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這話不僅給李厥整懵了,就是一旁站著的蕭瑀也愣了下。
因為大唐就沒有皇子皇孫跪拜先生的規矩!
其他小夥伴聞言也是集體大腦短路,一個個心想皇家啥時候這麽尊師重道了?
“跪?”
李厥略微猶豫下,還是決定跪一下。
畢竟他在長安待不了幾年,肯定要在李治登基之前跑的遠遠的。
因此,這幾年時間裏,他不想跟李治產生任何矛盾。
隻要讓他平安的抵達封地,再給他幾年時間猥瑣發育,他有把握帶著大軍殺迴長安!
蕭瑀見李厥真要對自己行跪禮,嚇得趕忙將其拉住。
“免了!”
“又不是什麽大事,犯不著道歉!”
“哦……”
蕭瑀說完這話就不再糾結小紙條的問題,他算看出來了,李治一直在針對這孩子,自己越是表現出對這孩子的喜愛,李治就會越憤怒。
雖然蕭瑀不再關注李厥,但李治依然非常生氣。
畢竟他才是太子,先生應該更多的關注他才對!
蕭瑀上完課,夾著書本離去,臨走之前意味深長的看了李厥一眼,李厥立馬明白咋迴事,當即跟了上去。
“李厥,你又要幹嘛?”
“九叔,我送先生迴家呀!”
“你……你快去快迴,莫要讓你阿翁擔心!”
“哦!”
不多時,李厥和蕭瑀來到朱雀大街上。
李厥看著朱雀大街兩旁叫賣的小攤販跟之前的價格一樣,笑著跟蕭瑀打趣道。
“這麽多天過去了,他們都沒漲價,看來糧價應該是穩住了!”
蕭瑀聞言笑吟吟道。
“陛下已經下令打開常平倉了,這要是還穩不住糧價,那大唐可就真出災荒嘍!”
“哦?”
“我咋不知道這事?”
蕭瑀聞言暗暗翻了個白眼。
“你阿翁做事,還需要向你匯報嗎?”
“這……這倒不用……”
“學生隻是覺得糧價太低也不好,應該讓糧價再漲漲!”
“哦?”
“敢問嫡長孫殿下,此言是何意?”
“先生沒聽過穀賤傷農嗎?”
“哦……”
蕭瑀自然聽過這話,但他此時滿心隻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探知李厥的腦袋到底有多聰明。
“詳細說說!”
“先生,若是糧價太低,百姓就不愛種地,或者隻種夠自己吃的即可。”
蕭瑀聞言點點頭,這個道理他知道,他想聽點不一樣的。
“沒有別的了嗎?”
“還有……”
“還有經濟是個大循環!”
“哦?”
蕭瑀一聽這話頓時來了興趣,因為這個觀點他別說知道了,就連聽都是第一次。
“詳細說說!”
“怎麽跟您說呢……”
“單說大唐的經濟吧,其實非常落後,很多時候人們還是用糧食、布帛當做貨幣,其實這就是一種以物易物的傳統貿易手段。”
“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種糧的人手裏沒錢,織布的人手裏也沒錢。”
“如果能適當提高糧食、布匹價格,使他們跟相應的銅錢掛鉤,那麽織布和種糧的百姓就能將多餘的糧食和布匹賣錢,他們手裏有了閑錢就會消費,比如說來曲江池遊玩,或者買一些精美的瓷器、陶器,以及金頭花、首飾之類。”
“這樣一來,製作頭花、首飾的匠人也能掙到錢,他們再拿掙到的錢去市場買農民種出來的糧食、布匹,這就成了一個經濟大循環。”
“一旦大唐的經濟循環起來,每個人都能從中得利,即使朝廷也可以直接收取銅錢當賦稅,再用收來的銅錢購買農民手裏的糧食、布匹,或者直接作為俸祿發放給官員。”
蕭瑀聽到這話心裏一驚,他非常敏銳的發現其中一個關鍵點,那就是朝廷直接收取銅錢當賦稅!
“嫡長孫殿下,你是說隻要經濟循環起來,朝廷就可以用銅錢取代糧食、布匹收取稅賦?”
李厥聞言點點頭。
“不止!”
“租庸調都可以折算成銅錢,或者銀錢,朝廷再用收上來的銅錢雇傭百姓做工,用以代替現行的徭役製度。”
“這樣一來,有錢的人交錢,沒錢的人出力,社會各方人員都能得到便利。”
“這這這……”
蕭瑀聽到這話整個人都驚呆了,這可是治國良策呀!
如果這些話出自朝廷宰輔,他定然不會驚訝,甚至會覺得漏洞百出。
可這話出自一個隻有十歲的孩童,他就不得不驚訝了。
“嫡長孫殿下,你是怎麽想到這些的?”
