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亦疏等人便即留在孔雀連城中,辛夷為他們各自安排的住處,雖然剛一上峰時被商陸等人誤會是白九君的同黨,但經此一役後也知並非如此,如今誤會盡除,卓亦疏又曾在白九君劍下救了青琅軒,所以孔雀連城的人對卓亦疏等人也是好感劇增。
翌日清晨,苦參和尚便即到了聖應峰,他吩咐眾人將一切準備妥當,在此期間聶天成也曾親自前來查看,對於苦參和尚所準備的頗為滿意,隻出言指點了幾處不甚完美的地方,待眾人改過以後,聶天成便即離去了。
療傷時三人端坐屋中,沈傾從坐在中間,苦參和尚在她左邊,青琅軒在她右邊。
苦參和尚精修靈樞功,隻不過功力不足所以無法為沈傾從去除病症,但此時有青琅軒以五禽功為引,合二人之力自是彌補了缺陷。
足足三個時辰後,方才聽得苦參說了句:“成了。”
卓亦疏第一個衝進屋中,卻見沈傾從已倒在一旁,苦參和尚兀自端坐,卻已大汗淋漓,身上的僧袍都被浸透,青琅軒更是昏了過去。
辛夷搶先一步去看青琅軒,知他隻是力竭,除此之外並無大礙,這才放下心來,商陸、南星和杜仲一起去看苦參和尚,卻聽苦參和尚說道:“不要動我。”
三人再不敢動,辛夷也在後麵提醒道:“靈樞功固然精妙,但這次損耗太多,需得讓大師兄自行恢複,你們別去碰他,否則有害無益。”
卓亦疏將沈傾從抱在懷中,見她唿吸平穩,臉色越發紅潤,便知體中劇毒必已盡除。
辛夷又來給沈傾從號了脈,她以女子之軀自然也就沒什麽顧忌,此時也不用懸絲診脈之法,兀自伸手搭在沈傾從的手腕處,過了一會便即說道:“毒傷雖已盡除,但還需靜養一陣,所幸已無大礙了。”
卓亦疏點頭致謝,言道:“救命大恩不敢言謝,日後孔雀連城但凡有所吩咐,卓亦疏無有不從。”
辛夷微微一笑。
卓亦疏將沈傾從帶迴房中,辛夷昨日安排房間時已是想到了今日所需,早給沈傾從找了個清靜的房間供她修養。
卓亦疏守在沈傾從身邊寸步不離,幸而她未過多時便已醒來,自覺毒性盡除,隻是身虛乏力,更是口渴,便讓卓亦疏給她打了水來,卓亦疏正喂她喝水時,辛夷正好走了進來,此時沈傾從與卓亦疏好似依偎在了一起,又忽見外人走來,沈傾從自是羞得臉色一紅,又被清水嗆了一口。
辛夷微微一笑,揶揄道:“我什麽都沒看到。”
此時卓亦疏心情大好,又見沈傾從嬌羞模樣更是說不出的好看,不禁哈哈大笑,極是暢快開懷。
殊不知他這一路走來雖然表麵上雲淡風輕,心中實是焦急萬分,就怕遲了片刻傷及沈傾從的性命,今日終見得救,心中的陰霾終是一掃而光。
卓亦疏笑道:“辛姑娘怎麽來了?琅軒兄他無恙了嗎?”
