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翠微島撤退,眾人皆是長出了口氣,唯有卓亦疏不甘的說道:“沒能取走穆成舟的項上人頭,當真是白來一遭。”
安慶儀擔心他的安危,便即走上前來關心道:“你的傷勢怎麽樣了?”
卓亦疏迴道:“無妨,小事而已。”
一旁的冉吟懷問道:“安大小姐怎麽來了南海?”
不待安慶儀迴答,卻聽陳凝薇搶先道:“我師姐得知翠微島要對付卓公子,所以特地趕來。”
安慶儀臉色一紅,偷偷看了眼卓亦疏,卻見他正在打坐恢複,便也不敢再去打擾,而是說道:“我隨師父迴到琅琊山後,卻有懸天宮烈日部率眾攻來,師父她孤木難支,本派舉步維艱,頗有不敵之象,所以我想去向父親求助,所以趕去找父親,卻正好聽到翠微島傳去消息,說金宵宗要去翠微島尋仇,而翠微島早已在金宵宗中藏了殺招,此次必能將金宵宗一網打盡,我得知以後趕忙前來,我在這邊人生地不熟,隻能尋求師妹相助,可等我到了嶺南與師妹見麵以後卻得知諸位已經出海,我終是來晚了一步,所以趕忙出海尋找,幸好有蕭夫人掌舵,這才能尋到你們。”
蕭天華知道甘敏是因為擔心自己才會貿然出海,心中自然極其感動,暗道:上天待我不薄,將夫人賜予了我。
冉吟懷又問道:“我見你們人數不多,為何能逼得翠微島發出飛焰求救。”
這次是陳凝薇迴道:“我們也不知為何,我與一個叫做南言心的女子交了手,他們船上還有一個人,似乎翠微島的人都是以那人為首,當時對方明明占據優勢,可卻發出飛焰信號求救,後來穆成舟趕至,那些人就急忙離去,隻留穆成舟斷後。”
平冽和南言心帶著唐澈前往範陽,自然帶了不少手下,按理說足可對付陳凝薇等人,因為淩霆府正是多事之秋,所以此次出海,陳凝薇並未帶太多的人手,遠非平冽之敵。
又聽安慶儀說道:“諸位有所不知,領頭那人叫做平冽,是我父親的心腹,我早就見過他,知道這人膽小如鼠,做事時從來都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我想他此次前來翠微島必然身有要事,因為害怕會被耽擱所以命令南言心發飛焰求救。”
陳凝薇恍然道:“怪不得安師姐不肯露麵,原來對方是你父親的手下。”
安慶儀點了點頭,又道:“那個穆成舟我也見過,那時我隻以為他是我父親手下的將領,雖然隻見過一麵,但這人絕非常人,所以我印象極為深刻,此前還以為是被我父親派往了別處,卻不想是在這翠微島之上。”
安祿山向來不讓安慶儀插手軍中事宜,再加上他手下將領眾多,安慶儀根本認不全,大多數都是見了就忘,如穆成舟這般隻見了一次就記得清楚的人物少之又少。
安慶儀又道:“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琅琊山學藝,近年來更少迴到範陽,對父親手下的將領認識的本就不多。”
若非事關卓亦疏的性命,安慶儀也不會在穆成舟麵前現身相見。
這時卓亦疏睜開眼問道:“平冽他們往哪裏去了?走得陸路還是海路?”
甘敏說道:“必然是上岸去了。”
安慶儀向卓亦疏說道:“你要去追殺他們嗎?”
有一句話安慶儀雖然沒有問出口,心中卻也知道,卓亦疏此來翠微島攪鬧一番,而翠微島又明顯是自己父親的勢力,所以卓亦疏很可能在與自己的父親安祿山為敵。
卓亦疏聽後卻是說道:“你可知平冽帶走的是誰?”
