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出十餘裏後,卓亦疏覺得馬車走得太慢,心中頗不耐煩,便即趕走了車夫,將四顆頭顱懸於馬背上,然後與冉吟懷縱馬疾行,直奔長安。
彼時戰亂正起,是以道路極不好走,兩天時間也未能走出河北,這日行至清河郡附近,再有四五十裏的路程就能到達清河郡,卓亦疏和冉吟懷縱馬而行,冉吟懷忽道:“公子,前麵似乎有人在打鬥。”
卓亦疏點了點頭,便即讓冉吟懷等在這裏,然後自己舍了坐騎,閃身疾行而去。
行出不遠,便即見到有一男子正被圍攻,那男子手持長劍,身著長衫,年約三十七八,容貌極其俊朗,武功雖也不弱,但在一眾高手的圍攻之中仍是顯得力不從心。
卓亦疏見此卻是了然,圍攻男子的那些人都是捉生營的高手。
眼見於此,便即知曉,必然是安祿山派人來圍攻這個男子,此時那男子一著不慎,便即落敗,被捉生營的人打倒在地,利刃架在頸前。
男子怡然不懼,冷笑道:“安祿山狼子野心,竟然造反稱帝,甚至還意欲讓河北諸郡全都歸附於他,別人都怕他,我李萼卻不怕他。”
捉生營的一人說道:“死到臨頭還嘴硬。”
李萼冷笑道:“李萼技不如人,落於賊寇之手,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捉生營那人冷笑一聲,便即挺刀相送,意欲將李萼梟首。
卓亦疏疾發拈花劍氣,此時他的武功經蒼玄真人指點後早已是今非昔比,拈花劍氣威力更勝從前,一經發出,轉眼即至,捉生營那人立時倒地而亡。
李萼本已閉目待死,卻忽聽得‘撲通’一聲,睜眼一看,見得捉生營那人已然斃命,旋即抬頭看去,隻見一名少年衝入敵陣,隻憑一雙肉掌便即打退捉生營諸人,抬手間已連殺數人。
捉生營的人被卓亦疏打的措手不及,便即紛紛後撤,為首的一人寒聲問道:“閣下是誰,竟然敢管捉生營的事。”
卓亦疏聞言卻是滿臉的輕佻不恭,冷笑道:“你們迴去給安祿山帶個話,就說我卓亦疏來了河北,過段時間就去洛陽取他性命,讓他給我好好等著。”
此話一出,捉生營眾人紛紛大驚,既是驚愕於卓亦疏的狂妄,也是曾經聽過他的名聲,領頭那人便即說道:“原來閣下就是卓公子。”
卓亦疏冷笑一聲,說道:“還不快滾,要是等我改變了主意,你們一個都走不了。”
捉生營首領暗道:卓亦疏手下都是奇人,而我們並不占優,等迴去點齊人馬再來與他分個高下,現在卻不用吃這眼前虧。
當下捉生營盡數退走。
李萼眼見卓亦疏性情桀驁不馴,心中依然十分欽佩,後又聽得他自報名號,知道他就是卓亦疏,更是驚喜交加,此時便即上前說道:“李萼久聞卓公子大名,今日一見,果然盛名無虛,在下實在欽佩。”
卓亦疏笑道:“李萼大人。”
“公子殺了段子光,奪迴了忠臣首級,此時已然傳遍河北諸郡,公子豪氣幹雲之勢,李萼實在欽佩,當真思之神往,今日得見高賢,幸何如之。”李萼由衷說道,心中也是暗道:原來卓亦疏果真如傳說中的那般是個少年英才。
“李大人因何得罪了捉生營?”卓亦疏問道。
李萼微微一笑,說道:“在下本是在清河郡為官,如今安祿山起兵造反,我便力勸太守起兵伐之,以正國威,但太守大人卻忌憚安祿山的威勢,始終不肯公然反抗,前些天段子光帶著李憕、盧奕和蔣清三位大人的頭顱來清河郡,以此威懾太守大人,太守大人隻得應承,後來段子光死於公子之手,我聽後立即去見太守大人,勸他出兵攻打叛軍,太守大人得知段子光已死,終是下定決心,這才派我前去聯絡平原郡的顏真卿大人,兩郡要遙相唿應,以此對抗安祿山,哪知我剛一出清河,就被捉生營盯上了,想來他們守在這裏已久,隻要有人出城聯絡其餘諸郡,捉生營就會出手襲殺,以此來杜絕諸郡聯手,幸而卓公子及時趕到,這才救了我的性命,李萼感激不盡。”
說著話又行了一禮。
這時冉吟懷也走了過來,見到此地情景便知卓亦疏已經料理了敵人,便即站在他身旁。
冉吟懷牽來了兩人的坐騎,那上麵放著四顆血淋淋的人頭,李萼見之便即說道:“這就是三位大人和段子光的人頭嗎?”
