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湯餅就是麵片湯,顧名思義羊肉湯餅就是羊湯麵片。
不過跟長安大街的隻有湯麵片不同,李世民吃的麵片裏不僅有湯還有羊肉。
“陛下,其實李治這孩子也挺好,對您也挺孝順的。”
“朕也沒說他不好啊?”
李世民懟了李道宗一句,隨即一腳踹開車門。
“稚奴來啦!”
“稚奴,你吃過了嗎?”
“還沒!”
“這是禦廚那邊剛做好的羊肉湯餅,還請父皇品嚐!”
不知是剛吃過方便麵的緣故,還是李世民口味變了。當他再次看到黏糊糊的羊肉湯餅時,突然就沒了胃口。
“好好好!”
“朕不餓,你端下去趁熱吃吧!”
“哦?”
李治伸長脖子往車裏一看,隻見桌子上赫然擺著兩隻大碗,頓時知道父皇已經吃過了,所以才不吃自己特意送來的羊肉麵片。
隻是他已經非常快了,見到麵片出鍋就巴巴的端了過來,還有誰能比自己更快?
不論誰做飯,總得燒火燒水,然後和麵擀麵吧?
殊不知,李厥所贈的方便麵,最大的好處不是好吃而是方便。
時間緊急的時候,隻需開水一泡即可食用!
李治悻悻的端著麵片迴到自己的馬車上,然後忍不住對一旁的大表哥抱怨。
“表哥,父皇已經吃過了……”
“吃的似乎也是湯餅,隻是不知道是何人所獻……”
長孫衝對於自己這個敏感多疑的表弟也是無語了,不過是一碗麵片而已,咋就讓他這麽不開心呢?
“沒事!”
“陛下吃過就吃過,正好這鍋麵片留給咱倆吃!”
“哦……”
李世民迴到長安立馬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馳道建設工作,當然在百忙之中,他也沒忘了遠在鹹陽的李厥,不僅命朝中大儒親自為其注解四書五經,還親自登門去了一趟虞世南家。
虞世南的兒子虞昶聽到陛下要求虞世南的墨寶,心裏那叫一個激動,隻是他翻遍了家裏,愣是沒找到幾篇。
直至母親提醒,他這才猛然想起,自己父親去世時,他的書稿都隨著棺木一起下葬了!
“陛下,不是微臣推脫,實在是家父之手稿,很多都追隨家父入土為安了……”
“不過陛下若是真心想要,微臣……微臣可以開館,替陛下將手稿取出!”
李世民一聽這話心裏那叫一個鬱悶啊,雖說大孫的功課重要,但總不至於讓人家刨墳開棺吧?
“算了,既然手稿已經隨令尊入土,那就不要打擾令尊了。”
“朕迴去翻翻,應該能找到不少令尊給朕的奏折,也能勉強當字帖用!”
李世民迴去找了找,還真找到不少奏折。隻是這些奏折牽涉到不少機密,讓他一時間又有些猶豫,要不要拿給大孫當練字的字帖用。
正當李世民糾結之時,他猛然抬頭看到牆上掛著的《蘭亭集序》,眼睛頓時一亮。
對呀!
朕不是還有王羲之兄弟的字帖嗎?
雖說蘭亭集序現在還不到給大孫用的時候,但朕的府庫裏還有幾幅王羲之兒子王獻之的字帖,正好可以拿來給咱大孫用!
其實李世民並不喜歡王獻之的字帖,覺得王獻之的字太匠氣,遠沒有其父親王羲之的字飄逸俊秀。
但對於現在的李厥來說,要的就是這份規規矩矩的匠氣,隻有先打好基礎,才能學習更高深的書法。
李世民想到此處,當即命人將王獻之的字帖全都找了出來,然後會同顏師古批注的四書,一股腦全給李厥送了過去。
當然,在派人送書之時,他還是沒忘寫信威脅一下,並且在信中標注了每天要背誦多少,抄寫多少的學習任務。
隻是看到尉遲樊背著包袱離去的背影,李世民的心裏又不免有些擔心。
“這逆孫該不會又拿朕的話當耳旁風吧?”
“唉!”
“等朕收拾完高句麗,定然要將大孫的身份曝光,讓他重新歸入皇室譜牒!”
“到時候,朕就可以天天盯著大孫讀書學習嘍!”
事實上李世民真猜對了,他前腳剛走李厥就將他的話當成了耳旁風……
當然,這也不是李厥故意荒廢功課,實在是老李頭布置的功課太無聊,裏邊不是之乎者也,就是子曰詩雲。
而且學了還沒啥用,既不能經世濟民,又不能改善民生。
因此,他在送走老李頭後第一時間就趕去了水渠工地,將最後一段水渠挖通,終於讓桑林莊實現了用水自由!
