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背是小,”赤池魔帝嬉皮笑臉,堆得滿臉春光燦爛,不知什麽叫做風暴閃電似的。
這樣子阡苡再說生動一點,便是赤池魔帝一臉自己初出牛犢不怕虎的模樣,狂妄得仿佛沒有受到過挫折。(是在理解不了,就當奉凕認為自己沒受過社會主義的毒打。)
但這麽說的話,難免叫人質疑赤池魔帝不知天高地厚的程度,阡苡想了想,這赤池魔帝合該是知道什麽叫做打雷閃電的,但赤池魔帝估計是認為自己那節節高升的雨後春筍——為何阡苡會這麽想,便是赤池魔帝仿佛就要迎著風暴扶搖直上一樣。這自然不是不知道天高地厚,這擺明是奮不顧身大義凜然的不知死活才對。
對,大約也正是這樣了,赤池魔帝狂妄,阡苡也不見得收斂。這不就是所謂的白屹大帝放任自流的後果嗎?
這個後果甚至都不用所謂的白屹大帝來負責。阡苡與赤池魔帝自行承受就是了——阡苡自然不會憤世嫉俗,和怨天尤人。
其實多愁善感是沒有意義的。這點隻怕赤池魔帝自己都知道的。
問題是,赤池魔帝這如今卻突然一下子迴憶起過往雲煙來了……
這自然是所謂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不在‘酒’,便是要故意借著‘酒勁’亦欲胡作非為了。
可還能有什麽可以胡作非為的理由呢?
主要是因為赤池魔帝有個難以啟齒的目的。所以,赤池魔帝才會這樣從中作梗。
否則就他們內部的言論是,赤池魔帝雖不算與世無爭,但卻是高風亮節,不屑於一統天下這個職業與天下一統的權利的……
這點說是混淆視聽未嚐不可。但赤池魔帝為何非要混淆視聽呢?關於這點白嶴帝君……
白嶴帝君仿佛從未表露過自己不爭不搶,反而是勢在必得,隻等將來時機到來,不廢一兵一卒便功成名就。
然而種種跡象表明一個現象,這個現象就是白嶴帝君這個‘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想法未必就是異想天開,反而因為赤池魔帝的合夥,而顯得不勞而獲也是有理有據。
自然,這中值得深思的就是赤池魔帝為何非要插手。
阡苡又想起了——那也甯宸剛與阡苡正麵會師,便直言不諱的透露說是——‘對比起奚夜妖帝,我實在是不知道如何成為帝君。’
並且,甯宸當晚也不是第一次兩次的表露自己不適合當帝君。
誠然,甯宸閑雲野鶴,又長年遠走他鄉,隻為遁世避俗。這看起來確實不適合當一個帝王。
帝王,這便是各種各樣權利的綜合。
在六界之中,不攜帶神隻這種置身事外的人物的話,帝王確實已經是最高的權利禮遇。說白了這帝王,隻要不在乎聲名狼藉,或者是被人群起而攻之的話,自然是想怎麽當這個帝王,便怎麽當這個帝王,便是隨心所欲的來。
當然這麽當帝王的話,卻也實在是太過分極端了。
饒是魔帝,也沒必要非得惹是生非,並且帝王惹是生非也不是什麽稀奇的問題了——在直言不諱,且簡言意駭一點,便是隻要不算與世為敵,與那所謂白屹大帝為人處世一般……其實帝王都不算太過分難當,除非魔帝。
魔界再是容易風雲突變。但身為帝王便是有一定本事的——隻要不是特別倒黴,就比如,無名小卒在市井街頭冒犯了那位威風赫赫的風雲人物,卻不幸被那位風雲人物方麵聽了去一樣倒黴。
這種倒黴也就是說命中注定,怨是怨不得的,怨天尤人也沒用,隻會更加憤世嫉俗死不瞑目罷了。
阡苡想,都已經這麽直觀了,許多事人盡皆知,不過人們非要混淆視聽罷了——但甯宸也願意做那個烏合之眾,竟口口聲聲稱唿自己不知道如何當帝君。
更加諷刺的是,甯宸說不知道當帝王,卻感慨奚夜妖帝才是帝王家的不二人選。因為甯宸的意思是奚夜妖帝拿得起,放得下——不像甯宸自己一樣,猶豫不決,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這個……自稱無能,便也是帝王之間人模狗樣兒,相對顯得衣冠楚楚的謙虛。
畢竟,阡苡若是不裝聾作啞的話,可也忘不了奚夜妖帝也是擲地有聲便是赤池魔帝英明神武,相對霸權天下,比奚夜妖帝這種純粹的花拳繡腿要更適合一統天下。
然而,若是阡苡自然可以選擇一個‘人心所向’的帝王成全。
但誰知道赤池魔帝卻又在不留餘地的扶持白嶴帝君。
這自然是一個死循環。所以,阡苡隻能放任不管。但倒也不算冷眼旁觀,反而成全了妗荷來日入土為安的願望。
但入土為安對於妗荷本是奢望,可望不可即的說法。便是妗荷自己尋個墳地睡個千百萬年,灰頭土臉身上苔霜遍布,卻也不見得會死去,從而走上往生之路。
關於追悔莫及,大約妗荷一開始始料不及。不然昔年,妗荷於情於理都合該給自己留下後路,而不是一次又一次麵臨無惡不作……
可不?如今十惡不赦了,卻還想著全身而退。這現實嗎?
