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苡兀自點了點頭,一邊舉杯對月,一邊迴味無窮,又巧笑倩兮,精神抖擻脆生生的說,“這點本座自然可以理解的。就比如奚夜妖帝不妨設身處地的想,若這世間恆古至今都是那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天地。”
奚夜妖帝瞧著阡苡意猶未盡,但話卻故意不說完就戛然而止,於是乎意識到,原是阡苡瞧著自己理解費力,固而,特地給自己起了一個足夠說明問題的開頭。
換而言之,其實這件事阡苡看透的背後,亦是支持。
而奚夜妖帝三思之後,豁然開朗的說,“是了,若奚夜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有怎麽會知道這世間本是青山綠水,處處鳥語花香一片。
誠然文字的出現作為交流確實可以叫人透過這些描述,隱約叫人知道光亮到底是什麽。不過人各不相同,所領悟,所參透的深淺與觀念都不一樣,而各執一詞便視為分歧。
分歧的出現,又影響思想的匯集,與人群的劃分。而一但人群劃分——群英薈萃集思廣益,便會出現爭執論點,人群之中互相當仁不讓,‘理直氣壯’——至於論點生成,接著便是各種各種觀念的貫穿與連接。
而這中隨著不斷觀點補充的觀念,就會使人們執著的立場越來越完整。
所謂‘完整’雖然不直接等同於‘完美’,亦不是無懈可擊,但總歸不算漏洞百出。
尤其立場代代相傳,補充完善,流傳成為六界之中眾口如一的世俗,才是叫人百口莫辯,即便有心改觀,也會力不從心。
畢竟世俗是代代相傳,這中利弊,並非一朝一夕一己之力便能改變。尤其是改變的方式還是‘紙上談兵’,左右怎麽說都行,反正不痛不癢——奚夜亦不妨直接告訴聖恩主,這六界之中其實有許多軍事家,也是這些軍事家孜孜不倦總結了一個簡單易懂不成文的打油詩。
便是,‘理直氣壯不搖擺,先聲奪人沒意外;
觀點著(zhuo)落杠得好,對陣名家也拆台;
閑著無事多看書,博古通今應變快;
知己知彼知進退,速戰速決勝利來’。”
阡苡聞言一笑從容,波瀾不驚淡然的說,“是了就是這個道理。
這些都是實話,尤其是應用於天界之中,此乃為人處世的上風道理。
說起來,既然奚夜妖帝自己知曉‘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這一無極之中定律的大道理,那麽本座也沒有必要與奚夜妖帝故弄玄虛了。”
阡苡停頓,站起立在彩雲之上吹冷風。
但本來阡苡不站起來還好——可阡苡乘著夜色,那麽猝不及防的站了起來,藏在桃花之中。確實有幾分,‘羞花閉月’的意味。
奚夜妖帝一時三刻也說不出來這種神秘莫測的感覺。隨即,阡苡往前一步,離著花枝交匯的高度又近了幾分。
阡苡的臉色加素衣大約都是被緋紅桃花這般唿應,固而,差別就出來了。
奚夜妖帝注意到了——阡苡最大的特點就是天真無邪,又活潑可愛,固而,若說阡苡此刻是一默默無聞澎湃的綠葉,到不如說奚夜妖帝自己才是那勃發陪襯的綠葉。
但桃花灼灼,用以迷情亂神,堪稱華麗,叫人應接不暇。
