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局長,今天我找你來有一件事想問一下。”


    “縣長您盡管問,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好,那麽我就開門見山了,關於高遠明這個人你怎麽看?”


    聽見徐東樓找自己打聽高遠明的祁同韋立馬心裏咯噔一下,他懷疑徐東樓是不是知道了些什麽,不然這種事該去問縣府辦的人,怎麽會問自己一個治安局長呢?


    不過再有疑問他都要先迴答縣長的問題。


    “這個高明遠是我們南安縣的著名企業家,納稅大戶,我們這些吃官家飯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名。”


    “我不是問他是幹嘛的,你作為治安局長就對他就沒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看見祁同韋有些遲疑,徐東樓又補了一句:“你別說你不知道,我聽說你兩個經常一起吃飯,似乎是好朋友。”


    此言一出祁同韋立馬慌了神,背後開始出冷汗。


    “沒有,不是,就是平常工作上正常宴飲而已,我和他其實不熟。”


    “不熟,你緊張什麽,喝杯茶吧,喝完好好交待你的問題,我可以保你一次,對了監委的人就在隔壁隨時可以過來。”


    說完徐東樓推了一杯冒著熱氣的茶水到祁同韋的麵前。


    而此時的祁同韋哪裏還喝的下去茶啊,聽見徐東樓願意放自己一馬,祁同韋立馬向徐東樓開始了坦白。


    “高遠明現在是一個光鮮亮麗的企業家,其實以前是一個黑老大,後來才洗白成的企業家。”


    “我調過來的時候他已經洗白了,以前那些違法亂紀的事不幹了,所以對於我隻是常規的拉攏,我也沒有幫他違法犯紀,隻是幫他撐場子而已。”


    “停一下,我不想聽你被拉攏的過程,我也知道你陷的不深,所以才來找你談話想挽救你,而不是直接讓監委的人抓你,直接給我說你掌握的他以前的違法事實。”


    “由於我是後來調過來的,對於他犯罪事實掌握的也不多,隻有幾件。”


    “之前高遠明想要去一個鄉投資建廠,然後以建廠的理由從鄉政府買了一百畝地,然後又勾結鄉長把土地使用性質改成了商業用地。”


    “要知道工業用地和商業用地的價格相差了十倍,高遠明什麽都沒幹就白白賺了九倍的土地差價。”


    “還有……。”


    “好了,可以了,你先迴去吧繼續幹你的治安局長,有問題我會再叫你,迴去馬上退贓,以後你和高遠明就沒關係了,還有今天我們兩個人說的事我不想有第三個人知道。”


    祁同韋走後徐東樓開始閉目思考,治安局長拿下了,該思考下一步怎麽辦了。


    他來南安縣已經半年了,但是沒有任何大的動作,隻是照常上班而已,但這是麻痹下麵人的假象而已。


    實際上徐東樓派了幾個親信在私下進行調查,他知道上麵調自己來南安縣一定是有深層目的。


    結果這一調查果然調查出來了很多問題,比如高遠明還有縣裏的一大堆問題。


    但是徐東樓得知這些問題後隻是引而不發,沒有去打草驚蛇,這裏是新安旁邊的南安縣,各種關係盤根錯節,搞不好哪個官員就跟某個部長,議員,委員啥的有關係。


    所以他一個剛上任的縣長還沒法說一不二,連敵友情況都沒掌握清楚,要是一上來就蠻幹會出問題的,當然他也可以選擇直接把材料交上去,讓上麵的人來機械神降。


    但是徐東樓是一個想進京的人,找人來降維打擊還怎麽突出自己的能力呢,而且新安的大佬們都忙的很最好別為一點小事驚動他們。


    於是徐東樓開始悄悄分好敵友準備好致命一擊,而祁同韋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作為南安縣的治安局長,同時問題不是很嚴重,完全是可以爭取的對象。


    而且祁同韋後麵還有人,據說他是最高大法官高育賢的學生,本來他在法院係統工作,後來高育賢親自點將才進了治安係統。


    隻要把他爭取過來徐東樓這次基本就沒有輸的可能性了。


    現在祁同韋已經爭取過來了,徐東樓要開始他的計劃了,而這個計劃的導火索就是高遠明。


    一旦高遠明被抓了,拔出蘿卜帶出泥,整個南安縣跟他有牽扯的官員就全部都能清洗幹淨了。


    沒有了這些腐敗官員的保護,徐東樓就可以對南安縣進行徹底的改造,以前那些亂象要通通清除,以後南安縣的發展一定要貼合“以人為本,科學發展。”


    思考好下一步的計劃後,徐東樓從辦公桌裏拿出一幅南安縣地圖,又拿出了一疊厚厚的材料,開始規劃了起來。


    但南安縣的半年裏徐東樓除了計劃怎麽清理垃圾以外,就對著這幅圖下功夫了。


    這幅圖已經布滿各種筆跡,除了以後的規劃還有現在存在的問題,比如哪個鄉的工廠存在嚴重的汙染問題,哪個鄉存在大量違章建築,哪個鄉產業布局還不合理等。


    除了這些還有鄉改鎮,縣改市也是徐東樓未來的工作重點,去年馬建國下發的文件除了強調“以人為本,科學發展”以外,還談到了澳宋目前行政區劃的問題。


    由於澳宋人口增加,產業的發展,原來的行政區劃有些過時了,於是新的行政區劃出爐了。


    澳宋最新的行政區劃為直轄市,地級市,縣,鄉(鎮),村。


    其中地級市和鎮是新加入的行政單位,地級市由符合條件的縣升級而來,而鎮則是由鄉改鎮而來。


    其實澳宋每個縣都有地級市大小的土地,所以它們升縣的主要限製就是人口和產業規模,比如目前市升縣需要全縣常住人口達到30萬,下轄的鎮在全縣鄉鎮數量中要超過50%。


    而鄉和鎮為同級行政單位,不同點在於產業不同,鄉的支柱性產業為農業,鎮的支柱產業為工業,也就是農業鄉,工業鎮。


    而徐東樓想在調任以前把南安縣改成南安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7世紀風起澳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也是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也是羅並收藏17世紀風起澳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