辛夷知他也在取笑自己,便對沈傾從笑道:“你看他在給你出氣呢。”
沈傾從卻笑道:“他可舍不得說別的女孩子來討好我。”
辛夷隻當是他小兩口拌嘴吵鬧,當下也不深說,而是又道:“我是有事來求卓公子的。”
卓亦疏聞言卻道:“我早就說過,孔雀連城若有吩咐,在下無有不從。”
卓亦疏對孔雀連城頗為欽佩,卻也不全是因為孔雀連城救了沈傾從,若是隻因為救了沈傾從的性命,那對卓亦疏來說最多也就是感激而已,以他這般桀驁不馴的性子,這世上能讓他欽佩的人屈指可數。
自到了孔雀連城以後,所見之人無不是醫者仁心,聶天成更是博施濟眾,就算身中百裏綺文的暗算而致重傷,卻仍要救她性命,當真是以德報怨,當年的事無論是誰對誰錯,現下所見卻是百裏乾輸了一籌。
是以卓亦疏那句‘若有吩咐,無有不從’實是出自內心。
此時聽得辛夷說道:“醫者救人,本就是分內之事,卓公子無需言謝。”
卓亦疏微微一笑,心中對孔雀連城更加欽佩。
辛夷又道:“我這次來找公子也是事發突然。”
卓亦疏道:“姑娘但說無妨。”
“兩個時辰前楊茂大人又來了城中。”辛夷說道:“就是此前來的那位大人。”
卓亦疏點了點頭,表示自己記得這人。
辛夷便繼續說道:“楊大人是來傳達王上的旨意,讓我師父明天去皇宮中看病。”
沈傾從疑道:“南詔王也病了嗎?”
辛夷搖了搖頭,說道:“不是王上病了,而是吐蕃讚普。”
卓亦疏聽後卻道:“我記得吐蕃讚普不是要來聖應峰瞧病嗎?為此還派人在山下攔路,不讓別人來找聶城主看病,現在怎麽又要聶城主去皇宮裏了?”
沈傾從也道:“聶城主重傷在身,恐無法前去吧。”
辛夷點頭道:“據楊大人所說,吐蕃讚普也是今天剛到南詔的,原計劃是先與南詔王會麵,商討兩國事宜,然後再來城中找我師父瞧病,卻不想吐蕃讚普竟在皇宮中遭襲,那些刺客武功高強,而且出手狠辣,吐蕃讚普受了重傷,在加上舊病,自是雪上加霜,也就沒法親自來此,便要我師父前去,可我師父重傷在身,就算勉強去了也沒法施展醫術,但王上之令不可違,所以就由我代我師父去見吐蕃讚普。”
“辛夷姐姐是要他陪你一起去嗎?”沈傾從問道。
辛夷說道:“不錯,其實要說那南詔皇宮我也去過多次,孔雀連城與南詔王關係匪淺,要隻是去看病的話我一個人就足夠了,但楊大人跟我說這次並非隻是看病,而是有人進了讒言,說襲殺吐蕃讚普的刺客就是我孔雀連城派去的。”
卓亦疏輕笑道:“這倒是無中生有的罪名。”
他在中原武林橫行無忌,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如今就算到了南詔這異國他鄉卻也不改疏狂本色。
辛夷又道:“因為吐蕃讚普遭襲之事,連王上都難辭其咎,如今正在與吐蕃讚普周旋。”
聽得如此,便知此行必然兇險,沈傾從看了卓亦疏一眼,卻知他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孔雀連城為自己治好了傷,如今既有事相求,卓亦疏就定然不會拒絕,必會應允。
果然,隻聽卓亦疏說道:“辛姑娘不必擔憂,我隨你一同前去。”
沈傾從知他性格,自是不再勸阻,況且孔雀連城於己有恩,自當相助。
聽得卓亦疏所言,辛夷自是大喜,然後卻又說道:“此行兇險,而且吐蕃讚普隻讓我們去兩個人,但我師兄和青琅軒皆已力竭,十餘日內根本恢複不了,商陸他們又太衝動,思來想後,隻能來勞煩卓公子的大駕了。”
卓亦疏聽後笑道:“小事而已,明日一早我就隨你前去。”
辛夷聞言喜道:“那就勞煩公子了。”
隨後辛夷便離開了。
待辛夷走後,沈傾從對卓亦疏道:“把高險峰帶去吧,他輕功好,若是有什麽意外可以迴來報信。”
卓亦疏卻笑道:“可是隻能去兩個人,沒有高險峰的位置啊。”
以卓亦疏的性子來說自是不屑於再留後手,在他看來隻是區區一個南詔皇宮而已,自己帶著辛夷也能來去自如,他桀驁不馴、自視甚高,自認就算是龍潭虎穴也可去得,何況隻是南詔皇宮。