當然是仿佛天方夜譚一般,不切實際,別說阡苡不會允許這種堪稱‘空手套白狼’的事故發生在自己身上——就包括天道好輪迴,善惡終有報,無極之中眾生平等,妗荷仗勢欺人,作威作福,也遲早自行承擔罪責。
其實本沒必要這般迂迴曲折,大約主要也就是阡苡自己做賊心虛罷了。
因為阡苡不擇手段,直接將妗荷推出六界生靈名義的範圍——但阡苡安慰自己,妗荷自作自受,如此,也算是償還了她這些年所犯下的錯誤。
但將來妗荷彌補了自己過失,擁有灑脫,亦終是得償所願。然而阡苡呢?
阡苡一手造下的業債隻怕無從償還了。
其實說是天下一統,在中和種種觀念矛盾的時候難免流血流淚這是天道無情。
說是天道無情,不如說是有人不安天命,貪得無厭。所以一手造就浩劫。
阡苡不是不知道無論從哪個角度而言,這仿佛都不是時代推動機遇使然便可以全然推托過去。但不管,推不推得過去,都已經是箭在弦上,豈有不發之理?
這個道理奚夜妖帝明顯比阡苡更加清楚明白,所以,奚夜妖帝素來務實,講究一個當機立斷。
阡苡也明白,這這合作之中,拖泥帶水的是阡苡自己,反而奚夜妖帝沒有阡苡那麽婦人之仁。
奚夜妖帝確實有帝王風範,不過阡苡都是直言不諱——這般會見機行事,且滴水不漏,自然是好,問題就是難免絕情。
然而好在奚夜妖帝自己對此不以為意。
奚夜妖帝自己都不在乎的話,這事自然是沒什麽好說的。
不過阡苡還是有點遺憾,局勢明明隻是暗流湧動,怎麽突然一下就是翻天覆地,尤其是波濤洶湧,竟這般直來直去。
這赤池魔帝態度實在可疑。
當然所謂的白嶴帝君也好不到哪裏去。當然也包括甯宸與奉凕,仿佛都是心照不宣的模樣。
想來這二人便是不同意天下一統了。可是理由呢?
總不可能是說,仿佛清弄與邪影一般,擔心以後二人聚少離多。
事實上邪影淪落至此也隻是自己愚蠢。沒誰說過,青龍兄妹其中一個飛黃騰達,竟一個便會與之天人永隔。
反而若當年邪影不那麽在乎這些名義小事——這確實隻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清弄與邪影本是相依為命,手足情深。卻也改變不了這兄妹二人皆是身為青龍家族的後人。身為英雄之後,尚且還有機會可以榮耀延續,此乃光宗耀祖可遇不可求的事,無論最後這份榮耀給了誰,另一個雖然沒有‘一人得道全家升天’的榮譽。但是沾沾自喜的資本卻是有的。
這當然彌足重要。
何以見得,便是有這份榮耀在身,自己在發憤圖強的修煉——有朝一日是一定可以在並肩作戰的。
並且,清弄還是知道自己身份的人士也。
雖然清弄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合該承擔些什麽責任。但清弄素來不說嚴於律己,可也有幾分高風亮節的見識在。
有那不願意與世俗同流合汙,得過且過的心態,便特別容易理解英雄文明。
而知道英雄的魅力,在參悟無極便也是一念之差。
而所謂一念之差,還有邪影就是覺得自己妹妹天生合該無憂無慮即便是閑雲野鶴的關在荒郊野外無人之地一輩子,也不應該招惹紅塵俗世,而庸人自擾。
至於邪影為何會有這般不近人情的心態,其實清弄自己都說不出來,仿佛並未聽說昆侖一脈的老青龍一族有什麽求而不得,不清不楚的愛恨情仇。
這……
這?
這!歸根結底,阡苡也隻能說是邪影過份盲目自大,如今自己紅塵中打滾,忙得不亦樂乎。但卻無端端的誤了清弄,也禍害了清邪。
換而言之,這清弄與清邪二人都算是一聲不吭的接受著突如其來的橫禍。
說起來,不得不提的還有,這邪影按理說也是闖下了彌天大錯。然而,至今依舊藏頭藏尾?如此?可還合適?