而說素淨無瑕不過水仙,但水仙花又總是臨水自照,顧影芬芳的那是清邪——說慈悲為懷,確實,紅蓮慈悲紅紅火火,但紅蓮又該如何評價,本來紅蓮素來都有美名在外。
可對於阡苡而言——奚夜妖帝想,因為那謝世神明‘紅蓮淬火鳳凰始天尊’的稱謂,固而阡苡對於紅蓮花合該有特殊的情懷所在。
問題就在於這裏,奚夜妖帝迴想起來,阡苡雖然珍視紅蓮卻從不沾染蓮花。
而紅蓮,時光初夏,萬物在殘繾的春風和煦裏爭奇鬥豔,隻有紅蓮靜謐沉默——紅蓮泰然自若在風中輕輕搖曳,似那般的‘氣定神閑怡然自得’,就好像榮辱不驚的穩重,仿佛不拘生死的無謂,大約不懂人情冷暖的豪爽,固而處處‘事不關己’,豔壓百花開,笑看百花謝。
這麽說的話奚夜妖帝又對紅蓮了有了一個更加深刻與靈活的大概印象。
那紅蓮仿佛一個堅守闌珊處的母親,堅定威武,葳蕤華麗。但用與阡苡對比的話簡直格格不入。
奚夜妖帝又忍不住‘退而求其次’……
紅蓮過份莊重盛大,阡苡又年輕清純,菡萏(荷花)倒是有這三分神韻。
古人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但這麽糾結著的話,奚夜妖帝難免沒完沒了的意識到一個新問題。荷花自古確實也是釋與慈悲,但菡萏聖潔,卻仿佛是合該比喻形容成妗荷那般波瀾不驚眉目,那般清麗姣好的麵容,那般嫋嫋婀娜身姿,那般亭亭玉立的風采才對。
——奚夜妖帝當真是糾結,轉瞬又聽阡苡撥弄瑤琴。
這次倒不是什麽歲華,而是一把簡單樸素的烏木伏羲式的七弦古琴。
阡苡未曾盤腿坐下,以術化了空台固定了瑤琴,轉而持香爐放在古琴旁邊懸空,又提袖一收彩雲之上的案台。
如此奚夜妖帝也看出來了,焚香撒掃雖然是一個簡單的儀式,但是足夠說明阡苡打算撫琴盡興。
——誠然,奚夜妖帝猜對了。
阡苡隨手撥琴,彈奏不知名的曲子。而抑揚頓挫的音色一出,瞬間,這枯燥乏味的春景峽穀便有那青山流水,夜風湧潺,月下落花的生動感。
阡苡一本正經,在這朦朧的黑夜中,嗬氣如蘭綿言細語道,“一弦屬土為宮。土星分旺四季。弦最大。用八十一絲。聲沉重而尊。故曰為君;二弦屬金為商。金星應秋之節。次於宮。弦用七十二絲。能決斷。故曰為臣;三弦屬木為角。木星應春之節。弦用六十四絲。為之觸地出。故曰為民。居在君臣之下為卑。故三弦下八為此也;四弦屬火為徵。火星應夏之節。弦用五十四絲。萬物成美。故曰為之事;五弦屬水為羽。水星應冬之節。弦用四十八絲。聚集清物之相。故曰為之物;六弦文聲主少宮。文星柔以應剛。乃文王之所加也;七弦武聲主少商。武星剛以應柔。乃武王之所加也。
聽聞這瑤琴大可泛音象天,音色靜,鬆沉曠遠,讓人聽聞憶之遠古;又小可按音如人,輕輕撥弄叫手指下吟猱餘韻細微悠長之音話盡衷腸一片……
隻是,江山之中素來是,文人墨客一代一代,如同那長江前浪推後浪,固而,那些糾纏在事非之中的愛橫情仇,交錯組織而成的世俗或者真理,又豈是幾根小小琴弦便能表達出個之乎者也所以然來?
就比如,這流水,夏日是‘綿綿’,秋日‘繾綣’,冬季是‘蕭蕭’,春日則是‘婉轉’,正如那美人麵,宜喜宜嗔,反正怎樣美好的——固而,差別不過蘿卜茄子各有所愛。
人之所以會選擇一個立場,主要是對於那個立場相對認同。
可既然都是人,為何又選擇不一樣呢?如何蘿卜茄子不全都被同一所愛呢?”