卓亦疏微微一笑,冉吟懷說道:“我家公子正要將三位大人的首級送去長安。”
聽得此話,李萼卻是微微一怔,思忖片刻後說道:“公子,在下有一言,需得說與公子。”
卓亦疏說道:“但說無妨。”
李萼說道:“此前段子光帶著三位大人的首級遊走於各郡,威脅各郡歸附叛軍,各郡太守攝於其威,不敢忤逆,如今段子光已然身死,公子何不將他的首級送到平原郡,由顏真卿大人示於各郡,如此一來,必能壯大我**聲勢,各郡太守見了才能沒有後顧之憂,如此才會甘心與顏大人聯手抗敵。”
聽得此話,卓亦疏也是心中思忖,旁邊的冉吟懷說道:“公子,這位大人言之有理,如今的當務之急是要聯合河北諸郡,方能與安祿山抗衡,隻要安祿山後方不穩,正麵戰場就會有諸多顧忌。”
李萼也道:“現如今朝廷本就落於下風,若是再無後方牽製,恐無力阻其攻勢。”
卓亦疏點頭道:“不錯,那就由李大人帶著段子光的首級去平原郡,交給顏真卿就是了。”
李萼聽後趕忙搖頭道:“段子光是卓公子所殺,我怎敢貪天之功,此事還得請卓公子親自前往。”
冉吟懷心道:我們前些天在洛陽救走了李夫人她們,如今安祿山必然加深了防備,我們從河北前往長安必然要經過洛陽,隻怕少不了一場惡戰,如今安祿山已在洛陽稱帝,在那裏擁兵數萬,貿然前去必然兇多吉少,倒不如暫緩行程,等安祿山稍有懈怠以後再經洛陽去長安。
心念至此,冉吟懷便即說道:“公子,咱們留在河北更有用武之地,如今史思明正在河北作戰,若是諸郡聯合抗擊,史思明必然迴軍伐之,咱們正好與他較量一番。”
聽得此話,卓亦疏當即大喜,當下應允李萼,共同前往平原郡。
三人直奔平原郡,數日後便即來到城前,此時平原郡城門緊閉,遠遠望去,似是一隻匍匐著的巨獸。
此時卓亦疏等人距離平原郡已不足十裏,李萼說道:“卓公子,冉夫人,前麵就是平原郡了,在下先去奉上太守大人的親筆書信,然後再請顏大人大開城門,迎接兩位。”
平原郡為防備安祿山所以城門緊閉,外人無法入城,所以李萼才會有此一言,而且他知道卓亦疏是殺了段子光的少年英雄,理應受到如此禮遇,是以說完之後縱馬先行。
哪知他剛行出片刻,便即聽得一聲慘叫,卓亦疏和冉吟懷趕忙縱馬上前,隻見李萼竟然中了埋伏,有人在此挖了陷馬坑,李萼毫不知情,是以著了道,幸而他身形靈活,這才在電光火石間舍了坐騎,兀自向前一躍,這才免於一死,但緊接著前方連發暗箭,李萼尚未站穩,是以抵擋不住,眼看著就要死於亂箭之中。
卓亦疏展開疾蹤步急掠上前,伸手抓過李萼將其護在身後,然後揮手擋開箭矢,旋即縱身急退,在倏忽之間救了李萼的性命。
隻是李萼在亂箭中受了傷,腿上中了一箭,若無卓亦疏及時趕到,必將死於亂箭之中。
隻見前方奔出一隊人馬,為首一人冷笑道:“諸位當真是自信的很啊,竟然隻憑三人就敢來平原郡。”
卓亦疏輕笑道:“區區平原郡,又不是龍潭虎穴,我一人足可來去自如。”
那人聽後當即一瞪眼,開口道:“公子好張狂,刁萬歲請教公子名號。”
冉吟懷見此低聲道:“公子,這其中必然是有誤會。”
又聽李萼說道:“是刁將軍嗎?”
刁萬歲一怔,說道:“你是何人?”