在解決了桑林村的灌溉問題,接下來就是領導村民致富了。
李厥先是命人收購雞鴨鵝蛋,然後集中放在土法搭建的孵化池進行孵化。
還命人買來豬苗、種豬等,在村外興建了大型養豬場。
既可以滿足村民的吃肉需求,豬糞還是最好的種地肥料,可謂是一舉兩得。
隻是做到這些還不夠,接下來他還得繼續挖掘桑林村潛力。
反正現在是農閑季節,村裏的壯勞力除了一部分繼續燒磚、燒石灰,剩下的全都跟著他去長安城擺攤去。
李厥直接用他在青龍坊的院子當中央廚房,炸製各種油條、油炸糕、油餅等物,還有專門的人磨豆漿、包餛飩、蒸包子等等。
其他人則每人推個小車,滿長安的去推銷,賺來的錢去掉成本五五分賬。
一開始桑林莊的百姓還不太願意,畢竟傳統觀念裏重農抑商,讓他們總覺得做小生意有點丟人。
可他們在跟著李厥出了幾天攤,見到每天都能入賬幾十文後,一個個立馬變得積極起來。
非但出攤的時候喊得嘹亮了,就連遇到熟人也不再像之前那般躲躲閃閃,而是挺起胸膛,開心的招唿熟人來光顧自己的攤子。
這一天,李厥來到潘虎的攤位溜達。
“虎叔,最近生意咋樣?”
“托少主的福,咱們這生意現在可火了,哈哈哈!”
“哦對了,前段時間有個老頭說想見見您!”
“哦?”
“什麽老頭,當大官的我可不見!”
潘虎聞言尷尬的撓撓頭。
“老奴可看不出對方的身份,隻是覺得對方應該不是普通人……”
正當兩人閑聊之時,長孫無忌聽到屬下的稟報,趕忙乘坐馬車趕了過來。
然而,他隻是掀開車簾看了一眼,就被李厥的長相震驚了。
“這孩子的長相有點似曾相識啊……”
長孫無忌本能的覺得眼前的小男孩像一個人,但又不敢確認。
畢竟,他跟李厥才兩年沒見,他怎麽也無法相信,兩年時間能讓一個六歲的小男孩長成如此高大、壯碩的小小少年。
現在別說這孩子八歲了,就是說這孩子十歲他都不會懷疑!
隻是看這孩子的眉眼,依然有幾分李厥的樣子,讓他又有點懷疑這孩子的身份。
難道天下真有如此相似之人?
李厥跟潘虎聊了會兒天,正當他要迴到青龍坊的小院時,突然被一個穿著深紫色長衫的老頭給叫住。
“你就是李塚?”
“你認識我?”
“嗬嗬,略有耳聞……”
李厥聽到這話眼睛眨了眨,滿臉都是不敢置信。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老李頭說的是讓自己頂替他兒子的爵位,由此推斷他這個李塚的名字應該是老李頭隨口編的,不應該有人認識自己呀。
“對不起,你認錯人了,我叫石達開!”
不過跟長安大街的隻有湯麵片不同,李世民吃的麵片裏不僅有湯還有羊肉。
“陛下,其實李治這孩子也挺好,對您也挺孝順的。”
“朕也沒說他不好啊?”
李世民懟了李道宗一句,隨即一腳踹開車門。
“稚奴來啦!”
“稚奴,你吃過了嗎?”
“還沒!”
“這是禦廚那邊剛做好的羊肉湯餅,還請父皇品嚐!”
不知是剛吃過方便麵的緣故,還是李世民口味變了。當他再次看到黏糊糊的羊肉湯餅時,突然就沒了胃口。
“好好好!”
“朕不餓,你端下去趁熱吃吧!”
“哦?”
李治伸長脖子往車裏一看,隻見桌子上赫然擺著兩隻大碗,頓時知道父皇已經吃過了,所以才不吃自己特意送來的羊肉麵片。
隻是他已經非常快了,見到麵片出鍋就巴巴的端了過來,還有誰能比自己更快?
不論誰做飯,總得燒火燒水,然後和麵擀麵吧?
殊不知,李厥所贈的方便麵,最大的好處不是好吃而是方便。
時間緊急的時候,隻需開水一泡即可食用!
李治悻悻的端著麵片迴到自己的馬車上,然後忍不住對一旁的大表哥抱怨。
“表哥,父皇已經吃過了……”
“吃的似乎也是湯餅,隻是不知道是何人所獻……”
長孫衝對於自己這個敏感多疑的表弟也是無語了,不過是一碗麵片而已,咋就讓他這麽不開心呢?
“沒事!”
“陛下吃過就吃過,正好這鍋麵片留給咱倆吃!”
“哦……”
李世民迴到長安立馬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馳道建設工作,當然在百忙之中,他也沒忘了遠在鹹陽的李厥,不僅命朝中大儒親自為其注解四書五經,還親自登門去了一趟虞世南家。
虞世南的兒子虞昶聽到陛下要求虞世南的墨寶,心裏那叫一個激動,隻是他翻遍了家裏,愣是沒找到幾篇。
直至母親提醒,他這才猛然想起,自己父親去世時,他的書稿都隨著棺木一起下葬了!
“陛下,不是微臣推脫,實在是家父之手稿,很多都追隨家父入土為安了……”
“不過陛下若是真心想要,微臣……微臣可以開館,替陛下將手稿取出!”
李世民一聽這話心裏那叫一個鬱悶啊,雖說大孫的功課重要,但總不至於讓人家刨墳開棺吧?
