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娘,您怎麽這個點迴來了?”王大媽一進門,見到院中正在幹活的兩個女子,這兩人正是楚文君與小梅。


    “青素啊,咱們小攤上來了一位貴客,這位貴客上次吃了青素你做的豆花之後讚不絕口,這不今日又來了,可是你看現在這點,咱們家的豆花早就賣沒了,所以啊我給這位貴客做些小菜去!”王大媽笑道。


    “貴客?什麽貴客?娘,咱們家就是買豆腐的,能有什麽了不起的貴客來咱們家吃豆花?”小梅不以為意的笑著問道。


    王大媽一邊洗著菜,一邊笑道:“閨女,這次你可說錯了,這一次真的是貴客,是蘇家的楊公子,最近咱們金陵城生意最紅火的那條夫子街,便是蘇家的產業!而這位楊公子,與蘇家的那位大小姐可是青梅竹馬的表親,你說這位楊公子是不是貴客!”


    “啊!”小梅有些意外的輕叫一聲,身後的楚文君卻是反映迅速,立刻伸手拉了拉小梅背後的衣角,這才笑著對王大媽說道:“果然是一位貴客,既然這位楊公子這麽有來頭,咱們可要招待好,娘,這小菜就讓女兒來做吧!”


    “啊?青素閨女你要親自下廚?”王大媽有一些意外的說道。


    楚文君點了點頭,笑道:“自然是女兒親自下廚!”


    “好!好!好!”王大媽高興地連道三聲好之後,便將洗好的菜遞給青素,笑道:“有青素丫頭你親自掌勺,定讓那位蘇家的表少爺天天來咱們小攤上吃豆花!”


    王老伯與楊趣閑聊了一會天之後,兩個熟悉的人影便出現了楊趣的視線之內,正是子依與貞安翁主。


    “楊公子,貞安見過楊公子!”貞安翁主走到近前,對楊趣施了一個他們朝鮮國的禮節,說道。


    楊趣起身迴禮,笑道:“貞安翁主,請坐!”


    王老漢見到楊趣約的人竟然是上次見過的那位恬靜女子,便很識趣的起身遠遠避了出去。


    “這位楊公子果真好手段,這才短短幾日,楊公子竟然又勾搭上了這麽一位漂亮的姑娘,看來俺那兒子娶媳婦的事,應該問題不大了!”王老伯看著楊趣與貞安翁主談笑風生的表情,頓時便想歪了。


    “楊公子這次約貞安過來,可是有什麽事情嗎?”兩人落座之後,貞安翁主這才問道。


    “沒有什麽特別的事情,在下隻是想請貞安翁主吃點東西而已,因為貞安翁主實在是太瘦了!”楊趣道。


    “然後呢?”貞安翁主盯著楊趣的眼睛,問道。


    楊趣嘿嘿一笑,說道:“然後順便再問貞安翁主一些問題。”


    “楊公子怎麽知道貞安一定會知道?”貞安翁主突然說道。


    楊趣一怔,問道:“貞安翁主知道在下要問什麽?”


    貞安翁主點了點頭,楊趣卻是苦笑道:“因為在下能問的人隻有貞安翁主!”


    “那麽楊公子又怎麽知道貞安一定會知道昨晚的事情?”貞安翁主又道。


    “我若不試一試,又怎麽會知道貞安翁主不知道?”楊趣道。


    貞安翁主又是一笑,楊趣這才問道:“那麽昨晚之事,貞安翁主到底知不知道?”


    “知道!”貞安翁主道。


    “那麽那幾個鬼是什麽鬼東西?”楊趣這一次問的特別直接,因為他覺得這位貞安翁主遠遠沒有外表看起來那麽單純,如果自己拐外抹角的從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女孩口中框出一些話來,定會被她恥笑。


    “紙人!是朱家在金陵城找最好的手藝師父糊的紙人!”貞安翁主道。


    “那麽那九個失蹤的人呢?”貞安翁主又問道。


    “我們的人!”貞安翁主又道。


    楊趣摸了摸下巴,貞安翁主迴答的這麽直接,倒是讓他不知道該怎麽問下去了。


    就在這時,王大媽已經提著食盒迴來了,王老伯打開食盒,將四碟小菜、兩碗清粥分別放在楊趣與貞安翁主的麵前,之後便很有眼力見的退了下去。


    楊趣看著桌上精致無比的四碟小菜,一盤切成細絲的豆幹,一盤蘆蒿炒香幹,一盤蓮花素鵝和一盤素什錦菜,楊趣端詳了半晌,這麽精致的小菜簡直讓人不忍心下筷,真看不出來王大媽這位普通的老嫗,竟然能夠做出這般精致的小菜來。


    “王老伯,你真是好福氣啊,王大媽這菜做的隻是看一眼就能品到其中的美味,王老伯這輩子活的精致,值了!”楊趣夾了一筷香幹嚐了一口之後,忍不住讚道。


    “楊公子真會開玩笑,這些菜哪裏是俺家婆娘做的,雖然俺剛才沒有迴家,但也知道這也是俺家那大閨女做的。”王老伯說道。


    楊趣一陣失神,能做出這般精致小菜的女子必定是色藝俱佳,之前王老伯也說過了他的那個大閨女生的國色天香,在金陵城也找不出幾個來,由此可見這位做菜的女子必然是極美的。


    而這麽漂亮的女子又做的這麽一手文雅的小菜,王石頭那個粗糙的漢子,真的能夠品出其中的滋味來嗎?


    想著想著楊趣不僅一陣惋惜,也不知道他教王石頭追這位姑娘是對還是錯,在中國,兩人個人的婚姻講究門當戶對,門當戶對不僅在古代講究,在現代社會同樣也講究。


    雖然楊趣的時代是一個崇尚自由的時代,其實細品之下,兩個人的婚姻最配的還是門當戶對,當然這個門當戶對不是指財產上的戶對,而是指思想境界上的。就算是楊趣的時代,婚姻也不是兩個人之間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事。


    現在社會仍然如此,就更不用說古代的社會了,所以此刻的楊趣便有些猶豫了起來,隨後楊趣突然一聲嗤笑,自己真是鹹吃蘿卜淡操心,他剛剛隻不過是憑借這些小菜聯想到了做菜的人,怎麽能夠就此判定王石頭與這位姑娘不般配呢?


    “王老伯,你家閨女貴姓啊?是哪裏人氏?”楊趣在一一嚐過這四個小菜之後,讚不絕口,於是順嘴問了一句。


    “俺家閨女姓薛,河津人士,是八年前來到的金陵。”王老伯迴道。


    “哦!”楊趣順嘴答音,應了一聲也沒往心裏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望大明笑今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語閑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語閑言並收藏迴望大明笑今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