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李適之離府上朝,李霅也去處理公務,卓亦疏本在打坐練功,聽得屋外有人敲門,他開門一看,卻是鍾士和狄青來了。
卓亦疏將二人引進屋中,便聽狄青笑道:“公子神采奕奕,想是傷勢已無大礙。”
卓亦疏迴道:“小傷而已,不足掛齒。”
鍾士又道:“剛才汝陽王遣人送來簡帖,邀咱們去曲江流飲一遊,王爺說他已備好美酒。”
卓亦疏笑道:“昨日多虧汝陽王出麵,咱們才能全身而退,今日汝陽王邀約,自然是非去不可。”
三人一同出府,此時積雪消融,冰水淌在長安街上,別有一番風味。
未過多時,已是來到曲江池,一到這裏便有人迎上前來,恭敬行禮說道:“小的賀寶,奉王爺之命在此恭候三位大人,我家王爺還在朝上,下朝後便會趕來,還請三位大人稍等片刻。”
汝陽王雖然生性瀟灑,但畢竟在朝為官,上朝議政乃是常事,是以三人也不在意,鍾士說道:“師哥貴人事忙,我們等等他便是。”
賀寶說道:“請三位大人隨我去亭中,王爺已在那裏備下酒菜。”
三人隨他一起來到亭中,亭中備有溫熱美酒,酒香撲鼻,三人各自落座,賀寶又道:“還請三位大人稍候,王爺即刻便到。”
他說完這話後又向旁邊一揮手,旁邊的下人立刻會意,轉身離去,未過多時,便見已經結冰的曲江池麵上走來數位美人,此時天寒地凍,水麵上所結之冰足夠撐得起眾人的分量,眾美人款步而來,長袖翻飛,翩翩起舞,雖是在冰雪寒天之中,仍是美的不可方物,再有溫酒相伴,如此愜意,人生幾何?
鍾士笑問道:“兩位可知何為曲江流飲?”
狄青聞言搖頭,他是江湖草莽,對這文雅之事素來不解,而卓亦疏久居江南,是以對長安之事也不知曉。
鍾士便道:“每當新科進士及第,皇上便在曲江賜宴。新科進士在這裏乘興作樂,放杯至盤中,置盤於曲流上,盤隨水轉,輕漂漫泛,轉至誰前,誰就執杯暢飲,遂成一時盛事。‘曲江流飲’由此得名。”
“倒不如大家一起喝的痛快。”狄青說道。
此話一出,三人相顧大笑,喝酒談樂,曲江池上的美人舞姿妙曼,美不勝收,領頭的白衣舞美人更是踏雪而至,隻見她一身白衣,長袖飛在空中,如百花齊放般美輪美奐。
這白衣舞美人生的花容月貌,在白雪的映襯下更是明豔動人,隻見她揮動長袖,那袖子又寬又大,揮至眼前遮住了一切,似乎天地間隻有這一抹動人的流袖。
在滿眼的潔白之中,一道寒光突現,殺氣陡起,卓亦疏三人當即一驚,各自躲避,原來那舞美人的袖中藏有短劍,趁著三人不備揮劍刺來,幸而三人反應迅速,這才堪堪躲過。
卻又聽賀寶喊道:“動手。”
短短兩個字後,四周原本恭敬的下人們紛紛攻來,那十餘名舞美人更是提劍躍至,卓亦疏三人當即進退無路。
