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主命運多舛,說是臨了,不如說是有一次峰迴路轉。
那夜雪山梅花盛開,明樓明公主脫離無上主宰歲辰的控製,一直陪在鳳凰始天尊身邊。
明公主明樓對鳳凰始天尊多有勸阻,苦心孤詣也希望翊嶼半途而廢。
但翊嶼決心以定,隻是失魂落魄。尤其是黃昏時分,正真看到黃土隱約撕裂,草木不在扶蘇,更重要的是,城鎮空無一物,晚時在飲食男女,炊煙嫋嫋心照不宣的從大江南北在到塞外邊野逐漸升起。更沒有,小橋流水人家陣陣色香味俱全並又真實令人安心的飯菜香味撲麵而來,並且,飯席間其樂融融一片的氣氛,全然消失,萬籟寂靜竟連時光仿佛都要凝固了似的,這適才真的觸目驚心。
在此之前,無上主宰歲辰終是良心發現,或者說是失望透頂一蹶不振,於是乎惱羞成怒下竟給了鳳凰始天尊翊嶼自由……
“師兄記錯了,”阡苡出完打斷,仿佛不夠欲蓋彌彰似的,又喋喋不休補充說,“明公主明樓前輩本座至今記得她對母親丹心一片。但師兄,如今既然要以契約的傳播形式與天下人共享當年的情形,卻也合該實事求是,神隻軌跡豈容你弄虛作假。
但,師兄卻也不能忘了,當年明樓明公主前輩與當代的白虎使曳燁前輩,還有青龍使依漪前輩二人在人間江南舊址狹路相逢——說的是……”
當代的白虎使曳燁說的是:“世人都知道梁城王與明公主二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有一日明公主去梁城王府去玩,然而無意中竟發現梁城王就是盜花賊後,不僅隱瞞包庇,並且,還替他掩蓋風聲,亦欲善後。
如何隱藏風聲——自然,明公主朝拜鳳凰始天尊千秋萬載,便是聽說‘江南狐妖’參與了王城盜花案,所以,大逆不道,不惜犧牲色相,拉著疑似‘祖宗’級別的鳳凰始天尊整日吃喝玩樂,由此掩護梁城王殺人滅口,毀屍滅跡。
”
阡苡所說的光景是,明公主被無上主宰歲辰召迴,當牛做馬,正被指示著往江南去混淆是非,依舊打算‘渾水摸魚’,如此,最是叫人不覺明曆。
記憶倒流,當代的白虎使曳燁上仙曾幾何時,曾經直言不諱指出明樓,欲擒故縱的委婉,亦處處都是欲迎還拒的含蓄,實在是裝模作樣,十分衣冠楚楚。莫非明樓明公主當年一意孤行,‘江南狐妖’又怎麽會平白無故添了一樁最是驚世駭俗的,一致眾說紛紜人人喊打的桃色故事呢?
便是明樓金枝玉葉,得世人死心塌地的供奉……
同時當代的白虎使曳燁仙上還直言不諱的揭穿了——這件事背後的真相是,“而這一來二去,鳳凰天尊發覺明公主竟是自己的信徒,虔誠有餘。所以,鳳凰始天尊自然是就當自己玩世不恭,兒戲一般不僅不主動說清道明,還以著‘碌碌無為’的言辭,替公主將風聲遮掩過去,如此,算是了了公主生平的夙願。”
“後來,明公主隻怕是自己都沒想,自己到越來越與鳳凰天尊走得親近……
於是乎,莫名其妙的驚動了應龍天尊。應龍始天尊幸虧是手下留情,瞧著鳳凰始天尊對公主如此上心,探查後也知道公主的身份,但是甚覺鳳凰天尊行為不妥,‘有違人倫’——理論上來說,隻要是某個神隻的信徒,儼然都算得上這個神隻的子孫。”
明樓不言不語,曳燁幹脆一吐為快,滔滔不絕道,“雙尊之間眉來眼去情意綿綿生死不渝。他兩一早便是情投意合的金童玉女——這二位天生珠聯璧合,想來即便是癡迷應龍始天尊的青龍小女依漪也不不承認這個世人供認不諱的事實。
所以,應龍天尊到底沒有從中幹預太多,隻是悄無聲息的還了失竊的花,與鳳凰始天尊一樣緘口不言,裝作一無所知,同樣沉默著。
尤其是,這盜花案背後,牽扯出的這一係列令人啼笑皆非,人心不足,爾虞我詐的破事,嫉惡如仇的應龍始天尊同樣的視若無睹。”