安慶儀搖了搖頭,她對父親的作為向來知之甚少。
卓亦疏輕笑一聲,又道:“用不了多久你就能看清令尊的真實麵目了。”
安慶儀心中一震,心中卻隻想著若是卓亦疏與父親安祿山為敵,豈不是也要與自己勢不兩立。
陳凝薇早已看出師姐的心思,知她已然貪戀卓亦疏,隻是卓亦疏身邊向來不缺紅顏知己,更何況安慶儀身份特殊,隻怕卓亦疏會心存芥蒂,到最後難免有負於她。
眾人上岸時已是夜幕降臨,隻得尋了處客棧住下,幸而這裏是淩霆府的勢力範圍,有陳凝薇在,諸事無阻。
卓亦疏吃過晚飯後便迴到屋中打坐練功,穆成舟的掌力著實厲害,卓亦疏需得恢複一陣才能無恙。
待得半夜之時,卓亦疏吐納天地氣息,隻覺得全身經脈暢通,不禁驚歎萬化神功的奇妙,如此再有幾次就可徹底化解穆成舟的掌力,實是其它功法不能比擬的。
屋外明月正盛,卓亦疏尚無睡意,便即躍至屋頂,想要在月色之下領悟劍意。
可當他一到屋頂,卻見安慶儀獨自坐在那裏。
卓亦疏走了過去,隻見她正兀自發呆,目光所望卻是範陽方向。
眼見於此,卓亦疏隻得長歎一聲,他知安慶儀深信父親安祿山是大唐賢臣,絕非世人口中意欲謀反的亂臣賊子,可如今安祿山造反的心思已然昭然若揭,安慶儀此前極少離山所以尚且不知,但如今她時常行走各處,天下百姓無不唾罵安祿山狼子野心,安慶儀見的多了,也不免心中忐忑不安,是以近來時常坐臥難寧,隻怕父親真是世人口中的亂臣賊子。
不知怎的,卓亦疏忽然有些心疼安慶儀,縱然安祿山理應遭到唾罵,可安慶儀卻是無辜的,或許她唯一做錯的事就是成了安祿山的女兒,可這也是她無能為力的事,誰也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
卓亦疏身上撫了撫她的臉頰,安慶儀終是在恍惚中緩過神來,眼見卓亦疏就在眼前,不禁臉色一紅,開口道:“我見你屋中亮著燈,所以知道你還在練功,不敢去打擾你,就在這裏等著,卻不想愣了神。”
卓亦疏笑問道:“你找我做什麽?”
安慶儀向他看來,卓亦疏見她雙眸似水,那裏麵似是藏著無盡哀愁與無助,卓亦疏心中一動,將她擁進懷中,試圖給她一些安慰。
懷中的安慶儀兀自抽泣,淚水沾濕了卓亦疏的胸前衣物。
過了許久,安慶儀終是平複一些,開口道:“這次我一路走來,所過之處都有人在說我父親,無一例外都說他必然造反,我本是不信,可卻見翠微島也是他的勢力,終是知道世人所言絕非空穴來風。”
安慶儀知道父親安祿山的勢力都在範陽、幽州一帶,屬於大唐北方,而翠微島卻在南海,父親費盡心思的在這裏布下一股勢力必然另有所圖,思來想後,也唯有在造反時才能有用。
安慶儀既是安祿山的女兒,又怎會愚笨,事實上她繼承了父親和母親所有的優點,比如康夫人的美貌和剛烈,再有就是父親安祿山的絕頂聰明,是以盡管安慶儀自己不願承認,可卻還是看得出來,父親一旦在範陽起兵,翠微島就可在南方遙相唿應,雖然隻憑翠微島無法撼動大唐的南方江山,可卻能分散朝廷的兵力,讓李家無法全力對付北方戰場。
卓亦疏也知如此,但他此時還不想再提這事,隻想安撫安慶儀,是以替她擦幹眼淚,然後笑道:“你千裏迢迢的來到嶺南,就是為了哭鼻子嗎?”
安慶儀得心上人的安撫,心中自是歡喜,當下破涕為笑,便即問道:“那你來嶺南是為了什麽?”
卓亦疏聞言一怔,正想著要如何跟她說,卻忽聽得有人搶先道:“我家公子是來拿聘禮的。”
說話的正是雲瀟湘,不知她何時到了近前,此時躍至屋頂,笑意盈盈的看著安慶儀。
安慶儀疑道:“什麽聘禮?”