聽得如此,便知卓亦疏未將明日之行放在心上,沈傾從心中擔憂,隻怕他會身陷重圍。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卓亦疏便與辛夷一起前往南詔皇宮。
臨行時聶天成親自相送,並且說道:“這次本該老朽前往,亦或是讓苦參隨行,隻可惜我們幾個全都傷體頗重,隻能請卓公子代勞,還望務必小心。”
卓亦疏點頭應是,心中卻並未在意。
辛夷說道:“師父安心休息吧,大師兄強用靈樞功已致力竭,怎麽也要十餘天才能恢複。”
聶天成說道:“我倒是沒什麽,如今這般倒也甚好,苦參終是肯留在聖應峰了,也能與他多待一陣,我們爺倆也好久沒有說過話了,如此看來這次的傷倒也值得了。”
辛夷無奈一笑,對於此間緣由倒也知曉,隻是無從相勸。
卓亦疏與辛夷離了聖應峰,直奔南詔皇宮而去。
在路上時,卓亦疏不禁問道:“聶城主和苦參和尚的關係似乎遠超師徒。”
辛夷笑道:“卓公子所言不錯,我大師兄不隻是我師父的徒弟,而且還是他的親生兒子,隻不過......”說到這時又是一頓,再不往下說。
卓亦疏聽得前麵半句時頗感意外,暗道原來如此,又聽辛夷後半句欲言又止,心中雖然疑惑,但卻也沒再相問。
時至正午,兩人來到南詔皇宮前,卻見楊茂已然等在這裏,他見辛夷來了便即上前說道:“兩位終於來了,我在這裏等候多時了。”
辛夷問道:“楊大人等在這裏所為何事?”
按理說以楊茂的官職應是在皇宮中隨南詔王待在一起,卻不想竟在這裏等候。
楊茂說道:“我是來提醒兩位,此事越發棘手,吐蕃讚普認定是孔雀連城派的刺客,意欲問罪。”
辛夷聽後眉頭一皺,也知今日必然難以善了。
翌日清晨,苦參和尚便即到了聖應峰,他吩咐眾人將一切準備妥當,在此期間聶天成也曾親自前來查看,對於苦參和尚所準備的頗為滿意,隻出言指點了幾處不甚完美的地方,待眾人改過以後,聶天成便即離去了。
療傷時三人端坐屋中,沈傾從坐在中間,苦參和尚在她左邊,青琅軒在她右邊。
苦參和尚精修靈樞功,隻不過功力不足所以無法為沈傾從去除病症,但此時有青琅軒以五禽功為引,合二人之力自是彌補了缺陷。
足足三個時辰後,方才聽得苦參說了句:“成了。”
卓亦疏第一個衝進屋中,卻見沈傾從已倒在一旁,苦參和尚兀自端坐,卻已大汗淋漓,身上的僧袍都被浸透,青琅軒更是昏了過去。
辛夷搶先一步去看青琅軒,知他隻是力竭,除此之外並無大礙,這才放下心來,商陸、南星和杜仲一起去看苦參和尚,卻聽苦參和尚說道:“不要動我。”
三人再不敢動,辛夷也在後麵提醒道:“靈樞功固然精妙,但這次損耗太多,需得讓大師兄自行恢複,你們別去碰他,否則有害無益。”
卓亦疏將沈傾從抱在懷中,見她唿吸平穩,臉色越發紅潤,便知體中劇毒必已盡除。
辛夷又來給沈傾從號了脈,她以女子之軀自然也就沒什麽顧忌,此時也不用懸絲診脈之法,兀自伸手搭在沈傾從的手腕處,過了一會便即說道:“毒傷雖已盡除,但還需靜養一陣,所幸已無大礙了。”
卓亦疏點頭致謝,言道:“救命大恩不敢言謝,日後孔雀連城但凡有所吩咐,卓亦疏無有不從。”
辛夷微微一笑。
卓亦疏將沈傾從帶迴房中,辛夷昨日安排房間時已是想到了今日所需,早給沈傾從找了個清靜的房間供她修養。
卓亦疏守在沈傾從身邊寸步不離,幸而她未過多時便已醒來,自覺毒性盡除,隻是身虛乏力,更是口渴,便讓卓亦疏給她打了水來,卓亦疏正喂她喝水時,辛夷正好走了進來,此時沈傾從與卓亦疏好似依偎在了一起,又忽見外人走來,沈傾從自是羞得臉色一紅,又被清水嗆了一口。
辛夷微微一笑,揶揄道:“我什麽都沒看到。”
此時卓亦疏心情大好,又見沈傾從嬌羞模樣更是說不出的好看,不禁哈哈大笑,極是暢快開懷。
殊不知他這一路走來雖然表麵上雲淡風輕,心中實是焦急萬分,就怕遲了片刻傷及沈傾從的性命,今日終見得救,心中的陰霾終是一掃而光。
卓亦疏笑道:“辛姑娘怎麽來了?琅軒兄他無恙了嗎?”
