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1633年,4月。
“百年老山參,一共隻有兩根,先來先得。”
“紫貂皮,上好的紫貂皮。”
“有要虎鞭虎骨的沒有?”
“大馬哈魚幹,去年的新貨。”
“……”
王富貴聽著街市上索倫商販用著蹩腳的漢話叫賣自己的貨物,心裏盤算著該買哪家的貨。
由於這些索倫人大多數漢語十分生澀,王富貴買個東西非常吃力,還要連猜帶比劃,不過一切都是值得的。
這些索倫人手裏的貨物質量都還不錯,買迴去一倒手利潤還不低,所以他才會輾轉千裏從山東跑來廟街收貨。
王富貴出身於山東青州府的一個小商人家庭,這些年由於戰亂生意很是難做,他家又隻是小本生意,瀕臨破產。
不過因禍得福,後來朝廷大軍反攻澳宋人時,請求山東當地的士紳商賈資助勞軍,很多大小商人都捐資助軍,想讓朝廷早日趕走澳宋人重新恢複商道和自己的生意。
不過後麵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明廷被澳宋打的一敗塗地,不僅沒把澳宋人趕走,反而是澳宋人進一步擴張新拿下山東三府之地。
而王富貴家當時由於家無餘財沒有捐助明廷大軍,所以澳宋人來了以後沒清算他家,而且澳宋人還大力打擊大商人,扶植小商人。
所以王富貴一家在澳宋人來之前對澳宋人頗有成見,但是澳宋人真來了,享受到好處以後,又對澳宋人百般奉承。
而且在見識了澳宋人對於商業和商人的“優待”後(就是平等對待而已),王富貴的老爹決定把家裏的生意遷到登州,那裏離澳宋人的治所(煙台)更近。
結果由於劉誌偉幾年的經營,登州的百姓富足,商品經濟水平也大大提高,所以消費能力大大提升,王家的生意日漸紅火。
有了更多資本自然要擴大生意規模,在澳宋人治下做生意又不能像傳統商人那樣賺到錢就兼並土地,隻有擴大再生產了。
澳宋人治下的土地都直接按人頭分配的,農民隻有使用權又沒有所有權,直接阻斷了大規模土地兼並的可能。
正好王富貴的老爹聽說澳宋人又開拓了一個叫廟街的地方,而且盛產各種林貨山貨。
於是王富貴的老爹就讓年輕的王富貴帶著銀元出個遠差去收貨,同時也鍛煉鍛煉他,畢竟以後家裏的生意還要傳給他。
就這樣王富貴不遠千裏跑到廟街這個“不毛之地”和當地土著的索倫人做起了生意。
經過一天的努力王富貴成功的把手裏的貨款都換成了各種山貨林貨,除了常規的普通貨色,他還買了一些貴重物品——人參和虎鞭虎骨。
這些東西買迴去不是賣的,而是用來自用和跑關係送禮的。
由於澳宋的上層(穿越眾)喜歡以人參為代表的各種補品,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吃人參就成了中上層人士的潮流。
送禮都不流行送錢,反而流行送煙酒茶補品等東西。
自古以來想把生意做大都要和官麵上的人物搭上關係,所以王富貴額外買的這些東西就是打通關係用的。
在旅店裏王富貴開始盤算起自己這一趟省了多少錢,要是在山東找官企批發商比自己在產地直購要貴四成。
有索倫商販告訴王富貴,要是直接去村子裏收更便宜,但是王富貴可不敢去,人生地不熟,又帶著不少錢。
就算不怕人惦記,那深山老林裏的老虎、野豬、熊等猛獸都能吃了自己,畢竟他隻是一個小行商又不是積年老獵人。
收完貨以後王富貴坐船踏上歸途。
而廟街的野貨交易市場仍然在不斷的進行交易。
去年大馬哈魚季後,俞化龍就命人坐船從黑龍江入海口溯流而上,在入海口附近的廟街登陸,成功建立起了殖民地,開啟了澳宋在外東北的統治。
占領廟街的主要目的可不是為了什麽山貨林貨等東北特產,而是有戰略意圖在裏麵的,是為了和黑虎掏心計劃形成組合拳。
17世紀的外東北生存著不少土著,他們統稱為索倫人,這些索倫人在白山黑水間討生活和各種野生猛獸還有惡劣的自然環境戰鬥。
因此這些索倫人練就了一身好本領,他擁有雄壯的體魄,精湛的弓術和搏鬥技能,是天生的戰士。
而女真人則很好的利用了這一點,他們征服了這些索倫人部落,征發了不少索倫人進入軍隊。
女真人用優質的弓箭和厚厚甲胄,還有戰馬把他們武裝起來,補齊了裝備短板的索倫人在戰場上一往無前勇猛無敵。
為後金和後麵的大清立下了赫赫戰功,成了八旗騎兵中的中堅力量,沒有索倫人大清可能都入主不了中原。
而俞化龍開始攻略外東北,占下廟街就是為了把這些索倫人從後金的統治下解救出來,沒有索倫人,後金就少了一大塊優質的兵源。
俞化龍直取盛京燒毀後金的首都,又在後麵占領廟街斷了後金的大量兵源和退路。
這套組合拳打下來,女真人已經徹底廢了,以後已經不具備入關的資格了,隻能當一個軍閥和地方政權。
然後慢慢等死,等待澳宋在遠東勢力不斷膨脹最後徹底拿下後金,後金和女真人就會成為一個曆史詞匯。
你問索倫人怎麽就會背叛女真人乖乖配合澳宋人?
