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卓亦疏離了酒肆,漫無目的的走在官道上,心中卻思緒萬千,昨日與白九君一戰雖然未分勝負,但卓亦疏深知對方劍法精妙絕倫,而且白九君明顯未出全力,再想到最近這段時間在蜀中的遭遇,卓亦疏越發感覺這世上高手眾多,自己如今的武學境界還遠遠不夠用。
卓亦疏自語道:“這些天我遇見的人物中不乏高手,但這其中隻有白猿公能勝的過明無為,再有就是樂山四聖聯手也實難對付,劉大哥的青城劍法越發厲害,狄大哥的左臂刀法也是高深莫測,而依我看來,青城掌門的武功還要比我這兩位大哥厲害許多,就算比不上白猿公,那也能與明無為相提並論,如此看來,我現在的武功比起明無為還是差的遠了。”
卓亦疏畢竟與明無為朝夕相處了二十年,所以對明無為也算是很了解,明無為的武學天賦是卓亦疏見過的人裏最高的,一套簡單的平常劍法到了明無為手裏都能變成精妙的高深劍招,而隨著自身境界的不斷提升,卻讓卓亦疏越發清晰的認識到自己與明無為之間的差距——何止鴻溝。
要想勝過明無為,最少也要練到白猿公那般境界。
可白猿公那樣的境界何其難達,放眼天下恐怕也不過一手之數,明無為早已登臨高手之境,但卓亦疏在這條路上卻遙遙無期。
卓亦疏想的越久就越加煩悶,卻也忘了駕馭胯下坐騎,就這樣由著坐騎信馬由韁,這時竟到了一片山脈之下,卓亦疏見此一愣,卻根本不認識這裏。
往前再行一陣方才看見一個小酒館,卓亦疏走進屋中,點了酒菜,在店小二上菜時開口問道:“小二哥,這裏是什麽地方?”
店小二聞言一愣,但還是陪笑道:“客官是初來蜀中吧,這裏是大巴山脈,是咱們蜀地與外界的交界處,出了這片山脈就不屬於蜀地之境了。”
卓亦疏聽後了然,又賞了店小二銀子,在店中吃了酒菜,棄馬步行入了大巴山脈。
大巴山脈又被稱為千裏巴山,由數座名山組成,山體綿延千裏,山勢陡峭。
卓亦疏進了山中,也不知走了多久,但見山路陡峭,腳下便是萬丈深淵,壁立千仞,饒是卓亦疏也不禁暗道:這山崖陡峭,若真是失足掉下去,就算有再好的輕功也不免摔得粉身碎骨。
心念此處時,忽聽得前方有人吟道:“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上有六龍迴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迴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曆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
卓亦疏聽得前方那人如此吟說,心中也是暗暗驚道:這人好高的文采,雖然是在歎息蜀道之難,但字裏行間中卻透出一股灑脫狂放之意,星河九天皆在詩中。
念及於此,卓亦疏對前方那人越發好奇,便即繼續走去,隻見前方一條鐵索橋連在陡峭山間,那座鐵索橋不過半丈寬,卻是通往前方的唯一道路,鐵索橋前橫臥一人,身著稍有破爛的白衣,背負一柄長劍,手中拿著一個酒壺,卓亦疏看到他時這人正往嘴裏送著美酒,臉上盡是享受的表情。
卓亦疏見那人雖然有些不修邊幅,臉上也有稀疏的胡渣,但眉目間盡是英氣,醉眼朦朧中卻似乎還有三分清醒。
眼見此番情景,卓亦疏輕佻視之,又往前走了兩步,那人卻仍渾然不知,翻了個身繼續飲酒。
卓亦疏輕佻一笑,旋即縱身一躍,刹那間躍至空中,就欲從那人頭頂上越過。
哪知對方忽的起身,也不見他如何借力,隻在瞬間便至空中與卓亦疏撞到一起,卓亦疏伸掌一推,那人順勢使了招擒拿手,便將卓亦疏的掌勢化解了。
兩人經此一招便即紛紛落下,那人皺眉道:“你這少年好不講道理,怎麽從我頭上越過?”
卓亦疏笑道:“我走到你眼前見你對我視而不見,這裏又沒有別的路,我要去對麵就隻能從你頭上走了。”
“看你年歲也不大,適才隻要恭恭敬敬的出言恭請,那我肯定給你讓路。”
“我這人就不喜歡恭請,你讓不讓路是你的事,但我怎麽過去就是我的事了。”卓亦疏滿目輕佻,繼而又道:“我都不在意你不讓路,你又何必在意我如何過去?”
