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海水的顏色逐漸變得正常,風浪也開始減小,傑克知道艦隊已經成功的通過了舉世聞名的風暴角。
傑克本來在澳宋起航號上麵服役當三副,結果環球艦隊出發需要大量有遠洋經驗的海員。
傑克作為當年縱橫兩洋的著名海盜自然也被調去了環球艦隊,沒給他升軍銜,但給他小小的升了官,現在他是澳宋之龍號上麵的二副了。
這次通過風暴角可給他嚇的不輕,雖然他遠洋航行經驗充足,但都是在新大陸附近的海域活動的,這是他這輩子第一次通過風暴角。
不管多麽老資曆的海員,也不管他通過了多少次風暴角,但當他再一次通過風暴角時也會有擔心。
“我們成功了,我們戰勝了風暴角,我們澳宋海軍是不可戰勝的!”
白煙發表完“獲獎感言”,包括傑克在內一眾軍官們全部鼓起了掌,船上的海員也發出了勝利的歡唿。
如果忽略甲板上的一片狼藉和已經有些損壞的風帆的話,這次通過風暴角的確稱的上澳宋海軍的一次大勝利。
慶祝完,水手們開始去收拾甲板和船倉,修補船上出現的損壞,統計在風浪中的損失,環球艦隊的兩艘船可被巨大的風浪折磨的夠嗆,遠不像白煙說的那麽輕鬆。
船員們(包括軍官們)都去各司其職忙活自己的活計,隻有白煙一個人在甲板上欣賞自己的“戰利品”。
他還叫人給他搬了他的休閑三件套來(小椅子、小桌子、飲品和零件),林登萬罵他愛擺譜還真沒罵錯。
“再見了風暴角,不,我現在應該稱你為好望角了。”說完坐在小椅子上的白煙拿起旁邊小桌子上的熱茶輕輕地啜飲了一口,然後又舉起茶杯向好望角方向遙敬了一下。
而在澳宋也有一支飛剪船隊即將向著遠東殖民地出發,這裏麵有一艘船非常的特殊。
其他船都裝好貨物準備出發了,而這艘船的船艙裏十幾個技術人員還在對著通訊設備做著最後的調試。
由於遠東殖民地對於澳宋的重要性不斷上升,執委會這次下了大本錢決定與遠東地區建立無線電交流線通路。
及時的通訊係統對於澳宋的發展至關重要,穿越早期有穿越眾的手機再加上建立的臨時信號站澳宋國內的通訊需求還能被滿足,後來隨著時間推移穿越眾手裏的手機逐漸損壞不能使用導致澳宋的即時通訊係統關閉。
沒了便捷的通訊係統後,執委會決定建設一套有線通訊係統,現在澳宋的有線電話和有線電報係統已經鋪設到了所有的縣級行政區。
電話主要內線電話,目前隻用於行政係統,而電報則開放民用,每個縣的郵政局都有電報服務,隻不過價格比較貴,用的人還偏少。
但是到遠東就沒法用有線通訊係統了,至少目前不行,隻能用無線通訊係統,而且到遠東的無線通信係統其實早在穿越之初就有人提出來了,連方案都做出來了,可行性非常高。
方案具體內容如下:由於遠東距離澳宋本土大幾千公裏,以現在澳宋的無線電技術,無線電信號怎麽都是覆蓋不到的。
所以要在太平洋的找幾個小島建立基站當信號中轉站,那樣遙遠的遠東就能跟本土通上信了。
但是這些信號站全部要懂技術的人去維護,當時能懂這種技術全是穿越眾老爺,誰願意去那些鳥不拉屎的島上維護基站。
穿越眾老爺們建立這個國家是為了享福和實現自己的抱負的,沒人願意被“流放”到荒島上。
而且收發電報的機要員澳宋也沒有,穿越眾老爺們要不是關鍵崗位上,要不在領導崗位,實在分不出身去兼職機要員了。
沒辦法沒有合格的使用和維護人員,那麽計劃就隻有暫時擱置了。
至於你說找本世界的移民,那更不現實,能玩的轉這些設備的隻有高文化水平的穿越眾。
那些剛被掃盲的移民上個生產線都夠嗆,不要說讓他們維護和使用了,不把設備搞壞了都要上高香了。
而且通訊乃是重中之重,出於技術保密和情報保密的目的,還不能找這個世界的“文化人”搞培訓,隻能找孤兒從小培訓,不僅培養他們的技術水平還要培養忠誠性。
所以培養周期有些長,直到今年終於出成果了,新安通信學校的第一批畢業生終於可以上崗了。