至於背後的故事,明樓明公主自己和當代的白虎使曳燁仙上供認不諱——明公主聽聞巧笑倩兮,並且,一走走路,一邊捂臉,仿佛尷尬得無從遁形,更不得捶手頓足,找個地縫鑽下去——其實當時的明樓明公主手上的力量可以將應龍始天尊都連根拔起,自然是知道如何應對的。
但明樓明公主裝腔作勢好不酣暢淋漓,過後有幾分難以啟齒的模樣客客氣氣的,“不堪迴首,不堪迴首。”歎過,卻是不以為,非要意家醜外傳,接著說,“明樓尚且記得昔年王城病變,東窗事發,大難臨頭的那會——明樓自己都方才金釵之年。
當時,聽聞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貴妃娘娘所生的皇長姐臻榮公主平素枕邊那‘賢婿’是個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可恥之徒,那偽君子眼裏隻有功名利祿。而皇長姐同樣是唯利是圖,不然也不至於撿了這個沒臉沒皮沒骨氣的文弱白麵書生。
說起來,他們夫婦二人於情於理都算得上是‘誌趣相投’,可謂是天生一對,地設一雙。”
明公主陰陽怪氣,還有幾分幸災樂禍,其實當代白虎使曳燁仙上都聽出來了。包括當時的青龍小女依漪仙上再是後知後覺也發現了問題說在。
但明樓就是要油腔滑調,仿佛生怕低調平常一些,別人都會忽略不計當年的故事另有隱情。
“喔?”當代的白虎使燁曳仙上聽著知道明樓有話要說,但這般故弄玄虛……意在何為,當年王城的事,雖說風雨滿城,即便這中多有冤屈,卻也不見得這中願望了哪一個唿風喚雨手握重權之人。
明樓就此事還是沒什麽眉目。
“聽說……聽說,臻榮駙馬爺那個利益熏心,虛榮到底的偽君子在臻榮皇長姐兵變當日,提前收到了皇兄已然準備就緒,早以帶兵埋伏,隻待守株待兔——不然,便亦欲‘甕中捉鱉’——臻榮駙馬爺便是被這個驚世駭俗的消息嚇破了膽子。
他本身在臻榮公主麵前就隻是個躺在枕邊近身的仆人——臻榮公主素來心高氣傲,不把臻榮駙馬爺當成夫君相敬如賓。
但這隻是他們夫妻二人關上門來自己隨心所欲的事,左不過一個願打願挨,你情我願,即便聽起來扯淡但未必不會活該。
求仁得仁,這臻榮駙馬爺為了另辟蹊徑,為了一步登天,光宗耀祖飛黃騰達竟不惜劍走偏鋒,拋棄了真正迷戀自己的女子,也要與臻榮長公主舉案齊眉——光是這點,明樓這位直來直去血性方剛的皇長姐便是打從心眼中看不起這位身長三尺的駙馬爺——是呀,為了前途也無可奈何,隻怕來日喜新厭舊,這駙馬爺找到機會便蹬鼻子上臉,踩在皇長姐頭上作威作福了……
固而,為了不被禍害徹底,皇長姐不願與他綿延香火,免得來日拋妻棄子,丟皇長姐當著一個拖油瓶,四處丟人現眼惹人笑話——皇長姐早就有心抵擋,奈何姻緣結成之後,就注定了同心同德也好,麵和心不和也罷,這二人注定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外人隻當他們風雨同行,榮辱與共。
這便是皇長姐心中所想。
這點,皇長姐連明樓都不曾隱瞞。甚至皇長姐因為自身遭遇待遇慘痛,對明樓這個同父異母的妹妹也多有憐憫,皇姐皇姐苦口婆心要明樓以後找人要找心口合一的。千萬著了那些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的道。
——其實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明樓至今依舊記得那夜皇長姐一臉心有不甘的失魂落魄。
而沒多久,臻榮皇長姐公然帶著手下將士迎著王朝大軍挑起了爭紛……兵變……明樓身陷囹圄性命堪憂,可是,好在明樓明公主好運來了,得人出手相救逃過一劫……
可那夜明樓不算全身而退,反而真的‘隔岸觀火’,現在銅牆鐵壁高樓一隅,眼睜睜看著戰火紛飛燃燒到無辜百姓的頭上卻無力阻止實在心痛。