阡苡猝不及防的反問,奚夜妖帝沉默著,又趕緊組織了迴答的語言。
便是在這般妙趣盎然的夜色之中,奚夜妖帝突然意識到,阡苡仿佛沉醉那春光之中,偷偷盛放的那脆生生的杏花。
對此起那桃花,其實杏花也是出彩,正如這天下風情千萬般,而世間不乏鬥轉星移兜兜轉轉的機緣巧合,固而,百花之中,絕對沒有什麽可以一枝獨秀,堪稱那絕世無雙的風華。
至於奚夜妖帝為什麽好端端的會突然想起杏花。
大約便是,杏花比桃花少一點嬌嫩,比梨花多一抹俏皮,又比梅花少一份孤冷,還比海棠花多一點清新。
奚夜妖帝還想起來,方才瓊光掠影一閃而過,腦中其實想起了那前人(宋.陸遊)所說過的(《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
便是說的是詩人——‘夜宿小樓聽雨嗔,杏花芬芳春已盛。’(此處借鑒。)
(“小樓”一聯是陸遊的名句,語言清新雋永。詩人隻身住在小樓上,徹夜聽著春雨的淅瀝;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傳來了叫賣杏花的聲音,告訴人們春已深了。綿綿的春雨,由詩人的聽覺中寫出;而淡蕩的春光,則在賣花聲裏透出。寫得形象而又深致。)
阡苡便就是這般風貌了,是那深居景陽三月中,草長鶯飛裏那不緊不慢開放的淡然之花。
——阡苡屏息凝神,又似乎是無意之中錯了曲,隻用左手往弦上一滑,漏了一道空穀幽蘭邊的汩汩高山流水般清脆之音。
阡苡未言,一派氣定神閑,依舊耐心等待著。
這時奚夜妖帝才想起來自己合該給一個阡苡一個‘成文’,又冠冕堂皇的交代才對。
於是乎奚夜妖帝趕緊不動聲色的收斂了自己那突發奇想的思如泉湧,隨即義正辭嚴道,
“當觀念發展成一種態度,世代流傳,叫事態發展成曆來如此的認知局麵——便是,有朝一日擁有雄才詭辯的賢者們,費勁口舌都難以扳倒這種局麵的話,甚至,這種觀念被同樣擁有雄才詭辯的賢者們運用,用作反駁——即便兩派人馬對此費勁口舌,也終是會以多欺少的情況收場。
而自古素來都不缺這些文人墨客,便是兩方人馬越是爭執不休,而這種那逐漸被認可的局麵越發占領上風的話,節節高升的話,其實便足夠能說明事情的問題所在了,簡言意駭一個觀念的根深蒂固永遠離不開那前仆後繼的人才源源不斷補充探討完善……”
奚夜妖帝瞧著阡苡麵色冷峻,隱約幾分嗤之以鼻,便又意識到還是自己心猿意馬,跑題嚴重了。
固而奚夜妖帝往前走了一步,吹了冷風,又瞧著遠方月明星稀,心中便釋然開懷了不少,於是乎幹脆一吐為快,“紅花初綻雪花繁,重疊高低滿小園。正見盛時猶悵望,豈堪開處已繽翻。情為世累詩千首,醉是吾鄉酒一樽。杳杳豔歌春日午。”(唐.溫庭筠.杏花)
“奚夜妖帝謬讚,”阡苡停手一笑從容,無可奈何歎息說,“古人雲,‘一枝紅豔出牆頭,牆外行人正獨愁。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遊。更憶帝鄉千萬樹,澹煙籠日暗神州。’(唐.吳融)
前人又雲:‘粉薄紅輕掩斂羞,花中占斷得風流。軟非因醉都無力,凝不成歌亦自愁。獨照影時臨水畔,最含情處出牆頭。裴迴盡日難成別,更待黃昏對酒樓。’(唐.吳融)
本座生得多情,但奚夜妖帝可知,桃李杏林原本形容醫者仁心,而本座未曾懸壺濟世——固而本座這一時也知道奚夜妖帝實在冤本座處處留下人情,還是再說本座這般濫情竟惠澤天下,叫奚夜妖帝無辜與之‘平分春色’呢。
