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歡迎馬建國委員長蒞臨自流鋼鐵廠考察指導。”


    現在類似的橫幅在自流鋼鐵廠內部掛的到處都是,特別是大門口和高處等醒目的位置。


    自從馬建國和執委會發出“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文件後,各地都在照著最高指示工作。


    不過馬建國害怕下麵的人弄巧成拙,所以他計劃找個榜樣出來當典型,最後找來找去發現自流鋼鐵廠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典型。


    於是他決定去這個澳宋最大的鋼鐵廠調研。


    接到馬建國要來考察的消息,自流鋼鐵廠從上到下立馬沸騰起來了,為了迎接馬委員長的到來,鋼鐵廠從上到下都在行動讓鋼鐵廠進一步和文件中形容的企業靠攏。


    工人們自願組織起來布置場地,美化廠區,這是真的自願不是被自願,畢竟馬建國這麽大的領導來,誰都不願丟自己廠的臉麵。


    領導們也開始了行動,他們給工人漲了工資,同時撥款進一步優化廠區的硬件設施。


    “馬委員長來了。”不知道是誰先喊了一句,在門口迎接的工人們立馬開始準備歡迎。


    當馬建國真正走進鋼鐵廠後,工人們爆發出了200%的熱情,他們向馬建國問好,馬建國向周圍工人揮手致意。


    馬建國對於鋼鐵廠工人的歡迎儀式非常滿意,這都是民心啊,說明澳宋的統治還是很有成效的。


    至於工人會不會是裝的,馬建國表示他又不是蠢豬,發自內心的愛戴和裝出來完全不一樣。


    將軍是出去視察的視頻看的還少嗎?裝出來的一眼丁真好吧。


    而且澳宋工人還用裝?以前在舊大陸餓的都吃土了,現在來澳宋能吃肉,隻要不傻都知道哪裏的日子好,該擁戴誰,難道還真寧願要封建主義的凍餓,也不要澳宋的溫飽?


    結束歡迎會以後,馬建國正式開始視察自流鋼鐵廠,這可是馬建國親自批過並且非常重視的重點項目,隻不過之前沒時間一直沒來過。


    整個自流鋼鐵廠非常大,與其說是一個大鋼鐵廠,不如說是一個整個工業區,廠區內除了自流鋼鐵廠的高鐵生產基地,還有其他掛著自流牌子的配套產業,機械加工業之類的。


    轉完最主要的生產場所後馬建國非常滿意,整個工廠使用了澳宋目前最先進的煉鋼技術,年產鋼鐵300萬噸,占整個澳宋鋼鐵產量50%,而且廠區還在繼續擴張。


    除了硬件好,軟件也讓馬建國非常滿意,廠區的環境非常好,工人們臉上也有滿足感,還把工廠當做自己的家來維護也沒有勞資糾紛。


    有一種讓馬建國迴到他小時候國企工廠的感覺,不過自流鋼鐵廠本來就是正宗的國企。


    而且自流鋼鐵廠的環保也做的很好,汙水和廢氣都盡量經過一定處理後排放。


    不過畢竟鋼鐵工業本身就是重汙染,再怎麽減少都不可能對當地環境沒有影響,不過比那些汙水直接排到河流裏工廠好的多了。


    而且為了減少汙染馬建國還親自幹預過自流鋼鐵廠的選址。


    本來自流鋼鐵廠是要建在大自流盆地的鐵礦旁邊的,然後再修建鐵路從煤礦區運輸煤炭,再通過鐵路輸出成品到港口裝船運輸到需要的地方,這樣可以節省下來一大筆運輸費用。


    不過最後這個方案被馬建國否決了,大自流盆地是自流盆地,河流和地下水係非常豐富,一旦在此地修建鋼鐵廠勢必會大大影響當地環境。


    而且地形又是盆地,鋼鐵生產的排出的廢氣容易堆積在盆地中出不去。


    大自流盆地作為澳宋重要的農業產區必然不能有大的汙染,於是馬建國決定把鋼鐵廠遷到盆地的邊緣沿海地區。


    這樣雖然要負擔更多運費,但是沿海建廠成本低得多,同時對於大自流盆地的汙染也能大大減少,汙水排到其他地方去了,廢氣被西風帶吹走了。


    現在看馬建國這個選擇簡直正確的不行。


    考察完整個廠區後馬建國覺得自己來的太對了,自流鋼鐵廠簡直符合自己理論中對於一家企業的一切要求。


    不過他知道自流鋼鐵廠是很難複製,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不過他要的是一個典型,一個樣板,讓所有人知道自己說的不是假大空,是可以實現的真實目標。


    讓所有企業,不管公私都向自流鋼鐵廠學習,學不了十成,就學個七八成,反正就要向著目標一點點變好,不用太多,一年變好一點,十年下來都不少了。


    考察完以後晚上馬建國並沒有休息,而是把下班的工人們召集起來,他要表彰自流鋼鐵廠過去一年的先進生產者,跟他們每一個人握手發獎金和紀念品然後合影。


    台下的工人看著台上的先進生產者那叫一個羨慕嫉妒恨,恨不得取而代之,也懊悔自己為什麽平時不如人家努力。


    畢竟能跟澳宋最高領頭人同台互動的機會可能一輩子就這一次了,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


    在完成程序後,馬建國又作了一個簡單的演講,大概意思就是感謝自流鋼鐵廠的工人為澳宋做出的卓越貢獻,說他們是國家的功臣,澳宋永遠都不會忘記這些貢獻者。


    演講完後台下的工人觀眾爆發出了雷鳴的掌聲,相信在馬建國走後的一段時間裏自流鋼鐵廠的生產效率要提高不少。


    隨著馬建國離開,澳宋的各大報紙開始報道此次馬建國在自流鋼鐵廠考察的細節,包括馬建國考察路線,進行的活動,還有說出的話(指示)。


    特別是一張馬建國和先進生產者握手的合影爆火,一時間澳宋不管是工人還是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都提高了不少,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得到了重視。


    畢竟人活在世除了吃吃喝喝,還有更高級需求,而且勞動人民很單純誰對他好誰重視他,他就用自己最樸素的辦法報答他。


    自流鋼鐵廠也成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最好最直觀的代表,“工業學自流”也成了澳宋一時的潮流。


    看完報紙後,徐東樓找到了自己改造南安縣的進一步方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7世紀風起澳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也是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也是羅並收藏17世紀風起澳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