卓亦疏輕笑道:“是敵是友尚未分清就下殺手,當真是混賬之極。”
刁萬歲聞言大怒,喝道:“安祿山要來尋仇,他的手下能是什麽好東西,本將下殺手又能如何?”
卓亦疏眉頭一皺,輕笑道:“竟然把我當成了安祿山的人。”
果然如冉吟懷所說的那般,對方誤會了卓亦疏等人的身份。
這時又聽得身後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原來是刁萬歲的人圍了上來。
冉吟懷暗道:這人心思縝密,故意與我們說話吸引注意力,暗中卻讓人圍殺上來,果然是調兵遣將的高手。
見得自己被包圍,卓亦疏卻隻輕笑一聲,滿臉不恭之色,絲毫不以為意。
刁萬歲冷笑一聲,就要下令動手,卻聽得李萼說道:“刁將軍且慢,我乃清河郡李萼,特來見顏大人商討聯合抗擊叛軍之事。”
聽得此話,刁萬歲也是大感意外,但他並未放鬆警惕,而是說道:“賊子花言巧語,休想騙我。”
李萼又道:“我這裏有太守大人的親筆書信,刁將軍拿去一看便知。”
李萼取出書信,卓亦疏拿過來隨手拋出,本輕飄無力的書信竟然破空而去,準確無誤的到了刁萬歲手中,刁萬歲不禁說道:“好功夫。”
刁萬歲見得書信,已是信了五六分,又見信上有太守印章,當下不疑有他,開口道:“原來是李大人,實在是在下莽撞了,如今平原郡正是風聲鶴唳之時,不免有些草木皆兵,還請李大人不要怪罪。”
李萼強忍疼痛迴了一禮,然後說道:“這位卓亦疏卓公子就是殺了段子光的少年英才,還請刁將軍帶我們入城去見顏大人。”
刁萬歲聞言大吃一驚,便向卓亦疏看去,隻見他滿臉輕佻,心中不禁暗道:早就聽說卓亦疏桀驁入骨,這少年的神情當真如此,這是無論如何也裝不出來的,顏大人見過卓亦疏,就算太守文書能造假,卓亦疏這個人也是造不了假的,讓他去見顏大人,可辨真偽。
當下將卓亦疏三人迎進城中,刁萬歲謹小慎微,先是讓調來了一眾精兵護在顏真卿身邊,然後才帶卓亦疏等人前去見他。
彼時戰亂正起,是以道路極不好走,兩天時間也未能走出河北,這日行至清河郡附近,再有四五十裏的路程就能到達清河郡,卓亦疏和冉吟懷縱馬而行,冉吟懷忽道:“公子,前麵似乎有人在打鬥。”
卓亦疏點了點頭,便即讓冉吟懷等在這裏,然後自己舍了坐騎,閃身疾行而去。
行出不遠,便即見到有一男子正被圍攻,那男子手持長劍,身著長衫,年約三十七八,容貌極其俊朗,武功雖也不弱,但在一眾高手的圍攻之中仍是顯得力不從心。
卓亦疏見此卻是了然,圍攻男子的那些人都是捉生營的高手。
眼見於此,便即知曉,必然是安祿山派人來圍攻這個男子,此時那男子一著不慎,便即落敗,被捉生營的人打倒在地,利刃架在頸前。
男子怡然不懼,冷笑道:“安祿山狼子野心,竟然造反稱帝,甚至還意欲讓河北諸郡全都歸附於他,別人都怕他,我李萼卻不怕他。”
捉生營的一人說道:“死到臨頭還嘴硬。”
李萼冷笑道:“李萼技不如人,落於賊寇之手,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捉生營那人冷笑一聲,便即挺刀相送,意欲將李萼梟首。
卓亦疏疾發拈花劍氣,此時他的武功經蒼玄真人指點後早已是今非昔比,拈花劍氣威力更勝從前,一經發出,轉眼即至,捉生營那人立時倒地而亡。
李萼本已閉目待死,卻忽聽得‘撲通’一聲,睜眼一看,見得捉生營那人已然斃命,旋即抬頭看去,隻見一名少年衝入敵陣,隻憑一雙肉掌便即打退捉生營諸人,抬手間已連殺數人。
捉生營的人被卓亦疏打的措手不及,便即紛紛後撤,為首的一人寒聲問道:“閣下是誰,竟然敢管捉生營的事。”