事後,風波平息,父王追查下這莊醜事——據說,當時梁城王是直接吞了劇毒一死了之。而皇長姐負隅抵抗,到死不知悔改,最終被亂箭射穿亂棍打死了。”
明公主熱情四溢,怕白虎使曳燁仙上聽不夠——明公主稍微停頓一臉意猶未盡的模樣,擠眉弄眼繼續往下透露。“其實兵變當夜,皇長姐是可以直接被降服——畢竟,父皇不算昏庸無道,也沒有一朝為帝就真的六親不認了。
父皇多次表示,二十餘載父女情分,捫心自問,自覺期間並沒有苛待過皇長姐,所以,明令務必將皇長姐生擒,屆時他親自問斬。”
“而皇長姐之所以命喪黃泉,恨死戰火爭紛中——說是刀槍無眼死不足惜,倒不如說是,這是一場緊鑼密鼓的安排,王兄本來隻想用皇長姐做個墊背,一試父王手下的兵馬到底實力如何。
這王城之中,水深火熱,沒有誰不是深一腳淺一腳,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了,卻不敢說自己看清了風雲湧動。
反而錯一步錯,步步錯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固而才有步步為營一說。
但說來話長——到底是皇長姐死不瞑目,然而隻怕是有心人過河拆橋,打算順便落井下石,固而幹脆殺人滅口,如此一來死無對證,自己便可坐享其成,全身而退還高枕無憂……”
當代的白虎使曳燁仙上當時抱著左右就當聽故事,於是乎若有其事與明公主接話說,“喔?意思就是說流言蜚語並非空穴來風……若是如此……如此一來……一來二去的鄙人倒是願聞其詳,若明公主不介意更是可以說得詳細一些,也叫鄙人與雨神仙上(依漪)長個見識,開開眼界。”
“電神(曳燁)仙上客氣——實在是客氣了,承蒙仙上抬舉,願意聽明樓這廂說三道四,還不覺得明樓是搬弄是非——臻榮長公主一生鮮衣怒馬,不曾屈於二郎之下,是巾幗不讓須眉的代表,自然是今人欽佩,合該受萬人敬仰。”明樓倒是不介意電神那一臉‘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的直接模樣。不管不顧又我行我素的繼續說,“皇長姐這個人不算囂張跋扈,卻也不見得如明樓一般溫文爾雅。說起來,這長姐才合該是王城的驕傲,正如她的名字一般,‘明珠’,此人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帶得了兵,打得了仗,不卑不亢,算得上世間閃閃發光的明珠。
不幸的僅僅隻是,此人是貴妃的女兒。
貴妃又是王後家族中的妹妹,王後機關算盡,父王未免自己有朝一日被裏應外合的架空了,再也無力迴天,自然是步步為營。
於是乎,長此以往,這二人之間的夫妻情份逐漸消磨殆盡,甚至是,夫妻之間名存實亡,早就是麵和心不和,背地裏爭鋒相對,爾虞我詐的情況了。
而,明樓長姐,其實是被王兄暗殺。
王後本來就是不容小覷的動亂分子,這點父王心中一清二楚。而王後的家族也一直對王朝權勢虎視眈眈,於是乎,有送了來了一個貴妃。
而這裏的問題其實顯而易見,便是父王忌憚貴妃的出現,當年貴妃娘娘的出現無疑就是給王後如虎添翼,叫父王節節敗退,最後就是插翅難飛。
而當年父王有意防範於未然,固而一手扶持了明樓,說是明樓母親戀戀不舍心意難平,其實倒不如說是父王隻明樓無心這些爭權奪勢的把戲,也無心功名利祿,於是乎便亦欲想明樓作為傀儡,父王自己提線操縱就是——免得父王自己招賢納士,以至於樹大招風,惹得王後斬草除根。
便是,明樓在分化一個旗鼓相當的立場,如此,父王才能製衡天下。
說來當真令人慚愧,叫電神仙上與雨神仙上貽笑大方了……不過若非如此,王兄又怎麽會容得下明樓苟且偷生這麽久。好在明樓沒有忍辱負重,隻是隨波逐流,日子倒是依舊風輕雲淡。”