不過,奚夜妖帝‘莫愁春深東風盡,仲夏處暑杏子肥,闊別紅塵了恩怨,醫者仁心行天下。”
“奚夜受教,”奚夜妖帝聞言感慨,“奚夜不敢僭越,隻是覺得聖恩主就是怎麽看,都仿佛那指頭酸甜可口芬芳動人的杏子一顆。
“奚夜妖帝若是喜歡杏花,本座倒是可以在此立下承諾,不管奚夜妖帝是否功成名就,本座都與你身在守著春色伴杏花,”阡苡說著又收了瑤琴,隨即,一躍而下,與奚夜妖帝並肩,打開扇子搖頭晃腦的又說,“但奚夜妖帝還是三思而行,免得,出師未捷身先死,一時的多愁善感誤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可不?得不償失才對。”
“是了,”奚夜妖帝淡然,卻也沒有多淡定,“醫者仁心,仿佛杏林鬧春。
這世俗呢,一但生成也不是不可以改變。有一個道理是,不管多麽‘根深蒂固’的觀念,但若遇到那‘力大無窮’之人,便也叫它不可抗拒,‘連根拔起’……
古人雲,‘秀才遇到兵,有理說清’,這白屹大帝,不對是無上主宰歲辰的出現,給了世人一個五光十色的向往。
但這種向往本座也說不清楚,因為隻是世人對此歎為觀止議論紛紛,而有了議論,便是新的論點出現,而,隨著白屹大帝的強勢越發叫人接納——人人狂熱而且盲目崇拜之下,新的觀念‘拔地而起’,毫不留情的對過往那種頑固迂腐的世俗當頭一棒,自然是叫人猝不及防,怎麽都是束手無策。
而這種空白當頭,就連本座都似嬰兒如夢初醒一般,反正一朝之間竟恍若隔世,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事事休。於是乎,壓根沒人阻擋這新觀念的生成,反而包括本座在內世人都爭先恐後的模仿白屹大帝的為人處世,與作風理念……便是希望借此,可能窺視白屹大帝威武的真理……”
阡苡為此豁達開明,目不斜視眺望遠方,一遍說,“模仿是人的本性——古有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便是這個道理。
本座也是知道,各宗室的祖先無一不是白手起家,而這白手起家時的功底,與現在奚夜妖帝手中經手的岐黃之術,可謂天差地別。
而天差地別,倒不如說是‘日新月異’,岐黃之術發揚光大,這其中離不開世代相傳,你妖界子孫前仆後,個個帝王苦心孤詣的研究岐黃之術,無一不是為了給原有的修煉門道添磚加瓦,進一步靠近登峰造極。
人迷茫的時候自然會選模仿,這便也是人雲亦雲的精髓所在。世人的觀念素來都是槍打出頭鳥,而中禁錮的又是人們的思想自由——不說與世為敵,但總是不敢一枝獨秀。
而無上主宰歲辰化成白屹大帝出現世間,便是無意撞破了這世人的恐懼。
世人自然驚恐萬分,可發現不走尋常路也是前途無量,適才躍躍欲試。
然而世人並不知道白屹大帝為何有這般神通廣大,固而,費盡心思,絞盡腦汁的隻能模仿,從語氣神態先行……”
奚夜妖帝對此心服口服,於是乎淡然並不淡定的說,“這便是當代接近病態的世俗。人們身處困境從不想著如何衝出來,而是,想著好死不如賴活著,亦想著,法不責眾,無動於衷就是明哲保身……
其實這些也無可厚非,但歸根結底,人們會這般收斂,不敢做那世人皆醉我獨醒,笑看烽火花月皆是命的懦弱,主要還是因為恐懼。
而恐懼……”
阡苡表欣慰,便也沒有為難奚夜妖帝,反而親自遞上美酒給在奚夜妖帝手中,寬慰說,“花滿風盈杏林肥,皓月逶迤星影隨,舉杯邀君話千秋,並肩共濟來日春。