鍾士也是被眼前的變故驚得舌橋不下,他揮動紙扇左右抵擋,他的兵器便是這把扇子,是以隨時帶在身上,而卓亦疏善用劍,狄青使刀,兩人因是來赴汝陽王之邀是以都沒將兵器帶在身上,此時變故突生,卻無物克敵。
三人瞬間陷入被動局麵,卓亦疏仰仗身法連躲帶避,可這樣下去根本不是辦法,對手不但人多,而且各個武功高強,那十餘名舞美人雖是女子,可劍法高絕,此時合力對敵,更是厲害無比。
卓亦疏遊目四顧,此時亭中一片狼藉,桌子早已被踢翻,酒菜落了滿地,他卻在兩名舞美人的劍下順勢一倒,便在地上拾起兩個酒杯握在手中,借著餘勁縱身翻起,隨即躍身飛出酒亭,可外麵卻有賀寶帶著一眾男殺手堵截,卓亦疏也不與他們纏鬥,而是腳下一踏,縱身躍至亭頂,可還沒等他站穩,便見一道白影襲至,自是那領頭的白衣舞美人,她見卓亦疏躍出酒亭,唯恐他逃走,便獨自持劍追來,哪知卓亦疏根本沒有走的打算,而是伸手打出一枚暗器,白衣舞美人大驚,揮劍去擋,卻聽‘啪’的一聲,那暗器竟應聲而裂,白衣舞美人沒想到卓亦疏的暗器竟然這麽不堪一擊,循聲看去,隻見那暗器赫然便是一個酒杯,與自己的利劍相撞,自然一碰即碎。
便在這時,卓亦疏的第二個酒杯也向她擲來,白衣舞美人側身一躲,可卓亦疏卻趁這個時候欺身而至,白衣舞美人大驚,趕忙揮劍抵擋,卓亦疏順勢一躲,長劍順著他的胸前刺了個空,卓亦疏伸手扼住對方的手腕,白衣舞美人登時慌亂,拚命想要掙脫開。
卓亦疏隻覺得入手處一片柔軟,真稱得上冰肌玉骨,但此時並不是憐香惜玉的時候,隻見卓亦疏輕佻一笑,手中用力一動,這是一招很普通的擒拿手法,可卻非常管用,白衣舞美人吃痛,手腕便即一鬆,長劍隨之落下,卓亦疏伸手去接,將長劍拿到手中。
卓亦疏輕笑一聲,隨即放開了對方,轉身躍下亭頂,隻見鍾士正與賀寶惡戰,而狄青則被圍困,他手中無刀,等同斷了臂膀,實力大打折扣,不出多時就會落敗。
幸而卓亦疏持劍殺至,打翻數人,奪了柄長刀交給狄青,狄青持刀在手,這刀雖然比不上他自己的寶刀,可也是鋒利無比,刹那間神威大顯。
在這打鬥之中,卓亦疏卻看出來端倪,他向狄青和鍾士喊道:“務必小心,這些人就是刺殺左相的那些刺客。”
李適之剛迴長安就遇見了刺客,那時幸得卓亦疏出手相助,所以卓亦疏識得對方的武功路數,此時交戰之中看的明明白白,這些人就是那些刺客。
對方見卓亦疏看破了自己的身份,一時間攻勢更猛,三人頓感壓力大增。
狄青的左臂神刀盛名在外,自然厲害無比,隻是他與綠袍客對戰時所受的傷還未痊愈,此時久戰不下,舊傷隱隱作痛,再拖下去隻會更糟,幸而他久在江湖行走,所經曆的險境多不勝數,是以此時雖驚不亂,更是當機立斷,向卓亦疏和鍾士說道:“不可久鬥,你們先走,我來斷後。”
話音一落,卻聽又有人笑道:“你們誰也走不了。”
這道聲音剛一響起,便見又有數十人來到,這些人將酒亭圍住,殺機盡顯。
這些刺客見到來人後也是紛紛罷手後撤,卓亦疏三人被圍在酒亭之中。
