,餓死的人不計其數。
宋無忌身為戶部尚書,每年在調度糧食上花費的時間和錢財就不計其數。
元薇冷哼一聲,死死地盯著宋無忌。
新元有那麽缺糧嗎?當然有,每年的確都有不少人死於饑荒。
雖然這些年年景不好,糧食產量存在缺口是事實,但是不少地主豪紳、世家豪族屯糧居奇,將糧食藏起來不流入市場,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王朝動蕩,手中有糧就意味著有底氣,這些西部的豪族勢力可沒有像表麵上對她那麽忠心耿耿。
元薇和這些士族打交道多少次,想從他們手中弄出些糧食來,也是困難得很,而且朝廷也不能硬來,所以成效不大。
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元薇隻能將目光轉移到國外去,大齊帝國和那些附屬小國就是目標。
齊國是產糧的大國,實力又雄厚,此次若非是為了鐵礦而來,恐怕也不願意將糧食賣往新元。
正在兩人爭執間。
“陛下,兵部尚書求見。”一名女官進來稟報。
“讓他進來。”元薇開口道。
兵部尚書魏禮泉快步進來,“參見陛下,臣有要事稟告。”
“講。”元薇道,戶部尚書也是重臣,聽一聽也無妨,元薇也沒讓他離開。
“陛下,邊關八百裏加急,齊元邊境發現大量齊國兵馬異動,先頭部隊已經越過邊境線。要是齊軍沒有停止行軍的話,今天恐怕已經兵臨孟砂關下。”魏禮泉匆忙說道,額頭上滴下來一滴冷汗。
他也沒想到,大齊使臣田敏之還在幽州城和他們談判通商,邊境竟然有大軍壓境了。
“什麽?”元薇臉色頓變,還沒談攏,沒想到邊關竟然告急了。
“召大齊使臣,朕要問問他,齊國想幹什麽?”元薇怒聲道,立即派人去將田敏之叫來。
沒多久,田敏之就來了,一進來就嚷道∶“女帝陛下,你突然派人將我大齊的使團控製住是怎麽迴事?莫非你不想談了,想欺我大齊不成?”
田敏之可謂是有恃無恐,元薇凝視他,一言不發,兵部尚書魏禮泉率先厲聲質問道∶“田大人,你齊國兵馬突然進入我新元境內,是想要幹什麽?”
田敏之聞言,似乎早有所料,也不再嚷嚷,笑著道∶“原來是這事啊,陛下何必大驚小怪,我們兩國不是在談判嗎?我皇派人,自然是為微臣談判增加一點籌碼。
女帝陛下放心,在我們談判出結果之前,我大齊兵馬肯定不會對新元城池發起進攻的。”
元薇臉色陰沉下來,“你竟然敢脅迫朕。”
這邊境異動果然是和談判一起來的,想要威脅她答應齊國的條件。
“女帝陛下,形勢明擺著,新元朝廷並沒有能力和我齊國大軍交鋒,陛下若是不答應也成,就等著我齊國大軍,馬踏幽州,將新元徹底收入囊中。”
大齊使臣田敏之囂張開口,弱國無外交,當年大元帝國兵鋒強盛之時,又何嚐不是這樣對待齊國的。
如今大齊不過是將一切都還迴來。
齊皇有意整頓兵事,重現當年大齊的輝煌,國內正需要大量武器,齊國境內的鐵礦都已經有了主人,齊皇也不好強行征收,正好新元邊境區域發現了鐵礦,於是齊皇就提出來這個主意來,和新元通商。
當然,如今的新元隻有十八州的疆域,遠遠比不上當年的大元帝國,齊皇當然不想和新元做平等的交易。
新元缺糧在齊國並非是秘密,如若不然新元也不用一次次派人往大齊談判,希望兩國建交。
齊皇如今並不打算大規模用兵,不過這不妨礙他起兵威懾新元。
一直以來,新元的防禦重點都在東麵,以前還有江泰山統攝靈州兵馬,節製整個西部兵力,從新元建立之後,為了鞏固元薇的帝位,西境兵力被不斷抽調,整體防禦早就不如當年。
如果新元一定不肯答應的話,大齊不介意發動一場局部戰爭,將鐵礦拿到手裏,到時候難過的還是新元。
“你當真是放肆,朕馬上調兵前往孟砂關,朕倒要看看齊國有沒有這個膽子打一場。”元薇怒道,“將田敏之給朕抓起來,帶下去。”
田敏之也沒有反抗,被帶了下去,離開的時候依然哈哈大笑,囂張至極。
兵部尚書魏禮泉和戶部尚書宋無忌也是神色大變道∶“陛下,不可急躁啊,興兵之事還是需要召集群臣商議。如今國內新定,糧食不足,實在不宜掀起大戰。”
“召文武官員禦書房見駕。”元薇冷冷地道。
很快,新元的高層官員都來到了禦書房,連右相嚴雍聽到消息也來了,沒有繼續躲在家裏。
“陛下,齊國興兵犯境?”一位白袍老將有些著急地問道,“齊國去的是孟砂關?”