除非赤池魔帝覺得合適,有意包庇到底……
除非……除非赤池魔帝心中不知道,隻要邪影一日畏首畏尾,不肯承擔自己的錯誤,便是這二人都在草菅人命,否則,清弄都不至於成現在這樣——邪影的錯,哪裏有讓無辜的清弄來一己之力承擔的說法?
並且,這清弄也承擔不過來才對。
這個故事中,清弄的存在一直都是不痛不癢的存在——瞧著的意思不是說清弄看起來不痛不癢,實際上也是個不足輕重的角色——清弄自然可以安心萬死不辭,甚至,清弄如果願意,還可以心安理得殺身成仁,變成別人登高望遠的墊腳石。這樣一來,春秋裁定,將來曆史也會銘記曆史。
但不管清弄的地位如何——這整個天界詭譎暗湧……這中的原因本是因為各方勢力的盤根錯節,而這看似無傷大雅的‘網絡格局’,便導致了各方勢力縱橫天下,呈現零零散散的蟄伏情況。
於是乎,便也造就了這烏煙瘴氣的局勢中,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尤其整個局勢還處在‘千鈞一發’的時候。
這清弄雖然看著無關緊要,然而卻實打實的直接牽連了清邪,而且,由著清邪帶動整個六界之中最有權有勢的人士參與進來……固而如今的局勢,不清不楚又魚龍混雜其實怪不得別人。
‘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這是恆古不變的道理,而且,還有一點,若是碌碌無為的清弄一直庸人自擾,前途便是徹底暗無天日了。
——這意思便是清弄倒是不如舍己為人。或者,邪影一開始就不要那麽自負,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他獨自一腔孤勇,披荊斬棘似的。
但是……
這件事總是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解釋……
阡苡認為,即便這個解釋就算隻是敷衍了事——但,本質上的問題合該是,欲蓋彌彰也得有個掩人耳目的方向吧?否則,可不當真是沒有任何一點‘蛛絲馬跡’可尋覓了嗎?
說起來,這件事確實得了解清楚。
問題就是貿然提及這個問題的話,便等同於阡苡在故意為之,非要逼赤池魔帝在次混淆視聽了。
太過上心反而不好,尤其是擺明了好奇,自然是會叫赤池魔帝多有顧慮,這中顧慮一但生成,便是疑神疑鬼的根本。
可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阡苡文化人,就合該與奚夜妖帝一般迂迴曲折,含蓄一些才不失君子作風是也,亦不容易招惹嫌隙。
何以見得?便是阡苡好奇得東西實在太多,仿佛千絲萬縷,亦等同於千頭萬緒,這中隻要不是太過直來直去的話,那麽,赤池魔帝自然是剪不斷理還亂找不到主題的。
於是阡苡尷尬,咳嗽兩聲之後又半推半就說——“說起來,霽英妖君……霽英與師兄二人仿佛關係親厚,有輿論言之鑿鑿,幾乎有眾口一詞,辯無可辯的趨勢……然而這……這……
這霽英妖君的言論仿佛惹是生非,與師兄沒有一點同心同德的跡象……不知對此師兄有何看法?
還是……師兄覺得是師妹矯枉過正,固而冤枉了霽英妖君的與師兄二人的一片苦心?
