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那新汲令欺人太甚,竟把我生生趕了出來,還問了一堆莫須有之事!”


    “哦?那就把他趕走吧!”


    “對,就該趕走,您要知道……”


    “黃家傳來消息,讓我們暫時不動,他隻是想要立功罷了,隻因……隻因……”


    “說!”


    “隻因嫌棄公子太過廢物。”


    “廢話,若是有能,如何能夠留在縣內?”


    “黃家還說……”


    “說!”


    “此人為曹家子。”


    “如此嗎?倒是要先看看了。”


    …


    “民不歸其用,自取死路也,眼下何人治理何地,不需當地豪門相助?趕走便是!”


    “他是曹家子……”


    “嫌棄吾侄太過廢物?嗬嗬嗬,倒是說的也不錯,迴去告訴你們家主,我知道了。”


    ……


    “欺人太甚!”


    “他是曹家子……”


    “你這逆子,欺人太甚,做縣吏到如今已有兩年有餘,竟然連縣中大小事務都不同曉,如何讓人家不說你廢物?”


    “家主,您……”


    “行了,我自有謀劃!”


    ……


    寒風吹動,大地唿唿作響。星鬥悄悄地躲藏在黑雲當中,時不時露出閃閃發亮地腦殼,在外麵閃耀一番,又藏在雲中。


    縣府之中,曹暉剛剛送走黃舉,迴到後堂的他,已經渾身癱軟無力。


    “若非此次機智,恐怕此事斷難善了,便是曹孟德也要繞開世家豪族,以屯田充作軍資,我又如何?”此時的他,深深地唿出了一口氣,眼神閃爍不定。


    去年,也就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時,棗祗和韓浩提出了屯田,大大緩解了曹操跟世家之間的衝突,因而他才能潛力無限上升。


    要知道,眼下的一個郡內,若是世家豪族沒有藏多少人口和田地,那簡直就不是世家豪族,隻能說是比寒門還不如。


    這麽多的世家豪族,就算是曹操也沒有辦法與之對抗,但是為了糧食,他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來跟這些人伸手。


    可這些人也不是白給的,一人抵製一番,曹操便險些沒了用武之地。幸好的是,就在此時,棗祗和韓浩站了出來,二人提議歸攏流民以屯田製以豐糧食。


    這是一個可以繞過世家豪族,然後獲得糧食的最好辦法了。


    一來,流民所種之地,大多都是屬於無主之地,世家豪門壓根不會在乎,而且伴隨著時代變遷,眼下當真是流民遍地,可耕之地處處皆有,因此跟這些人不會起衝突,算是讓曹孟德大大喘了口氣。


    二來,由於曹操收不上來糧食,隻能四處壓榨百姓,逐漸地就出現了一日三收……什麽意思呢?也就是一天收三次稅,簡直就是讓百姓去死。這就導致了曹操跟百姓之間的關係也很激烈,如果再不想辦法,恐怕手下的百姓就先反了。


    所以這個屯田製一出,真是讓曹孟德算是多了幾分可以利用的資源,也不必再去壓迫百姓了,每年還可以讓百姓們緩口氣,當然了……他不收,可不代表著當地世家豪門不收,但是這一點曹操並不知道。


    知道的人,也站不到那個位置上。


    譬如說前世的曹暉就知道這一點,也就是因為他穿越了,才知道有些世家比曹魏還要可惡,當然了,曹魏也不是什麽善茬,兩方真就是把百姓當成了韭菜,關鍵是還不給生長的機會,近乎是連根拔除的,導致很多百姓不得不投身在世家為奴為婢。


    就拿如今的新汲來說,合共有五家三姓,分別是黃、李、周,曹暉來了之後便全部得罪了一個遍,如果他不是說自己想要做事,需要人才不要廢物,那他就算是曹家子,這次也得被趕出去。


    要知道,當初他不過身為鄉老之一,便可以把一個縣君頂撞的不要不要的,至於鄉嗇夫更是得看他的眼色行事,因此得罪了這些人,幾乎是不會有什麽好的。


    被趕走不要緊,但是他曹暉的前程從此就沒了。或許可以成全李二蛋,但是沒有他的幫助,李二蛋又能走多遠?


    “睡覺!”脫去衣服之後,站在屋子裏不敢任寒風吹的他,出溜一下便鑽進了被窩。


    黑暗裏,他眼神明亮地在思索,接下來的兩個月,自己該怎麽表現,才能讓一縣“大治”。


    ……


    次日,清晨。


    喝了一碗粥地曹暉坐在爐火旁,臉色陰晴不定地喃喃自語道:“有兩個辦法。”


    他能想到的辦法有兩個,一是跟當地世家豪族妥協,接著便可以獲得一句與民秋毫無犯的評語,接下來便是想要坐到更高的位置,也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這樣的根基比較薄弱,除非他可以把當地的五家三姓全部都高高的捧起來,讓他們隻能跟著自己。


    “但是這樣一來,他們就要離開新汲隨我而出,這似乎有些不太可能……”想到當地的幾個家族,他心裏並沒有多少自信。


    別說是這種家族了,就算是陳珪和陳登兩父子所經營的陳家,也不願意離開當地啊,畢竟在當地可以過皇帝一樣的日子,為什麽要跟著其他人離開呢,除非可以讓自己家變得更大。


    “第二個辦法,就是要跟上韓浩、棗祗二人的腳步,收納流民進行屯田……這似乎是唯一一個辦法了吧?”曹暉想到眼下許都那些人對這二人的評價,不由得笑了起來。


    一個新的製度出來,總是會有很多人不能接納的,尤其還是不能當時就見效的事情。更何況這還是種田,而種田嘛……你總不能今天種下去,明天就能收吧?


    因此很多人都開始懷疑,屯田到底行還是不行。


    現在召迴二人的聲音已經很大了,也不知道是當地的鄉梓看到他們開墾出來的農田確實可以豐收,還是因為謀國之言,幸好的是,曹操一如既往的相信韓浩和棗祗。


    曹操相信屯田,那是因為無可奈何,他隻能走這一條路,不然跟世家起了衝突,以後的路就不是那麽好走了,但就算如此,他心裏也是有幾分不自信,私底下已經思慮過好幾次了,更不確定明年能收多少糧食,又能不能收到糧食。


    曹暉相信屯田的理由更加簡單,他隱約記得,屯田成功之後便收了糧食百萬斛,一舉奠定了曹孟德立足中原的基礎。


    想到這裏,曹暉不由得笑了起來:“兩個月後,跟黃舉之間的約定恰好到期,屆時也是春暖花開之時,收納流民,開墾荒田,或許一年之後就能讓曹操另眼相看,到時候再往上爬就簡單多了。”


    “不過眼下還有一個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為曹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勝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勝郭並收藏我為曹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