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章殿內,賈南風正批閱奏章,一人慌慌張張衝了進來。
等看清那人卻是自己的侄兒賈謐,賈南風放下奏章問道:“長淵何故這般慌張?”
賈謐,字長淵,賈南風胞妹賈午之子,同時也是金穀二十四友之首。
金穀二十四友,其中比較出名的成員有“古今第一美男”潘安(即潘嶽)、“聞雞起舞”、及“枕戈待旦”的劉琨;“洛陽紙貴”、及“左思風力”的左思、“潘江陸海”、“東南之寶”之三國名將陸遜的孫子陸機、陸雲二兄弟,最後就是石韜的老爹石崇。
金穀二十四友幾乎壟斷了西晉文壇所有的泰鬥級人物,是西晉文壇的一個縮影;金穀二十四友者,皆為賈謐的攀附者,雖為石崇所創,其中卻多是顯貴之輩,出生背景相似,人生態度一致,他們攀附賈謐的目的也很明確,那就是追求政治上的發達。
賈謐二話不說,先是將含章殿內的太監宮女統統趕出殿外,而後從袖口之內取出一封信件,隨即遞給了賈南風。
“天後,這是徐州刺史石崇,星夜派人送來的信件!,請天後過目!”賈謐解釋道。
接過那封信,賈南風打開一看,眉頭隨即越皺越緊,過了一陣,賈南風冷笑道:“嗬嗬,司馬倫還真是大方,就連本宮都不敢答應石崇以司徒之位相候,他卻敢許下此等厚禮,過去,本宮倒是小瞧他司馬倫了.......”
盯著賈謐,賈南風卻道:“長淵以為,本宮該如何處理這件事?”
“石崇建議天後,無萬全之策之前,萬不可輕動太子!侄兒深以為然!”
“萬全之策?世上哪有萬全之策?”賈南風一臉曬然道。
“天後如今並無繼任之人,一旦殺了太子,無論由誰繼任太子之位,對我賈氏一門都大為不利!”
摸了摸自己的兩鬢,賈南風歎道:“唉…本宮年壽已高,此生再無奢望,若非顧忌爾等小輩,本宮何苦守在這深宮之中,每日如履薄冰?”
“正如桃花郎所言,千秋功過無一字,風流誰似南風傷.......嗬嗬,為了我賈氏一門之興衰,卻是苦了天後!”賈謐立即奉上一記馬屁。
一雙濃眉稍稍舒展,賈南風輕笑道:“嗬嗬,不過石家小兒獻媚之詞罷了,長淵竟也拿來取笑本宮!”
“侄兒不敢!”賈謐告了聲罪,而後走到賈南風身邊:“侄兒倒有一計,可解我賈氏之憂,隻是不知當不當講!”
“到了這般田地,我賈氏一門還有迴頭的可能麽?就算前麵是刀山火海,本宮也隻能闖上一闖,子淵有何計策但講無妨,本宮絕不怪你就是!”
賈謐點了點頭,而後湊到對方耳邊,一陣低語。
.......
石韜終於帶著部曲、及一眾新招收的官員離開了下邳;
羊獻容則跟著青衣、及孟大錘師徒三人,於昨日出發去了東莞縣。
石韜等人剛剛離開下邳不久,刺史大人卻在府中對著一群下人大發雷霆。
“那逆子滿大街的變賣家財,此刻爾等才來稟報於我,害本官顏麵盡失,我石家養爾等有何用?一群廢物.......”
一旁的綠珠咬了咬舌尖,忍著不敢笑出聲來,見一群下人被嚇得瑟瑟發抖,便勸道:“老爺,這的確怪不得他們,誰也想不到出發之前,七郎還會鬧這麽一出.......前些日子他買了不少奴婢,估計手頭正緊呢!”
“手頭緊又如何?我石家缺他那點用度麽?這逆子敲鑼打鼓,四處變賣財貨,這不是活生生打本刺史的臉麽?”
眨了眨秀目,綠珠道:“老爺不提這個還好,七郎如今都是有官身的人了,可老爺還將他當作石家小七,老爺既看重於他,卻又為何對他如此苛刻呢?”
雙目一瞪,石崇怒道:“你倒是說說,我如何苛刻他了?”
“老爺忘了賞小七那枚支錢的印信了嗎?每日隻能支取一千錢,哪夠堂堂一郡守的日常用度?妾身猜測,七郎這樣做,或許正是對你心有怨念呢!”
石崇頓時語竭:“這個逆子.......”
.......
跟著石韜前往東莞赴任的官員,要麽來自本地豪族,要麽由各地官員舉薦,多多少少都有那麽點背景,出門自然有馬車乘坐,石韜倒也光棍,他自己乘坐的馬車給了青衣及羊獻容,卻跟劉胤擠一輛馬車,順帶將雨荷捎上。
由於隨行的官員有許多徐州本地人,石韜不願將自己的底細完全暴露在這幫毫不知情的官員麵前,所以沒有繼續操練手下的部曲,大多數時候都窩在劉二郎的馬車上,偶爾也會去找羊玄道等人聊聊天。
望著車廂頂部發了一陣呆,石韜突然問劉胤道:“二郎,你說說,眼下做什麽買賣來錢最快?”