就在這時,隻見楊慎矜縱馬而來,他看了看眼前的情景,便即笑道:“我就說你們誰也走不了。”
這裏全是他的人,對付卓亦疏三人綽綽有餘,所以楊慎矜有恃無恐,笑容更甚。
三人向四周看去,自知今日兇多吉少,身陷如此重圍之中,任誰都是插翅難飛。
卓亦疏卻是笑道:“原來楊大人就是刺殺左相的主謀。”
這些刺客明顯也是以楊慎矜為首,是以卓亦疏有此一說。
楊慎矜迴道:“李適之得罪了他得罪不起的人。”
卓亦疏輕笑一聲,開口道:“奸臣賊子而已,有何得罪不起。”
楊慎矜聞言眉頭一皺,冷冷掃視過去,卻也知不宜拖延,便即開口道:“我不與你們做口舌之爭,隻要你們把囚龍棒交出來,我就放你們一條生路,否則的話,我就讓你們死無葬身之地。”
三人聞言恍然,楊慎矜還是為了囚龍棒而來,狄青說道:“囚龍棒是我從你那裏奪來的,也隻有我知道囚龍棒的下落,你不要為難我的朋友,我自會帶你去尋囚龍棒。”
楊慎矜卻說道:“依我看還是讓你的兩位朋友隨我們一起去找囚龍棒吧。”
卓亦疏冷笑道:“依你看?你算什麽東西。”
聞聽此言,楊慎矜怒色大盛,卻聽卓亦疏繼續說道:“我要去的地方誰也攔不住,我不想去的地方誰也帶不走我。”
楊慎矜怒道:“你看看你還走得了嗎。”
卓亦疏聽後輕笑一聲,不屑道:“一試便知。”
旁邊的鍾士在心中分析場中局勢,對方人多勢眾,攔住了四方退路,於己著實不利,隻能拖延時間,另尋對策,念及於此,他便開口道:“楊慎矜,你假借汝陽王之名將我們誆騙至此,日後若是讓汝陽王知道了,你必然承擔不起。”
楊慎矜聞言冷笑一聲,他既然敢用李璡之名誆騙眾人,那必然也有對策,但卻用不著和鍾士說,他隻想著如何才能將囚龍棒拿到手。
可就在這時,竟有禁軍突至,人數過百,領頭之人更是喝喊道:“奉右相之命,捉拿反賊。”
聞聽這話,楊慎矜渾身一震,那些刺客也是麵色凝重。
卓亦疏三人相顧而視,均是神色凝重,在心中暗暗提防,做了最壞的打算。
禁軍轉眼己至,將眾人圍在中間,領頭那人越眾而出,指著賀寶等人說道:“就是他們,給我抓起來。”
那些刺客聞言紛紛欲動,卻聽楊慎矜喝道:“王鉷,你這是何意?”
原來這領頭的人便是王鉷,所任官職乃是大理寺卿,與楊慎矜一樣都是李林甫的親信,可如今看來,他與楊慎矜似乎早有舊怨。
卓亦疏三人站在一起,鍾士低聲說道:“此前楊慎矜從大理寺中盜出囚龍棒,而王鉷正是大理寺卿,因為囚龍棒被盜之事而遭皇上怪罪。”
卓亦疏疑道:“難不成王鉷已經知道了盜取囚龍棒的人是楊慎矜?”
鍾士與狄青也是滿心疑惑。
此時聽得楊慎矜厲喝的王鉷循聲看去,卻是笑道:“楊大人怎麽也在這裏?”
其實王鉷早就看見楊慎矜了,隻是故意視而不見,楊慎矜自然知道,可他卻隻能強壓怒火,轉而說道:“王大人帶了這麽多人來,所為何事?”