那人聽後吸了口氣,思忖一陣後卻道:“你這話到也有道理,可我還是覺得有些不對,可能是我的酒喝的多了些,你在這裏等等,過一會我酒醒了就給你讓路。”
“不用了。”
那人聽後奇道:“怎麽,你不過去了?”
卓亦疏搖了搖頭,又道:“不用你讓了,我過得去。”
一語言畢,卓亦疏在此縱身而起,這次卻徑直踏上橋邊的鐵索,那人一見如此趕忙出手,卓亦疏知道他擒拿手的厲害,所以也不與他硬碰,而是施展出疾蹤步讓過對方的來勢,然後趁著空隙腳下一踏,便即越了過去。
兩人一來一往隻在電光火石之間,卓亦疏的身法詭異靈活,那人見後也不禁稱讚一聲:“當真是矯若遊龍。”
那人的身法也是極快,眼看著卓亦疏越過去了他也身形一晃,眨眼間便與卓亦疏同行,旋即伸手抓向卓亦疏肩膀,想要逼迫他停下來。
卓亦疏心中一驚,那人的手卻已搭在自己的肩膀上,卓亦疏內力一震,方才將對方的手臂震開,但卻忽覺腳下生風,原來對方的手隻是佯攻,腳下已然橫掃而來。
這一招出其不意,換做別人恐怕已是避無可避,但卓亦疏近來武功精進,疾蹤步也越發純熟,此時隻是身形一頓,接近著便向後一退,有驚無險的躲了過去。
但這樣一來兩人所蓄之力均已用盡,不得不落到鐵索之上。
那人開口讚道:“疾蹤步,果然厲害。”
卓亦疏輕佻笑道:“你也不錯。”
那人聞言哈哈大笑,又道:“你這人年歲不大,但武功確實不弱,來說說你師父是誰?”
卓亦疏冷笑道:“我乃自學成才,沒有師父。”
那人聽後卻道:“不可能,你這一身功夫定是一位頂尖高手所授。”那人言至此處突然微微一笑,繼而又道:“看來你是不想說,不過沒關係,我一試便知。”
那人說完便來,伸手化爪,隻抓卓亦疏的左肩,卓亦疏側身一躲,那人的下一招卻緊跟著攻來。
十餘招後,卓亦疏漸覺吃力,對方的擒拿術實在厲害,手中變化萬端,自己在不用劍的情況下根本不是對手。
哪知這時突聽那人說道:“這套擒拿手我就學了這麽幾招,接下來的也不會用了,我看你帶著劍,那咱們就比試比試劍術。”
“正合我意。”
兩人話音一落,便見鐵索橋上現出兩道劍光,其中一道邪戾鋒利,自然就是飲怨劍,而另一邊劍意如仙,絢爛無比,卻也是一柄絕世之劍。
二人皆是用劍之人,也是識劍之輩,此時見到對方的佩劍皆是暗讚一聲。
那人長劍挺近,瞬間幻出十餘道劍芒,卓亦疏隻覺眼前十餘柄長劍一起向自己攻來,卓亦疏絲毫不敢怠慢,飲怨既現,隻一出手便是一招‘靈犀望月’。
此時的卓亦疏用這招時已不受限,可平地發出而且威力更甚。
兩人力拚一招,誰也不敢怠慢,隨之又像是商量好的一樣再次進招。
這二人在鐵索橋上你來我往,各自的劍法不但淩厲而且華麗,每一招都可稱得上是驚豔,劍招中更是蘊含殺機,稍有不慎就會血濺當場。
鬥得近百招,卓亦疏不禁暗道:這人好厲害的劍法,恐怕比劉大哥的青城劍法也不遑多讓。
這時二人長劍再次相撞,劍氣激蕩。
忽見那人身上的酒壺在打鬥中掉落,先是撞在鐵鏈上,然後向旁邊一歪,當即滾下了深淵。
這座鐵索橋的下麵是深不見底的深淵,掉下去必會粉身碎骨,可那人竟根本不在乎,眼看著酒壺掉下去了當即伸手去救,甚至連與卓亦疏的打鬥也棄而不顧了。
卓亦疏趕忙收招,暗道一聲好險。
此時卻又見那人已躍下鐵索橋,雖然把酒壺抓住了,但他自己也要掉下去了。