反正,這件事師妹指望著師兄給個‘頭頭是道’的解釋呢。再不濟,師兄也得給師妹一個‘有條有理’的意見吧……
不然師妹也就太迷茫了——師兄知道的,師妹一但不知所措了就喜歡胡思亂想。這一但想入非非便少不了,將這些莫名其妙的事非好無厘頭的搬弄到師兄頭上。
——便是,師兄言傳意會等同於默認霽英這般胡作非為——雖然師兄臭名昭著,然而,不影響師兄處心積慮,打算逃脫囹圄狀態。”
“什麽‘囹圄’狀態,”赤池魔帝隱約之間倒是聽出來了,阡苡這般揪著不放大約是在必赤池魔帝自己不仁不義,身陷囹圄——便是阡苡沒準就是自己不願意主動,所以故意把赤池魔帝往梁山上逼,如此,赤池魔帝一但想要給自己一個台階下,便會主動轉移話題。
但阡苡素來反複無常,不走尋常路——阡苡放著好好的陽關大道不走,反而劍走偏鋒,是常規的問題所在。
至於是不是在轉移話題,赤池魔帝自己也沒個定論。因為,萬一阡苡就是想混淆視聽,接著,打算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話也不是沒有可能。
阡苡的身份其實決定許多事情都擁有最終的解釋權。這種最終解釋權表現在,‘破罐破摔’都能被混淆成為‘破釜沉舟’,反正隻要就‘破’一字做出解釋的話,自然可以隨心所欲的看著辦。五花八門一點也不過是看阡苡的口才了……
“就是說,師兄身處水深火熱中,即將在劫難逃了,如此,簡言意駭總結起來,便是師兄真的身陷囹圄了。”阡苡語氣意味不明,仿佛是別有用心,另有所指,反正是故意為之。
但到底是指什麽?赤池魔帝一頭霧水,好在急中生智,波瀾不驚滿臉淡定的說,“若師兄真的深陷其中,師妹的意思便是要見死不救了?說起來,見死不救倒也不是不可,然而‘冤有頭債有主’……這霽英的事仿佛不能全盤算在師兄頭上,若師妹當真就此不依不饒的了話,師妹……師妹……的意思到底是什麽呢?天理昭昭,善惡有報,師兄不說問心無愧……但……心中有數,許多事自有定奪。話說,師妹若是師兄心存不滿,倒是不妨當著小師叔的麵,全盤說個清楚,免得自相殘殺傳出去難聽……”
“師兄含血噴人,自己說話沒頭沒尾,毫無主張,”阡苡其實咄咄逼人,氣勢洶洶的說,“師兄說我沒有道明來意,又懷疑我是否見死不救。師兄須知,師兄自己不仁不義,我……我又怎麽會仁至義盡呢?”
“我當是什麽事呢?還能有什麽事?”赤池魔帝先還是不解其意的模樣,後來後知後覺,意識到什麽似的,趕緊一副賊頭賊腦的精明模樣,十分熱切的就近爬在阡苡耳邊,悄悄發問,“霽英對神隻有所指責……此事,仿佛沒什麽苗頭,莫非……莫非是因為霽英身上有什麽驚天秘密?”
“驚天秘密,關於這點師兄不是一清二楚嗎?說起來,”阡苡聞之臉色一沉……立刻擲地有聲,恍若‘義正言辭’的說,“師兄說是孝順……但既然存定了孝心本是沒必要天天宣之於口,生怕無人不曉一樣。師妹同樣認為,與其宣之於口,倒是不如實事求是。
——所以,師兄關心則亂,想來一但手忙腳亂就容易六神無主,沒個頭緒……
所以師妹不妨給師兄提個醒,師兄若是不擔心老師在次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的話,便不用把霽英交出來給師妹自行處置就是。
師兄別看,師妹……師妹我連師兄都‘蹂躪’不了,自然不可與老師匹敵。”
“如此說來,霽英確實是一個燙手山芋,實在麻煩。”赤池魔帝欲言又止,幹脆故弄玄虛,‘將胃口吊出一個轉折’,才從容不迫的問,“可是你說霽英對神隻有所言語褻瀆玷汙,但證據呢?”
“妗荷昔年為何稱為‘十惡不赦’?莫非因為妗荷真的殺人放火了?
自然不是,而是妗荷擲言行舉止沒個收斂……隻是,說起來,霽英也快了。”阡苡語氣篤定。說完輕飄飄起身,沒有貪戀之心,又打算瀟灑走人。
“阡苡站住——你這古靈精怪的人,還怪會耍心眼,”赤池魔帝暴跳如雷,順勢起身,又一把將阡苡摁下。接著,喋喋不休,劈頭蓋臉的數落說,“師妹涉世未深,適才‘走馬觀花’的窺探了這世間人情冷暖,具體幾何?
然而用人間的話說,師兄我吃過的鹽,都比你走過的橋多……有些事……想來,師妹並非不可以知道,但哪有師妹……哪有你這麽迂迴曲折套人話的?
師妹可知,錯一步步步錯,師妹一念之差若被人挑撥離間,我們兄妹二人未必不會形同陌路——可不?世人自然而然會以為你我兄妹二人不合呢?”
“流言蜚語這種東西,隻要稍微有個引子,有個風向……那麽,即便隻是風吹草動,輿論都可以不顧一切的傾倒一邊。”赤池魔帝嘴下無情,批鬥滔滔不絕——阡苡聽得心中發怵,‘眼冒金星’,於是乎憤憤不平抱怨說,“不合便不合此乃實事求是——然而說到底,對比起來,吃虧的又不是師兄,影響的也不是師兄。
師兄又不是不知道自己聲名狼藉——師兄名聲可差,想來,從破罐破摔的理論上而言,師兄自然不會在乎自己的名聲會不會更加‘支離破碎’。”
“浮名本是身外物,不著半分也風流(《霹靂布袋戲》香獨秀),名聲這個問題,若說師兄在意……
自然是在不在意,師妹想想,但若這些事傳到老師那邊去了,他老人家合該多難過?”
