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王世子與楊趣皆是一愣,王世子是沒有想到朱姑娘的賭局會與大明中原武林中泰山北鬥的武當派有關,而楊趣詫異的卻是怎麽徐慕白站在金陵朱家這一方了。
“王世子,楊公子,這個賭局不過分吧?”朱韶鈞笑道。
“不過分,朱姑娘,咱們三日後金陵城外十裏坡不見不散!”
“王世子走好,三日後韶鈞一定準時赴會!”朱韶鈞欠身一禮,說道。
“楊公子,韶鈞也告辭了,多謝楊公子今日的招待,那麻辣暖鍋,韶鈞很喜歡!”送走了王世子,朱韶鈞也告辭道。
“大叔,那個、那個黑森林蛋糕,豆豆什麽時候還能吃到?”朱豆豆撅著小嘴,一副戀戀不舍的樣子問道。
楊趣笑著低聲在朱豆豆耳邊道:“豆豆今晚迴家就能吃到了!”
看著朱韶鈞與朱豆豆離去的背影,故意落後幾步的徐慕白這才轉過身來,對楊趣一抱拳道:“楊公子,請楊公子轉告素衣一聲,那一晚在下並非是故意失約,而是身不由己。雖然三日之後的比試在下也是身不由己,但是在下絕對不會放水,如果楊公子想要贏得賭局的話,最好不要派子依姑娘上場,因為現在的徐慕白已非一個月前的徐慕白了!”
啊?徐慕白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他是在告訴自己現在的子依已經不是他的對手了嗎?身不由己?縱觀整個金陵城能讓這位武當少俠身不由己的人物,恐怕除了朱玄瑛就沒有第二人了,朱玄瑛這個女人又要做什麽?
“徐少俠,在下如果見了雲姑娘一定會代為轉告,在下也一定會慎重考慮出戰的人選!”楊趣點頭說道。
等到王世子、朱韶鈞和夏府尹走後,徐恭這才最後走了過來,說道:“楊公子是不是對朝鮮使團有些意見?”
楊趣笑道:“哦?徐千戶為什麽這麽問?在下為了今日能夠招待好這幾位朝鮮特使,可是廢了好大的心思!”
徐恭笑道:“可是依在下看,這位王世子今日吃的最多的卻是悶氣。”
楊趣笑道:“徐千戶這話是什麽意思?在下怎麽沒有聽懂?”
徐恭道:“今日王世子過來,本是想吃到這幾日風靡金陵城的麻辣暖鍋,沒想到最後吃到的卻是一肚子醃菜,而王世子還偏偏發作不得,楊公子說今日這位王世子吃的最多的是不是悶氣?”
楊趣笑道:“原來徐千戶已經看出來在下這是故意在整這幾位朝鮮特使了!徐千戶你說如果這幾位朝鮮特使要在背後整治在下,我又該如何應對?”
徐恭道:“無需應對,因為就憑他們,還動不了楊公子!”
楊趣大笑了一聲,抱拳說道:“多謝徐千戶維護,有徐千戶這句話,在下晚上睡覺也能睡得香甜一些了!”
徐恭道:“楊公子,在下心中還有一事非常疑惑,還請楊公子為在下解答!”
“哦?徐千戶請講!”
徐恭道:“既然楊公子不喜歡朝鮮人,那麽又為何給王世子提出推廣朝鮮文字這個主意呢?在下雖然是一介武夫,但是卻深知文字和文化的重要性,如果朝鮮國全麵拋棄漢字與漢話,不僅是對我們大明的蔑視,更是會減弱我們對朝鮮的控製,這一點在下可不相信楊公子沒有想到。”
楊趣哈哈一笑,說道:“你呀,我說老徐,就你這麽聰明的心思,將來必定前途無量,沒準還能當上錦衣衛的指揮使呢!”
老徐?徐恭的眉毛動了動,似乎楊趣這句不經意的話牽動了徐恭的某條神經。老徐這個稱唿,讓他感覺很親切,因為從來沒有人這麽稱唿過他,他雖然隻是一個正五品的錦衣千戶,但他又不是一個普通的錦衣千戶,否則的話憑什麽他會以一個錦衣千戶的身份來掌管著金陵城的北鎮撫司衙門?