眼見於此,卓亦疏當即伸出手,終是在千鈞一發的時候拉住了那人的左胳膊。
此時那人右手持劍,左手拿著酒壺,身懸半空中,隻靠著卓亦疏一己之力拉著他。
那人見自己撿了條命迴來也是長出了一口氣,可緊接著卻又開口道:“小兄弟你往左邊挪挪,你這樣拽著我不妥,酒壺裏的酒要灑出去了。”
換做別人聽了這話定然是要發火,自己舍命救他,對方卻隻在意一壺酒,可卓亦疏畢竟異於常人,他聽了這話後竟真的往一旁挪了挪,並且笑道:“你這人還真是愛酒如命,就憑這點我肯定要救你。”
那人笑道:“多謝多謝,等我上去了就分你一半喝。”
卓亦疏聞言輕笑一聲,旋即內力一震,奮力向上一拽,這才將對方拉了上來。
那人迴到鐵索橋上,第一時間趕忙晃了晃酒壺,然後方才心有餘悸的說道:“幸好沒灑,這酒可是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來的,要是丟在這了那就太可惜了。”
那人說完趕忙喝了一口,自是滿臉的享受表情,不禁讚道:“好酒。”
他絲毫沒有劫後餘生的心有餘悸,滿腦子想的都是酒,但他也沒忘了救命恩人,自己喝完一口後便將酒遞給了卓亦疏,一邊遞一邊說道:“你奮不顧身的救我,肯定也是個愛酒的人,我這才舍得分給你這壺好酒,換了別人我是一定不給的。”
卓亦疏聽後輕笑一聲,接過酒壺喝了一口。
那人見此卻皺眉道:“你怎麽隻喝了這麽點,你這可不像是愛酒的人,難道是我看走眼了?”
原來他竟是嫌卓亦疏喝得少了,可卓亦疏聽後卻將酒壺倒了過來,在對方的滿臉驚嚇中說道:“沒有了。”
酒壺中果然一滴酒也沒倒出來,當真是滴酒不剩。
那人見後也是一愣,隨之尷尬一笑,說道:“我在這喝了半天了,也怪不得沒有了。”那人說完這話後卻又話鋒一轉,繼而說道:“不過你放心,我李太白說話算數,說請你喝酒就一定要請。”
聽得此話,卓亦疏當即驚道:“原來你就是謫仙人李太白?”
那人笑道:“這還有假。”
原來眼前這人就是李太白,號謫仙人。
卓亦疏自語道:“這些天我遇見的人物中不乏高手,但這其中隻有白猿公能勝的過明無為,再有就是樂山四聖聯手也實難對付,劉大哥的青城劍法越發厲害,狄大哥的左臂刀法也是高深莫測,而依我看來,青城掌門的武功還要比我這兩位大哥厲害許多,就算比不上白猿公,那也能與明無為相提並論,如此看來,我現在的武功比起明無為還是差的遠了。”
卓亦疏畢竟與明無為朝夕相處了二十年,所以對明無為也算是很了解,明無為的武學天賦是卓亦疏見過的人裏最高的,一套簡單的平常劍法到了明無為手裏都能變成精妙的高深劍招,而隨著自身境界的不斷提升,卻讓卓亦疏越發清晰的認識到自己與明無為之間的差距——何止鴻溝。
要想勝過明無為,最少也要練到白猿公那般境界。
可白猿公那樣的境界何其難達,放眼天下恐怕也不過一手之數,明無為早已登臨高手之境,但卓亦疏在這條路上卻遙遙無期。
卓亦疏想的越久就越加煩悶,卻也忘了駕馭胯下坐騎,就這樣由著坐騎信馬由韁,這時竟到了一片山脈之下,卓亦疏見此一愣,卻根本不認識這裏。
往前再行一陣方才看見一個小酒館,卓亦疏走進屋中,點了酒菜,在店小二上菜時開口問道:“小二哥,這裏是什麽地方?”