他們每一個人都經過長達六年的學習,這些孤兒先是學習三年通識教育,掌握澳宋語言文字和其他基礎知識。
再通過考試篩選出適合搞通訊的人才進入技術學校學習專業知識,而且要求一定學滿三年。
不是穿越眾時間和錢多,其實三年時間這些知識和技術都夠翻來覆去學幾遍了,但沒辦法誰叫大功率電台真的很珍貴。
澳宋不知道啥時候電子工業才能加工出有後世水平的電子元件,可以說目前每一台都是不可再生資源。
要是為了趕時間趕鴨子上架,導致這些技術人員的基礎沒打牢,到時候一個失誤把設備搞壞了,哭都沒地方哭,所以有些事真急不得。
經過考核,這些畢業生技術和忠誠上已經合格了,可以承擔遠東和澳宋本土之間的通訊任務了。
而且這次派去守島的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能力自不必說,忠誠度也有保障,不要說讓他們去荒島維護基站,就算現在讓他們去跳海也不帶遲疑的。
隨著最後一次設備調試完成,船隊也開始出發了,澳宋目前的大功率電台理論上的收發半徑隻有一千公裏,但在中繼器的加持下就能跨越大幾千公裏到達遠東。
而且這個時代的天空還很“幹淨”,沒有後世各種各樣電磁信號幹擾,理論上澳宋電台的電磁信號能傳多遠就能傳多遠不會打折扣。
為此執委會在太平洋上選了三個信號中繼點。
第一個是位於新幾內亞的澳宋殖民地開拓鄉,第二個是後世著名的“關島”號稱“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第三個是也是著名島嶼“硫磺島”。
澳宋本土出發的飛剪船艦隊先去開拓港放下技術人員和設備,然後再途經關島和硫磺島的時放下技術人員和設備還有他們的生活物資,等這些人在島上建立信號中繼站以後,澳宋本土就能遠東殖民地總督府通上無線電了。
注:
本時空的關島沒有被板牙人占領,作者為了劇情在這裏小小的架空了一下。
傑克本來在澳宋起航號上麵服役當三副,結果環球艦隊出發需要大量有遠洋經驗的海員。
傑克作為當年縱橫兩洋的著名海盜自然也被調去了環球艦隊,沒給他升軍銜,但給他小小的升了官,現在他是澳宋之龍號上麵的二副了。
這次通過風暴角可給他嚇的不輕,雖然他遠洋航行經驗充足,但都是在新大陸附近的海域活動的,這是他這輩子第一次通過風暴角。
不管多麽老資曆的海員,也不管他通過了多少次風暴角,但當他再一次通過風暴角時也會有擔心。
“我們成功了,我們戰勝了風暴角,我們澳宋海軍是不可戰勝的!”
白煙發表完“獲獎感言”,包括傑克在內一眾軍官們全部鼓起了掌,船上的海員也發出了勝利的歡唿。
如果忽略甲板上的一片狼藉和已經有些損壞的風帆的話,這次通過風暴角的確稱的上澳宋海軍的一次大勝利。
慶祝完,水手們開始去收拾甲板和船倉,修補船上出現的損壞,統計在風浪中的損失,環球艦隊的兩艘船可被巨大的風浪折磨的夠嗆,遠不像白煙說的那麽輕鬆。
船員們(包括軍官們)都去各司其職忙活自己的活計,隻有白煙一個人在甲板上欣賞自己的“戰利品”。
他還叫人給他搬了他的休閑三件套來(小椅子、小桌子、飲品和零件),林登萬罵他愛擺譜還真沒罵錯。
“再見了風暴角,不,我現在應該稱你為好望角了。”說完坐在小椅子上的白煙拿起旁邊小桌子上的熱茶輕輕地啜飲了一口,然後又舉起茶杯向好望角方向遙敬了一下。
而在澳宋也有一支飛剪船隊即將向著遠東殖民地出發,這裏麵有一艘船非常的特殊。
其他船都裝好貨物準備出發了,而這艘船的船艙裏十幾個技術人員還在對著通訊設備做著最後的調試。
由於遠東殖民地對於澳宋的重要性不斷上升,執委會這次下了大本錢決定與遠東地區建立無線電交流線通路。
及時的通訊係統對於澳宋的發展至關重要,穿越早期有穿越眾的手機再加上建立的臨時信號站澳宋國內的通訊需求還能被滿足,後來隨著時間推移穿越眾手裏的手機逐漸損壞不能使用導致澳宋的即時通訊係統關閉。