她隻知道卓亦疏率眾到翠微島是去尋仇,卻不知他是替公孫海尋仇,為的是完成沈老太的考究,好讓她把孫女嫁給自己。
而雲瀟湘因為雲錦之故所以與沈傾從關係最好,知她心屬卓亦疏,此時又見安慶儀也愛上了卓亦疏,這才出來阻止,她意欲明言相告,就是想讓安慶儀知難而退。
隻聽雲瀟湘說道:“公子要去鐵書先生的徒弟沈傾從姑娘為妻,隻是沈姑娘的外婆太過霸道,非要出了題目來考究公子,公子為了心上人遠赴嶺南,要殺了穆成舟,用他的項上人頭來當聘禮。”
安慶儀聞言臉色微變,但仍幸存僥幸,暗道:總不能雲瀟湘說什麽就是什麽。
卻見卓亦疏眉頭緊皺,對雲瀟湘說道:“雲夫人,時候不早了,你還是迴去歇息吧,這事我自會對安慶儀言明。”
雲瀟湘有心再說,可有礙於身份有別,自己總不能出言頂撞卓亦疏,是以心中暗道:既然話已至此,公子必然對她明言相告,我也不必多留。
心中如此想著,雲瀟湘便即施禮告退。
待雲瀟湘走後,安慶儀本有心詢問,可又怕雲瀟湘說的都是事實,她知卓亦疏向來風流,縱然與自己已有夫妻之實,恐怕也未必會娶,當下心中憂愁,卻也心生膽怯,是以並不相問,更怕卓亦疏會自己說出口,所以搶先說道:“你陪我看會月亮,好不好?”
卓亦疏見她眼中盡是溫柔,也不禁心中一動,點頭應道:“好,你要看多久就看多久。”
彼時夜月正明,好似觸手可及,月光灑在地上,映出長長的人影。
安慶儀說道:“我記得李太白寫過一首詩,那裏麵有一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這句太過孤獨。”卓亦疏說道。
“最孤獨的不過明月。”安慶儀言道:“明月看盡萬古滄桑,卻始終一言不發,世事滄海桑田,它皆已沉默對之,必然是因為無人可訴。”
卓亦疏聽後不禁心中一動,脫口道:“今夜不知又有多少人對著明月訴說孤寂。”
兩人待了許久,安慶儀終是沉沉睡去,卓亦疏微微一笑,將她抱進懷中送迴房中。
卓亦疏將她放到床榻之上,卻不知安慶儀已經醒了,忽的親了卓亦疏一下,並且笑道:“今夜明月正好,咱們何不徹夜長談。”
卓亦疏滿眼風流,在這月色朦朧之中極為清晰。
安慶儀擔心他的安危,便即走上前來關心道:“你的傷勢怎麽樣了?”
卓亦疏迴道:“無妨,小事而已。”
一旁的冉吟懷問道:“安大小姐怎麽來了南海?”
不待安慶儀迴答,卻聽陳凝薇搶先道:“我師姐得知翠微島要對付卓公子,所以特地趕來。”
安慶儀臉色一紅,偷偷看了眼卓亦疏,卻見他正在打坐恢複,便也不敢再去打擾,而是說道:“我隨師父迴到琅琊山後,卻有懸天宮烈日部率眾攻來,師父她孤木難支,本派舉步維艱,頗有不敵之象,所以我想去向父親求助,所以趕去找父親,卻正好聽到翠微島傳去消息,說金宵宗要去翠微島尋仇,而翠微島早已在金宵宗中藏了殺招,此次必能將金宵宗一網打盡,我得知以後趕忙前來,我在這邊人生地不熟,隻能尋求師妹相助,可等我到了嶺南與師妹見麵以後卻得知諸位已經出海,我終是來晚了一步,所以趕忙出海尋找,幸好有蕭夫人掌舵,這才能尋到你們。”
蕭天華知道甘敏是因為擔心自己才會貿然出海,心中自然極其感動,暗道:上天待我不薄,將夫人賜予了我。
冉吟懷又問道:“我見你們人數不多,為何能逼得翠微島發出飛焰求救。”
這次是陳凝薇迴道:“我們也不知為何,我與一個叫做南言心的女子交了手,他們船上還有一個人,似乎翠微島的人都是以那人為首,當時對方明明占據優勢,可卻發出飛焰信號求救,後來穆成舟趕至,那些人就急忙離去,隻留穆成舟斷後。”
平冽和南言心帶著唐澈前往範陽,自然帶了不少手下,按理說足可對付陳凝薇等人,因為淩霆府正是多事之秋,所以此次出海,陳凝薇並未帶太多的人手,遠非平冽之敵。
又聽安慶儀說道:“諸位有所不知,領頭那人叫做平冽,是我父親的心腹,我早就見過他,知道這人膽小如鼠,做事時從來都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我想他此次前來翠微島必然身有要事,因為害怕會被耽擱所以命令南言心發飛焰求救。”
陳凝薇恍然道:“怪不得安師姐不肯露麵,原來對方是你父親的手下。”
安慶儀點了點頭,又道:“那個穆成舟我也見過,那時我隻以為他是我父親手下的將領,雖然隻見過一麵,但這人絕非常人,所以我印象極為深刻,此前還以為是被我父親派往了別處,卻不想是在這翠微島之上。”
安祿山向來不讓安慶儀插手軍中事宜,再加上他手下將領眾多,安慶儀根本認不全,大多數都是見了就忘,如穆成舟這般隻見了一次就記得清楚的人物少之又少。
安慶儀又道:“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琅琊山學藝,近年來更少迴到範陽,對父親手下的將領認識的本就不多。”
若非事關卓亦疏的性命,安慶儀也不會在穆成舟麵前現身相見。
這時卓亦疏睜開眼問道:“平冽他們往哪裏去了?走得陸路還是海路?”