“算了,既然手稿已經隨令尊入土,那就不要打擾令尊了。”
“朕迴去翻翻,應該能找到不少令尊給朕的奏折,也能勉強當字帖用!”
李世民迴去找了找,還真找到不少奏折。隻是這些奏折牽涉到不少機密,讓他一時間又有些猶豫,要不要拿給大孫當練字的字帖用。
正當李世民糾結之時,他猛然抬頭看到牆上掛著的《蘭亭集序》,眼睛頓時一亮。
對呀!
朕不是還有王羲之兄弟的字帖嗎?
雖說蘭亭集序現在還不到給大孫用的時候,但朕的府庫裏還有幾幅王羲之兒子王獻之的字帖,正好可以拿來給咱大孫用!
其實李世民並不喜歡王獻之的字帖,覺得王獻之的字太匠氣,遠沒有其父親王羲之的字飄逸俊秀。
但對於現在的李厥來說,要的就是這份規規矩矩的匠氣,隻有先打好基礎,才能學習更高深的書法。
李世民想到此處,當即命人將王獻之的字帖全都找了出來,然後會同顏師古批注的四書,一股腦全給李厥送了過去。
當然,在派人送書之時,他還是沒忘寫信威脅一下,並且在信中標注了每天要背誦多少,抄寫多少的學習任務。
隻是看到尉遲樊背著包袱離去的背影,李世民的心裏又不免有些擔心。
“這逆孫該不會又拿朕的話當耳旁風吧?”
“唉!”
“等朕收拾完高句麗,定然要將大孫的身份曝光,讓他重新歸入皇室譜牒!”
“到時候,朕就可以天天盯著大孫讀書學習嘍!”
事實上李世民真猜對了,他前腳剛走李厥就將他的話當成了耳旁風……
當然,這也不是李厥故意荒廢功課,實在是老李頭布置的功課太無聊,裏邊不是之乎者也,就是子曰詩雲。
而且學了還沒啥用,既不能經世濟民,又不能改善民生。
因此,他在送走老李頭後第一時間就趕去了水渠工地,將最後一段水渠挖通,終於讓桑林莊實現了用水自由!
在解決了桑林村的灌溉問題,接下來就是領導村民致富了。
李厥先是命人收購雞鴨鵝蛋,然後集中放在土法搭建的孵化池進行孵化。
還命人買來豬苗、種豬等,在村外興建了大型養豬場。
既可以滿足村民的吃肉需求,豬糞還是最好的種地肥料,可謂是一舉兩得。
隻是做到這些還不夠,接下來他還得繼續挖掘桑林村潛力。
反正現在是農閑季節,村裏的壯勞力除了一部分繼續燒磚、燒石灰,剩下的全都跟著他去長安城擺攤去。
李厥直接用他在青龍坊的院子當中央廚房,炸製各種油條、油炸糕、油餅等物,還有專門的人磨豆漿、包餛飩、蒸包子等等。
其他人則每人推個小車,滿長安的去推銷,賺來的錢去掉成本五五分賬。
一開始桑林莊的百姓還不太願意,畢竟傳統觀念裏重農抑商,讓他們總覺得做小生意有點丟人。
可他們在跟著李厥出了幾天攤,見到每天都能入賬幾十文後,一個個立馬變得積極起來。
非但出攤的時候喊得嘹亮了,就連遇到熟人也不再像之前那般躲躲閃閃,而是挺起胸膛,開心的招唿熟人來光顧自己的攤子。
這一天,李厥來到潘虎的攤位溜達。
“虎叔,最近生意咋樣?”
“托少主的福,咱們這生意現在可火了,哈哈哈!”
“哦對了,前段時間有個老頭說想見見您!”
“哦?”
“什麽老頭,當大官的我可不見!”
潘虎聞言尷尬的撓撓頭。
“老奴可看不出對方的身份,隻是覺得對方應該不是普通人……”
正當兩人閑聊之時,長孫無忌聽到屬下的稟報,趕忙乘坐馬車趕了過來。
然而,他隻是掀開車簾看了一眼,就被李厥的長相震驚了。
“這孩子的長相有點似曾相識啊……”
長孫無忌本能的覺得眼前的小男孩像一個人,但又不敢確認。
畢竟,他跟李厥才兩年沒見,他怎麽也無法相信,兩年時間能讓一個六歲的小男孩長成如此高大、壯碩的小小少年。
現在別說這孩子八歲了,就是說這孩子十歲他都不會懷疑!
隻是看這孩子的眉眼,依然有幾分李厥的樣子,讓他又有點懷疑這孩子的身份。
難道天下真有如此相似之人?
李厥跟潘虎聊了會兒天,正當他要迴到青龍坊的小院時,突然被一個穿著深紫色長衫的老頭給叫住。
“你就是李塚?”
“你認識我?”
“嗬嗬,略有耳聞……”
李厥聽到這話眼睛眨了眨,滿臉都是不敢置信。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老李頭說的是讓自己頂替他兒子的爵位,由此推斷他這個李塚的名字應該是老李頭隨口編的,不應該有人認識自己呀。
“對不起,你認錯人了,我叫石達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