當然是跟著澳宋人有肉吃唄,你以為索倫人在後金的統治下過的很好嗎?
後金對治下的索倫人收取重稅,又征召大量男丁去為他們賣命,打下天下也沒見分給索倫人一份,特別是入關後還讓索倫人在關外和惡劣的自然環境戰鬥。
所以後金治下的索倫人過的可不好,甚至很差,女真人從沒有把他們當過自己人。
澳宋人一來直接免了他們的稅,又建立了特產交易市場讓他們的林貨山貨能賣個好價錢,就算沒人買,官方也會用一定的價格保護性收購。
有了錢就能從澳宋人這裏換來糧食、烈酒、鹽茶糖、鐵製武器和工具,還有一些工業製品。
這些東西你後金給的了嗎?人家土著隻是文明程度低,但人又不傻,有更好的東家自然要換老板了。
而且為防止後金報複這些索倫人,澳宋還讓這些索倫部落遷到廟街附近或者是黑龍江兩岸。
遠東殖民地專門搞了一種淺水小噸位炮艇,天天在河上巡邏,後金的人敢來騷擾這些河岸邊的索倫部落,就等著吃炮彈吧。
在澳宋人幾乎搞慈善般的政策下,大量索倫人部落脫離了後金的統治轉投澳宋人門下。
還有部分索倫人願意加入部隊,對於這些願意加入部隊的索倫人,遠東殖民地非常歡迎,直接劃入澳協軍序列,不用像其他異族一樣從治安軍幹起。
雖然對於已經火器化的澳宋來說,善使弓箭已經不是什麽特別優勢的技能了,但是索倫人大多是獵人出身,極其適合當偵察兵和狙擊手。
都是土著,但是索倫人和澳宋治下的其他土著待遇完全不同,這是為什麽呢?
難道是澳宋的高層們偏愛索倫人嗎?非也,隻有一個原因——統戰價值,索倫人擁有極高的統戰價值自然值得澳宋高層對他們下本錢搞優待。
所以,人要提升自己的統戰價值,沒有統戰價值哪怕你怎麽鬧,別人也不會多看你一眼。
“百年老山參,一共隻有兩根,先來先得。”
“紫貂皮,上好的紫貂皮。”
“有要虎鞭虎骨的沒有?”
“大馬哈魚幹,去年的新貨。”
“……”
王富貴聽著街市上索倫商販用著蹩腳的漢話叫賣自己的貨物,心裏盤算著該買哪家的貨。
由於這些索倫人大多數漢語十分生澀,王富貴買個東西非常吃力,還要連猜帶比劃,不過一切都是值得的。
這些索倫人手裏的貨物質量都還不錯,買迴去一倒手利潤還不低,所以他才會輾轉千裏從山東跑來廟街收貨。
王富貴出身於山東青州府的一個小商人家庭,這些年由於戰亂生意很是難做,他家又隻是小本生意,瀕臨破產。
不過因禍得福,後來朝廷大軍反攻澳宋人時,請求山東當地的士紳商賈資助勞軍,很多大小商人都捐資助軍,想讓朝廷早日趕走澳宋人重新恢複商道和自己的生意。
不過後麵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明廷被澳宋打的一敗塗地,不僅沒把澳宋人趕走,反而是澳宋人進一步擴張新拿下山東三府之地。
而王富貴家當時由於家無餘財沒有捐助明廷大軍,所以澳宋人來了以後沒清算他家,而且澳宋人還大力打擊大商人,扶植小商人。
所以王富貴一家在澳宋人來之前對澳宋人頗有成見,但是澳宋人真來了,享受到好處以後,又對澳宋人百般奉承。
而且在見識了澳宋人對於商業和商人的“優待”後(就是平等對待而已),王富貴的老爹決定把家裏的生意遷到登州,那裏離澳宋人的治所(煙台)更近。
結果由於劉誌偉幾年的經營,登州的百姓富足,商品經濟水平也大大提高,所以消費能力大大提升,王家的生意日漸紅火。
有了更多資本自然要擴大生意規模,在澳宋人治下做生意又不能像傳統商人那樣賺到錢就兼並土地,隻有擴大再生產了。
澳宋人治下的土地都直接按人頭分配的,農民隻有使用權又沒有所有權,直接阻斷了大規模土地兼並的可能。
正好王富貴的老爹聽說澳宋人又開拓了一個叫廟街的地方,而且盛產各種林貨山貨。
於是王富貴的老爹就讓年輕的王富貴帶著銀元出個遠差去收貨,同時也鍛煉鍛煉他,畢竟以後家裏的生意還要傳給他。
就這樣王富貴不遠千裏跑到廟街這個“不毛之地”和當地土著的索倫人做起了生意。
經過一天的努力王富貴成功的把手裏的貨款都換成了各種山貨林貨,除了常規的普通貨色,他還買了一些貴重物品——人參和虎鞭虎骨。
這些東西買迴去不是賣的,而是用來自用和跑關係送禮的。
