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塵慈眉善目,絲毫不見中毒之狀,雲瀟湘是用毒高手,自然也知道花石散的厲害,此時見得慧塵中了此毒後仍能行動自如,心下不禁極其欽佩。


    饒是以卓亦疏的疏狂性子也是不禁心中暗道:果然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少林方丈的武學修為恐與蒼清真人不相上下,這江湖中果然藏龍臥虎。


    這時又聽慧塵說道:“卓公子的眉目間與你母親實是太像了。”


    卓亦疏心下震驚,開口道:“方丈認得我母親?”


    隻見慧塵笑道:“自是認得,說起來我與你母親還有師徒之名,那年我下山講經說法,行到鄜州時自然是要去拜見長離山莊,也在那裏見到了黎家小姐,那年她不過八九歲,隨其兄長一起來拜見我,老衲一見之下卻是心生歡喜,隻因黎家小姐實是深具佛緣,後來我在鄜州講經說法,黎家小姐也去聽了,以她小小年紀竟然聽得津津有味,絲毫不覺厭煩,對於佛經中的要義也是一點即透,自是慧根極盛,遠超常人,我便鬥膽向老莊主言說,想要收黎家小姐為徒,幸而老莊主樂得如此,黎家小姐就成了我的俗家弟子,但她隻隨我學佛法,武功路數還是練得長離神功。”


    卓亦疏沒想到這其中還有如此關係,便即笑道:“原來如此。”


    慧塵說道:“如此說來,卓公子也不是外人,今日少林突遭大難,幸而佛祖庇護,方才派來了卓公子相助。”


    少林方丈所言之大難自是指的摩尼教來襲,卓亦疏說道:“番邦邪教,不足掛齒,他們先來寺中下毒,自是畏懼少林神威,已是輸了一籌。”


    慧塵卻道:“現下不敢斷定這毒就是摩尼教下的,所以不敢妄斷。”


    雲瀟湘走上來說道:“公子,花石散是毒王穀的獨門毒藥。”


    卓亦疏聽後眉頭一皺,迴頭看了眼雲瀟湘,繼而說道:“毒王穀來了?”


    ‘毒王穀’三字一出,此地眾人皆是一驚,在一旁打坐的各院首座高僧也不禁睜眼看來,顯然毒王穀之名讓少林高僧心中驚駭。


    羅漢堂首座慧苦說道:“這位夫人應該就是昔年名滿江湖的瀟湘毒妃吧。”


    少林僧人雖然極少下山,但江湖中的訊息卻還是盡數知曉,既知毒王穀的兇名,也知其中高手瀟湘毒妃的名聲。


    高險峰在一旁恭敬地說道:“這位是我金宵宗的雲瀟湘雲夫人,至於瀟湘毒妃早已不複存在了。”


    雲瀟湘也道:“‘毒妃’之名已是前塵往事,世上已無此人。”


    般若堂首座慧源笑道:“正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雲瀟湘迴道:“不敢妄言成佛,隻是如今在卓公子麾下,隻聽他一人調遣,公子向來約束我等,所以濫殺無辜的事早已不敢多做。”


    說完這話,雲瀟湘向眾僧躬身施禮,然後退到一旁。


    此地諸僧皆是輩分極高的人物,江湖見聞遠勝常人,都知瀟湘毒妃實是個心狠手辣的人物,雖是女子,但向來殺人不眨眼,江湖中對她頗為忌憚,就連少林寺弟子下山辦事時也會被師父叮囑莫要招惹瀟湘毒妃,卻不想今日一見竟然對卓亦疏尊其為主,無所不從。


    眼見於此,眾僧無不驚愕。


    “聽聞前些天摩尼教主之徒第二無敵亡於公子之手。”慧塵言道。


    卓亦疏輕笑道:“番邦蠻夷來我大國攪鬧,還敢目中無人,自是要教訓教訓他。”


    達摩院首座慧明開口道:“第二無敵的武功著實高強,卻也霸道淩厲,我接他金磚時便知其武功厲害。”


    當初第二無敵奉師命來少林寺遞拜帖,卻也竭盡所能挑釁少林,金磚上被他附上一股炙熱的內勁,正是達摩院首座慧明出手方才接下。


    這時又聽方丈慧塵說道:“第二無敵師從摩尼教主,其徒尚且如此厲害,想必摩尼教主必然更勝數倍,此次摩尼教大舉來犯,又有毒王穀暗中施毒手,雖不能確定這兩家是否同謀,但眼下最要緊的還是摩尼教來犯,可我寺中高手盡數中毒,已然無法應對,聽說卓公子也不齒摩尼教的作為,所以老衲方才鬥膽請公子上山。”


    卓亦疏暗道:原來少林派是看中了我與摩尼教交惡,所以才請我上山相助。


    心中如此想著,但以卓亦疏的桀驁性子自是認為普天之下隻有自己方能讓少林一脈渡過此劫,又有蒼清臨行時的叮囑在前,所以卓亦疏便即說道:“區區摩尼教而已,不足掛齒。”


    慧塵神色一動,卻是說道:“我觀公子氣質瀟灑,應是修煉了道家神功。”


    卓亦疏迴道:“幸得蒼清真人所授萬化神功。”


    一聽這話,慧塵當即喜道:“果然天助我少林。”


    眼見於此,卓亦疏卻是有些奇怪,開口問道:“慧塵方丈何出此言?”