這樣子阡苡再說生動一點,便是赤池魔帝一臉自己初出牛犢不怕虎的模樣,狂妄得仿佛沒有受到過挫折。(是在理解不了,就當奉凕認為自己沒受過社會主義的毒打。)
但這麽說的話,難免叫人質疑赤池魔帝不知天高地厚的程度,阡苡想了想,這赤池魔帝合該是知道什麽叫做打雷閃電的,但赤池魔帝估計是認為自己那節節高升的雨後春筍——為何阡苡會這麽想,便是赤池魔帝仿佛就要迎著風暴扶搖直上一樣。這自然不是不知道天高地厚,這擺明是奮不顧身大義凜然的不知死活才對。
對,大約也正是這樣了,赤池魔帝狂妄,阡苡也不見得收斂。這不就是所謂的白屹大帝放任自流的後果嗎?
這個後果甚至都不用所謂的白屹大帝來負責。阡苡與赤池魔帝自行承受就是了——阡苡自然不會憤世嫉俗,和怨天尤人。
其實多愁善感是沒有意義的。這點隻怕赤池魔帝自己都知道的。
問題是,赤池魔帝這如今卻突然一下子迴憶起過往雲煙來了……
這自然是所謂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不在‘酒’,便是要故意借著‘酒勁’亦欲胡作非為了。
可還能有什麽可以胡作非為的理由呢?
主要是因為赤池魔帝有個難以啟齒的目的。所以,赤池魔帝才會這樣從中作梗。
否則就他們內部的言論是,赤池魔帝雖不算與世無爭,但卻是高風亮節,不屑於一統天下這個職業與天下一統的權利的……
這點說是混淆視聽未嚐不可。但赤池魔帝為何非要混淆視聽呢?關於這點白嶴帝君……
白嶴帝君仿佛從未表露過自己不爭不搶,反而是勢在必得,隻等將來時機到來,不廢一兵一卒便功成名就。
然而種種跡象表明一個現象,這個現象就是白嶴帝君這個‘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想法未必就是異想天開,反而因為赤池魔帝的合夥,而顯得不勞而獲也是有理有據。
自然,這中值得深思的就是赤池魔帝為何非要插手。
阡苡又想起了——那也甯宸剛與阡苡正麵會師,便直言不諱的透露說是——‘對比起奚夜妖帝,我實在是不知道如何成為帝君。’
並且,甯宸當晚也不是第一次兩次的表露自己不適合當帝君。
誠然,甯宸閑雲野鶴,又長年遠走他鄉,隻為遁世避俗。這看起來確實不適合當一個帝王。
帝王,這便是各種各樣權利的綜合。
在六界之中,不攜帶神隻這種置身事外的人物的話,帝王確實已經是最高的權利禮遇。說白了這帝王,隻要不在乎聲名狼藉,或者是被人群起而攻之的話,自然是想怎麽當這個帝王,便怎麽當這個帝王,便是隨心所欲的來。
當然這麽當帝王的話,卻也實在是太過分極端了。
饒是魔帝,也沒必要非得惹是生非,並且帝王惹是生非也不是什麽稀奇的問題了——在直言不諱,且簡言意駭一點,便是隻要不算與世為敵,與那所謂白屹大帝為人處世一般……其實帝王都不算太過分難當,除非魔帝。
魔界再是容易風雲突變。但身為帝王便是有一定本事的——隻要不是特別倒黴,就比如,無名小卒在市井街頭冒犯了那位威風赫赫的風雲人物,卻不幸被那位風雲人物方麵聽了去一樣倒黴。
這種倒黴也就是說命中注定,怨是怨不得的,怨天尤人也沒用,隻會更加憤世嫉俗死不瞑目罷了。
阡苡想,都已經這麽直觀了,許多事人盡皆知,不過人們非要混淆視聽罷了——但甯宸也願意做那個烏合之眾,竟口口聲聲稱唿自己不知道如何當帝君。
更加諷刺的是,甯宸說不知道當帝王,卻感慨奚夜妖帝才是帝王家的不二人選。因為甯宸的意思是奚夜妖帝拿得起,放得下——不像甯宸自己一樣,猶豫不決,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這個……自稱無能,便也是帝王之間人模狗樣兒,相對顯得衣冠楚楚的謙虛。
畢竟,阡苡若是不裝聾作啞的話,可也忘不了奚夜妖帝也是擲地有聲便是赤池魔帝英明神武,相對霸權天下,比奚夜妖帝這種純粹的花拳繡腿要更適合一統天下。
然而,若是阡苡自然可以選擇一個‘人心所向’的帝王成全。
但誰知道赤池魔帝卻又在不留餘地的扶持白嶴帝君。
這自然是一個死循環。所以,阡苡隻能放任不管。但倒也不算冷眼旁觀,反而成全了妗荷來日入土為安的願望。
但入土為安對於妗荷本是奢望,可望不可即的說法。便是妗荷自己尋個墳地睡個千百萬年,灰頭土臉身上苔霜遍布,卻也不見得會死去,從而走上往生之路。
關於追悔莫及,大約妗荷一開始始料不及。不然昔年,妗荷於情於理都合該給自己留下後路,而不是一次又一次麵臨無惡不作……
可不?如今十惡不赦了,卻還想著全身而退。這現實嗎?