那夜雪山梅花盛開,明樓明公主脫離無上主宰歲辰的控製,一直陪在鳳凰始天尊身邊。
明公主明樓對鳳凰始天尊多有勸阻,苦心孤詣也希望翊嶼半途而廢。
但翊嶼決心以定,隻是失魂落魄。尤其是黃昏時分,正真看到黃土隱約撕裂,草木不在扶蘇,更重要的是,城鎮空無一物,晚時在飲食男女,炊煙嫋嫋心照不宣的從大江南北在到塞外邊野逐漸升起。更沒有,小橋流水人家陣陣色香味俱全並又真實令人安心的飯菜香味撲麵而來,並且,飯席間其樂融融一片的氣氛,全然消失,萬籟寂靜竟連時光仿佛都要凝固了似的,這適才真的觸目驚心。
在此之前,無上主宰歲辰終是良心發現,或者說是失望透頂一蹶不振,於是乎惱羞成怒下竟給了鳳凰始天尊翊嶼自由……
“師兄記錯了,”阡苡出完打斷,仿佛不夠欲蓋彌彰似的,又喋喋不休補充說,“明公主明樓前輩本座至今記得她對母親丹心一片。但師兄,如今既然要以契約的傳播形式與天下人共享當年的情形,卻也合該實事求是,神隻軌跡豈容你弄虛作假。
但,師兄卻也不能忘了,當年明樓明公主前輩與當代的白虎使曳燁前輩,還有青龍使依漪前輩二人在人間江南舊址狹路相逢——說的是……”
當代的白虎使曳燁說的是:“世人都知道梁城王與明公主二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有一日明公主去梁城王府去玩,然而無意中竟發現梁城王就是盜花賊後,不僅隱瞞包庇,並且,還替他掩蓋風聲,亦欲善後。
如何隱藏風聲——自然,明公主朝拜鳳凰始天尊千秋萬載,便是聽說‘江南狐妖’參與了王城盜花案,所以,大逆不道,不惜犧牲色相,拉著疑似‘祖宗’級別的鳳凰始天尊整日吃喝玩樂,由此掩護梁城王殺人滅口,毀屍滅跡。
”
阡苡所說的光景是,明公主被無上主宰歲辰召迴,當牛做馬,正被指示著往江南去混淆是非,依舊打算‘渾水摸魚’,如此,最是叫人不覺明曆。
記憶倒流,當代的白虎使曳燁上仙曾幾何時,曾經直言不諱指出明樓,欲擒故縱的委婉,亦處處都是欲迎還拒的含蓄,實在是裝模作樣,十分衣冠楚楚。莫非明樓明公主當年一意孤行,‘江南狐妖’又怎麽會平白無故添了一樁最是驚世駭俗的,一致眾說紛紜人人喊打的桃色故事呢?
便是明樓金枝玉葉,得世人死心塌地的供奉……
同時當代的白虎使曳燁仙上還直言不諱的揭穿了——這件事背後的真相是,“而這一來二去,鳳凰天尊發覺明公主竟是自己的信徒,虔誠有餘。所以,鳳凰始天尊自然是就當自己玩世不恭,兒戲一般不僅不主動說清道明,還以著‘碌碌無為’的言辭,替公主將風聲遮掩過去,如此,算是了了公主生平的夙願。”
“後來,明公主隻怕是自己都沒想,自己到越來越與鳳凰天尊走得親近……
於是乎,莫名其妙的驚動了應龍天尊。應龍始天尊幸虧是手下留情,瞧著鳳凰始天尊對公主如此上心,探查後也知道公主的身份,但是甚覺鳳凰天尊行為不妥,‘有違人倫’——理論上來說,隻要是某個神隻的信徒,儼然都算得上這個神隻的子孫。”
明樓不言不語,曳燁幹脆一吐為快,滔滔不絕道,“雙尊之間眉來眼去情意綿綿生死不渝。他兩一早便是情投意合的金童玉女——這二位天生珠聯璧合,想來即便是癡迷應龍始天尊的青龍小女依漪也不不承認這個世人供認不諱的事實。
所以,應龍天尊到底沒有從中幹預太多,隻是悄無聲息的還了失竊的花,與鳳凰始天尊一樣緘口不言,裝作一無所知,同樣沉默著。
尤其是,這盜花案背後,牽扯出的這一係列令人啼笑皆非,人心不足,爾虞我詐的破事,嫉惡如仇的應龍始天尊同樣的視若無睹。”
至於背後的故事,明樓明公主自己和當代的白虎使曳燁仙上供認不諱——明公主聽聞巧笑倩兮,並且,一走走路,一邊捂臉,仿佛尷尬得無從遁形,更不得捶手頓足,找個地縫鑽下去——其實當時的明樓明公主手上的力量可以將應龍始天尊都連根拔起,自然是知道如何應對的。