新元和大齊帝國交界地帶,小國林立,足有十幾個,有的一縣之地便是一國,這些國家當年都是在大元帝國和大齊帝國的扶持下建立起來的,成為兩大強國之間的緩衝。
隨著大元帝國的衰落,這些小國基本上都成了大齊帝國的附屬小國。
新元和齊國接壤的區域,實際上隻剩下了四座關口,孟砂關就是其中之一。
孟砂關的守將正是這位白袍老將張勁鬆的兒子,隻是為了積攢軍功的才將人送去孟砂關的,畢竟這幾年齊元邊境還是比較和平的。
他兒子有多大能耐,張勁鬆心中哪裏能不知道,這可是家中的獨苗啊!
因此聽到齊國大軍兵臨孟砂關,他有些坐不住了。
大元帝國和大齊帝國以往可是齊名的大國,新元號稱是大元帝國的延續,她要中興大元,怎麽可能向齊國稱臣,若是如此,她有何麵目去見元家皇族列祖列宗!
戶部尚書接著道:“陛下,稱臣那肯定不行的。但是我們也不用一棍子打死,可以表明立場,讓田敏之再去迴稟齊皇。
談判終究還是有來有迴才行。
目前,我們確實很需要齊國的糧食,如此才能夠將國內糧價給壓下去。請陛下為天下百姓著想,暫忍一時之辱。”
新元百官急著和大齊通商,那也是因為新元的糧食產量確實不夠,每年都有缺口,不少百姓吃都吃不飽,餓死的人不計其數。
宋無忌身為戶部尚書,每年在調度糧食上花費的時間和錢財就不計其數。
元薇冷哼一聲,死死地盯著宋無忌。
新元有那麽缺糧嗎?當然有,每年的確都有不少人死於饑荒。
雖然這些年年景不好,糧食產量存在缺口是事實,但是不少地主豪紳、世家豪族屯糧居奇,將糧食藏起來不流入市場,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王朝動蕩,手中有糧就意味著有底氣,這些西部的豪族勢力可沒有像表麵上對她那麽忠心耿耿。
元薇和這些士族打交道多少次,想從他們手中弄出些糧食來,也是困難得很,而且朝廷也不能硬來,所以成效不大。
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元薇隻能將目光轉移到國外去,大齊帝國和那些附屬小國就是目標。
齊國是產糧的大國,實力又雄厚,此次若非是為了鐵礦而來,恐怕也不願意將糧食賣往新元。
正在兩人爭執間。
“陛下,兵部尚書求見。”一名女官進來稟報。
“讓他進來。”元薇開口道。
兵部尚書魏禮泉快步進來,“參見陛下,臣有要事稟告。”
“講。”元薇道,戶部尚書也是重臣,聽一聽也無妨,元薇也沒讓他離開。
“陛下,邊關八百裏加急,齊元邊境發現大量齊國兵馬異動,先頭部隊已經越過邊境線。要是齊軍沒有停止行軍的話,今天恐怕已經兵臨孟砂關下。”魏禮泉匆忙說道,額頭上滴下來一滴冷汗。
他也沒想到,大齊使臣田敏之還在幽州城和他們談判通商,邊境竟然有大軍壓境了。
“什麽?”元薇臉色頓變,還沒談攏,沒想到邊關竟然告急了。
“召大齊使臣,朕要問問他,齊國想幹什麽?”元薇怒聲道,立即派人去將田敏之叫來。
沒多久,田敏之就來了,一進來就嚷道∶“女帝陛下,你突然派人將我大齊的使團控製住是怎麽迴事?莫非你不想談了,想欺我大齊不成?”
