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隊長,我再敬您一杯。”


    “這些時日多謝武鄉長的款待了。”


    “羅隊長說哪裏的話,廟街鄉因為您得了多大的利,您就是廟街鄉的大恩人,要不是羅隊長急著迴本土,我還想留您多住一些時日。”


    “有武鄉長這番話就行,心意我收到了,但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就此別過了。”


    武鄉長挽留羅森的話可是發自內心的真心話,可不是客氣話,之前他對羅森伺候的無微不至是因為上級命令,是對於權力的攀附。


    但現在的武鄉長對於羅森是發自內心的尊重,羅森現在在他眼裏就跟財神爺一樣,沒人會拒絕黃金。


    羅森去原始森林裏風餐露宿把金礦勘探出來了,現在廟街附近的特產增加了一個黃金,大量淘金客湧入廟街,把廟街當成中轉站和後勤基地。


    廟街隨著金礦的開采和人口增長在遠東殖民地內部的地位和話語權一定會上漲,而武鄉長就是第一受益人。


    武鄉長啥事沒幹就升了半級,白撿了這麽多政績,職務含權量大大上升,不把羅森當再生父母都算他有骨氣了,


    當然也不能說武鄉長啥都沒幹,其實他在廟街幹的挺好的,也出了不少成績,不然俞化龍早就把他調到其他地方,然後再把自己的親信派到廟街“摘桃子”了。


    吃完送行飯羅森帶著隊伍準備登船,武鄉長也一路送到港口,還叫人搬了幾箱“土特產”到羅森的船上。


    這些土特產是真的土特產,都是人參、鹿茸等補品,還有不少好吃的林貨,特別是野蜂蜜給了兩大罐,這玩意不會過期,就算漂洋過海隻要保存的好都不會太影響風味。


    要不是淘金客才剛到,金礦還沒有正式開發,不然箱子裏搞不好會有金條這種“土特產”。


    羅森喜歡黃金是出了名的,其他穿越眾收禮物從來不收現金,最多收點特產,又不是沒見錢的土狗。


    而羅森就喜歡收黃金,你給他送他就收,他又沒有當什麽高官,又不給人謀私,收黃金也不是為了錢純屬愛好。


    而且他也不追求數量,隻是追求種類,他想搜集齊全球各大黃金產區或者金礦出產的黃金,就跟打遊戲搜集成是一樣的,而且他以後還想建一個私人的黃金博物館,讓人們都可以參觀他的戰績。


    這次羅森的黑龍江探礦之旅可謂是收獲滿滿,不僅探出了金礦,還吃到了各種高檔食材,而且都是新鮮的,本土的那群人都沒的吃。


    而且見識外東北美麗的自然風貌,帶走了這麽多特產,包括黃金,這些黃金是羅森帶人探礦的時候淘的,由於是沙金,純度比較高,都不用熔煉,拿迴去裝在玻璃盒裏就可以展示。


    羅森離開了廟街,王富貴卻來到了廟街,聽聞廟街產黃金後他立馬就跑到廟街了,這都是他今年第二次跑廟街了,自從第一次來到廟街收貨後,他每年都會來廟街收貨。


    不過他這次來廟的主要目的不是收貨的,是為了金礦而來,當然他作為商人肯定不是來淘金的,他來是為了賺淘金客的錢。


    王家就他一根獨苗,家裏的生意等著他繼承呢,他犯不著去深山老林裏麵淘金拚命。


    在外東北淘金危險係數可不低,各種野生猛獸,還有各種致命的蚊蟲,再加上冬季極端寒冷的氣候。


    一個不小心就會死在原始森林裏,連個收屍的人都沒有,隻能任由野生動物分食你的屍體。


    除了要對抗自然還有要小心跟你同行的淘金者,老林子裏可沒有法律,遠東殖民地可沒法派人去廣闊的外東北深山老林裏執法,隻有城鎮裏才有秩序。


    所以快錢可不好掙,沒有逆天的運氣還想一夜暴富,那就隻有用命去拚,用命去豪賭。


    雖然野外淘金非常危險,但是黃金的誘惑實在太大,來到廟街的人絡繹不絕,每個淘金客都認為自己是天選之子,是最幸運的那一個,一定能帶著大量黃金一夜暴富,然後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由於大量淘金客湧入,連住房等基礎設施都開始緊張,這還是武鄉長提前做準備擴建過基礎設施的情況下。


    王富貴指揮著工人卸貨,為了購買淘金客需要的物資,他抽幹了家裏的流動資金,要是東西賣不出去砸手裏了,他老王家不死也要脫層皮。


    這些物資都是一些淘金工具,還有帳篷等野外生存的工具等。


    王富貴的反應非常快,商業嗅覺也非常靈敏,他把貨運到集市上時發現隻有兩個跟他賣同種貨物的商家,而淘金客還在源源不斷的趕到廟街。


    所以王富貴的生意非常好,去淘金能不能賺錢王富貴不知道,但是賣淘金工具一定能賺錢。


    經過幾天的時間王富貴就成功的賣完了手中的工具,大賺了一筆,然後他開始返航再去進貨。


    這次除了進貨,他已經在離開前在廟街盤了幾個鋪子,計劃用來經營飯館和其他服務業。


    等進完貨招完人工迴到廟街就可以開業了,正好他還認識幾個山東廚子可以用高薪找過來幫忙。


    除了這些他還要找個熟練的日本翻譯,他發現來淘金的人裏麵除了漢人,還有大量日本人,這些人占淘金客群體的比例還不少。


    而且這些日本人的漢語普遍不太好,沒有翻譯跟他們做生意費勁,但是作為一個商人,誰的錢他都想賺。


    其實淘金熱在九州島的熱度比在遠東殖民地其他地方還要高,因為九州島人口密度大,又多山地,耕地麵積太少了。


    即使澳宋人來了以後均田地,讓不少九州島居民有了土地,可是土地總量擺在那裏了,澳宋人也不可能憑空變得出土地。


    而山東等地的大明人擁有更高的人均耕地麵積,同時大量產業和工坊建設在這些地區,這些地區的人收入更高更穩定,生活的也更體麵和富裕。


    遠東殖民地其他比較高級的崗位也大多數由明人占據,九州日本人大多數除了種地,還有就是當治安軍了。


    要不就去當漁民或者幹一些低端的苦力工作,比如下礦,去碼頭上當裝卸貨物的工人,雖然工資不低,但真的很辛苦。


    所以遠東殖民地明明大明人占據了人口絕對優勢,但是由於九州島的日本人對於淘金熱的追求更加強烈,搞得淘金客中日本人占比很高。


    畢竟一無所有的人或者低收入的人更願意去苦寒之地拚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7世紀風起澳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也是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也是羅並收藏17世紀風起澳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