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龜年心灰意冷,卻仍是將羯鼓輕輕放下,然後悲哭一聲,向著殿門撞去。


    卓亦疏搶身上前,倏忽之間攔住了李龜年。


    這一舉動卻將楊國忠的屬下嚇得駭然失色,都以為卓亦疏要對楊國忠下手,所以紛紛向卓亦疏襲來,卓亦疏將李龜年護在身後,然後連出數掌,迫退楊國忠的一眾死士。


    李龜年見此還以為是楊國忠要殺自己,他知道楊國忠素來心狠手辣,自己打鼓請君的舉動已經得罪了他,必然讓他動了殺意。


    高力士卻是心中一喜,但麵上卻毫無表露,而是立時說道:“楊右相,你是要殺龜年嗎?”


    楊國忠眉頭一皺,知道自己的手下過於莽撞了,如此被對方抓住了把柄。


    正在這時,又聽得有人說道:“這裏還真熱鬧。”


    眾人看去,隻見一人在簇擁之中走了進來,眼見來人,卓亦疏卻是一怔,因為這人自己曾經見過。


    當初卓亦疏將黎清讓從清濤門中救了出來,然後護送她迴長離山莊,途徑商州時被一個軍官為難,那時來了一個叫做木三的達官顯貴,不但幫卓亦疏擺平了宵小,而且還邀他一同飲酒,隻是卓亦疏不願理會,所以帶著黎清讓走了。


    那時卓亦疏看出木三是個達官顯貴,可卻不知他具體的官位,此時見他入到宮中,身份自然極其尊貴。


    隻聽得眾人行禮說道:“參見太子殿下。”


    聽得此話,卓亦疏大感意外,沒想到這人竟是當朝太子。


    太子名為李亨,是玄宗帝的第三個兒子,當年三庶人案後,彼時的太子李瑛被廢殺,武惠妃和李林甫雖然極力爭奪太子之位,可玄宗帝還是立了李亨為太子,當初李亨以‘木’為姓,是取了李字的上半部,至於那個‘三’字,則是他的排行。


    高力士向太子說道:“楊右相想殺李龜年,還請太子定奪。”


    此地的事情自然已被太子盡數知曉,此時也不用高力士多說,太子便即說道:“龜年,這是怎麽迴事?”


    李龜年說道:“皇上被人蠱惑,日夜沉迷於長生不老藥,不理朝政。”


    一旁的楊玉環喝道:“放肆,李龜年,你竟然敢汙蔑皇上。”


    李龜年聽後卻是情緒激動的說道:“要是皇上覺得我有汙蔑之意,還請皇上當麵治罪。”


    楊玉環說道:“皇上日理萬機,哪有空閑理會你這癡人。”


    一聽這話,李龜年當即一怔,旁邊的太子卻道:“貴妃娘娘此言差矣,父皇確實已經多日不朝,群臣的奏折都沒有批閱,又是如何日理萬機?”


    楊玉環看向太子,其實在楊玉環心中,最大的敵人就是太子,因為楊玉環膝下無子,將來一旦玄宗帝離世,自己必將無依無靠,而太子卻會繼承帝位,太子與楊國忠早已是勢同水火,將來一旦太子李亨繼位,楊家必會蕩然無存,所以楊玉環與楊國忠才會迫不及待想要讓玄宗帝長生不死,這世上隻有玄宗帝能護住楊家的永世富貴。


    高力士暗道:既然太子來了,倒是省了我不少麻煩。


    當下揮了揮手,喚過一名手下,附耳低語幾句,那人便即領命而去。


    楊國忠向太子說道:“太子不在東宮中待著,為何來了大明宮?”


    太子說道:“自然是有要事稟告父皇。”


    楊貴妃接道:“皇上無暇見你。”


    聽得此話,卻不見太子動怒,反而是笑道:“無妨,隻是我在來此的路上聽說父皇下了禁足令,不讓宮中的女子隨意走動,不知有沒有這事。”


    楊國忠說道:“煉製長生不老藥需得陰陽調和,但宮中女子太多,若是任由她們隨意走動,必然會導致陰陽失和,於長生不老藥的煉製大為不利。”楊國忠看向太子冷笑道:“皇上若能長生不老,必會久居帝位,我大唐在皇上的庇護下定然能千秋萬世,這是於國於民的頭等大事,我想太子肯定會全力支持的。”


    楊國忠說這話時有些陰陽怪氣,言下之意自然就是提醒太子不要妄想帝位,若是玄宗帝真得了長生之術,太子就得做一輩子的儲君,終不會有君臨天下的那一天,楊國忠唯恐太子會破釜沉舟,效仿本朝太宗玄武門之變逼宮皇上,所以方才有此一言。


    可太子卻似渾然不知,也根本不往這上麵去說,而是說道:“楊右相此言在理,長生不老藥的傳說古來有之,隻不過無人煉成而已,若是父皇能得長生之術,必然是前無古人,其實以父皇的成就來說,足可說得上是震古爍今,父皇若能長生,實是大唐之福,我身為人子,自然要為父皇的長生之術略盡綿薄之力。”