沒了便捷的通訊係統後,執委會決定建設一套有線通訊係統,現在澳宋的有線電話和有線電報係統已經鋪設到了所有的縣級行政區。
電話主要內線電話,目前隻用於行政係統,而電報則開放民用,每個縣的郵政局都有電報服務,隻不過價格比較貴,用的人還偏少。
但是到遠東就沒法用有線通訊係統了,至少目前不行,隻能用無線通訊係統,而且到遠東的無線通信係統其實早在穿越之初就有人提出來了,連方案都做出來了,可行性非常高。
方案具體內容如下:由於遠東距離澳宋本土大幾千公裏,以現在澳宋的無線電技術,無線電信號怎麽都是覆蓋不到的。
所以要在太平洋的找幾個小島建立基站當信號中轉站,那樣遙遠的遠東就能跟本土通上信了。
但是這些信號站全部要懂技術的人去維護,當時能懂這種技術全是穿越眾老爺,誰願意去那些鳥不拉屎的島上維護基站。
穿越眾老爺們建立這個國家是為了享福和實現自己的抱負的,沒人願意被“流放”到荒島上。
而且收發電報的機要員澳宋也沒有,穿越眾老爺們要不是關鍵崗位上,要不在領導崗位,實在分不出身去兼職機要員了。
沒辦法沒有合格的使用和維護人員,那麽計劃就隻有暫時擱置了。
至於你說找本世界的移民,那更不現實,能玩的轉這些設備的隻有高文化水平的穿越眾。
那些剛被掃盲的移民上個生產線都夠嗆,不要說讓他們維護和使用了,不把設備搞壞了都要上高香了。
而且通訊乃是重中之重,出於技術保密和情報保密的目的,還不能找這個世界的“文化人”搞培訓,隻能找孤兒從小培訓,不僅培養他們的技術水平還要培養忠誠性。
所以培養周期有些長,直到今年終於出成果了,新安通信學校的第一批畢業生終於可以上崗了。
他們每一個人都經過長達六年的學習,這些孤兒先是學習三年通識教育,掌握澳宋語言文字和其他基礎知識。
再通過考試篩選出適合搞通訊的人才進入技術學校學習專業知識,而且要求一定學滿三年。
不是穿越眾時間和錢多,其實三年時間這些知識和技術都夠翻來覆去學幾遍了,但沒辦法誰叫大功率電台真的很珍貴。
澳宋不知道啥時候電子工業才能加工出有後世水平的電子元件,可以說目前每一台都是不可再生資源。
要是為了趕時間趕鴨子上架,導致這些技術人員的基礎沒打牢,到時候一個失誤把設備搞壞了,哭都沒地方哭,所以有些事真急不得。
經過考核,這些畢業生技術和忠誠上已經合格了,可以承擔遠東和澳宋本土之間的通訊任務了。
而且這次派去守島的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能力自不必說,忠誠度也有保障,不要說讓他們去荒島維護基站,就算現在讓他們去跳海也不帶遲疑的。
隨著最後一次設備調試完成,船隊也開始出發了,澳宋目前的大功率電台理論上的收發半徑隻有一千公裏,但在中繼器的加持下就能跨越大幾千公裏到達遠東。
而且這個時代的天空還很“幹淨”,沒有後世各種各樣電磁信號幹擾,理論上澳宋電台的電磁信號能傳多遠就能傳多遠不會打折扣。
為此執委會在太平洋上選了三個信號中繼點。
第一個是位於新幾內亞的澳宋殖民地開拓鄉,第二個是後世著名的“關島”號稱“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第三個是也是著名島嶼“硫磺島”。
澳宋本土出發的飛剪船艦隊先去開拓港放下技術人員和設備,然後再途經關島和硫磺島的時放下技術人員和設備還有他們的生活物資,等這些人在島上建立信號中繼站以後,澳宋本土就能遠東殖民地總督府通上無線電了。
注:
本時空的關島沒有被板牙人占領,作者為了劇情在這裏小小的架空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