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趣道:“劉兄你已經將在下架的這麽高了,在下還會不答應嗎?”


    劉詡對著那老伯笑道:“老伯,你聽到了嗎,這位楊公子這麽說便是答應了!他叫楊趣,就住在咱們金陵蘇家的大宅中,你改日可以讓你那兒子去蘇家找他,或者去秦淮河畔的夫子街上找他也行!”


    劉詡倒也嘴快,三下五除二的就將楊趣的老底抖露了出來,絲毫不給楊趣反悔的機會。


    “啊!公子就是蘇家的那位混蛋表少爺?老夫聽說夫子街的開業大典就是楊公子親手策劃的,俺老頭子雖然沒去,但是這幾日耳朵也聽滿繭子了!”


    這老伯一聽楊趣就是蘇家那位“鼎鼎有名”的表少爺,心中頓時心花怒放了起來,他聽說蘇家的這位表少爺不僅將蘇家的大小姐追到手了,更是當了映雪樓某位花魁的入幕之賓,手段當真高的厲害,看來之前這位楊公子說的話也並非全是吹牛,至少前兩樣都是真的。


    這老伯心裏想著,絲毫沒有注意之前他稱唿楊趣為“蘇家的那位混蛋少爺”,因為最近一個多月以來在他小攤喝豆花的人每當說起蘇家那位表少爺時,前麵必帶混蛋二字,因此這老伯聽得多了,便也就順口說了出來。


    楊趣一臉黑線的看著老伯離去的背影,劉詡剛剛止住的笑聲又響了起來,反而是貞安翁主好奇的問道:“楊公子,為什麽這位老伯會稱唿你為蘇家的混蛋表少爺?”


    “是啊楊兄,我也很好奇為什麽你的名聲在金陵城這麽差?”劉詡也說道。


    為啥?因為不招人嫉是庸才,因為有些人不爽老子,偏偏又幹不掉老子!


    楊趣笑道:“因為我是老實人,而老實人都好欺負!”


    “楊兄,我沒有聽錯吧?你會是老實人?就前日你做的那些事情,恐怕換成誰都做不出來的!”劉詡搖頭笑道。


    楊趣好奇的看了劉詡與貞安翁主一眼,這個劉詡,竟然當著貞安翁主的麵說出這樣一番話來?難道說這位劉翰林與貞安翁主---?


    貞安翁主卻是微微一笑,說道:“楊公子,你是不是對我們朝鮮國有什麽誤會?其實、其實我父王和大哥是很尊敬你們大明的,我們願意永為大明的屬國。”


    楊趣搖頭笑道:“貞安翁主,我對你們朝鮮一點誤會也沒有,我是商人,在商人的眼中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我知道這麽說會讓貞安翁主與劉翰林小瞧在下,但事實上確實如此,在商言商,官場亦如此,劉翰林,你說是嗎?”


    說完,楊趣用一道犀利的目光看了劉詡一眼,現在的劉詡,隻有二十三歲,一個二十三歲的庶吉士,正是年少成名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一展胸中報複的年紀,因此他被楊趣這突如其來的目光看的有些不解其意。


    “楊公子,明日的比箭你要小心,這一次與我們一起過來的,是我們朝鮮國的第一神箭手,而且這兩場賭局如果楊公子輸了一場,就等於全輸了!”貞安翁主突然將話題一轉,說到了明日的賭局上。


    兩場比賽隻要輸了一場,就等於全輸了?難道說朱家與朝鮮使團,早就接觸過了?楊趣驚訝的看了貞安翁主一眼,誰知這位年紀不大且瘦弱非常的貞安翁主卻對他點了點頭。


    “貞安翁主為什麽會將這樣的消息告訴在下?”楊趣問道。


    “因為貞安有一事相求楊公子!”貞安翁主說道。


    “哦?什麽事?”楊趣眨了眨眼,好奇的問道。


    貞安翁主微微一笑,說道:“楊公子覺得貞安今年多大了?”


    楊趣看著個子雖然已經不矮,但是還未完全長開的貞安翁主,說道:“貞安翁主今年也就十三四歲,絕不會超過十五歲!”


    貞安翁主點頭說道:“貞安今年十三歲,等貞安這次迴到朝鮮之後,便要嫁人了,而且我嫁的那個男人,隻有十一歲,貞安不想嫁人,貞安希望楊公子能給貞安出一個主意,讓貞安躲過這一劫!”


    躲過這一劫?是了,一個十三歲的女子嫁給一個十一歲的男子為妻,確實是一場情劫,可是這位貞安翁主也太高看他了,他不過是金陵城中的一個小商戶,怎麽能夠改變得了朝鮮國一國翁主的婚姻!


    楊趣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在下相信貞安翁主是真心不想嫁人,可是在下有心而無力,幫不上貞安翁主的忙!”


    貞安翁主道:“楊公子,貞安知道楊公子機智多謀,一定能夠想出解救貞安的辦法,如果楊公子能夠幫助貞安躲過這一劫,貞安願意幫助楊公子讓我父王創造的諺文在朝鮮順利的推廣!”


    啊!楊趣看了劉詡一眼,貞安翁主剛才這番話中明顯話中有話,貞安翁主既然用在朝鮮推廣諺文作為條件與楊趣談判,這至少說明她已經看到了諺文的短處,或者說是致命的缺點,而貞安翁主不過隻有十三歲,而朝鮮使用諺文之後的致命弊端,一定不是她能夠看出來的。


    楊趣將目光緩緩地落在了劉詡身上,一定是這家夥中了這小妞的美人計,將諺文的弊端全部都告訴了貞安翁主。


    這個劉翰林,雖然現在隻是小小的一個庶吉士,但是之後卻是一路青雲做到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謹身殿大學士的,就算前幾日楊趣忽悠那位王世子李珦推廣諺文的時候,這位劉翰林猜不透他的心思,可是隻要等他迴去之後對諺文稍加研究,便不難發現其中的弊端,到時候以這位劉翰林之智,便也就不難猜出他的意圖了。


    “貞安翁主都自身難保了,又怎麽幫助令尊在朝鮮推廣諺文呢?”楊趣問道。


    當中國衰弱的時候,李氏朝鮮背棄中國,再之後韓國更是全麵實行去中國化,既然如此,楊趣倒是很樂意提前看到諺文推廣後給朝鮮國帶來的弊端。


    在諺文中,神社與紳士的發音是相同的,所以在被問及“靖國神社”時,韓國年輕女性竟迴答“應該是某個偉人吧”,她們把靖國神社理解成了某個偉大的紳士,像這樣的文字如果在全國普及開了,將會對整個朝鮮造成不可估量的智力傷害。


    楊趣不是好人,他一直就沒有說過他是好人,所以他不介意順水推舟的坑朝鮮一把,對於早晚都會發生的事情,楊趣還是希望它發生在現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望大明笑今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語閑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語閑言並收藏迴望大明笑今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