當然是仿佛天方夜譚一般,不切實際,別說阡苡不會允許這種堪稱‘空手套白狼’的事故發生在自己身上——就包括天道好輪迴,善惡終有報,無極之中眾生平等,妗荷仗勢欺人,作威作福,也遲早自行承擔罪責。
其實本沒必要這般迂迴曲折,大約主要也就是阡苡自己做賊心虛罷了。
因為阡苡不擇手段,直接將妗荷推出六界生靈名義的範圍——但阡苡安慰自己,妗荷自作自受,如此,也算是償還了她這些年所犯下的錯誤。
但將來妗荷彌補了自己過失,擁有灑脫,亦終是得償所願。然而阡苡呢?
阡苡一手造下的業債隻怕無從償還了。
其實說是天下一統,在中和種種觀念矛盾的時候難免流血流淚這是天道無情。
說是天道無情,不如說是有人不安天命,貪得無厭。所以一手造就浩劫。
阡苡不是不知道無論從哪個角度而言,這仿佛都不是時代推動機遇使然便可以全然推托過去。但不管,推不推得過去,都已經是箭在弦上,豈有不發之理?
這個道理奚夜妖帝明顯比阡苡更加清楚明白,所以,奚夜妖帝素來務實,講究一個當機立斷。
阡苡也明白,這這合作之中,拖泥帶水的是阡苡自己,反而奚夜妖帝沒有阡苡那麽婦人之仁。
奚夜妖帝確實有帝王風範,不過阡苡都是直言不諱——這般會見機行事,且滴水不漏,自然是好,問題就是難免絕情。
然而好在奚夜妖帝自己對此不以為意。
奚夜妖帝自己都不在乎的話,這事自然是沒什麽好說的。
不過阡苡還是有點遺憾,局勢明明隻是暗流湧動,怎麽突然一下就是翻天覆地,尤其是波濤洶湧,竟這般直來直去。
這赤池魔帝態度實在可疑。
當然所謂的白嶴帝君也好不到哪裏去。當然也包括甯宸與奉凕,仿佛都是心照不宣的模樣。
想來這二人便是不同意天下一統了。可是理由呢?
總不可能是說,仿佛清弄與邪影一般,擔心以後二人聚少離多。
事實上邪影淪落至此也隻是自己愚蠢。沒誰說過,青龍兄妹其中一個飛黃騰達,竟一個便會與之天人永隔。
反而若當年邪影不那麽在乎這些名義小事——這確實隻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清弄與邪影本是相依為命,手足情深。卻也改變不了這兄妹二人皆是身為青龍家族的後人。身為英雄之後,尚且還有機會可以榮耀延續,此乃光宗耀祖可遇不可求的事,無論最後這份榮耀給了誰,另一個雖然沒有‘一人得道全家升天’的榮譽。但是沾沾自喜的資本卻是有的。
這當然彌足重要。
何以見得,便是有這份榮耀在身,自己在發憤圖強的修煉——有朝一日是一定可以在並肩作戰的。
並且,清弄還是知道自己身份的人士也。
雖然清弄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合該承擔些什麽責任。但清弄素來不說嚴於律己,可也有幾分高風亮節的見識在。
有那不願意與世俗同流合汙,得過且過的心態,便特別容易理解英雄文明。
而知道英雄的魅力,在參悟無極便也是一念之差。
而所謂一念之差,還有邪影就是覺得自己妹妹天生合該無憂無慮即便是閑雲野鶴的關在荒郊野外無人之地一輩子,也不應該招惹紅塵俗世,而庸人自擾。
至於邪影為何會有這般不近人情的心態,其實清弄自己都說不出來,仿佛並未聽說昆侖一脈的老青龍一族有什麽求而不得,不清不楚的愛恨情仇。
這……
這?
這!歸根結底,阡苡也隻能說是邪影過份盲目自大,如今自己紅塵中打滾,忙得不亦樂乎。但卻無端端的誤了清弄,也禍害了清邪。
換而言之,這清弄與清邪二人都算是一聲不吭的接受著突如其來的橫禍。
說起來,不得不提的還有,這邪影按理說也是闖下了彌天大錯。然而,至今依舊藏頭藏尾?如此?可還合適?