店小二聞言一愣,但還是陪笑道:“客官是初來蜀中吧,這裏是大巴山脈,是咱們蜀地與外界的交界處,出了這片山脈就不屬於蜀地之境了。”
卓亦疏聽後了然,又賞了店小二銀子,在店中吃了酒菜,棄馬步行入了大巴山脈。
大巴山脈又被稱為千裏巴山,由數座名山組成,山體綿延千裏,山勢陡峭。
卓亦疏進了山中,也不知走了多久,但見山路陡峭,腳下便是萬丈深淵,壁立千仞,饒是卓亦疏也不禁暗道:這山崖陡峭,若真是失足掉下去,就算有再好的輕功也不免摔得粉身碎骨。
心念此處時,忽聽得前方有人吟道:“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上有六龍迴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迴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曆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
卓亦疏聽得前方那人如此吟說,心中也是暗暗驚道:這人好高的文采,雖然是在歎息蜀道之難,但字裏行間中卻透出一股灑脫狂放之意,星河九天皆在詩中。
念及於此,卓亦疏對前方那人越發好奇,便即繼續走去,隻見前方一條鐵索橋連在陡峭山間,那座鐵索橋不過半丈寬,卻是通往前方的唯一道路,鐵索橋前橫臥一人,身著稍有破爛的白衣,背負一柄長劍,手中拿著一個酒壺,卓亦疏看到他時這人正往嘴裏送著美酒,臉上盡是享受的表情。
卓亦疏見那人雖然有些不修邊幅,臉上也有稀疏的胡渣,但眉目間盡是英氣,醉眼朦朧中卻似乎還有三分清醒。
眼見此番情景,卓亦疏輕佻視之,又往前走了兩步,那人卻仍渾然不知,翻了個身繼續飲酒。
卓亦疏輕佻一笑,旋即縱身一躍,刹那間躍至空中,就欲從那人頭頂上越過。
哪知對方忽的起身,也不見他如何借力,隻在瞬間便至空中與卓亦疏撞到一起,卓亦疏伸掌一推,那人順勢使了招擒拿手,便將卓亦疏的掌勢化解了。
兩人經此一招便即紛紛落下,那人皺眉道:“你這少年好不講道理,怎麽從我頭上越過?”
卓亦疏笑道:“我走到你眼前見你對我視而不見,這裏又沒有別的路,我要去對麵就隻能從你頭上走了。”
“看你年歲也不大,適才隻要恭恭敬敬的出言恭請,那我肯定給你讓路。”
“我這人就不喜歡恭請,你讓不讓路是你的事,但我怎麽過去就是我的事了。”卓亦疏滿目輕佻,繼而又道:“我都不在意你不讓路,你又何必在意我如何過去?”
那人聽後吸了口氣,思忖一陣後卻道:“你這話到也有道理,可我還是覺得有些不對,可能是我的酒喝的多了些,你在這裏等等,過一會我酒醒了就給你讓路。”
“不用了。”
那人聽後奇道:“怎麽,你不過去了?”
卓亦疏搖了搖頭,又道:“不用你讓了,我過得去。”
一語言畢,卓亦疏在此縱身而起,這次卻徑直踏上橋邊的鐵索,那人一見如此趕忙出手,卓亦疏知道他擒拿手的厲害,所以也不與他硬碰,而是施展出疾蹤步讓過對方的來勢,然後趁著空隙腳下一踏,便即越了過去。
兩人一來一往隻在電光火石之間,卓亦疏的身法詭異靈活,那人見後也不禁稱讚一聲:“當真是矯若遊龍。”
那人的身法也是極快,眼看著卓亦疏越過去了他也身形一晃,眨眼間便與卓亦疏同行,旋即伸手抓向卓亦疏肩膀,想要逼迫他停下來。
卓亦疏心中一驚,那人的手卻已搭在自己的肩膀上,卓亦疏內力一震,方才將對方的手臂震開,但卻忽覺腳下生風,原來對方的手隻是佯攻,腳下已然橫掃而來。
這一招出其不意,換做別人恐怕已是避無可避,但卓亦疏近來武功精進,疾蹤步也越發純熟,此時隻是身形一頓,接近著便向後一退,有驚無險的躲了過去。
但這樣一來兩人所蓄之力均已用盡,不得不落到鐵索之上。
那人開口讚道:“疾蹤步,果然厲害。”
卓亦疏輕佻笑道:“你也不錯。”
那人聞言哈哈大笑,又道:“你這人年歲不大,但武功確實不弱,來說說你師父是誰?”