奚夜妖帝便是知道這恐懼在無極之中又該作何解釋——便是,恐懼的背後是‘不恐懼’,不恐懼等於所向披靡的勇敢,這些都是人心隔肚皮,夢寐以求的渴望。而,類渴望通常是太過不切實際,而被小心翼翼的收藏起來,惹人日複一日的忽視。
但白屹大帝的出現,正如同創造了一個奇跡。一個光明的奇跡,而這奇跡不管多神乎其神,隻要大部分人都有了那一星半點的意念存在,那麽便還有得來日可期一切皆有可能一說。
古人雲——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無上主宰歲辰本座不怨他就是了——本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拔刀相助共沉淪。
奚夜妖帝便是從那‘莊子迷夢戀蝴蝶,望帝化鵑啼春辰’這詩句裏麵,便知道本座父母終是成仁,無怨無悔完成了使命。
這奚夜可能不懂,但遲早是會懂的——本座未曾敷衍不曾說笑,萬一奚夜妖帝始終不懂太上忘情,那麽隻可能是一早滅亡成了仁……
反正,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是歲辰;而恨不知所恨一笑而泯的是本座。
歲辰到底不計前嫌,為本座盡心盡力鋪了路,而他做得夠多了,剩下的他幫不了本座,固而,是福是禍自己兜著。”
奚夜妖帝聽聞之後沉默許久。
期間奚夜妖帝心跳漏了一拍,反正,也不知為何奚夜妖帝就是不想去想阡苡所言何意。
奚夜妖帝始終的糾結的是,這阡苡說的太上忘情——以前奚夜妖帝以為神隻便是遠離俗世,做那閑雲野鶴,或者就算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隻洞若觀火,亦或者閑看庭花風月高。總之神隻是隨心所欲無一煩惱的。
但阡苡好說歹說叫奚夜妖帝相信了,這世間原來萬物有情,連神隻降臨也逃不過這紅塵滾滾,事非恩怨。
可更甚的是,神隻被七情六欲所困,竟難以自拔,本來就是叫人不可接受,難以置信之事,但阡苡苦心孤詣,旁敲側擊,種種距離麵麵俱到的說服了奚夜妖帝,原來神隻也有心,固而,也存在情感,也會迷茫——然而,奚夜妖帝都還在感慨萬千呢,阡苡這也不知道是一時興起還是怎麽個情況,總之猝不及防又告訴奚夜妖帝,是她委曲求全似的,秉持著神隻的職責太上忘情……
這奚夜妖帝困惑亦混亂,不知何處是此事突破的端口。
阡苡恨鐵不成鋼,兇神惡煞的說,“本座太上忘情,不是本座想委屈求全,當個孤膽英雄。
殊途同歸,本座與父母一樣都是肩負著守護世間蒼生的責任——母親確實玩忽職守,但本座素來想表達的不是當年本座的雙親身死成仁後,便功過相抵,扯平了。
古人雲,冤冤相報何時了?
本座執著恨,便是蒼生陪葬。
本座的父母既然已經完成了使命,隕落謝世,那麽奚夜妖帝便沒有必要太過份在乎他們的功過了。
亦不是本座徇私枉法,而是奚夜妖帝要知道,當年他們差點禍害蒼生聽著確實惡劣,但是,本座隻能說是無可厚非,但十惡不赦,他們不算沒有章法濫殺無辜。
其實當年那是非恩怨的牽扯之中,沒有誰是清白的,至於本座的父母不過以強欺弱比較惹人鄙視罷了……”
奚夜妖帝瞧著阡苡意猶未盡,但話卻故意不說完就戛然而止,於是乎意識到,原是阡苡瞧著自己理解費力,固而,特地給自己起了一個足夠說明問題的開頭。
換而言之,其實這件事阡苡看透的背後,亦是支持。
而奚夜妖帝三思之後,豁然開朗的說,“是了,若奚夜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有怎麽會知道這世間本是青山綠水,處處鳥語花香一片。