他雖然強壓怒火,可語氣仍是僵硬。
王鉷卻不怕他,反而是笑道:“這些刺客先前行刺左相李適之,可謂膽大包天,幸得右相明察,特派我前來捉拿他們。”
楊慎矜神色一凜,兀自思忖對策,可王鉷卻不給他這個機會,當即揮手下令,厲聲說道:“將這些刺客一網打盡。”
禁軍領命,衝殺上前,一眾刺客上前應戰,場麵一時間混亂不已。
楊慎矜大驚,再想阻止卻已經來不及了,隻能眼睜睜看著刺客和禁軍廝殺。
卓亦疏三人也沒想到這事竟然被王鉷攪了局,可禁軍衝殺上來,自己三人也被當做刺客,亂戰之中隻能自保,好在那些刺客吸引了大部分的注意力,是以卓亦疏三人得以趁亂離去。
卓亦疏將二人引進屋中,便聽狄青笑道:“公子神采奕奕,想是傷勢已無大礙。”
卓亦疏迴道:“小傷而已,不足掛齒。”
鍾士又道:“剛才汝陽王遣人送來簡帖,邀咱們去曲江流飲一遊,王爺說他已備好美酒。”
卓亦疏笑道:“昨日多虧汝陽王出麵,咱們才能全身而退,今日汝陽王邀約,自然是非去不可。”
三人一同出府,此時積雪消融,冰水淌在長安街上,別有一番風味。
未過多時,已是來到曲江池,一到這裏便有人迎上前來,恭敬行禮說道:“小的賀寶,奉王爺之命在此恭候三位大人,我家王爺還在朝上,下朝後便會趕來,還請三位大人稍等片刻。”
汝陽王雖然生性瀟灑,但畢竟在朝為官,上朝議政乃是常事,是以三人也不在意,鍾士說道:“師哥貴人事忙,我們等等他便是。”
賀寶說道:“請三位大人隨我去亭中,王爺已在那裏備下酒菜。”
三人隨他一起來到亭中,亭中備有溫熱美酒,酒香撲鼻,三人各自落座,賀寶又道:“還請三位大人稍候,王爺即刻便到。”
他說完這話後又向旁邊一揮手,旁邊的下人立刻會意,轉身離去,未過多時,便見已經結冰的曲江池麵上走來數位美人,此時天寒地凍,水麵上所結之冰足夠撐得起眾人的分量,眾美人款步而來,長袖翻飛,翩翩起舞,雖是在冰雪寒天之中,仍是美的不可方物,再有溫酒相伴,如此愜意,人生幾何?
鍾士笑問道:“兩位可知何為曲江流飲?”
狄青聞言搖頭,他是江湖草莽,對這文雅之事素來不解,而卓亦疏久居江南,是以對長安之事也不知曉。
鍾士便道:“每當新科進士及第,皇上便在曲江賜宴。新科進士在這裏乘興作樂,放杯至盤中,置盤於曲流上,盤隨水轉,輕漂漫泛,轉至誰前,誰就執杯暢飲,遂成一時盛事。‘曲江流飲’由此得名。”
“倒不如大家一起喝的痛快。”狄青說道。
此話一出,三人相顧大笑,喝酒談樂,曲江池上的美人舞姿妙曼,美不勝收,領頭的白衣舞美人更是踏雪而至,隻見她一身白衣,長袖飛在空中,如百花齊放般美輪美奐。
這白衣舞美人生的花容月貌,在白雪的映襯下更是明豔動人,隻見她揮動長袖,那袖子又寬又大,揮至眼前遮住了一切,似乎天地間隻有這一抹動人的流袖。
在滿眼的潔白之中,一道寒光突現,殺氣陡起,卓亦疏三人當即一驚,各自躲避,原來那舞美人的袖中藏有短劍,趁著三人不備揮劍刺來,幸而三人反應迅速,這才堪堪躲過。
卻又聽賀寶喊道:“動手。”
短短兩個字後,四周原本恭敬的下人們紛紛攻來,那十餘名舞美人更是提劍躍至,卓亦疏三人當即進退無路。
