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三刻拚的傷痕累累,這才保住了楊原,但此時文隱閣雖然退走了,但卓亦疏還在。


    柳三刻慘笑一聲,說道:“你是文隱閣的死敵,雙方早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麵,死在你手裏也好過死於自己人之手。”


    卓亦疏輕笑道:“寧珂從未把你當成自己人。”


    柳三刻聞言心中黯然,轉頭向楊原跪拜道:“閣主,柳三刻無能,護不住你了。”


    楊原慢慢的睜開雙眼,卻是歎道:“大勢已去,當初楊家丟了江山,如今我丟了文隱閣,看來是天不助我大隋。”


    柳三刻老淚縱橫,他雖不是楊家人,但終其一生都在為興複大隋而奔波,卻不想最後卻敗在自己人手裏。


    楊原又向卓亦疏說道:“我敗了,卓公子的劍法果然絕世無雙。”


    卓亦疏輕佻一笑。


    這時忽見冉吟懷跪倒在地,向卓亦疏說道:“公子,我想跟你求個情。”


    卓亦疏聞言卻是臉色微變,看著冉吟懷許久,冉吟懷低著頭不敢看他,良久以後方才聽他說道:“冉美人是要替誰求情?”


    冉吟懷聞言迴道:“師父他老人家授我武藝,對我恩重如山,我不能眼睜睜看著師父丟了性命。”


    聽得此話,一旁的雲瀟湘卻是暗道:幸虧她是如此說了,要是她說是替楊原求情,那公子必然會下殺手,大隋皇家後裔的生死,隻在冉吟懷一念之間。


    果然,卓亦疏聽得冉吟懷如此一說,便即笑道:“冉美人開口了,我自會應允。”


    冉吟懷大喜,趕忙又行了一禮。


    柳三刻大感意外,沒想到隻憑冉吟懷所言,卓亦疏就輕而易舉的放過了自己,隨即卻也想了個明白,柳三刻不禁暗道:卓亦疏是江湖人,而且是個風流浪子,小懷這樣的絕色美人求他,他自然會應允,這就是江湖人的快意恩仇,而楊原卻不會如此,今日若是易地而處,任誰求情都不會讓楊原改變心意,楊原是廟堂人,絕不會對心腹大患心慈手軟,又怎會為了一個女子之言而放過大敵。


    卓亦疏已不做他想,當即轉身而去。


    李隆基得知李璡已死,心中悲戚,追封太子太師。


    蕭茹雪幾經昏厥,然後失魂落魄的前往蜀地。


    眾人再行幾日,終是到了大散關。


    散關所在之地山勢險峻,曆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佇立關前,放眼望去,但見群峰綿亙,古木森森;大散嶺下,清薑河激流奔騰,通往前方不知何處。


    幸蜀的隊伍在此得以休整,高險峰又先行而去,這次他帶著皇帝的旨意,通告劍南的官員準備迎接聖駕。


    但是蜀中到底是什麽情況,現在無法得知,隻能寄希望於唐澈。


    哪知未過多時,高險峰忽然急奔而迴,隻聽他說道:“前方遇見了蜀中官員迎接聖駕的隊伍,但卻被人所阻。”


    前麵的話讓李隆基心中一喜,可還沒等他高興,卻又得知接駕的隊伍被阻,如此卻是讓李隆基如墜冰窖。


    卓亦疏問道:“是什麽人攔住了接駕隊伍。”


    高險峰迴道:“他們自稱是綠林會的人,我仔細問過才知道,他們都是附近各處的江湖人物,本來互相之間也不認識,是因為偶然聽得皇上到了大散關,所以方才聚集在一起,是想請皇上率領他們殺迴長安,屠滅叛軍。”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了然,綠林會的目的與馬嵬驛的百姓是一樣的,都想讓李隆基率領他們對付叛軍,隻是這些江湖人物聚集起來頗為不易,所以當李隆基到達大散關時方才遇見他們。


    李隆基歎道:“看來天下百姓無論是何等身份,全都心係大唐的安危。”


    卓亦疏輕笑一聲,問道:“皇上既知如此,何不率眾殺迴長安。”


    李隆基臉色一變,忙道:“我已經把兵馬大權交給了太子,平叛之事自會有太子全權負責。”


    一旁的高力士也是接道:“雖然叛軍看似勢大,但絕非是我大唐雄師的對手,對付安祿山和史思明,太子足矣,無需再勞煩皇上出山。”


    卓亦疏輕笑一聲,李隆基和高力士所言的意思再明顯不過,況且李隆基自然老邁,心中早就沒了雄心壯誌,若非是他隻顧著自己享樂而不理朝政,也不會有這震驚天下的安史之亂。


    冉吟懷說道:“公子,前方那些人雖然魯莽了些,卻也都是心係天下的英雄好漢,不可讓他們寒了心。”


    烏宏也道:“冉夫人所言不錯,該對他們有個交代。”


    聽得此話,李隆基卻是駭然失色,他以為烏宏所言是要讓自己去和前方的綠林會麵對麵言說,如此一來,如何不讓李隆基心驚膽戰。


    一路走來,雖然多得卓亦疏相護,但李隆基也深知卓亦疏桀驁入骨,自己縱是帝皇也無法掌控他,現在他要是真覺得烏宏所言在理,肯定會拉著自己去見綠林會的人。


    李隆基正要推辭,卓亦疏卻先一步說道:“皇上,普天之下都是你的子民,現在綠林會要殺迴長安,皇上有何想法?”