田敏之可謂是有恃無恐,元薇凝視他,一言不發,兵部尚書魏禮泉率先厲聲質問道∶“田大人,你齊國兵馬突然進入我新元境內,是想要幹什麽?”
田敏之聞言,似乎早有所料,也不再嚷嚷,笑著道∶“原來是這事啊,陛下何必大驚小怪,我們兩國不是在談判嗎?我皇派人,自然是為微臣談判增加一點籌碼。
女帝陛下放心,在我們談判出結果之前,我大齊兵馬肯定不會對新元城池發起進攻的。”
元薇臉色陰沉下來,“你竟然敢脅迫朕。”
這邊境異動果然是和談判一起來的,想要威脅她答應齊國的條件。
“女帝陛下,形勢明擺著,新元朝廷並沒有能力和我齊國大軍交鋒,陛下若是不答應也成,就等著我齊國大軍,馬踏幽州,將新元徹底收入囊中。”
大齊使臣田敏之囂張開口,弱國無外交,當年大元帝國兵鋒強盛之時,又何嚐不是這樣對待齊國的。
如今大齊不過是將一切都還迴來。
齊皇有意整頓兵事,重現當年大齊的輝煌,國內正需要大量武器,齊國境內的鐵礦都已經有了主人,齊皇也不好強行征收,正好新元邊境區域發現了鐵礦,於是齊皇就提出來這個主意來,和新元通商。
當然,如今的新元隻有十八州的疆域,遠遠比不上當年的大元帝國,齊皇當然不想和新元做平等的交易。
新元缺糧在齊國並非是秘密,如若不然新元也不用一次次派人往大齊談判,希望兩國建交。
齊皇如今並不打算大規模用兵,不過這不妨礙他起兵威懾新元。
一直以來,新元的防禦重點都在東麵,以前還有江泰山統攝靈州兵馬,節製整個西部兵力,從新元建立之後,為了鞏固元薇的帝位,西境兵力被不斷抽調,整體防禦早就不如當年。
如果新元一定不肯答應的話,大齊不介意發動一場局部戰爭,將鐵礦拿到手裏,到時候難過的還是新元。
“你當真是放肆,朕馬上調兵前往孟砂關,朕倒要看看齊國有沒有這個膽子打一場。”元薇怒道,“將田敏之給朕抓起來,帶下去。”
田敏之也沒有反抗,被帶了下去,離開的時候依然哈哈大笑,囂張至極。
兵部尚書魏禮泉和戶部尚書宋無忌也是神色大變道∶“陛下,不可急躁啊,興兵之事還是需要召集群臣商議。如今國內新定,糧食不足,實在不宜掀起大戰。”
“召文武官員禦書房見駕。”元薇冷冷地道。
很快,新元的高層官員都來到了禦書房,連右相嚴雍聽到消息也來了,沒有繼續躲在家裏。
“陛下,齊國興兵犯境?”一位白袍老將有些著急地問道,“齊國去的是孟砂關?”
新元和大齊帝國交界地帶,小國林立,足有十幾個,有的一縣之地便是一國,這些國家當年都是在大元帝國和大齊帝國的扶持下建立起來的,成為兩大強國之間的緩衝。
隨著大元帝國的衰落,這些小國基本上都成了大齊帝國的附屬小國。
新元和齊國接壤的區域,實際上隻剩下了四座關口,孟砂關就是其中之一。
孟砂關的守將正是這位白袍老將張勁鬆的兒子,隻是為了積攢軍功的才將人送去孟砂關的,畢竟這幾年齊元邊境還是比較和平的。
他兒子有多大能耐,張勁鬆心中哪裏能不知道,這可是家中的獨苗啊!
因此聽到齊國大軍兵臨孟砂關,他有些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