    聽得此話,楊貴妃暗中冷笑,認定太子已經服了軟,可楊國忠與李璡等人都覺得太子絕非此意,所以也不接話,靜待太子說完。


    果然,隻聽太子續道:“我知父皇下了女子禁足令,我也怕宮內陰陽失和而導致長生藥的失敗,所以一路上四處查看,果然被我尋到了一個膽大包天的女子,竟敢大搖大擺的在宮中出現。”


    楊國忠喝道:“是誰如此膽大包天。”


    楊玉環也是臉色一變,她深信長生不老藥的存在,此時忽聽得有女子出現,唯恐壞了陰陽調和。


    太子揮了揮手,一邊讓屬下將人帶來一邊說道:“我已經把她擒住了。”


    眾人看去,卻皆是一驚,楊貴妃更是花容失色,楊國忠更是滿臉的不可置信,高力士心中一凜,李璡大喜,卓亦疏暗道:唐澈。


    被太子擒住的女子赫然就是唐澈,隻是她現在雙眼迷離,神智頗不清醒,卓亦疏當即便知是中了薑眸的邪術。


    楊玉環心中大駭,她入宮後深得帝寵,卻也始終無法徹底替代梅妃,眼前的唐澈卻與梅妃容貌相似,怎能不讓楊玉環心驚。


    太子不理會眾人的反應,而是兀自說道:“這女子公然違抗皇命,幸好被我擒來了,當時隨她一起的還有四個人,都被我的手下擒住了,現已押往別處審訊。隻是這女子膽大包天,我便親自將她帶來,交由父皇定奪。”


    “不能讓她去見皇上。”楊玉環脫口而出,卻驚覺大為不妥,隻得趕忙閉嘴,卻也轉頭看向族兄楊國忠,向他求救。


    楊國忠也沒想到太子竟然會有此一招,一時間也有些不知所措。


    關於的唐澈的身份,李璡早已告知給太子,這次太子進宮後見到唐澈的一瞬間便即知曉,所以立刻派人將她奪來,然後帶著她趕來此處。


    太子往前走去,同時說道:“我去見父皇。”


    楊國忠上前相阻,但卻不知該說什麽,兩人當即僵持。


    李龜年忽道:“這女子與梅妃娘娘如此相像,難不成就是梅妃娘娘失落在民間的公主?”


    此話一出,立時讓楊家兄妹如遭雷擊,雖然當年之事與他們毫無關聯,卻也知之甚詳,梅妃隻因女兒失蹤之故方才心灰意冷,若是尋迴了女兒,必然恢複往日的神采,到那時玄宗帝必然重新恩寵,他們一家三口團聚,這若大的後宮中可就沒有楊玉環的一席之地了,楊玉環一旦失寵,楊家必然迅速失勢。


    既然李龜年已經把話說開了,太子便即笑道:“我也覺得她就是我妹妹。”


    高力士說道:“當年皇上給公主賜名‘澈’,自見到澈公主那一刻起,皇上便是喜不自勝,隻是後來澈公主失蹤,皇上大發雷霆,遣人四處搜尋,最終卻也一無所獲。”


    聽得此話,卓亦疏當即了然,唐澈之名並非空穴來風,唐是大唐國號,澈則是玄宗帝所賜。


    楊玉環早就從安祿山那裏知道梅妃之女尚在人間,隻不過沒想到竟然在宮中相見,心中自然無比驚懼,當下心思急轉,想著要如何才能將唐澈攔在殿外。


    太子對楊國忠說道:“楊右相,我去見父皇,你為何攔我?”


    楊國忠眉頭緊皺,此前他就曾將太子攔在殿外,那時太子全然不似如今這般強勢,如今卻敢與自己針鋒相對,必然是因澈公主之故,太子若是替皇上尋迴澈公主,必能討得帝王歡心,將來梅妃與皇上重歸於好,這事的第一功勞就是太子的,東宮的勢頭必然一時無兩,一旦如此,自己不但再不是太子的對手,就連右相之位都會蕩然無存,楊家在朝中樹敵無數,一旦失勢,必然是要到了萬劫不複的地步,楊國忠隻是稍微一想,便不禁冷汗直流。


    楊玉環隻盼衝和先生能趕緊為皇上服下長生不老藥,一旦皇上長生不老,必會念及自己的功勞,隻要自己能與皇上一起長生,梅妃也就不足為懼。


    哪知就在這時,忽聽得衝和先生的聲音響起,隻聽他說道:“皇上,梅妃娘娘就在殿外,您可以出去看看了。”


    此話一出,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衝和先生薑撫竟然主動讓皇帝出殿。


    太子聞言便也退了下來,楊國忠退到一旁。


    李璡向卓亦疏和太子說道:“那妖道說的是梅妃娘娘就在殿外,而不是澈公主在殿外,難不成是要用澈公主代替梅妃娘娘?”


    太子說道:“妖道主動讓父皇召見梅妃娘娘,必然是另有圖謀,咱們靜觀其變。”


    殿門大開,李隆基邁步而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絕世豪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吟並收藏絕世豪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