“老徐,你多大了?”楊趣避而不答徐恭的問題,反而是問起徐恭的年齡來了。
“四十五歲!”徐恭道。
“我說老徐,你這可是正當年呢!你要是加把勁,說不定還真有機會做到錦衣衛的指揮使呢!到時候在下也能跟著老徐你沾沾光不是?”楊趣笑道。
錦衣衛指揮使?徐恭搖頭苦笑一聲,十三年了,已經過去十三年了,他已經不再懷念錦衣衛指揮使這個職位了。
徐恭是一年前才調任到金陵城的,而在這之前,他已經賦閑在家十二年了。他沒有想過再出山,十二年的悠閑生活他過得很愜意,甚至是連武功都沒有再繼續練下去,所以以他現在這個年紀,才會在內力與掌法上輸給了徐慕白。
他之所以會在一年前突然調任金陵城錦衣千戶之職,並且迅速掌管了金陵城的錦衣衛衙門,是因為鍾離公主要來金陵。
錦衣衛的職務隻是他的掩飾,哪怕他曾經站在令人仰視的高度,可當他卸任歸隱的那一天,他都不曾惋惜過,因為他知道自己是錦衣暗衛,是鍾離公主的人。
現在,鍾離公主需要他,所以他來到了金陵,哪怕隻是當一個小小的錦衣千戶都無所謂,因為這才是他的職責。
“老徐,你不是想知道我為什麽要忽悠王世子在朝鮮推廣朝鮮的文字嗎?其實之前我對王世子說的好處,都是真的,隻不過,我沒有說出這種朝鮮文字的壞處而已!”楊趣哈哈笑道。
“哦?壞處?楊公子你是說朝鮮的文字還有缺陷?”徐恭心中釋然,這才是他熟悉的楊趣,以他對楊趣的調查,這位楊公子雖說算不上什麽壞人,但也絕對不是什麽好人。
楊趣笑道:“老徐,咱們華夏的文字可是有六千多年的曆史,也就是說咱們的文字經過了六千年的時間印證,可以說漢字便是我們中華的文明,每一個字、每一個詞甚至是每一個成語都能找到出處,咱們身為華夏的子民,都不敢說能將咱們中華的文明盡學於胸,何況那些外族蠻夷!”
“楊公子,在下還是有些不明白!”徐恭道。
楊趣笑道:“我的意思是咱們中華的文化與漢字在這些蠻夷的眼中,是非常深奧與難學的,因此在朝鮮,咱們的漢字隻能被朝鮮國的上流社會學習應用,而平民基本都是不認識的。而朝鮮的訓民正音,隻憑朝鮮的國王召集幾個文臣通過幾十年的時間便想造出媲美咱們足有六千年的文字,老徐你說可能嗎?”
“王世子,楊公子,這個賭局不過分吧?”朱韶鈞笑道。
“不過分,朱姑娘,咱們三日後金陵城外十裏坡不見不散!”
“王世子走好,三日後韶鈞一定準時赴會!”朱韶鈞欠身一禮,說道。
“楊公子,韶鈞也告辭了,多謝楊公子今日的招待,那麻辣暖鍋,韶鈞很喜歡!”送走了王世子,朱韶鈞也告辭道。
“大叔,那個、那個黑森林蛋糕,豆豆什麽時候還能吃到?”朱豆豆撅著小嘴,一副戀戀不舍的樣子問道。
楊趣笑著低聲在朱豆豆耳邊道:“豆豆今晚迴家就能吃到了!”
看著朱韶鈞與朱豆豆離去的背影,故意落後幾步的徐慕白這才轉過身來,對楊趣一抱拳道:“楊公子,請楊公子轉告素衣一聲,那一晚在下並非是故意失約,而是身不由己。雖然三日之後的比試在下也是身不由己,但是在下絕對不會放水,如果楊公子想要贏得賭局的話,最好不要派子依姑娘上場,因為現在的徐慕白已非一個月前的徐慕白了!”
啊?徐慕白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他是在告訴自己現在的子依已經不是他的對手了嗎?身不由己?縱觀整個金陵城能讓這位武當少俠身不由己的人物,恐怕除了朱玄瑛就沒有第二人了,朱玄瑛這個女人又要做什麽?
“徐少俠,在下如果見了雲姑娘一定會代為轉告,在下也一定會慎重考慮出戰的人選!”楊趣點頭說道。
等到王世子、朱韶鈞和夏府尹走後,徐恭這才最後走了過來,說道:“楊公子是不是對朝鮮使團有些意見?”
楊趣笑道:“哦?徐千戶為什麽這麽問?在下為了今日能夠招待好這幾位朝鮮特使,可是廢了好大的心思!”
徐恭笑道:“可是依在下看,這位王世子今日吃的最多的卻是悶氣。”
楊趣笑道:“徐千戶這話是什麽意思?在下怎麽沒有聽懂?”