鍾士也是被眼前的變故驚得舌橋不下,他揮動紙扇左右抵擋,他的兵器便是這把扇子,是以隨時帶在身上,而卓亦疏善用劍,狄青使刀,兩人因是來赴汝陽王之邀是以都沒將兵器帶在身上,此時變故突生,卻無物克敵。
三人瞬間陷入被動局麵,卓亦疏仰仗身法連躲帶避,可這樣下去根本不是辦法,對手不但人多,而且各個武功高強,那十餘名舞美人雖是女子,可劍法高絕,此時合力對敵,更是厲害無比。
卓亦疏遊目四顧,此時亭中一片狼藉,桌子早已被踢翻,酒菜落了滿地,他卻在兩名舞美人的劍下順勢一倒,便在地上拾起兩個酒杯握在手中,借著餘勁縱身翻起,隨即躍身飛出酒亭,可外麵卻有賀寶帶著一眾男殺手堵截,卓亦疏也不與他們纏鬥,而是腳下一踏,縱身躍至亭頂,可還沒等他站穩,便見一道白影襲至,自是那領頭的白衣舞美人,她見卓亦疏躍出酒亭,唯恐他逃走,便獨自持劍追來,哪知卓亦疏根本沒有走的打算,而是伸手打出一枚暗器,白衣舞美人大驚,揮劍去擋,卻聽‘啪’的一聲,那暗器竟應聲而裂,白衣舞美人沒想到卓亦疏的暗器竟然這麽不堪一擊,循聲看去,隻見那暗器赫然便是一個酒杯,與自己的利劍相撞,自然一碰即碎。
便在這時,卓亦疏的第二個酒杯也向她擲來,白衣舞美人側身一躲,可卓亦疏卻趁這個時候欺身而至,白衣舞美人大驚,趕忙揮劍抵擋,卓亦疏順勢一躲,長劍順著他的胸前刺了個空,卓亦疏伸手扼住對方的手腕,白衣舞美人登時慌亂,拚命想要掙脫開。
卓亦疏隻覺得入手處一片柔軟,真稱得上冰肌玉骨,但此時並不是憐香惜玉的時候,隻見卓亦疏輕佻一笑,手中用力一動,這是一招很普通的擒拿手法,可卻非常管用,白衣舞美人吃痛,手腕便即一鬆,長劍隨之落下,卓亦疏伸手去接,將長劍拿到手中。
卓亦疏輕笑一聲,隨即放開了對方,轉身躍下亭頂,隻見鍾士正與賀寶惡戰,而狄青則被圍困,他手中無刀,等同斷了臂膀,實力大打折扣,不出多時就會落敗。
幸而卓亦疏持劍殺至,打翻數人,奪了柄長刀交給狄青,狄青持刀在手,這刀雖然比不上他自己的寶刀,可也是鋒利無比,刹那間神威大顯。
在這打鬥之中,卓亦疏卻看出來端倪,他向狄青和鍾士喊道:“務必小心,這些人就是刺殺左相的那些刺客。”
李適之剛迴長安就遇見了刺客,那時幸得卓亦疏出手相助,所以卓亦疏識得對方的武功路數,此時交戰之中看的明明白白,這些人就是那些刺客。
對方見卓亦疏看破了自己的身份,一時間攻勢更猛,三人頓感壓力大增。
狄青的左臂神刀盛名在外,自然厲害無比,隻是他與綠袍客對戰時所受的傷還未痊愈,此時久戰不下,舊傷隱隱作痛,再拖下去隻會更糟,幸而他久在江湖行走,所經曆的險境多不勝數,是以此時雖驚不亂,更是當機立斷,向卓亦疏和鍾士說道:“不可久鬥,你們先走,我來斷後。”
話音一落,卻聽又有人笑道:“你們誰也走不了。”
這道聲音剛一響起,便見又有數十人來到,這些人將酒亭圍住,殺機盡顯。
這些刺客見到來人後也是紛紛罷手後撤,卓亦疏三人被圍在酒亭之中。
就在這時,隻見楊慎矜縱馬而來,他看了看眼前的情景,便即笑道:“我就說你們誰也走不了。”
這裏全是他的人,對付卓亦疏三人綽綽有餘,所以楊慎矜有恃無恐,笑容更甚。
三人向四周看去,自知今日兇多吉少,身陷如此重圍之中,任誰都是插翅難飛。
卓亦疏卻是笑道:“原來楊大人就是刺殺左相的主謀。”
