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在這個鄉的調研之後,文思德立馬去見了鄉長,他沒有表明自己的身份隻說自己是從新安下來的農業部官員,然後後開始和鄉長交談起來。


    由於文思德是出了城以後才隨機從地圖上找了一個才建立的鄉進行調研並沒有對鄉長做背調。


    當他交談以後才知道這個鄉長叫徐東樓是個大明移民,不過徐東樓有些不一樣,他是主動來澳宋的。


    從簡單的交談中文思德發現此人是一個有想法有才華的人才,而且此鄉的治理情況也可以看出此人是有真正能力的人,並非紙上談兵之人,迴去以後一定要好好關注一下他。


    文思德在鄉政務大院吃過飯以後就登上馬車揚長而去了,正式結束了本次的調研之旅,他此行收獲頗多,迴新安後他要優化這一年的計劃和政策。


    徐東樓本是胡建泉州一戶富裕人家的嫡子,從小便被培養讀書備考科舉,12歲就考取了童生功名,結果在其13歲時接觸到同鄉前輩李贄的思想,年少的他深以為然便加入了泰州學派,信奉李贄的“歪理邪說”不尊孔儒理學的他即使有經世之才也屢試不中。


    他在21歲時決定放棄科舉專心治學,作為泰州學派的傳人他知道做學問的精髓在於實踐,於是他決定離家遊學上山下鄉,在幾年的遊學生涯中他深深的體驗到了民生之多艱和大明官府的腐敗黑暗,他思想也越發極端。


    等他迴鄉之後聽說海外有一小國,由海外遺漢建立,自號華夏澳宋,此國無國主無勳貴,不抑工商之業,不尊孔教,萬民平等,人人不受饑寒之苦,簡直就是他的夢中情國。


    剛剛遊學迴家的他不顧家人反對隻身踏上去往澳宋的移民船。


    到了澳宋以後由於他識文斷字,學識淵博,移民局的人也沒真讓他去種地或者進廠,而是稍加培訓後把他弄進體製內在新安當了一個文員。


    既然吃上了“皇糧”徐東樓就開始觀察澳宋社會,他發現澳宋比傳言中描述的更美好,官吏雖不說清廉如水卻也不貪腐成性,各司其職沒有屍位素餐之人,對待百姓也不以勢壓人,他在大明生活二十多年又在外遊曆數載,根本沒有一處官場的風氣可以與澳宋官場相比。


    而且這裏沒有皇帝,一切高級官員由民自決,最高官員輪流坐莊而不是世襲罔替,頗有“三代”(堯舜禹)遺風。


    不僅官場風氣遠勝大明朝,民生福祉也是讓徐東樓這個大明天朝上國來的讀書人汗顏,他來澳宋三年,從沒有看到街上有受凍餓的乞丐,也沒人因衣食而憂思,隻有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澳宋這種從下到上生機盎然的景象,他從沒在大明朝看見過,也許大明開國時有過,但是現在沒了,朝廷不能撫恤萬民反而成了壓在萬民身上的大山。


    除了這些,徐東樓來澳宋以後最大的收獲是思想和學術上的,澳宋官方那種實用主義的政策與泰州學派思想不謀而合,而且他發現澳宋中高級官員各個學富五車,從他們的嘴裏總能說出一些大學問,因此他沒事就和他能接觸到的澳宋官員搞學術交流,見他如此好學,大家也樂得解他的惑。


    在澳宋住了幾年後他才發現他以前的學問有多麽粗淺,真正的大學問全在澳宋,而且澳宋人卻無門派之見,隻要你願意歸化澳宋這些學問必對毫無保留的教授,敢把治國理政和帝王之術放在學校裏公開授予學生。


    後來徐東樓為了探尋更加精深的學問就向上級申請去澳宋國家政務學院學習,上級看他平時工作認真勤懇好學,而且從和他的交流來看這個人文化水平不低,且不是滿腦子之乎者也的酸儒生,便以單位的名義推薦他入學政務學院進修。


    進了政務學院後他才勤奮好學,最終以同期第一的成績畢業,直接外放授官,當了鄉長。


    文思德走後,晚上徐東樓有些睡不著,他覺得今天來視察的官員可能不是一個普通農業部官員,雖然和他的交談中徐東樓感受到他的確精於農事,但就以他說話的語氣來說不像個普通官員反而像以前他在政務學院進修時來講課的大官(文思德其實去政務學院講過兩節課,但是徐東樓沒遇上所以不認識文思德)。


    就在文思德迴新安的路上,新安港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商業部的外貿船隊從波蘭拉人迴來了,而且基本都是女人,消息一經傳出新安城裏的單身漢全部沸騰起來了,國家又要給分老婆了。


    這是王有德在任時執委會做的最後一個重大決策——援助波蘭,現在終於收到迴報了。


    自從澳宋與齊格蒙特三世達成合作以後就開始援助波蘭冷熱武器,不要波蘭用錢和物結算,用從瑞典搶的女人小孩和高級技術人才結算。


    雖然澳宋隻援助了齊格蒙特三世武器,但不是有句話這樣說:“你囤糧,我囤槍,你家就是我糧倉。”


    由於有了澳宋的強力援助齊格蒙特三世缺啥直接去瑞典搶就行,雖然瑞典那地方也沒啥糧食,但是波蘭國內的貴族可不缺糧食,齊格蒙特三世不敢搶國內貴族,那就用澳宋人的武器跟他們換唄。


    由於澳宋的武器出口到歐陸以後先由西歐國家挑,再到中歐國家挑,等到東歐時不僅數量不多了而且價格奇高,齊格蒙特三世能從澳宋人手裏搞來數量眾多又平價的武器,國內貴族自然買他的賬,紛紛打開糧倉用大量糧食從齊格蒙特三世手裏換武器,齊格蒙特三世留下足夠大軍食用的糧食以後,又把多餘的糧食送去中西歐換錢。


    在齊格蒙特三世的微操下局麵一下就被盤活了,軍餉也有了,武器也有了,糧食也有了,大軍直接開進瑞典,而且瑞典軍隊由於古斯塔夫二世的死亡和國內貴族的內鬥,導致連一半的戰鬥力都沒發揮出來就被人數占優的波蘭大軍打敗了。


    本來瑞典軍隊是一柄利劍,但是能用這把利劍的人已經死了,所以這把劍在找到下一個合格的主人之前都無法發揮他的力量了。


    殺到瑞典境內後齊格蒙特三世忠實的執行了澳宋給他下的任務,畢竟武器可不能白拿,這次毀約了下次可就拿不到澳宋人的武器援助了。


    除了平民老百姓,齊格蒙特三世居然打破了規矩搶起了貴族,他出於報複心理狠狠的報複了這些以前和卡爾九世一起把自己趕出瑞典的貴族們。


    他現在已經無所謂了,對於身後名他已經不在意了,他隻想在自己死之前報仇雪恨然後拿迴屬於自己的瑞典王位。


    他這一舉動可算是便宜了澳宋人,在澳宋人這裏平民貴族都一個價,價格隻跟年齡身體健康狀況和掌握技能有關。


    畢竟在澳宋隻有寵物才論血統,波蘭人送自己大量高質量的貴族女眷正合澳宋人的意好吧,相信執委會在看了這些女眷的質量以後會更加支持齊格蒙特三世在瑞典搞“去貴族化”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7世紀風起澳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也是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也是羅並收藏17世紀風起澳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