辛夷知他也在取笑自己,便對沈傾從笑道:“你看他在給你出氣呢。”
沈傾從卻笑道:“他可舍不得說別的女孩子來討好我。”
辛夷隻當是他小兩口拌嘴吵鬧,當下也不深說,而是又道:“我是有事來求卓公子的。”
卓亦疏聞言卻道:“我早就說過,孔雀連城若有吩咐,在下無有不從。”
卓亦疏對孔雀連城頗為欽佩,卻也不全是因為孔雀連城救了沈傾從,若是隻因為救了沈傾從的性命,那對卓亦疏來說最多也就是感激而已,以他這般桀驁不馴的性子,這世上能讓他欽佩的人屈指可數。
自到了孔雀連城以後,所見之人無不是醫者仁心,聶天成更是博施濟眾,就算身中百裏綺文的暗算而致重傷,卻仍要救她性命,當真是以德報怨,當年的事無論是誰對誰錯,現下所見卻是百裏乾輸了一籌。
是以卓亦疏那句‘若有吩咐,無有不從’實是出自內心。
此時聽得辛夷說道:“醫者救人,本就是分內之事,卓公子無需言謝。”
卓亦疏微微一笑,心中對孔雀連城更加欽佩。
辛夷又道:“我這次來找公子也是事發突然。”
卓亦疏道:“姑娘但說無妨。”
“兩個時辰前楊茂大人又來了城中。”辛夷說道:“就是此前來的那位大人。”
卓亦疏點了點頭,表示自己記得這人。
辛夷便繼續說道:“楊大人是來傳達王上的旨意,讓我師父明天去皇宮中看病。”
沈傾從疑道:“南詔王也病了嗎?”
辛夷搖了搖頭,說道:“不是王上病了,而是吐蕃讚普。”
卓亦疏聽後卻道:“我記得吐蕃讚普不是要來聖應峰瞧病嗎?為此還派人在山下攔路,不讓別人來找聶城主看病,現在怎麽又要聶城主去皇宮裏了?”