卓亦疏冷笑道:“我乃自學成才,沒有師父。”
那人聽後卻道:“不可能,你這一身功夫定是一位頂尖高手所授。”那人言至此處突然微微一笑,繼而又道:“看來你是不想說,不過沒關係,我一試便知。”
那人說完便來,伸手化爪,隻抓卓亦疏的左肩,卓亦疏側身一躲,那人的下一招卻緊跟著攻來。
十餘招後,卓亦疏漸覺吃力,對方的擒拿術實在厲害,手中變化萬端,自己在不用劍的情況下根本不是對手。
哪知這時突聽那人說道:“這套擒拿手我就學了這麽幾招,接下來的也不會用了,我看你帶著劍,那咱們就比試比試劍術。”
“正合我意。”
兩人話音一落,便見鐵索橋上現出兩道劍光,其中一道邪戾鋒利,自然就是飲怨劍,而另一邊劍意如仙,絢爛無比,卻也是一柄絕世之劍。
二人皆是用劍之人,也是識劍之輩,此時見到對方的佩劍皆是暗讚一聲。
那人長劍挺近,瞬間幻出十餘道劍芒,卓亦疏隻覺眼前十餘柄長劍一起向自己攻來,卓亦疏絲毫不敢怠慢,飲怨既現,隻一出手便是一招‘靈犀望月’。
此時的卓亦疏用這招時已不受限,可平地發出而且威力更甚。
兩人力拚一招,誰也不敢怠慢,隨之又像是商量好的一樣再次進招。
這二人在鐵索橋上你來我往,各自的劍法不但淩厲而且華麗,每一招都可稱得上是驚豔,劍招中更是蘊含殺機,稍有不慎就會血濺當場。
鬥得近百招,卓亦疏不禁暗道:這人好厲害的劍法,恐怕比劉大哥的青城劍法也不遑多讓。
這時二人長劍再次相撞,劍氣激蕩。
忽見那人身上的酒壺在打鬥中掉落,先是撞在鐵鏈上,然後向旁邊一歪,當即滾下了深淵。
這座鐵索橋的下麵是深不見底的深淵,掉下去必會粉身碎骨,可那人竟根本不在乎,眼看著酒壺掉下去了當即伸手去救,甚至連與卓亦疏的打鬥也棄而不顧了。
卓亦疏趕忙收招,暗道一聲好險。
此時卻又見那人已躍下鐵索橋,雖然把酒壺抓住了,但他自己也要掉下去了。
眼見於此,卓亦疏當即伸出手,終是在千鈞一發的時候拉住了那人的左胳膊。
此時那人右手持劍,左手拿著酒壺,身懸半空中,隻靠著卓亦疏一己之力拉著他。
那人見自己撿了條命迴來也是長出了一口氣,可緊接著卻又開口道:“小兄弟你往左邊挪挪,你這樣拽著我不妥,酒壺裏的酒要灑出去了。”
換做別人聽了這話定然是要發火,自己舍命救他,對方卻隻在意一壺酒,可卓亦疏畢竟異於常人,他聽了這話後竟真的往一旁挪了挪,並且笑道:“你這人還真是愛酒如命,就憑這點我肯定要救你。”
那人笑道:“多謝多謝,等我上去了就分你一半喝。”
卓亦疏聞言輕笑一聲,旋即內力一震,奮力向上一拽,這才將對方拉了上來。
那人迴到鐵索橋上,第一時間趕忙晃了晃酒壺,然後方才心有餘悸的說道:“幸好沒灑,這酒可是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來的,要是丟在這了那就太可惜了。”
那人說完趕忙喝了一口,自是滿臉的享受表情,不禁讚道:“好酒。”
他絲毫沒有劫後餘生的心有餘悸,滿腦子想的都是酒,但他也沒忘了救命恩人,自己喝完一口後便將酒遞給了卓亦疏,一邊遞一邊說道:“你奮不顧身的救我,肯定也是個愛酒的人,我這才舍得分給你這壺好酒,換了別人我是一定不給的。”
卓亦疏聽後輕笑一聲,接過酒壺喝了一口。
那人見此卻皺眉道:“你怎麽隻喝了這麽點,你這可不像是愛酒的人,難道是我看走眼了?”
原來他竟是嫌卓亦疏喝得少了,可卓亦疏聽後卻將酒壺倒了過來,在對方的滿臉驚嚇中說道:“沒有了。”
酒壺中果然一滴酒也沒倒出來,當真是滴酒不剩。
那人見後也是一愣,隨之尷尬一笑,說道:“我在這喝了半天了,也怪不得沒有了。”那人說完這話後卻又話鋒一轉,繼而說道:“不過你放心,我李太白說話算數,說請你喝酒就一定要請。”
聽得此話,卓亦疏當即驚道:“原來你就是謫仙人李太白?”
那人笑道:“這還有假。”
原來眼前這人就是李太白,號謫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