除非赤池魔帝覺得合適,有意包庇到底……
除非……除非赤池魔帝心中不知道,隻要邪影一日畏首畏尾,不肯承擔自己的錯誤,便是這二人都在草菅人命,否則,清弄都不至於成現在這樣——邪影的錯,哪裏有讓無辜的清弄來一己之力承擔的說法?
並且,這清弄也承擔不過來才對。
這個故事中,清弄的存在一直都是不痛不癢的存在——瞧著的意思不是說清弄看起來不痛不癢,實際上也是個不足輕重的角色——清弄自然可以安心萬死不辭,甚至,清弄如果願意,還可以心安理得殺身成仁,變成別人登高望遠的墊腳石。這樣一來,春秋裁定,將來曆史也會銘記曆史。
但不管清弄的地位如何——這整個天界詭譎暗湧……這中的原因本是因為各方勢力的盤根錯節,而這看似無傷大雅的‘網絡格局’,便導致了各方勢力縱橫天下,呈現零零散散的蟄伏情況。
於是乎,便也造就了這烏煙瘴氣的局勢中,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尤其整個局勢還處在‘千鈞一發’的時候。
這清弄雖然看著無關緊要,然而卻實打實的直接牽連了清邪,而且,由著清邪帶動整個六界之中最有權有勢的人士參與進來……固而如今的局勢,不清不楚又魚龍混雜其實怪不得別人。
‘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這是恆古不變的道理,而且,還有一點,若是碌碌無為的清弄一直庸人自擾,前途便是徹底暗無天日了。
——這意思便是清弄倒是不如舍己為人。或者,邪影一開始就不要那麽自負,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他獨自一腔孤勇,披荊斬棘似的。
但是……
這件事總是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解釋……
阡苡認為,即便這個解釋就算隻是敷衍了事——但,本質上的問題合該是,欲蓋彌彰也得有個掩人耳目的方向吧?否則,可不當真是沒有任何一點‘蛛絲馬跡’可尋覓了嗎?
說起來,這件事確實得了解清楚。
問題就是貿然提及這個問題的話,便等同於阡苡在故意為之,非要逼赤池魔帝在次混淆視聽了。
太過上心反而不好,尤其是擺明了好奇,自然是會叫赤池魔帝多有顧慮,這中顧慮一但生成,便是疑神疑鬼的根本。
可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阡苡文化人,就合該與奚夜妖帝一般迂迴曲折,含蓄一些才不失君子作風是也,亦不容易招惹嫌隙。
何以見得?便是阡苡好奇得東西實在太多,仿佛千絲萬縷,亦等同於千頭萬緒,這中隻要不是太過直來直去的話,那麽,赤池魔帝自然是剪不斷理還亂找不到主題的。
於是阡苡尷尬,咳嗽兩聲之後又半推半就說——“說起來,霽英妖君……霽英與師兄二人仿佛關係親厚,有輿論言之鑿鑿,幾乎有眾口一詞,辯無可辯的趨勢……然而這……這……
這霽英妖君的言論仿佛惹是生非,與師兄沒有一點同心同德的跡象……不知對此師兄有何看法?
還是……師兄覺得是師妹矯枉過正,固而冤枉了霽英妖君的與師兄二人的一片苦心?