卓亦疏聞言卻是滿臉的輕佻不恭,冷笑道:“你們迴去給安祿山帶個話,就說我卓亦疏來了河北,過段時間就去洛陽取他性命,讓他給我好好等著。”
此話一出,捉生營眾人紛紛大驚,既是驚愕於卓亦疏的狂妄,也是曾經聽過他的名聲,領頭那人便即說道:“原來閣下就是卓公子。”
卓亦疏冷笑一聲,說道:“還不快滾,要是等我改變了主意,你們一個都走不了。”
捉生營首領暗道:卓亦疏手下都是奇人,而我們並不占優,等迴去點齊人馬再來與他分個高下,現在卻不用吃這眼前虧。
當下捉生營盡數退走。
李萼眼見卓亦疏性情桀驁不馴,心中依然十分欽佩,後又聽得他自報名號,知道他就是卓亦疏,更是驚喜交加,此時便即上前說道:“李萼久聞卓公子大名,今日一見,果然盛名無虛,在下實在欽佩。”
卓亦疏笑道:“李萼大人。”
“公子殺了段子光,奪迴了忠臣首級,此時已然傳遍河北諸郡,公子豪氣幹雲之勢,李萼實在欽佩,當真思之神往,今日得見高賢,幸何如之。”李萼由衷說道,心中也是暗道:原來卓亦疏果真如傳說中的那般是個少年英才。
“李大人因何得罪了捉生營?”卓亦疏問道。
李萼微微一笑,說道:“在下本是在清河郡為官,如今安祿山起兵造反,我便力勸太守起兵伐之,以正國威,但太守大人卻忌憚安祿山的威勢,始終不肯公然反抗,前些天段子光帶著李憕、盧奕和蔣清三位大人的頭顱來清河郡,以此威懾太守大人,太守大人隻得應承,後來段子光死於公子之手,我聽後立即去見太守大人,勸他出兵攻打叛軍,太守大人得知段子光已死,終是下定決心,這才派我前去聯絡平原郡的顏真卿大人,兩郡要遙相唿應,以此對抗安祿山,哪知我剛一出清河,就被捉生營盯上了,想來他們守在這裏已久,隻要有人出城聯絡其餘諸郡,捉生營就會出手襲殺,以此來杜絕諸郡聯手,幸而卓公子及時趕到,這才救了我的性命,李萼感激不盡。”
說著話又行了一禮。
這時冉吟懷也走了過來,見到此地情景便知卓亦疏已經料理了敵人,便即站在他身旁。
冉吟懷牽來了兩人的坐騎,那上麵放著四顆血淋淋的人頭,李萼見之便即說道:“這就是三位大人和段子光的人頭嗎?”
卓亦疏微微一笑,冉吟懷說道:“我家公子正要將三位大人的首級送去長安。”
聽得此話,李萼卻是微微一怔,思忖片刻後說道:“公子,在下有一言,需得說與公子。”
卓亦疏說道:“但說無妨。”
李萼說道:“此前段子光帶著三位大人的首級遊走於各郡,威脅各郡歸附叛軍,各郡太守攝於其威,不敢忤逆,如今段子光已然身死,公子何不將他的首級送到平原郡,由顏真卿大人示於各郡,如此一來,必能壯大我**聲勢,各郡太守見了才能沒有後顧之憂,如此才會甘心與顏大人聯手抗敵。”
聽得此話,卓亦疏也是心中思忖,旁邊的冉吟懷說道:“公子,這位大人言之有理,如今的當務之急是要聯合河北諸郡,方能與安祿山抗衡,隻要安祿山後方不穩,正麵戰場就會有諸多顧忌。”
李萼也道:“現如今朝廷本就落於下風,若是再無後方牽製,恐無力阻其攻勢。”
卓亦疏點頭道:“不錯,那就由李大人帶著段子光的首級去平原郡,交給顏真卿就是了。”
李萼聽後趕忙搖頭道:“段子光是卓公子所殺,我怎敢貪天之功,此事還得請卓公子親自前往。”
冉吟懷心道:我們前些天在洛陽救走了李夫人她們,如今安祿山必然加深了防備,我們從河北前往長安必然要經過洛陽,隻怕少不了一場惡戰,如今安祿山已在洛陽稱帝,在那裏擁兵數萬,貿然前去必然兇多吉少,倒不如暫緩行程,等安祿山稍有懈怠以後再經洛陽去長安。
心念至此,冉吟懷便即說道:“公子,咱們留在河北更有用武之地,如今史思明正在河北作戰,若是諸郡聯合抗擊,史思明必然迴軍伐之,咱們正好與他較量一番。”