誠然文字的出現作為交流確實可以叫人透過這些描述,隱約叫人知道光亮到底是什麽。不過人各不相同,所領悟,所參透的深淺與觀念都不一樣,而各執一詞便視為分歧。
分歧的出現,又影響思想的匯集,與人群的劃分。而一但人群劃分——群英薈萃集思廣益,便會出現爭執論點,人群之中互相當仁不讓,‘理直氣壯’——至於論點生成,接著便是各種各種觀念的貫穿與連接。
而這中隨著不斷觀點補充的觀念,就會使人們執著的立場越來越完整。
所謂‘完整’雖然不直接等同於‘完美’,亦不是無懈可擊,但總歸不算漏洞百出。
尤其立場代代相傳,補充完善,流傳成為六界之中眾口如一的世俗,才是叫人百口莫辯,即便有心改觀,也會力不從心。
畢竟世俗是代代相傳,這中利弊,並非一朝一夕一己之力便能改變。尤其是改變的方式還是‘紙上談兵’,左右怎麽說都行,反正不痛不癢——奚夜亦不妨直接告訴聖恩主,這六界之中其實有許多軍事家,也是這些軍事家孜孜不倦總結了一個簡單易懂不成文的打油詩。
便是,‘理直氣壯不搖擺,先聲奪人沒意外;
觀點著(zhuo)落杠得好,對陣名家也拆台;
閑著無事多看書,博古通今應變快;
知己知彼知進退,速戰速決勝利來’。”
阡苡聞言一笑從容,波瀾不驚淡然的說,“是了就是這個道理。
這些都是實話,尤其是應用於天界之中,此乃為人處世的上風道理。
說起來,既然奚夜妖帝自己知曉‘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這一無極之中定律的大道理,那麽本座也沒有必要與奚夜妖帝故弄玄虛了。”
阡苡停頓,站起立在彩雲之上吹冷風。
但本來阡苡不站起來還好——可阡苡乘著夜色,那麽猝不及防的站了起來,藏在桃花之中。確實有幾分,‘羞花閉月’的意味。
奚夜妖帝一時三刻也說不出來這種神秘莫測的感覺。隨即,阡苡往前一步,離著花枝交匯的高度又近了幾分。
阡苡的臉色加素衣大約都是被緋紅桃花這般唿應,固而,差別就出來了。
奚夜妖帝注意到了——阡苡最大的特點就是天真無邪,又活潑可愛,固而,若說阡苡此刻是一默默無聞澎湃的綠葉,到不如說奚夜妖帝自己才是那勃發陪襯的綠葉。
但桃花灼灼,用以迷情亂神,堪稱華麗,叫人應接不暇。
而說素淨無瑕不過水仙,但水仙花又總是臨水自照,顧影芬芳的那是清邪——說慈悲為懷,確實,紅蓮慈悲紅紅火火,但紅蓮又該如何評價,本來紅蓮素來都有美名在外。
可對於阡苡而言——奚夜妖帝想,因為那謝世神明‘紅蓮淬火鳳凰始天尊’的稱謂,固而阡苡對於紅蓮花合該有特殊的情懷所在。
問題就在於這裏,奚夜妖帝迴想起來,阡苡雖然珍視紅蓮卻從不沾染蓮花。
而紅蓮,時光初夏,萬物在殘繾的春風和煦裏爭奇鬥豔,隻有紅蓮靜謐沉默——紅蓮泰然自若在風中輕輕搖曳,似那般的‘氣定神閑怡然自得’,就好像榮辱不驚的穩重,仿佛不拘生死的無謂,大約不懂人情冷暖的豪爽,固而處處‘事不關己’,豔壓百花開,笑看百花謝。
這麽說的話奚夜妖帝又對紅蓮了有了一個更加深刻與靈活的大概印象。
那紅蓮仿佛一個堅守闌珊處的母親,堅定威武,葳蕤華麗。但用與阡苡對比的話簡直格格不入。
奚夜妖帝又忍不住‘退而求其次’……
紅蓮過份莊重盛大,阡苡又年輕清純,菡萏(荷花)倒是有這三分神韻。