反正,這件事師妹指望著師兄給個‘頭頭是道’的解釋呢。再不濟,師兄也得給師妹一個‘有條有理’的意見吧……
不然師妹也就太迷茫了——師兄知道的,師妹一但不知所措了就喜歡胡思亂想。這一但想入非非便少不了,將這些莫名其妙的事非好無厘頭的搬弄到師兄頭上。
——便是,師兄言傳意會等同於默認霽英這般胡作非為——雖然師兄臭名昭著,然而,不影響師兄處心積慮,打算逃脫囹圄狀態。”
“什麽‘囹圄’狀態,”赤池魔帝隱約之間倒是聽出來了,阡苡這般揪著不放大約是在必赤池魔帝自己不仁不義,身陷囹圄——便是阡苡沒準就是自己不願意主動,所以故意把赤池魔帝往梁山上逼,如此,赤池魔帝一但想要給自己一個台階下,便會主動轉移話題。
但阡苡素來反複無常,不走尋常路——阡苡放著好好的陽關大道不走,反而劍走偏鋒,是常規的問題所在。
至於是不是在轉移話題,赤池魔帝自己也沒個定論。因為,萬一阡苡就是想混淆視聽,接著,打算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話也不是沒有可能。
阡苡的身份其實決定許多事情都擁有最終的解釋權。這種最終解釋權表現在,‘破罐破摔’都能被混淆成為‘破釜沉舟’,反正隻要就‘破’一字做出解釋的話,自然可以隨心所欲的看著辦。五花八門一點也不過是看阡苡的口才了……
“就是說,師兄身處水深火熱中,即將在劫難逃了,如此,簡言意駭總結起來,便是師兄真的身陷囹圄了。”阡苡語氣意味不明,仿佛是別有用心,另有所指,反正是故意為之。
但到底是指什麽?赤池魔帝一頭霧水,好在急中生智,波瀾不驚滿臉淡定的說,“若師兄真的深陷其中,師妹的意思便是要見死不救了?說起來,見死不救倒也不是不可,然而‘冤有頭債有主’……這霽英的事仿佛不能全盤算在師兄頭上,若師妹當真就此不依不饒的了話,師妹……師妹……的意思到底是什麽呢?天理昭昭,善惡有報,師兄不說問心無愧……但……心中有數,許多事自有定奪。話說,師妹若是師兄心存不滿,倒是不妨當著小師叔的麵,全盤說個清楚,免得自相殘殺傳出去難聽……”
“師兄含血噴人,自己說話沒頭沒尾,毫無主張,”阡苡其實咄咄逼人,氣勢洶洶的說,“師兄說我沒有道明來意,又懷疑我是否見死不救。師兄須知,師兄自己不仁不義,我……我又怎麽會仁至義盡呢?”
“我當是什麽事呢?還能有什麽事?”赤池魔帝先還是不解其意的模樣,後來後知後覺,意識到什麽似的,趕緊一副賊頭賊腦的精明模樣,十分熱切的就近爬在阡苡耳邊,悄悄發問,“霽英對神隻有所指責……此事,仿佛沒什麽苗頭,莫非……莫非是因為霽英身上有什麽驚天秘密?”
“驚天秘密,關於這點師兄不是一清二楚嗎?說起來,”阡苡聞之臉色一沉……立刻擲地有聲,恍若‘義正言辭’的說,“師兄說是孝順……但既然存定了孝心本是沒必要天天宣之於口,生怕無人不曉一樣。師妹同樣認為,與其宣之於口,倒是不如實事求是。
——所以,師兄關心則亂,想來一但手忙腳亂就容易六神無主,沒個頭緒……
所以師妹不妨給師兄提個醒,師兄若是不擔心老師在次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的話,便不用把霽英交出來給師妹自行處置就是。
師兄別看,師妹……師妹我連師兄都‘蹂躪’不了,自然不可與老師匹敵。”
“如此說來,霽英確實是一個燙手山芋,實在麻煩。”赤池魔帝欲言又止,幹脆故弄玄虛,‘將胃口吊出一個轉折’,才從容不迫的問,“可是你說霽英對神隻有所言語褻瀆玷汙,但證據呢?”
“妗荷昔年為何稱為‘十惡不赦’?莫非因為妗荷真的殺人放火了?
自然不是,而是妗荷擲言行舉止沒個收斂……隻是,說起來,霽英也快了。”阡苡語氣篤定。說完輕飄飄起身,沒有貪戀之心,又打算瀟灑走人。
“阡苡站住——你這古靈精怪的人,還怪會耍心眼,”赤池魔帝暴跳如雷,順勢起身,又一把將阡苡摁下。接著,喋喋不休,劈頭蓋臉的數落說,“師妹涉世未深,適才‘走馬觀花’的窺探了這世間人情冷暖,具體幾何?
然而用人間的話說,師兄我吃過的鹽,都比你走過的橋多……有些事……想來,師妹並非不可以知道,但哪有師妹……哪有你這麽迂迴曲折套人話的?
師妹可知,錯一步步步錯,師妹一念之差若被人挑撥離間,我們兄妹二人未必不會形同陌路——可不?世人自然而然會以為你我兄妹二人不合呢?”
“流言蜚語這種東西,隻要稍微有個引子,有個風向……那麽,即便隻是風吹草動,輿論都可以不顧一切的傾倒一邊。”赤池魔帝嘴下無情,批鬥滔滔不絕——阡苡聽得心中發怵,‘眼冒金星’,於是乎憤憤不平抱怨說,“不合便不合此乃實事求是——然而說到底,對比起來,吃虧的又不是師兄,影響的也不是師兄。
師兄又不是不知道自己聲名狼藉——師兄名聲可差,想來,從破罐破摔的理論上而言,師兄自然不會在乎自己的名聲會不會更加‘支離破碎’。”
“浮名本是身外物,不著半分也風流(《霹靂布袋戲》香獨秀),名聲這個問題,若說師兄在意……
自然是在不在意,師妹想想,但若這些事傳到老師那邊去了,他老人家合該多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