但明樓明公主裝腔作勢好不酣暢淋漓,過後有幾分難以啟齒的模樣客客氣氣的,“不堪迴首,不堪迴首。”歎過,卻是不以為,非要意家醜外傳,接著說,“明樓尚且記得昔年王城病變,東窗事發,大難臨頭的那會——明樓自己都方才金釵之年。
當時,聽聞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貴妃娘娘所生的皇長姐臻榮公主平素枕邊那‘賢婿’是個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可恥之徒,那偽君子眼裏隻有功名利祿。而皇長姐同樣是唯利是圖,不然也不至於撿了這個沒臉沒皮沒骨氣的文弱白麵書生。
說起來,他們夫婦二人於情於理都算得上是‘誌趣相投’,可謂是天生一對,地設一雙。”
明公主陰陽怪氣,還有幾分幸災樂禍,其實當代白虎使曳燁仙上都聽出來了。包括當時的青龍小女依漪仙上再是後知後覺也發現了問題說在。
但明樓就是要油腔滑調,仿佛生怕低調平常一些,別人都會忽略不計當年的故事另有隱情。
“喔?”當代的白虎使燁曳仙上聽著知道明樓有話要說,但這般故弄玄虛……意在何為,當年王城的事,雖說風雨滿城,即便這中多有冤屈,卻也不見得這中願望了哪一個唿風喚雨手握重權之人。
明樓就此事還是沒什麽眉目。
“聽說……聽說,臻榮駙馬爺那個利益熏心,虛榮到底的偽君子在臻榮皇長姐兵變當日,提前收到了皇兄已然準備就緒,早以帶兵埋伏,隻待守株待兔——不然,便亦欲‘甕中捉鱉’——臻榮駙馬爺便是被這個驚世駭俗的消息嚇破了膽子。
他本身在臻榮公主麵前就隻是個躺在枕邊近身的仆人——臻榮公主素來心高氣傲,不把臻榮駙馬爺當成夫君相敬如賓。
但這隻是他們夫妻二人關上門來自己隨心所欲的事,左不過一個願打願挨,你情我願,即便聽起來扯淡但未必不會活該。
求仁得仁,這臻榮駙馬爺為了另辟蹊徑,為了一步登天,光宗耀祖飛黃騰達竟不惜劍走偏鋒,拋棄了真正迷戀自己的女子,也要與臻榮長公主舉案齊眉——光是這點,明樓這位直來直去血性方剛的皇長姐便是打從心眼中看不起這位身長三尺的駙馬爺——是呀,為了前途也無可奈何,隻怕來日喜新厭舊,這駙馬爺找到機會便蹬鼻子上臉,踩在皇長姐頭上作威作福了……
固而,為了不被禍害徹底,皇長姐不願與他綿延香火,免得來日拋妻棄子,丟皇長姐當著一個拖油瓶,四處丟人現眼惹人笑話——皇長姐早就有心抵擋,奈何姻緣結成之後,就注定了同心同德也好,麵和心不和也罷,這二人注定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外人隻當他們風雨同行,榮辱與共。
這便是皇長姐心中所想。
這點,皇長姐連明樓都不曾隱瞞。甚至皇長姐因為自身遭遇待遇慘痛,對明樓這個同父異母的妹妹也多有憐憫,皇姐皇姐苦口婆心要明樓以後找人要找心口合一的。千萬著了那些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的道。
——其實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明樓至今依舊記得那夜皇長姐一臉心有不甘的失魂落魄。
而沒多久,臻榮皇長姐公然帶著手下將士迎著王朝大軍挑起了爭紛……兵變……明樓身陷囹圄性命堪憂,可是,好在明樓明公主好運來了,得人出手相救逃過一劫……
可那夜明樓不算全身而退,反而真的‘隔岸觀火’,現在銅牆鐵壁高樓一隅,眼睜睜看著戰火紛飛燃燒到無辜百姓的頭上卻無力阻止實在心痛。
事後,風波平息,父王追查下這莊醜事——據說,當時梁城王是直接吞了劇毒一死了之。而皇長姐負隅抵抗,到死不知悔改,最終被亂箭射穿亂棍打死了。”