“嘿嘿,除了打劫商戶,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麽買**這來錢更快的了!”
雨荷頓時一臉的嫌棄,隨即扯了扯石韜的一角,並不斷對他擠眼,生怕少爺被劉二郎帶壞了似的。
哪知石韜非但沒有迴應小丫頭,反而雙目放光道:“咦,對呀,這世上還有什麽比打劫來錢更快的買賣麽?”
劉穎愣道:“七郎不會當真了吧?”
眼睛咕嚕一轉,石韜沒有迴答劉二郎,卻一把捏住雨荷的小手道:“走,陪少爺去羊郡丞那裏去坐坐!”
說完,石韜拉著雨荷下車,隨即登上羊玄道的馬車。
“郡守,你怎麽又來了?”羊玄道滿是意外道。
“先生可否跟我說說臨朐之事?”
……
當天傍晚,郡守石韜與郡尉劉胤,帶著五十部曲離開了隊伍,對外宣稱“查探民情”。
查探民情?
如今的東莞,是什麽樣子,誰心裏沒點逼數麽?
再說了,堂堂一地郡守,查探民情不帶下麵的屬官,卻帶著一群廝殺漢,更不知所蹤,郡守大人這是想幹嘛?
除了羊玄道以及李子遊大概猜到郡守大人的意圖,其餘官員一個個雲裏霧裏。
東莞混亂的源頭,並不在東莞縣,而是位於東莞郡最北端的臨朐,臨朐才是整個東莞郡的禍亂之源,臨朐安則東莞太平,臨朐要是亂了,郡守大人在不在東莞,都毫無意義。
李子遊本為石崇親信,自然是知道整件事的原委,而羊玄道則在離開之前,得羊玄之麵授機宜,因而知道一些內幕,並以此猜測,郡守大人多半是去查探臨朐的“民情”去了。
既然猜出郡守的去向,作為監禦史的李子遊,自然要出來安撫一下眾人。
望著一群官員在那裏竊竊私語,李子遊當仁不讓站出來道:“郡守初到此地,要了解一下這裏的民情,實屬正常之舉,大家勿要妄加猜測!”
這裏除了李子遊,就屬羊玄道的官職最大,羊玄道隨即附和道:“監禦史大人,乃郡守親近之人,他說的話大家還不信麽?我等隻需按照郡守大人臨走時的囑托,徑直前往東莞縣即可,至於其他,諸位毋須擔心,說不定我等還未到達東莞縣,郡守已在府中等候各位了.......”
等看清那人卻是自己的侄兒賈謐,賈南風放下奏章問道:“長淵何故這般慌張?”
賈謐,字長淵,賈南風胞妹賈午之子,同時也是金穀二十四友之首。
金穀二十四友,其中比較出名的成員有“古今第一美男”潘安(即潘嶽)、“聞雞起舞”、及“枕戈待旦”的劉琨;“洛陽紙貴”、及“左思風力”的左思、“潘江陸海”、“東南之寶”之三國名將陸遜的孫子陸機、陸雲二兄弟,最後就是石韜的老爹石崇。
金穀二十四友幾乎壟斷了西晉文壇所有的泰鬥級人物,是西晉文壇的一個縮影;金穀二十四友者,皆為賈謐的攀附者,雖為石崇所創,其中卻多是顯貴之輩,出生背景相似,人生態度一致,他們攀附賈謐的目的也很明確,那就是追求政治上的發達。
賈謐二話不說,先是將含章殿內的太監宮女統統趕出殿外,而後從袖口之內取出一封信件,隨即遞給了賈南風。
“天後,這是徐州刺史石崇,星夜派人送來的信件!,請天後過目!”賈謐解釋道。
接過那封信,賈南風打開一看,眉頭隨即越皺越緊,過了一陣,賈南風冷笑道:“嗬嗬,司馬倫還真是大方,就連本宮都不敢答應石崇以司徒之位相候,他卻敢許下此等厚禮,過去,本宮倒是小瞧他司馬倫了.......”
盯著賈謐,賈南風卻道:“長淵以為,本宮該如何處理這件事?”
“石崇建議天後,無萬全之策之前,萬不可輕動太子!侄兒深以為然!”
“萬全之策?世上哪有萬全之策?”賈南風一臉曬然道。
“天後如今並無繼任之人,一旦殺了太子,無論由誰繼任太子之位,對我賈氏一門都大為不利!”
摸了摸自己的兩鬢,賈南風歎道:“唉…本宮年壽已高,此生再無奢望,若非顧忌爾等小輩,本宮何苦守在這深宮之中,每日如履薄冰?”
“正如桃花郎所言,千秋功過無一字,風流誰似南風傷.......嗬嗬,為了我賈氏一門之興衰,卻是苦了天後!”賈謐立即奉上一記馬屁。
一雙濃眉稍稍舒展,賈南風輕笑道:“嗬嗬,不過石家小兒獻媚之詞罷了,長淵竟也拿來取笑本宮!”