    李隆基聞言一怔,一時間不知該如何迴話,一旁的高力士忙道:“皇上已經把平叛之事全權交於太子,若是如今率領綠林會奔赴戰場,豈不是朝令夕改,依我看倒不如給綠林軍一個正式的封號,然後由他們的首領率領他們前去尋找太子,必可助太子一臂之力,如此即能顯示皇上天恩浩蕩,也能給太子尋來強援,也會給普天下心係國家安危的綠林好漢們一個交代。”


    高力士洋洋灑灑說了一大段,倒也是在理,更難能可貴的則是他將李隆基摘了出來,讓他不必親臨戰場也不會落下貪生怕死之名。


    李隆基聽後自然是喜出望外,卓亦疏也不禁暗道:高力士不愧是李隆基身邊的親信,當真是憂君之憂,隻可惜他隻忠於李隆基,而非大唐。


    心念至此,便再不多想,當下言道:“高大人當真是考慮的周全。”


    李隆基忙道:“就依力士所言。”


    當下派出陳玄禮前去宣布李隆基的決定,哪知陳玄禮一去既迴,並且說道:“稟皇上,前方綠林會與人動了手,皇上的旨意無法傳達進去。”


    李隆基問道:“可知是誰與綠林會動手?”


    陳玄禮道:“是蜀中的江湖人物,他們本是與迎接聖駕的隊伍一起來的,因受到綠林會相阻,雙方一言不合便即大打出手。”


    聽得此話,李隆基頓感棘手,若是蜀中江湖人物與綠林會有過節,自己反倒不知該幫誰,綠林會忠君愛國,固然是要大加褒獎,但是蜀中人物也不可得罪,畢竟自己是要去蜀中避難的,如今蜀中的局勢並不明朗,貿然得罪蜀中人物於己方不利。


    一旁的冉吟懷則在卓亦疏耳邊低聲說道:“公子,莊先生去了蜀中,就是為了協助唐澈整合蜀中武林,如今蜀中卻有人突然趕來,咱們需得問個清楚。”


    卓亦疏聽後也覺得言之有理,當下向李隆基言明,然後率人趕去查看。


    出了大散關又行二十餘裏,隻聽得前方傳來打鬥聲,卓亦疏向前而去,竟是見到了熟人,乃是長虹幫主韓闊,此時他以手中的流星錘與一名老者惡鬥。


    高險峰向卓亦疏說道:“公子,那位老者就是綠林會推舉出來的首領,乃是鐵槍門的呂青山。”


    綠林會隻是附近的各路人物臨時聚集在一起的勢力,是為了相助唐廷對付安史叛軍,在此之前江湖上並無這個組織,所以綠林會的首領是眾人一起推舉出來的德高望重的人物,這個人就是呂青山。


    而他能被眾人推舉出來成為首領,自然有其獨到之處,此時他憑著一杆鐵槍竟與韓闊不相上下。


    呂青山的年齡要比韓闊打上一輪不止,本已淡出江湖,隻因國家遭逢大難這才重新出山,他為人剛正不阿,在江湖中頗有名氣,如此方才被推舉成為眾人首領,現在他以垂老之軀應對韓闊,但卻不落下風。


    卓亦疏縱身上前,本來眾人的注意力都在場中的打鬥上,是以無人注意別處,此時忽見有人衝入場中,皆是大吃一驚,有眼界頗高者已從卓亦疏的身法中看出他武功高強,隻是不知道他是何方神聖,也不知道是敵是友。


    卓亦疏連發兩道拈花劍氣,分別打向韓闊和呂青山,這二人攻勢被阻,不由得連連後退,幸而卓亦疏無心傷人,他二人也就毫發無損,此時定睛看去,隻見卓亦疏立於場中。


    韓闊見此立時說道:“卓公子,您果然在這裏。”


    卓亦疏卻道:“韓幫主的武功越來越高了,與這老者打鬥絲毫不落下風。”


    韓闊知道卓亦疏在取笑自己擒不下呂青山,當下便道:“我見他老邁,讓他幾招。”


    其實任誰都能看出來這二人適才已經鬥到生死之際,根本沒有誰讓誰。


    呂青山年紀大了,但卻不服老,此時便道:“韓闊,你要不服就再來比劃幾招,今天非得有個人留下命來。”


    韓闊冷笑道:“你們驚擾聖駕,恐怕用不著我出手,自會有人收拾你們。”


    呂青山怒道:“我們隻是請皇上親赴國難,何來驚擾之說。”


    韓闊說道:“我們是澈公主請來的,要接皇上入蜀,你們卻在此攔截,不是驚擾聖駕嗎?”


    原來是唐澈叫來了韓闊,如此看來,蜀中之事應該頗為順利。


    隻聽韓闊又道:“卓公子,莊先生說你會與皇上一起入蜀,請問皇上就在前方嗎?”


    唐澈能在蜀中成事,多得莊修平相助,當然,許家堡也出力頗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絕世豪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吟並收藏絕世豪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