甘敏說道:“必然是上岸去了。”
安慶儀向卓亦疏說道:“你要去追殺他們嗎?”
有一句話安慶儀雖然沒有問出口,心中卻也知道,卓亦疏此來翠微島攪鬧一番,而翠微島又明顯是自己父親的勢力,所以卓亦疏很可能在與自己的父親安祿山為敵。
卓亦疏聽後卻是說道:“你可知平冽帶走的是誰?”
安慶儀搖了搖頭,她對父親的作為向來知之甚少。
卓亦疏輕笑一聲,又道:“用不了多久你就能看清令尊的真實麵目了。”
安慶儀心中一震,心中卻隻想著若是卓亦疏與父親安祿山為敵,豈不是也要與自己勢不兩立。
陳凝薇早已看出師姐的心思,知她已然貪戀卓亦疏,隻是卓亦疏身邊向來不缺紅顏知己,更何況安慶儀身份特殊,隻怕卓亦疏會心存芥蒂,到最後難免有負於她。
眾人上岸時已是夜幕降臨,隻得尋了處客棧住下,幸而這裏是淩霆府的勢力範圍,有陳凝薇在,諸事無阻。
卓亦疏吃過晚飯後便迴到屋中打坐練功,穆成舟的掌力著實厲害,卓亦疏需得恢複一陣才能無恙。
待得半夜之時,卓亦疏吐納天地氣息,隻覺得全身經脈暢通,不禁驚歎萬化神功的奇妙,如此再有幾次就可徹底化解穆成舟的掌力,實是其它功法不能比擬的。
屋外明月正盛,卓亦疏尚無睡意,便即躍至屋頂,想要在月色之下領悟劍意。
可當他一到屋頂,卻見安慶儀獨自坐在那裏。
卓亦疏走了過去,隻見她正兀自發呆,目光所望卻是範陽方向。
眼見於此,卓亦疏隻得長歎一聲,他知安慶儀深信父親安祿山是大唐賢臣,絕非世人口中意欲謀反的亂臣賊子,可如今安祿山造反的心思已然昭然若揭,安慶儀此前極少離山所以尚且不知,但如今她時常行走各處,天下百姓無不唾罵安祿山狼子野心,安慶儀見的多了,也不免心中忐忑不安,是以近來時常坐臥難寧,隻怕父親真是世人口中的亂臣賊子。
不知怎的,卓亦疏忽然有些心疼安慶儀,縱然安祿山理應遭到唾罵,可安慶儀卻是無辜的,或許她唯一做錯的事就是成了安祿山的女兒,可這也是她無能為力的事,誰也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
卓亦疏身上撫了撫她的臉頰,安慶儀終是在恍惚中緩過神來,眼見卓亦疏就在眼前,不禁臉色一紅,開口道:“我見你屋中亮著燈,所以知道你還在練功,不敢去打擾你,就在這裏等著,卻不想愣了神。”
卓亦疏笑問道:“你找我做什麽?”