“侄兒不敢!”賈謐告了聲罪,而後走到賈南風身邊:“侄兒倒有一計,可解我賈氏之憂,隻是不知當不當講!”
“到了這般田地,我賈氏一門還有迴頭的可能麽?就算前麵是刀山火海,本宮也隻能闖上一闖,子淵有何計策但講無妨,本宮絕不怪你就是!”
賈謐點了點頭,而後湊到對方耳邊,一陣低語。
.......
石韜終於帶著部曲、及一眾新招收的官員離開了下邳;
羊獻容則跟著青衣、及孟大錘師徒三人,於昨日出發去了東莞縣。
石韜等人剛剛離開下邳不久,刺史大人卻在府中對著一群下人大發雷霆。
“那逆子滿大街的變賣家財,此刻爾等才來稟報於我,害本官顏麵盡失,我石家養爾等有何用?一群廢物.......”
一旁的綠珠咬了咬舌尖,忍著不敢笑出聲來,見一群下人被嚇得瑟瑟發抖,便勸道:“老爺,這的確怪不得他們,誰也想不到出發之前,七郎還會鬧這麽一出.......前些日子他買了不少奴婢,估計手頭正緊呢!”
“手頭緊又如何?我石家缺他那點用度麽?這逆子敲鑼打鼓,四處變賣財貨,這不是活生生打本刺史的臉麽?”
眨了眨秀目,綠珠道:“老爺不提這個還好,七郎如今都是有官身的人了,可老爺還將他當作石家小七,老爺既看重於他,卻又為何對他如此苛刻呢?”
雙目一瞪,石崇怒道:“你倒是說說,我如何苛刻他了?”
“老爺忘了賞小七那枚支錢的印信了嗎?每日隻能支取一千錢,哪夠堂堂一郡守的日常用度?妾身猜測,七郎這樣做,或許正是對你心有怨念呢!”
石崇頓時語竭:“這個逆子.......”
.......
跟著石韜前往東莞赴任的官員,要麽來自本地豪族,要麽由各地官員舉薦,多多少少都有那麽點背景,出門自然有馬車乘坐,石韜倒也光棍,他自己乘坐的馬車給了青衣及羊獻容,卻跟劉胤擠一輛馬車,順帶將雨荷捎上。
由於隨行的官員有許多徐州本地人,石韜不願將自己的底細完全暴露在這幫毫不知情的官員麵前,所以沒有繼續操練手下的部曲,大多數時候都窩在劉二郎的馬車上,偶爾也會去找羊玄道等人聊聊天。
望著車廂頂部發了一陣呆,石韜突然問劉胤道:“二郎,你說說,眼下做什麽買賣來錢最快?”
“嘿嘿,除了打劫商戶,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麽買**這來錢更快的了!”
雨荷頓時一臉的嫌棄,隨即扯了扯石韜的一角,並不斷對他擠眼,生怕少爺被劉二郎帶壞了似的。
哪知石韜非但沒有迴應小丫頭,反而雙目放光道:“咦,對呀,這世上還有什麽比打劫來錢更快的買賣麽?”
劉穎愣道:“七郎不會當真了吧?”
眼睛咕嚕一轉,石韜沒有迴答劉二郎,卻一把捏住雨荷的小手道:“走,陪少爺去羊郡丞那裏去坐坐!”
說完,石韜拉著雨荷下車,隨即登上羊玄道的馬車。
“郡守,你怎麽又來了?”羊玄道滿是意外道。
“先生可否跟我說說臨朐之事?”
……
當天傍晚,郡守石韜與郡尉劉胤,帶著五十部曲離開了隊伍,對外宣稱“查探民情”。
查探民情?
如今的東莞,是什麽樣子,誰心裏沒點逼數麽?
再說了,堂堂一地郡守,查探民情不帶下麵的屬官,卻帶著一群廝殺漢,更不知所蹤,郡守大人這是想幹嘛?
除了羊玄道以及李子遊大概猜到郡守大人的意圖,其餘官員一個個雲裏霧裏。
東莞混亂的源頭,並不在東莞縣,而是位於東莞郡最北端的臨朐,臨朐才是整個東莞郡的禍亂之源,臨朐安則東莞太平,臨朐要是亂了,郡守大人在不在東莞,都毫無意義。
李子遊本為石崇親信,自然是知道整件事的原委,而羊玄道則在離開之前,得羊玄之麵授機宜,因而知道一些內幕,並以此猜測,郡守大人多半是去查探臨朐的“民情”去了。
既然猜出郡守的去向,作為監禦史的李子遊,自然要出來安撫一下眾人。
望著一群官員在那裏竊竊私語,李子遊當仁不讓站出來道:“郡守初到此地,要了解一下這裏的民情,實屬正常之舉,大家勿要妄加猜測!”
這裏除了李子遊,就屬羊玄道的官職最大,羊玄道隨即附和道:“監禦史大人,乃郡守親近之人,他說的話大家還不信麽?我等隻需按照郡守大人臨走時的囑托,徑直前往東莞縣即可,至於其他,諸位毋須擔心,說不定我等還未到達東莞縣,郡守已在府中等候各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