沈傾從也道:“聶城主重傷在身,恐無法前去吧。”
辛夷點頭道:“據楊大人所說,吐蕃讚普也是今天剛到南詔的,原計劃是先與南詔王會麵,商討兩國事宜,然後再來城中找我師父瞧病,卻不想吐蕃讚普竟在皇宮中遭襲,那些刺客武功高強,而且出手狠辣,吐蕃讚普受了重傷,在加上舊病,自是雪上加霜,也就沒法親自來此,便要我師父前去,可我師父重傷在身,就算勉強去了也沒法施展醫術,但王上之令不可違,所以就由我代我師父去見吐蕃讚普。”
“辛夷姐姐是要他陪你一起去嗎?”沈傾從問道。
辛夷說道:“不錯,其實要說那南詔皇宮我也去過多次,孔雀連城與南詔王關係匪淺,要隻是去看病的話我一個人就足夠了,但楊大人跟我說這次並非隻是看病,而是有人進了讒言,說襲殺吐蕃讚普的刺客就是我孔雀連城派去的。”
卓亦疏輕笑道:“這倒是無中生有的罪名。”
他在中原武林橫行無忌,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如今就算到了南詔這異國他鄉卻也不改疏狂本色。
辛夷又道:“因為吐蕃讚普遭襲之事,連王上都難辭其咎,如今正在與吐蕃讚普周旋。”
聽得如此,便知此行必然兇險,沈傾從看了卓亦疏一眼,卻知他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孔雀連城為自己治好了傷,如今既有事相求,卓亦疏就定然不會拒絕,必會應允。
果然,隻聽卓亦疏說道:“辛姑娘不必擔憂,我隨你一同前去。”
沈傾從知他性格,自是不再勸阻,況且孔雀連城於己有恩,自當相助。
聽得卓亦疏所言,辛夷自是大喜,然後卻又說道:“此行兇險,而且吐蕃讚普隻讓我們去兩個人,但我師兄和青琅軒皆已力竭,十餘日內根本恢複不了,商陸他們又太衝動,思來想後,隻能來勞煩卓公子的大駕了。”
卓亦疏聽後笑道:“小事而已,明日一早我就隨你前去。”
辛夷聞言喜道:“那就勞煩公子了。”
隨後辛夷便離開了。
待辛夷走後,沈傾從對卓亦疏道:“把高險峰帶去吧,他輕功好,若是有什麽意外可以迴來報信。”
卓亦疏卻笑道:“可是隻能去兩個人,沒有高險峰的位置啊。”
以卓亦疏的性子來說自是不屑於再留後手,在他看來隻是區區一個南詔皇宮而已,自己帶著辛夷也能來去自如,他桀驁不馴、自視甚高,自認就算是龍潭虎穴也可去得,何況隻是南詔皇宮。
聽得如此,便知卓亦疏未將明日之行放在心上,沈傾從心中擔憂,隻怕他會身陷重圍。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卓亦疏便與辛夷一起前往南詔皇宮。
臨行時聶天成親自相送,並且說道:“這次本該老朽前往,亦或是讓苦參隨行,隻可惜我們幾個全都傷體頗重,隻能請卓公子代勞,還望務必小心。”
卓亦疏點頭應是,心中卻並未在意。
辛夷說道:“師父安心休息吧,大師兄強用靈樞功已致力竭,怎麽也要十餘天才能恢複。”
聶天成說道:“我倒是沒什麽,如今這般倒也甚好,苦參終是肯留在聖應峰了,也能與他多待一陣,我們爺倆也好久沒有說過話了,如此看來這次的傷倒也值得了。”
辛夷無奈一笑,對於此間緣由倒也知曉,隻是無從相勸。
卓亦疏與辛夷離了聖應峰,直奔南詔皇宮而去。
在路上時,卓亦疏不禁問道:“聶城主和苦參和尚的關係似乎遠超師徒。”
辛夷笑道:“卓公子所言不錯,我大師兄不隻是我師父的徒弟,而且還是他的親生兒子,隻不過......”說到這時又是一頓,再不往下說。
卓亦疏聽得前麵半句時頗感意外,暗道原來如此,又聽辛夷後半句欲言又止,心中雖然疑惑,但卻也沒再相問。
時至正午,兩人來到南詔皇宮前,卻見楊茂已然等在這裏,他見辛夷來了便即上前說道:“兩位終於來了,我在這裏等候多時了。”
辛夷問道:“楊大人等在這裏所為何事?”
按理說以楊茂的官職應是在皇宮中隨南詔王待在一起,卻不想竟在這裏等候。
楊茂說道:“我是來提醒兩位,此事越發棘手,吐蕃讚普認定是孔雀連城派的刺客,意欲問罪。”
辛夷聽後眉頭一皺,也知今日必然難以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