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四年,本該在兩年之後,也就是建安六年才會爆發的劉表北上,提前發生了。


    曹賊勢大,他必須要做出應有的改變,否則若是給了他一定發展機會,恐怕這荊州就再也難以保障了。


    最關鍵的是,張繡已經開始搖擺不定,雖沒有絲毫要投靠曹操的心,但是逐日下來,已經對他劉表失望了。


    為了不引出更大的禍端,劉表決定派一萬人先試試。


    如果能夠勢如破竹,那他將會派出更多兵馬,就跟曹操內部集團的智囊所想一樣,一步步蠶食中原,最後跟曹操來一次大戰。


    這是第一戰,因此必須要勝!


    於是,這支為數一萬人的步騎,便就此上路了,準備先破西鄂,再破雉縣,最終聯合張繡所部,一舉拿下魯陽,或者在魯陽跟曹操大戰一番,直破許都。


    劉表大軍出征,張繡盡心竭力的維持後勤,希望他們能夠打出一個好成績來,這樣宛城也就可以開辟更大的視野了。


    送走了軍隊,又把宛城大部分糧食送出去之後,張繡拖著疲憊的身軀,來到城頭之上,走到賈詡麵前,躬身謹問:“賈公以為,此戰如何?”


    賈詡皺著眉頭,緩緩地摸了摸頷下的胡須,平靜地道:“若是劉表盡出精銳,此戰當必勝,便是拿不下魯陽堅城,也能與曹操會獵於衡山一帶,借助地利,此戰當有斬獲,起碼吾等安危可保。”


    一馬平川……


    真正的一馬平川。


    如果能夠拿下西鄂,再破雉縣,最終跟曹操大軍會獵於葉縣西麵一帶,有衡山可利用的劉表,怕是真的能夠成功。


    張繡默默點頭,忽然之間反應了過來,忙問道:“賈公此言,似是不太看好劉荊州北往?”


    不對勁啊。


    目標確實是這樣的,而且到時候曹操要麽帶著天子遷都,要麽就跟劉表陷入曠日持久的大戰……這是他所想的,也是許許多多的人正在想的。


    比如,北方的袁紹,就很樂於見到這種場景。


    可是賈詡竟然在那番話的前麵,加上一個“若是盡出精銳”。


    這豈不是說……


    一時間,張繡心頭有些發蒙,腦海猶如被洪鍾大呂震蕩,本就因操勞後勤而搖搖欲晃的身體,更是險些站不穩。


    “主公。”賈詡將張繡扶助,緩了半天之後,他才開口道:“主公想聽真話,還是想聽假話?”


    假話就是,劉表會一路大勝,說不定真的長驅直入拿下了許都,到時候曹操就真的完了,起碼劉表也算是有了機會貪圖中原。


    至於真話……


    “當然是真話,從賈公那日連勝曹軍,某這條命,便已盡付於先生。”頓了頓,張繡臉色糾結地道:“眼下情勢危急,還請先生直言相告。”


    哎!


    賈詡心中歎了口氣,盡可能平緩地道:“我有三問,請主公相告:劉表軍,軍紀可好?軍容可肅?可有大將坐鎮?”


    有大將嗎?貌似沒有,據說那位將軍,是原本一個政治鬥爭失敗之後的產物,根本沒有被看重,而且也沒有多少戰績,最關鍵的是……好飲酒作樂,這都是他看在眼裏的。


    軍紀?


    就算是張繡硬著臉皮說一句,軍紀良好,但是……隻要他一想到那些人來到之後的所作所為,便再不敢說什麽了,若是真的兵貴神速,眼下怕是早已在西鄂縣了,哪裏還能等曹操都知道了,這隊伍居然才出發?


    至於軍容……張繡覺得,便是隨便讓自己手下一個小校帶兵,怕是都比這要好上數倍。


    張繡張了張嘴,作為常年打仗的人,聽到這三句詢問,他幾乎已然看到要此戰輸贏了。


    “額…”


    內心甚至想著騙一騙賈詡的他,最終就像是泄了氣的皮球一般道:“三者……皆無。”


    從他語氣當中,幾乎可以聽得出絕望的呐喊,無力的掙紮,以及殘破不堪的心靈。


    賈詡沒有要刺激張繡的意思,攙扶著對方道:“想來,主公已經知道答案了吧?”


    ……


    “張繡這個賊軍,竟不舍得送上好酒好肉,讓將士如此受苦,豈能打勝仗?”


    另外一邊,剛剛出了宛城,準備進軍不到十多裏外西鄂的一位將軍,則是罵罵咧咧地出了城,隨即傲然地道:“想當年,霍驃騎為何可贏?乃是因為他軍中有良廚!”


    “而今日,軍中不僅沒有良廚,竟無好酒好肉,此戰如何可贏?”


    “或許,隻能就食於敵了!”


    這位也同樣很崇拜霍去病的家夥,平日裏把霍驃騎研究透了,自以為自己也是霍驃騎一般的人物。


    當然,說是研究透了,實際上也就是研究了霍去病是怎麽吃,怎麽喝,怎麽玩的,至於打仗……


    對這位肥胖的將軍來說,那還用學嗎?


    上了戰場,自然而然就贏了啊。


    當然了,這位胖將軍腦子雖說有些不好,不過還是下達了一點好命令的,比如說,如果能夠拿下整個西鄂縣,那他就會讓手下士卒放縱三日。


    也就是傳說當中的縱兵。


    什麽意思呢?


    也就是說,打完了仗之後的三天,城中的女人,以及各種好東西,你們想搶就搶,想拿就拿,不必顧忌任何律法。


    這自然是引來了軍中一片歡唿,許多習慣於溜須拍馬的人,更是把他比作了孫武一般的人物。


    不過,這位胖將軍怕是忘記了,從許都到西鄂縣雖有一段路做緩衝,可曹操就算是蝸牛變的,兩天之內也都能到了。


    到了第三天,他們在縱兵的時候,怕是會很愉快的見到曹老板帶著數萬大軍過來。


    哦,對了,城都還沒拿下來,這些還是不必去擔心的……


    “西鄂縣?不過區區一個小縣而已,一個衝鋒便可下了!”胖將軍則是自信滿滿地對麾下道。


    作為一個也算熟讀兵書的家夥,他大概是忘記了,孫子兵法裏麵最著名的一句: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伐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城都還沒打,居然就開始想著縱兵了。


    連勸降都沒有試過啊!


    要知道,曹操每次打仗之前,都還問問對方投降不投降呢。


    這就相當於,問都沒問,直接就扔了一顆核彈,等著城池自己滅亡,然後自己進去吃喝玩樂。


    簡直不可理喻!


    不過,也正是因為碰到了這種人,杜襲才能脫穎而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為曹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勝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勝郭並收藏我為曹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