安慶儀向他看來,卓亦疏見她雙眸似水,那裏麵似是藏著無盡哀愁與無助,卓亦疏心中一動,將她擁進懷中,試圖給她一些安慰。
懷中的安慶儀兀自抽泣,淚水沾濕了卓亦疏的胸前衣物。
過了許久,安慶儀終是平複一些,開口道:“這次我一路走來,所過之處都有人在說我父親,無一例外都說他必然造反,我本是不信,可卻見翠微島也是他的勢力,終是知道世人所言絕非空穴來風。”
安慶儀知道父親安祿山的勢力都在範陽、幽州一帶,屬於大唐北方,而翠微島卻在南海,父親費盡心思的在這裏布下一股勢力必然另有所圖,思來想後,也唯有在造反時才能有用。
安慶儀既是安祿山的女兒,又怎會愚笨,事實上她繼承了父親和母親所有的優點,比如康夫人的美貌和剛烈,再有就是父親安祿山的絕頂聰明,是以盡管安慶儀自己不願承認,可卻還是看得出來,父親一旦在範陽起兵,翠微島就可在南方遙相唿應,雖然隻憑翠微島無法撼動大唐的南方江山,可卻能分散朝廷的兵力,讓李家無法全力對付北方戰場。
卓亦疏也知如此,但他此時還不想再提這事,隻想安撫安慶儀,是以替她擦幹眼淚,然後笑道:“你千裏迢迢的來到嶺南,就是為了哭鼻子嗎?”
安慶儀得心上人的安撫,心中自是歡喜,當下破涕為笑,便即問道:“那你來嶺南是為了什麽?”
卓亦疏聞言一怔,正想著要如何跟她說,卻忽聽得有人搶先道:“我家公子是來拿聘禮的。”
說話的正是雲瀟湘,不知她何時到了近前,此時躍至屋頂,笑意盈盈的看著安慶儀。
安慶儀疑道:“什麽聘禮?”
她隻知道卓亦疏率眾到翠微島是去尋仇,卻不知他是替公孫海尋仇,為的是完成沈老太的考究,好讓她把孫女嫁給自己。
而雲瀟湘因為雲錦之故所以與沈傾從關係最好,知她心屬卓亦疏,此時又見安慶儀也愛上了卓亦疏,這才出來阻止,她意欲明言相告,就是想讓安慶儀知難而退。
隻聽雲瀟湘說道:“公子要去鐵書先生的徒弟沈傾從姑娘為妻,隻是沈姑娘的外婆太過霸道,非要出了題目來考究公子,公子為了心上人遠赴嶺南,要殺了穆成舟,用他的項上人頭來當聘禮。”
安慶儀聞言臉色微變,但仍幸存僥幸,暗道:總不能雲瀟湘說什麽就是什麽。
卻見卓亦疏眉頭緊皺,對雲瀟湘說道:“雲夫人,時候不早了,你還是迴去歇息吧,這事我自會對安慶儀言明。”
雲瀟湘有心再說,可有礙於身份有別,自己總不能出言頂撞卓亦疏,是以心中暗道:既然話已至此,公子必然對她明言相告,我也不必多留。
心中如此想著,雲瀟湘便即施禮告退。
待雲瀟湘走後,安慶儀本有心詢問,可又怕雲瀟湘說的都是事實,她知卓亦疏向來風流,縱然與自己已有夫妻之實,恐怕也未必會娶,當下心中憂愁,卻也心生膽怯,是以並不相問,更怕卓亦疏會自己說出口,所以搶先說道:“你陪我看會月亮,好不好?”
卓亦疏見她眼中盡是溫柔,也不禁心中一動,點頭應道:“好,你要看多久就看多久。”
彼時夜月正明,好似觸手可及,月光灑在地上,映出長長的人影。
安慶儀說道:“我記得李太白寫過一首詩,那裏麵有一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這句太過孤獨。”卓亦疏說道。
“最孤獨的不過明月。”安慶儀言道:“明月看盡萬古滄桑,卻始終一言不發,世事滄海桑田,它皆已沉默對之,必然是因為無人可訴。”
卓亦疏聽後不禁心中一動,脫口道:“今夜不知又有多少人對著明月訴說孤寂。”
兩人待了許久,安慶儀終是沉沉睡去,卓亦疏微微一笑,將她抱進懷中送迴房中。
卓亦疏將她放到床榻之上,卻不知安慶儀已經醒了,忽的親了卓亦疏一下,並且笑道:“今夜明月正好,咱們何不徹夜長談。”
卓亦疏滿眼風流,在這月色朦朧之中極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