這些刺客明顯也是以楊慎矜為首,是以卓亦疏有此一說。
楊慎矜迴道:“李適之得罪了他得罪不起的人。”
卓亦疏輕笑一聲,開口道:“奸臣賊子而已,有何得罪不起。”
楊慎矜聞言眉頭一皺,冷冷掃視過去,卻也知不宜拖延,便即開口道:“我不與你們做口舌之爭,隻要你們把囚龍棒交出來,我就放你們一條生路,否則的話,我就讓你們死無葬身之地。”
三人聞言恍然,楊慎矜還是為了囚龍棒而來,狄青說道:“囚龍棒是我從你那裏奪來的,也隻有我知道囚龍棒的下落,你不要為難我的朋友,我自會帶你去尋囚龍棒。”
楊慎矜卻說道:“依我看還是讓你的兩位朋友隨我們一起去找囚龍棒吧。”
卓亦疏冷笑道:“依你看?你算什麽東西。”
聞聽此言,楊慎矜怒色大盛,卻聽卓亦疏繼續說道:“我要去的地方誰也攔不住,我不想去的地方誰也帶不走我。”
楊慎矜怒道:“你看看你還走得了嗎。”
卓亦疏聽後輕笑一聲,不屑道:“一試便知。”
旁邊的鍾士在心中分析場中局勢,對方人多勢眾,攔住了四方退路,於己著實不利,隻能拖延時間,另尋對策,念及於此,他便開口道:“楊慎矜,你假借汝陽王之名將我們誆騙至此,日後若是讓汝陽王知道了,你必然承擔不起。”
楊慎矜聞言冷笑一聲,他既然敢用李璡之名誆騙眾人,那必然也有對策,但卻用不著和鍾士說,他隻想著如何才能將囚龍棒拿到手。
可就在這時,竟有禁軍突至,人數過百,領頭之人更是喝喊道:“奉右相之命,捉拿反賊。”
聞聽這話,楊慎矜渾身一震,那些刺客也是麵色凝重。
卓亦疏三人相顧而視,均是神色凝重,在心中暗暗提防,做了最壞的打算。
禁軍轉眼己至,將眾人圍在中間,領頭那人越眾而出,指著賀寶等人說道:“就是他們,給我抓起來。”
那些刺客聞言紛紛欲動,卻聽楊慎矜喝道:“王鉷,你這是何意?”
原來這領頭的人便是王鉷,所任官職乃是大理寺卿,與楊慎矜一樣都是李林甫的親信,可如今看來,他與楊慎矜似乎早有舊怨。
卓亦疏三人站在一起,鍾士低聲說道:“此前楊慎矜從大理寺中盜出囚龍棒,而王鉷正是大理寺卿,因為囚龍棒被盜之事而遭皇上怪罪。”
卓亦疏疑道:“難不成王鉷已經知道了盜取囚龍棒的人是楊慎矜?”
鍾士與狄青也是滿心疑惑。
此時聽得楊慎矜厲喝的王鉷循聲看去,卻是笑道:“楊大人怎麽也在這裏?”
其實王鉷早就看見楊慎矜了,隻是故意視而不見,楊慎矜自然知道,可他卻隻能強壓怒火,轉而說道:“王大人帶了這麽多人來,所為何事?”
他雖然強壓怒火,可語氣仍是僵硬。
王鉷卻不怕他,反而是笑道:“這些刺客先前行刺左相李適之,可謂膽大包天,幸得右相明察,特派我前來捉拿他們。”
楊慎矜神色一凜,兀自思忖對策,可王鉷卻不給他這個機會,當即揮手下令,厲聲說道:“將這些刺客一網打盡。”
禁軍領命,衝殺上前,一眾刺客上前應戰,場麵一時間混亂不已。
楊慎矜大驚,再想阻止卻已經來不及了,隻能眼睜睜看著刺客和禁軍廝殺。
卓亦疏三人也沒想到這事竟然被王鉷攪了局,可禁軍衝殺上來,自己三人也被當做刺客,亂戰之中隻能自保,好在那些刺客吸引了大部分的注意力,是以卓亦疏三人得以趁亂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