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蔡牧總督和平解放的指示下,澳宋軍隊隻是擺開架勢圍城,而沒有采取任何暴力攻城手段,像以前常用的攻城炮更是一炮都沒打過。


    雖然澳宋人很安靜的在外麵圍城,但是城中的人心理壓力非常大,特別是城牆上的守軍和高牆大院裏的權貴們。


    普通老百姓反而非常鎮定,他們覺得澳宋人來青天就有了,等著解放呢,怎麽可能害怕,要不是權貴們手裏有刀,他們早就開城門“喜迎王師”了。


    崇禎知道澳宋人隻是圍城後,他立馬就知道澳宋人打的什麽主意,崇禎知道澳宋人不像韃子那樣沒有道德包袱,畢竟澳宋人一直用先進愛民標榜自己。


    所以崇禎斷定澳宋人絕不會用武力把北京城打爛,也就意味著北京還能守,自己還有機會等到各省的勤王大軍絕地翻盤。


    不過又一個問題又出現了,那就是糧食,加上守軍權貴平民整個北京城現在有了近百萬人,平民可以餓著,守軍可不能虧待,不然城外的澳宋人很樂意替崇禎讓北京城裏的守軍吃飽。


    本來北京作為一座幾十萬人口的首都,糧食大部分隻有靠南方漕運,而自從崇禎大旱以來大明整個北方的生產都被破壞了,現在漕運的壓力非常的大,搞的整個京城沒事就鬧糧食危機。


    幸好澳宋人還有人性,不然把運河一斷,南方的糧食運不過來,北京的情況和北方其他受災省份是一樣一樣的,甚至由於人口富集情況會更嚴重。


    而且由於南方各省分離傾向越來越高發往京城的漕糧一年比一年少,不足部分甚至靠著商人向澳宋人秘密購買,可以說北京普通人早就享受過澳宋人的“恩情”了。


    對於這種現象崇禎和權貴也知道,但隻能裝不知道,不然怎麽去喂飽這麽多人?


    甘陝幾省的農民吃不飽飯鬧起來也就罷了,大不了鎮壓就是,反正離京城那麽遠一時半會兒想打過來有點難。


    但北京的居民吃不飽鬧起來了事態就嚴重了,到時候他們勾結澳宋人真能馬上給權貴們開瓢。


    現在澳宋人把城一圍,以北京的存糧情況不一定能撐的到勤王大軍到來,所以崇禎決定去找權貴們募捐,先弄點糧食和錢把軍隊穩住,隻要穩住軍隊一切都還有辦法。


    不過最後的結果讓崇禎非常失望,整個北京城的權貴也沒捐出來多少錢糧,這些權貴和曆史上闖王打到家門口一樣一樣的,寧願死也不拔毛。


    但是由於澳宋人帶來的壓力比闖王大多了,所以還是崇禎弄到了30萬兩白銀和10萬石糧食,至少可以解燃眉之急。


    開完募捐會後崇禎又開始一個人開發呆,然後自言自語道:“悔不聽孫先生之言。”


    崇禎這裏說的孫先生是指孫承宗,當年孫承宗被重新啟用後就又開始為大明朝兢兢業業的工作,本來年紀就大了沒幾年就累死了,比曆史上還早死了兩年。


    孫承宗死前給崇禎留下一篇幹貨滿滿的防禦策略,裏麵策略包涵有對澳宋人的,對後金的,對農民軍的,反正可能危害大明朝勢力都有,但主要篇幅都是用來寫澳宋人。


    在孫承宗眼裏澳宋人的威脅已經超過了後金,成了大明的第一號大敵,必須重點防禦。


    然後孫承宗又在文章繼續說如何防禦澳宋人措施,包括不限於整頓官製,修養民生,多修堡壘炮台,編練新軍等等,就連炮台和堡壘該修在哪裏都給崇禎指清楚了。


    不過崇禎雖然很認同孫承宗的防禦思路,但是他沒法執行,還是兩個字:“沒錢”。


    其實孫承宗已經在文章最後告訴崇禎怎麽搞錢了,那就是收稅,收有錢人的稅,先編小部分新軍,然後對於不想交稅的人出重拳,再拿收來的錢擴軍收稅。


    總結起來用以稅養兵,以兵收稅,如此循環。


    不過最後崇禎還是放棄了,並不是軍事政治上的原因,其實由於澳宋人把女真打怕了,又把災民接走了,


    所以大明在一段時間內的國防壓力是相當低的,可以說是沒有國防壓力,可以任由崇禎折騰內部問題。


    隻要崇禎有那個魄力搞一下不說一定成功,但局麵絕對比現在要好,但是要對大戶開刀,首先就要對那些“皇親國戚”開刀,特別是崇禎那個名聲巨臭的老丈人“周奎”開刀。


    不然你朱家的有錢人就可以不交稅,我們這些“普通”有錢人就要交稅,天下沒有這種道理,你崇禎真以為自己是太祖爺想幹嘛就幹嘛?


    要是崇禎敢向皇親國戚下手革自己的命,那他就不是那個剛愎自用、優柔寡斷、刻薄寡恩的崇禎皇帝。


    所以最寶貴的幾年時間成功被崇禎浪費掉了,直到澳宋人打過來,現在崇禎已經沒有任何機會翻盤了,除非他睡一覺起來覺醒一個“無限軍火”“無限糧食”的“係統”。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崇禎越來越絕望,有一天他睡醒宮裏的太監立馬來報說澳宋使用了“妖法”。


    結果一出門就看見天上飛著幾個不明飛行物(澳宋飛艇),雖然他不知道是啥東西,但他知道這絕對不是什麽法術妖術的。


    崇禎認定這是澳宋人的秘密武器,這些年他通過一些渠道還是見識過澳宋人的一些神奇的機械造物。


    突然崇禎立馬向宮內跑去,這不明飛行物可以飛進城,就可以飛進紫禁城,要是上麵有兵或者武器啥的自己不就成活靶子了嗎?


    不僅是崇禎對於澳宋飛艇有了巨大的反應,城裏的居民和守軍也對飛艇非常驚奇,有些迷信的人已經跪在地上高唿:“求神仙放過。”


    有些守軍將領讓士兵用火槍和弓箭企圖把飛艇打下來,當然沒有任何作用,即使為了效果更震撼一些飛艇飛的很低,但是也不是明軍可以攻擊得到的。


    守軍將領和崇禎想象中的攻擊並沒有來,飛艇沒有用武器向下攻擊,而是灑下一張張傳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7世紀風起澳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也是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也是羅並收藏17世紀風起澳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