明公主熱情四溢,怕白虎使曳燁仙上聽不夠——明公主稍微停頓一臉意猶未盡的模樣,擠眉弄眼繼續往下透露。“其實兵變當夜,皇長姐是可以直接被降服——畢竟,父皇不算昏庸無道,也沒有一朝為帝就真的六親不認了。
父皇多次表示,二十餘載父女情分,捫心自問,自覺期間並沒有苛待過皇長姐,所以,明令務必將皇長姐生擒,屆時他親自問斬。”
“而皇長姐之所以命喪黃泉,恨死戰火爭紛中——說是刀槍無眼死不足惜,倒不如說是,這是一場緊鑼密鼓的安排,王兄本來隻想用皇長姐做個墊背,一試父王手下的兵馬到底實力如何。
這王城之中,水深火熱,沒有誰不是深一腳淺一腳,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了,卻不敢說自己看清了風雲湧動。
反而錯一步錯,步步錯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固而才有步步為營一說。
但說來話長——到底是皇長姐死不瞑目,然而隻怕是有心人過河拆橋,打算順便落井下石,固而幹脆殺人滅口,如此一來死無對證,自己便可坐享其成,全身而退還高枕無憂……”
當代的白虎使曳燁仙上當時抱著左右就當聽故事,於是乎若有其事與明公主接話說,“喔?意思就是說流言蜚語並非空穴來風……若是如此……如此一來……一來二去的鄙人倒是願聞其詳,若明公主不介意更是可以說得詳細一些,也叫鄙人與雨神仙上(依漪)長個見識,開開眼界。”
“電神(曳燁)仙上客氣——實在是客氣了,承蒙仙上抬舉,願意聽明樓這廂說三道四,還不覺得明樓是搬弄是非——臻榮長公主一生鮮衣怒馬,不曾屈於二郎之下,是巾幗不讓須眉的代表,自然是今人欽佩,合該受萬人敬仰。”明樓倒是不介意電神那一臉‘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的直接模樣。不管不顧又我行我素的繼續說,“皇長姐這個人不算囂張跋扈,卻也不見得如明樓一般溫文爾雅。說起來,這長姐才合該是王城的驕傲,正如她的名字一般,‘明珠’,此人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帶得了兵,打得了仗,不卑不亢,算得上世間閃閃發光的明珠。
不幸的僅僅隻是,此人是貴妃的女兒。
貴妃又是王後家族中的妹妹,王後機關算盡,父王未免自己有朝一日被裏應外合的架空了,再也無力迴天,自然是步步為營。
於是乎,長此以往,這二人之間的夫妻情份逐漸消磨殆盡,甚至是,夫妻之間名存實亡,早就是麵和心不和,背地裏爭鋒相對,爾虞我詐的情況了。
而,明樓長姐,其實是被王兄暗殺。
王後本來就是不容小覷的動亂分子,這點父王心中一清二楚。而王後的家族也一直對王朝權勢虎視眈眈,於是乎,有送了來了一個貴妃。
而這裏的問題其實顯而易見,便是父王忌憚貴妃的出現,當年貴妃娘娘的出現無疑就是給王後如虎添翼,叫父王節節敗退,最後就是插翅難飛。
而當年父王有意防範於未然,固而一手扶持了明樓,說是明樓母親戀戀不舍心意難平,其實倒不如說是父王隻明樓無心這些爭權奪勢的把戲,也無心功名利祿,於是乎便亦欲想明樓作為傀儡,父王自己提線操縱就是——免得父王自己招賢納士,以至於樹大招風,惹得王後斬草除根。
便是,明樓在分化一個旗鼓相當的立場,如此,父王才能製衡天下。
說來當真令人慚愧,叫電神仙上與雨神仙上貽笑大方了……不過若非如此,王兄又怎麽會容得下明樓苟且偷生這麽久。好在明樓沒有忍辱負重,隻是隨波逐流,日子倒是依舊風輕雲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