聽得此話,卓亦疏當即大喜,當下應允李萼,共同前往平原郡。
三人直奔平原郡,數日後便即來到城前,此時平原郡城門緊閉,遠遠望去,似是一隻匍匐著的巨獸。
此時卓亦疏等人距離平原郡已不足十裏,李萼說道:“卓公子,冉夫人,前麵就是平原郡了,在下先去奉上太守大人的親筆書信,然後再請顏大人大開城門,迎接兩位。”
平原郡為防備安祿山所以城門緊閉,外人無法入城,所以李萼才會有此一言,而且他知道卓亦疏是殺了段子光的少年英雄,理應受到如此禮遇,是以說完之後縱馬先行。
哪知他剛行出片刻,便即聽得一聲慘叫,卓亦疏和冉吟懷趕忙縱馬上前,隻見李萼竟然中了埋伏,有人在此挖了陷馬坑,李萼毫不知情,是以著了道,幸而他身形靈活,這才在電光火石間舍了坐騎,兀自向前一躍,這才免於一死,但緊接著前方連發暗箭,李萼尚未站穩,是以抵擋不住,眼看著就要死於亂箭之中。
卓亦疏展開疾蹤步急掠上前,伸手抓過李萼將其護在身後,然後揮手擋開箭矢,旋即縱身急退,在倏忽之間救了李萼的性命。
隻是李萼在亂箭中受了傷,腿上中了一箭,若無卓亦疏及時趕到,必將死於亂箭之中。
隻見前方奔出一隊人馬,為首一人冷笑道:“諸位當真是自信的很啊,竟然隻憑三人就敢來平原郡。”
卓亦疏輕笑道:“區區平原郡,又不是龍潭虎穴,我一人足可來去自如。”
那人聽後當即一瞪眼,開口道:“公子好張狂,刁萬歲請教公子名號。”
冉吟懷見此低聲道:“公子,這其中必然是有誤會。”
又聽李萼說道:“是刁將軍嗎?”
刁萬歲一怔,說道:“你是何人?”
卓亦疏輕笑道:“是敵是友尚未分清就下殺手,當真是混賬之極。”
刁萬歲聞言大怒,喝道:“安祿山要來尋仇,他的手下能是什麽好東西,本將下殺手又能如何?”
卓亦疏眉頭一皺,輕笑道:“竟然把我當成了安祿山的人。”
果然如冉吟懷所說的那般,對方誤會了卓亦疏等人的身份。
這時又聽得身後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原來是刁萬歲的人圍了上來。
冉吟懷暗道:這人心思縝密,故意與我們說話吸引注意力,暗中卻讓人圍殺上來,果然是調兵遣將的高手。
見得自己被包圍,卓亦疏卻隻輕笑一聲,滿臉不恭之色,絲毫不以為意。
刁萬歲冷笑一聲,就要下令動手,卻聽得李萼說道:“刁將軍且慢,我乃清河郡李萼,特來見顏大人商討聯合抗擊叛軍之事。”
聽得此話,刁萬歲也是大感意外,但他並未放鬆警惕,而是說道:“賊子花言巧語,休想騙我。”
李萼又道:“我這裏有太守大人的親筆書信,刁將軍拿去一看便知。”
李萼取出書信,卓亦疏拿過來隨手拋出,本輕飄無力的書信竟然破空而去,準確無誤的到了刁萬歲手中,刁萬歲不禁說道:“好功夫。”
刁萬歲見得書信,已是信了五六分,又見信上有太守印章,當下不疑有他,開口道:“原來是李大人,實在是在下莽撞了,如今平原郡正是風聲鶴唳之時,不免有些草木皆兵,還請李大人不要怪罪。”
李萼強忍疼痛迴了一禮,然後說道:“這位卓亦疏卓公子就是殺了段子光的少年英才,還請刁將軍帶我們入城去見顏大人。”
刁萬歲聞言大吃一驚,便向卓亦疏看去,隻見他滿臉輕佻,心中不禁暗道:早就聽說卓亦疏桀驁入骨,這少年的神情當真如此,這是無論如何也裝不出來的,顏大人見過卓亦疏,就算太守文書能造假,卓亦疏這個人也是造不了假的,讓他去見顏大人,可辨真偽。
當下將卓亦疏三人迎進城中,刁萬歲謹小慎微,先是讓調來了一眾精兵護在顏真卿身邊,然後才帶卓亦疏等人前去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