“我……我也不知道,就是隨便亂想的……”
“天才!”
“難怪你阿翁那般喜歡你,換成是誰有你這樣聰明的孫兒,都會視若珍寶,奉若明珠!”
李厥聽到這話不屑的撇撇嘴,前幾天李二還差點把他吊在房梁上打呢……
“先生,學生有個問題。”
“什麽問題?”
“京兆尹故意給李義府和蘇定方使絆子,不讓他們征發徭役……”
蕭瑀聞言反問道。
“你想讓他們做什麽?”
“迴先生,我想讓他們疏浚流經長安的河流,改善長安百姓的飲水問題。同時我還想讓他們修繕道路,對於年久失修的坊牆也修繕加固……”
“哦?”
蕭瑀很快就聽出不對勁了,這些東西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而且必定有通盤的考量。
“有詳細點的條陳嗎?”
“有!”
李厥從袖子裏摸出一份長安規劃綱要遞給蕭瑀,蕭瑀直接坐在路邊的石頭上翻看起來。
隻是看了一會兒,蕭瑀再次被李厥給震驚。
因為上邊不僅要修繕道路、疏浚河流,還要在每個坊都打造水井,修建排水渠,甚至還有明溝、暗渠的分開排水設置。
若是真能按照上邊的規劃綱要來執行,那麽長安百姓可就有福了。
不過蕭瑀很快就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想要做成這些事需要耗費不少的錢糧。
“敢問嫡長孫殿下,您打算去哪兒弄這些錢?”
李厥聞言反問道。
“朝廷沒錢嗎?”
“朝廷自然是有錢,但恐怕還沒有多餘的錢用在這上邊……”
“嫡長孫殿下若是搞不定錢糧的問題,為師勸你還是放棄這份綱要吧,隻做點簡單事情即可!”
“若學生非要做呢?”
蕭瑀聞言哈哈一笑。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精神可嘉,但也隻是可嘉,不是做事的態度,哈哈哈!”
“先生,我真能解決錢的問題!”
“哦?”
蕭瑀見李厥這樣說,當即神色一凜。
“若殿下真能自行解決錢糧問題,那京兆尹的事為師替你解決!”
“您老解決?”
“如果學生沒記錯的話,您老管不著京兆尹吧?”
蕭瑀聞言冷哼一聲。
“誰說我管不著,老夫這就帶你去找那劣徒!”
因為大唐就沒有皇子皇孫跪拜先生的規矩!
其他小夥伴聞言也是集體大腦短路,一個個心想皇家啥時候這麽尊師重道了?
“跪?”
李厥略微猶豫下,還是決定跪一下。
畢竟他在長安待不了幾年,肯定要在李治登基之前跑的遠遠的。
因此,這幾年時間裏,他不想跟李治產生任何矛盾。
隻要讓他平安的抵達封地,再給他幾年時間猥瑣發育,他有把握帶著大軍殺迴長安!
蕭瑀見李厥真要對自己行跪禮,嚇得趕忙將其拉住。
“免了!”
“又不是什麽大事,犯不著道歉!”
“哦……”
蕭瑀說完這話就不再糾結小紙條的問題,他算看出來了,李治一直在針對這孩子,自己越是表現出對這孩子的喜愛,李治就會越憤怒。
雖然蕭瑀不再關注李厥,但李治依然非常生氣。
畢竟他才是太子,先生應該更多的關注他才對!
蕭瑀上完課,夾著書本離去,臨走之前意味深長的看了李厥一眼,李厥立馬明白咋迴事,當即跟了上去。
“李厥,你又要幹嘛?”
“九叔,我送先生迴家呀!”
“你……你快去快迴,莫要讓你阿翁擔心!”
“哦!”
不多時,李厥和蕭瑀來到朱雀大街上。
李厥看著朱雀大街兩旁叫賣的小攤販跟之前的價格一樣,笑著跟蕭瑀打趣道。
“這麽多天過去了,他們都沒漲價,看來糧價應該是穩住了!”
蕭瑀聞言笑吟吟道。
“陛下已經下令打開常平倉了,這要是還穩不住糧價,那大唐可就真出災荒嘍!”
“哦?”
“我咋不知道這事?”
蕭瑀聞言暗暗翻了個白眼。
“你阿翁做事,還需要向你匯報嗎?”
“這……這倒不用……”
“學生隻是覺得糧價太低也不好,應該讓糧價再漲漲!”
“哦?”
“敢問嫡長孫殿下,此言是何意?”
“先生沒聽過穀賤傷農嗎?”
“哦……”
蕭瑀自然聽過這話,但他此時滿心隻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探知李厥的腦袋到底有多聰明。
“詳細說說!”