由於澳宋的上層(穿越眾)喜歡以人參為代表的各種補品,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吃人參就成了中上層人士的潮流。
送禮都不流行送錢,反而流行送煙酒茶補品等東西。
自古以來想把生意做大都要和官麵上的人物搭上關係,所以王富貴額外買的這些東西就是打通關係用的。
在旅店裏王富貴開始盤算起自己這一趟省了多少錢,要是在山東找官企批發商比自己在產地直購要貴四成。
有索倫商販告訴王富貴,要是直接去村子裏收更便宜,但是王富貴可不敢去,人生地不熟,又帶著不少錢。
就算不怕人惦記,那深山老林裏的老虎、野豬、熊等猛獸都能吃了自己,畢竟他隻是一個小行商又不是積年老獵人。
收完貨以後王富貴坐船踏上歸途。
而廟街的野貨交易市場仍然在不斷的進行交易。
去年大馬哈魚季後,俞化龍就命人坐船從黑龍江入海口溯流而上,在入海口附近的廟街登陸,成功建立起了殖民地,開啟了澳宋在外東北的統治。
占領廟街的主要目的可不是為了什麽山貨林貨等東北特產,而是有戰略意圖在裏麵的,是為了和黑虎掏心計劃形成組合拳。
17世紀的外東北生存著不少土著,他們統稱為索倫人,這些索倫人在白山黑水間討生活和各種野生猛獸還有惡劣的自然環境戰鬥。
因此這些索倫人練就了一身好本領,他擁有雄壯的體魄,精湛的弓術和搏鬥技能,是天生的戰士。
而女真人則很好的利用了這一點,他們征服了這些索倫人部落,征發了不少索倫人進入軍隊。
女真人用優質的弓箭和厚厚甲胄,還有戰馬把他們武裝起來,補齊了裝備短板的索倫人在戰場上一往無前勇猛無敵。
為後金和後麵的大清立下了赫赫戰功,成了八旗騎兵中的中堅力量,沒有索倫人大清可能都入主不了中原。
而俞化龍開始攻略外東北,占下廟街就是為了把這些索倫人從後金的統治下解救出來,沒有索倫人,後金就少了一大塊優質的兵源。
俞化龍直取盛京燒毀後金的首都,又在後麵占領廟街斷了後金的大量兵源和退路。
這套組合拳打下來,女真人已經徹底廢了,以後已經不具備入關的資格了,隻能當一個軍閥和地方政權。
然後慢慢等死,等待澳宋在遠東勢力不斷膨脹最後徹底拿下後金,後金和女真人就會成為一個曆史詞匯。
你問索倫人怎麽就會背叛女真人乖乖配合澳宋人?
當然是跟著澳宋人有肉吃唄,你以為索倫人在後金的統治下過的很好嗎?
後金對治下的索倫人收取重稅,又征召大量男丁去為他們賣命,打下天下也沒見分給索倫人一份,特別是入關後還讓索倫人在關外和惡劣的自然環境戰鬥。
所以後金治下的索倫人過的可不好,甚至很差,女真人從沒有把他們當過自己人。
澳宋人一來直接免了他們的稅,又建立了特產交易市場讓他們的林貨山貨能賣個好價錢,就算沒人買,官方也會用一定的價格保護性收購。
有了錢就能從澳宋人這裏換來糧食、烈酒、鹽茶糖、鐵製武器和工具,還有一些工業製品。
這些東西你後金給的了嗎?人家土著隻是文明程度低,但人又不傻,有更好的東家自然要換老板了。
而且為防止後金報複這些索倫人,澳宋還讓這些索倫部落遷到廟街附近或者是黑龍江兩岸。
遠東殖民地專門搞了一種淺水小噸位炮艇,天天在河上巡邏,後金的人敢來騷擾這些河岸邊的索倫部落,就等著吃炮彈吧。
在澳宋人幾乎搞慈善般的政策下,大量索倫人部落脫離了後金的統治轉投澳宋人門下。
還有部分索倫人願意加入部隊,對於這些願意加入部隊的索倫人,遠東殖民地非常歡迎,直接劃入澳協軍序列,不用像其他異族一樣從治安軍幹起。
雖然對於已經火器化的澳宋來說,善使弓箭已經不是什麽特別優勢的技能了,但是索倫人大多是獵人出身,極其適合當偵察兵和狙擊手。
都是土著,但是索倫人和澳宋治下的其他土著待遇完全不同,這是為什麽呢?
難道是澳宋的高層們偏愛索倫人嗎?非也,隻有一個原因——統戰價值,索倫人擁有極高的統戰價值自然值得澳宋高層對他們下本錢搞優待。
所以,人要提升自己的統戰價值,沒有統戰價值哪怕你怎麽鬧,別人也不會多看你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