徐恭道:“今日王世子過來,本是想吃到這幾日風靡金陵城的麻辣暖鍋,沒想到最後吃到的卻是一肚子醃菜,而王世子還偏偏發作不得,楊公子說今日這位王世子吃的最多的是不是悶氣?”
楊趣笑道:“原來徐千戶已經看出來在下這是故意在整這幾位朝鮮特使了!徐千戶你說如果這幾位朝鮮特使要在背後整治在下,我又該如何應對?”
徐恭道:“無需應對,因為就憑他們,還動不了楊公子!”
楊趣大笑了一聲,抱拳說道:“多謝徐千戶維護,有徐千戶這句話,在下晚上睡覺也能睡得香甜一些了!”
徐恭道:“楊公子,在下心中還有一事非常疑惑,還請楊公子為在下解答!”
“哦?徐千戶請講!”
徐恭道:“既然楊公子不喜歡朝鮮人,那麽又為何給王世子提出推廣朝鮮文字這個主意呢?在下雖然是一介武夫,但是卻深知文字和文化的重要性,如果朝鮮國全麵拋棄漢字與漢話,不僅是對我們大明的蔑視,更是會減弱我們對朝鮮的控製,這一點在下可不相信楊公子沒有想到。”
楊趣哈哈一笑,說道:“你呀,我說老徐,就你這麽聰明的心思,將來必定前途無量,沒準還能當上錦衣衛的指揮使呢!”
老徐?徐恭的眉毛動了動,似乎楊趣這句不經意的話牽動了徐恭的某條神經。老徐這個稱唿,讓他感覺很親切,因為從來沒有人這麽稱唿過他,他雖然隻是一個正五品的錦衣千戶,但他又不是一個普通的錦衣千戶,否則的話憑什麽他會以一個錦衣千戶的身份來掌管著金陵城的北鎮撫司衙門?
“老徐,你多大了?”楊趣避而不答徐恭的問題,反而是問起徐恭的年齡來了。
“四十五歲!”徐恭道。
“我說老徐,你這可是正當年呢!你要是加把勁,說不定還真有機會做到錦衣衛的指揮使呢!到時候在下也能跟著老徐你沾沾光不是?”楊趣笑道。
錦衣衛指揮使?徐恭搖頭苦笑一聲,十三年了,已經過去十三年了,他已經不再懷念錦衣衛指揮使這個職位了。
徐恭是一年前才調任到金陵城的,而在這之前,他已經賦閑在家十二年了。他沒有想過再出山,十二年的悠閑生活他過得很愜意,甚至是連武功都沒有再繼續練下去,所以以他現在這個年紀,才會在內力與掌法上輸給了徐慕白。
他之所以會在一年前突然調任金陵城錦衣千戶之職,並且迅速掌管了金陵城的錦衣衛衙門,是因為鍾離公主要來金陵。
錦衣衛的職務隻是他的掩飾,哪怕他曾經站在令人仰視的高度,可當他卸任歸隱的那一天,他都不曾惋惜過,因為他知道自己是錦衣暗衛,是鍾離公主的人。
現在,鍾離公主需要他,所以他來到了金陵,哪怕隻是當一個小小的錦衣千戶都無所謂,因為這才是他的職責。
“老徐,你不是想知道我為什麽要忽悠王世子在朝鮮推廣朝鮮的文字嗎?其實之前我對王世子說的好處,都是真的,隻不過,我沒有說出這種朝鮮文字的壞處而已!”楊趣哈哈笑道。
“哦?壞處?楊公子你是說朝鮮的文字還有缺陷?”徐恭心中釋然,這才是他熟悉的楊趣,以他對楊趣的調查,這位楊公子雖說算不上什麽壞人,但也絕對不是什麽好人。
楊趣笑道:“老徐,咱們華夏的文字可是有六千多年的曆史,也就是說咱們的文字經過了六千年的時間印證,可以說漢字便是我們中華的文明,每一個字、每一個詞甚至是每一個成語都能找到出處,咱們身為華夏的子民,都不敢說能將咱們中華的文明盡學於胸,何況那些外族蠻夷!”
“楊公子,在下還是有些不明白!”徐恭道。
楊趣笑道:“我的意思是咱們中華的文化與漢字在這些蠻夷的眼中,是非常深奧與難學的,因此在朝鮮,咱們的漢字隻能被朝鮮國的上流社會學習應用,而平民基本都是不認識的。而朝鮮的訓民正音,隻憑朝鮮的國王召集幾個文臣通過幾十年的時間便想造出媲美咱們足有六千年的文字,老徐你說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