    隻聽慧塵說道:“前些年蒼清真人曾來過少林,那時是奉了太虛掌教蒼玄真人之命,蒼清真人在寺中盤桓數日,與我說太虛掌教以玄理推算,料定中原江湖將遭大劫難,此次劫難必是以我少林為始,所以也必須以我少林來了結,蒼玄真人推斷出將有一位英傑前來相助少林,如今看來這人就是卓公子了。”


    卓亦疏聞言笑道:“若是說這大劫難是指摩尼教的話,卻是有些言重了,一個番邦蠻教而已,不足為懼。”


    卓亦疏一身桀驁狂妄,實與佛家理念不合,此地又都是佛門高僧,見他如此輕言傲慢自是有些不悅,戒律院首座慧林言道:“我知公子武功高強,靈犀劍法已然名揚江湖,如今又得道門神功,更是如虎添翼,可摩尼教來勢洶洶,實是不可輕視。”


    卓亦疏卻輕笑道:“番邦之地,又能有什麽厲害人物。”


    慧林還欲再言,卻被方丈慧塵所阻,慧塵即為少林方丈,識人之能自然遠勝旁人,此時便即說道:“公子年紀輕輕便已名揚天下,老衲也實在敬佩,如今得公子相助,更是心中大定,卻還是要問一句,公子是否要以道家絕學來對付摩尼教?”


    卓亦疏答道:“我已將萬化神功和靈犀劍法融會貫通,這次正可以用來對敵。”


    “兩套神功齊出,自是能大展神威。”慧塵又道:“可老衲卻有個不情之請。”


    卓亦疏疑道:“方丈但說無妨。”


    慧塵說道:“摩尼教是衝著少林派來的,說是探討教義,實是比拚武力,隻是如今少林派已無一戰之力,用不了多久摩尼教上山之時,少林派自是會一敗塗地,少林建派百年,在江湖中微有聲譽,卻也不能盡數毀在老衲手中,所以老衲想請公子以少林絕藝對敵,用少**功打敗西來高人。”


    一聽這話,卓亦疏方才恍然,慧塵是不想墜了少林派的威名,所以才請自己來相助,念及於此,卓亦疏卻道:“可我對少**功一竅不通。”


    慧塵說道:“公子身負道家萬化神功,可將世間的任何武功融會貫通,我們將幾項少林絕藝授予公子,公子隻需以萬化神功使出,必得奇效。”


    少林派高手盡數中毒,已然無法再與摩尼教對陣,所以隻能退而求其次,要在武功招式上勝其一籌,至於內功心法的比拚就隻能另擇時候了。


    這時高險峰卻道:“我家公子穎悟絕倫,要想將少林絕藝融會貫通倒也不難,隻是如此一來少林絕藝就要外泄,這在江湖中乃是大忌,我家公子並非佛門弟子,若是以少**功對敵,難免會讓世人以為我家公子是偷學武功,如此一來,不免會影響到我家公子的聲名。”


    一聽這話,慧塵卻是麵不改色,顯然是早就想到了此處,這時隻聽他說道:“卓公子隻學招式,內功根基卻仍是自身武學,而且這些少林絕藝又是我等親授,將來自會向各路英雄言明,絕不會讓卓公子聲名受損。”


    這時卓亦疏卻在心中暗道:蒼清真人臨行時那句‘若是此次少林需借公子之力,大可以道家萬化功相助’似乎意有所指,初時我尚不明白,現在看來應是指的此事,我若以萬化神功打出少林招式,以此敗退摩尼教,世人隻道是少**功更勝一籌,如此自是護住了少林威名,如此自然就是以‘萬化功相助’,當時蒼清真人說這話時我是答應了的,現下自然不能反悔。


    念及於此,卓亦疏便即說道:“方丈所言,晚輩全都應允。”


    慧塵聞言大喜,趕忙說道:“本寺有絕技七十二項,向來無人能夠全部精通,寺中各堂各院分習絕藝,今天在這裏的有達摩院、戒律院、般若堂以及羅漢堂,四名首座各帶來一項絕藝,今日交於公子,並且詳加指點,想必公子用不了多久就能融會貫通。”


    說完這話,慧塵便向四名首座示意,四名首座早知此事,便即紛紛從懷中取出典籍,羅漢堂首座慧苦交給卓亦疏一本《大摔碑手》,般若堂首座慧源帶來一本《龍旋掌》,達摩院首座慧明帶來的則是《拈花指》,最後的戒律院首座慧林卻是遲遲不肯交出,他眼見卓亦疏疏狂桀驁,實是與佛理不符,是以對此事越發擔憂,隻覺得卓亦疏毫無佛性,縱然隻學招式不練內功,卻也未必能夠精通少林絕藝,此事稍有差池,卓亦疏一旦戰敗,少林聲譽也會隨之掃地。


    慧塵見他麵現猶豫之色,便即眉頭微皺,慧林攝於其威,又眼見事已至此,再想反悔也是來不及了,少林一脈的聲譽就要盡數係於卓亦疏之手,念及於此,便也伸手交出武功要義,乃是《十二擒龍手》。


    卓亦疏將四項絕藝逐一研讀,四位首座在一旁竭力教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絕世豪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吟並收藏絕世豪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