“先生,若是糧價太低,百姓就不愛種地,或者隻種夠自己吃的即可。”
蕭瑀聞言點點頭,這個道理他知道,他想聽點不一樣的。
“沒有別的了嗎?”
“還有……”
“還有經濟是個大循環!”
“哦?”
蕭瑀一聽這話頓時來了興趣,因為這個觀點他別說知道了,就連聽都是第一次。
“詳細說說!”
“怎麽跟您說呢……”
“單說大唐的經濟吧,其實非常落後,很多時候人們還是用糧食、布帛當做貨幣,其實這就是一種以物易物的傳統貿易手段。”
“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種糧的人手裏沒錢,織布的人手裏也沒錢。”
“如果能適當提高糧食、布匹價格,使他們跟相應的銅錢掛鉤,那麽織布和種糧的百姓就能將多餘的糧食和布匹賣錢,他們手裏有了閑錢就會消費,比如說來曲江池遊玩,或者買一些精美的瓷器、陶器,以及金頭花、首飾之類。”
“這樣一來,製作頭花、首飾的匠人也能掙到錢,他們再拿掙到的錢去市場買農民種出來的糧食、布匹,這就成了一個經濟大循環。”
“一旦大唐的經濟循環起來,每個人都能從中得利,即使朝廷也可以直接收取銅錢當賦稅,再用收來的銅錢購買農民手裏的糧食、布匹,或者直接作為俸祿發放給官員。”
蕭瑀聽到這話心裏一驚,他非常敏銳的發現其中一個關鍵點,那就是朝廷直接收取銅錢當賦稅!
“嫡長孫殿下,你是說隻要經濟循環起來,朝廷就可以用銅錢取代糧食、布匹收取稅賦?”
李厥聞言點點頭。
“不止!”
“租庸調都可以折算成銅錢,或者銀錢,朝廷再用收上來的銅錢雇傭百姓做工,用以代替現行的徭役製度。”
“這樣一來,有錢的人交錢,沒錢的人出力,社會各方人員都能得到便利。”
“這這這……”
蕭瑀聽到這話整個人都驚呆了,這可是治國良策呀!
如果這些話出自朝廷宰輔,他定然不會驚訝,甚至會覺得漏洞百出。
可這話出自一個隻有十歲的孩童,他就不得不驚訝了。
“嫡長孫殿下,你是怎麽想到這些的?”
“我……我也不知道,就是隨便亂想的……”
“天才!”
“難怪你阿翁那般喜歡你,換成是誰有你這樣聰明的孫兒,都會視若珍寶,奉若明珠!”
李厥聽到這話不屑的撇撇嘴,前幾天李二還差點把他吊在房梁上打呢……
“先生,學生有個問題。”
“什麽問題?”
“京兆尹故意給李義府和蘇定方使絆子,不讓他們征發徭役……”
蕭瑀聞言反問道。
“你想讓他們做什麽?”
“迴先生,我想讓他們疏浚流經長安的河流,改善長安百姓的飲水問題。同時我還想讓他們修繕道路,對於年久失修的坊牆也修繕加固……”
“哦?”
蕭瑀很快就聽出不對勁了,這些東西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而且必定有通盤的考量。
“有詳細點的條陳嗎?”
“有!”
李厥從袖子裏摸出一份長安規劃綱要遞給蕭瑀,蕭瑀直接坐在路邊的石頭上翻看起來。
隻是看了一會兒,蕭瑀再次被李厥給震驚。
因為上邊不僅要修繕道路、疏浚河流,還要在每個坊都打造水井,修建排水渠,甚至還有明溝、暗渠的分開排水設置。
若是真能按照上邊的規劃綱要來執行,那麽長安百姓可就有福了。
不過蕭瑀很快就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想要做成這些事需要耗費不少的錢糧。
“敢問嫡長孫殿下,您打算去哪兒弄這些錢?”
李厥聞言反問道。
“朝廷沒錢嗎?”
“朝廷自然是有錢,但恐怕還沒有多餘的錢用在這上邊……”
“嫡長孫殿下若是搞不定錢糧的問題,為師勸你還是放棄這份綱要吧,隻做點簡單事情即可!”
“若學生非要做呢?”
蕭瑀聞言哈哈一笑。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精神可嘉,但也隻是可嘉,不是做事的態度,哈哈哈!”
“先生,我真能解決錢的問題!”
“哦?”
蕭瑀見李厥這樣說,當即神色一凜。
“若殿下真能自行解決錢糧問題,那京兆尹的事為師替你解決!”
“您老解決?”
“如果學生沒記錯的話,您老管不著京兆尹吧?”
蕭瑀聞言冷哼一聲。
“誰說我管不著,老夫這就帶你去找那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