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李世民震驚了,就連其他人也紛紛向李厥投來驚訝的目光。


    原因無它,隻因他的話太嚇人!


    事實上,不論是在座的大臣,還是李世民這個皇帝,都非常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大唐必然會被其他王朝所取代。


    他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將這個時間延長……延長個幾百年而已。


    然而,如果真有辦法讓後世所有王朝都沿用“唐人”這個稱唿,那他們真的是做夢都能笑醒。


    哪怕死後幾百年,他們的後人依然可以拍著胸脯說,自己的祖先做過一件大事,一件影響後世幾百年的事!


    “孫兒可以試試……”


    “試試啊……”


    李世民聞言有些失望,不過失望過後他倒是覺得,李厥這樣說才是合理的。


    畢竟,誰敢保證幾百年以後的事呢?


    “你打算如何做?”


    李厥略微沉吟一下道。


    “迴陛下,首先咱們要以律法的形式確立一件事,那就是大唐到底是咱們老李家的,還是屬於天下所有臣民的。”


    李世民一聽這話就有些不悅,心想這孫子咋還揪著這事不忘了呢?


    難道他不知道,這大唐將來必將屬於他嗎?


    “大孫,這事不重要吧?”


    “陛下,此事非常重要,直接關乎到大唐的方方麵麵。”


    “孫兒舉個不恰當的例子,駕駛突厥打到長安,突厥可汗對大唐的官員和百姓承諾,他們原來如何生活,今後就如何生活,甚至還會將皇室的財產、土地分給他們,您說大唐的臣民還會反抗突厥嗎?”


    “這……”


    李世民有些懂李厥到底想說啥了,隻是他心裏無法接受罷了。


    “難道規定大唐屬於天下臣民,他們就能保護朕,保護長安?”


    “陛下,保家衛國,匹夫有責。然則,衛的是誰的國,是屬於他們的國,還是屬於某家某姓的國,這裏邊可有著非常大的區別!”


    李厥此言一出,李世民覺得非常刺耳,但馬周、劉洎等人卻覺得如同天籟。


    嫡長孫竟然還有此等卓絕之思想?


    “陛下,您不用擔心自己的地位受損,其實這隻是改革的一環。”


    “在確立大唐的屬性後,我們還要開展民族主義教育,讓大唐百姓知道自己屬於什麽民族,從而確立自己的歸屬感。”


    “民族?”


    李厥此言一出,不僅僅是李世民愣住,就連馬周、劉洎、褚遂良等人也是一臉大寫的懵逼。


    事實上,古人是沒有民族觀念和國家觀念的。


    不僅古代的中國沒有,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沒有。


    比如說突厥,他們從不將自己當成是一個民族,他們隻會在意自己所在的部族。


    因此,突厥內部矛盾重重,最終分裂為東西突厥。


    真正意義上的民族覺醒是從一戰以後才開始,這個時期的人們才漸漸從文化、語言、文字等多維度的角度來審視自己,確立自己,從而有了民族意識。


    中華這片大地上的人們,這才終於認識到自身和異族的差異,紛紛拿起武器保衛民族獨立。


    然而,在沒有民族意識的古代,不論是普通百姓還是士大夫,對於改朝換代的態度都非常統一,無非換個皇帝而已。


    現在的大唐非常強盛,但對於天下百姓來說,相較於隋朝、漢朝、秦朝,不過是換了個姓李的皇帝罷了。


    李厥想要做的就是改變這一切,讓天下百姓真真切切的意識到,他們所處的王朝不僅僅是個王朝,更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符號。


    隻是這件事很難,可能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努力。


    李世民沉思良久,這才帶著幾分不確定的道。


    “李厥,你所說的民族,是不是跟突厥的部族有些類似?”


    李厥聞言搖搖頭。


    “迴阿翁,部族是部族,民族是民族。”


    “民族是有著統一的文字、語言、文化傳承,以及共同認可的祖先。”


    “共同認可的祖先?”


    “秦漢嗎?”


    李厥聞言點點頭,然後又搖搖頭。


    “秦漢可以算,但還可以往前推,比如說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


    “若是這樣算,拓跋鮮卑也能算作華夏一族了……”


    李世民祖上有鮮卑血統,一聽馬周這話立馬來了興趣。


    “啥情況,鮮卑也算華夏一族?”


    “迴陛下,鮮卑祖上乃是黃帝後裔,理應算華夏一脈!”


    “哦?”


    有了馬周這番話,其他人也紛紛打開話匣子。


    “陛下,其實西南部族也可以算華夏族裔,因為他們祖上乃是蚩尤,就是曾經跟黃帝打仗那個……”


    “其實嚴格來說,吐穀渾人也跟華夏有千絲萬縷之聯係。”


    “商人就是發源於此,在其後的周人也發祥於此,其祖上應該都跟羌人有關……”


    李世民聽著眾人的話,突然眼前一亮道。


    “高句麗是不是也跟華夏有關?”


    “朕以前聽人講書,說箕子東渡建立了朝鮮……”


    李世民讀書不多,這段典故還是聽別人說的。但馬周等人聞言,立馬就給他補上了。


    “迴陛下,確實有此事。”


    “據說周武王滅商之後,帝辛的叔叔東渡建立朝鮮國,史稱箕子王朝。後來箕子王朝被衛氏取代,建立衛氏朝鮮。其國土包含現在的高句麗、真番、臨屯、沃沮扶餘等地。再後來,高句麗崛起,但現在的高麗半島,已經跟當年美神”


    “在秦漢時期,扶餘人朱蒙建國於紇升骨城,高句麗始見於史冊。”


    “先今高句麗之王族幾經更替,已傳承六百餘年矣……”


    李世民聽聞高句麗已經建國六百多年,心裏被小小的震撼了下。


    “想不到小小的高麗竟然建國六百餘年,曆經漢末、魏晉……”


    馬周聞言不屑的笑了笑道。


    “高句麗偏安一隅,周邊無強國,即使內部有點隱患也能很快平定,當然存活的時間長。


    “相比之下,中原之地物阜民豐,人傑地靈,英雄輩出,戰亂多一點也實屬正常。”


    “但天朝永遠是天朝,小國永遠是小國。”


    “即使高句麗憑借高山險阻,擋住了隋煬帝的三次親征。但隻要陛下的王師一到,定然能將其一舉平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嫡長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勝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勝火並收藏大唐嫡長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