古人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但這麽糾結著的話,奚夜妖帝難免沒完沒了的意識到一個新問題。荷花自古確實也是釋與慈悲,但菡萏聖潔,卻仿佛是合該比喻形容成妗荷那般波瀾不驚眉目,那般清麗姣好的麵容,那般嫋嫋婀娜身姿,那般亭亭玉立的風采才對。
——奚夜妖帝當真是糾結,轉瞬又聽阡苡撥弄瑤琴。
這次倒不是什麽歲華,而是一把簡單樸素的烏木伏羲式的七弦古琴。
阡苡未曾盤腿坐下,以術化了空台固定了瑤琴,轉而持香爐放在古琴旁邊懸空,又提袖一收彩雲之上的案台。
如此奚夜妖帝也看出來了,焚香撒掃雖然是一個簡單的儀式,但是足夠說明阡苡打算撫琴盡興。
——誠然,奚夜妖帝猜對了。
阡苡隨手撥琴,彈奏不知名的曲子。而抑揚頓挫的音色一出,瞬間,這枯燥乏味的春景峽穀便有那青山流水,夜風湧潺,月下落花的生動感。
阡苡一本正經,在這朦朧的黑夜中,嗬氣如蘭綿言細語道,“一弦屬土為宮。土星分旺四季。弦最大。用八十一絲。聲沉重而尊。故曰為君;二弦屬金為商。金星應秋之節。次於宮。弦用七十二絲。能決斷。故曰為臣;三弦屬木為角。木星應春之節。弦用六十四絲。為之觸地出。故曰為民。居在君臣之下為卑。故三弦下八為此也;四弦屬火為徵。火星應夏之節。弦用五十四絲。萬物成美。故曰為之事;五弦屬水為羽。水星應冬之節。弦用四十八絲。聚集清物之相。故曰為之物;六弦文聲主少宮。文星柔以應剛。乃文王之所加也;七弦武聲主少商。武星剛以應柔。乃武王之所加也。
聽聞這瑤琴大可泛音象天,音色靜,鬆沉曠遠,讓人聽聞憶之遠古;又小可按音如人,輕輕撥弄叫手指下吟猱餘韻細微悠長之音話盡衷腸一片……
隻是,江山之中素來是,文人墨客一代一代,如同那長江前浪推後浪,固而,那些糾纏在事非之中的愛橫情仇,交錯組織而成的世俗或者真理,又豈是幾根小小琴弦便能表達出個之乎者也所以然來?
就比如,這流水,夏日是‘綿綿’,秋日‘繾綣’,冬季是‘蕭蕭’,春日則是‘婉轉’,正如那美人麵,宜喜宜嗔,反正怎樣美好的——固而,差別不過蘿卜茄子各有所愛。
人之所以會選擇一個立場,主要是對於那個立場相對認同。
可既然都是人,為何又選擇不一樣呢?如何蘿卜茄子不全都被同一所愛呢?”
阡苡猝不及防的反問,奚夜妖帝沉默著,又趕緊組織了迴答的語言。
便是在這般妙趣盎然的夜色之中,奚夜妖帝突然意識到,阡苡仿佛沉醉那春光之中,偷偷盛放的那脆生生的杏花。
對此起那桃花,其實杏花也是出彩,正如這天下風情千萬般,而世間不乏鬥轉星移兜兜轉轉的機緣巧合,固而,百花之中,絕對沒有什麽可以一枝獨秀,堪稱那絕世無雙的風華。
至於奚夜妖帝為什麽好端端的會突然想起杏花。
大約便是,杏花比桃花少一點嬌嫩,比梨花多一抹俏皮,又比梅花少一份孤冷,還比海棠花多一點清新。
奚夜妖帝還想起來,方才瓊光掠影一閃而過,腦中其實想起了那前人(宋.陸遊)所說過的(《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
便是說的是詩人——‘夜宿小樓聽雨嗔,杏花芬芳春已盛。’(此處借鑒。)
(“小樓”一聯是陸遊的名句,語言清新雋永。詩人隻身住在小樓上,徹夜聽著春雨的淅瀝;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傳來了叫賣杏花的聲音,告訴人們春已深了。綿綿的春雨,由詩人的聽覺中寫出;而淡蕩的春光,則在賣花聲裏透出。寫得形象而又深致。)
阡苡便就是這般風貌了,是那深居景陽三月中,草長鶯飛裏那不緊不慢開放的淡然之花。
——阡苡屏息凝神,又似乎是無意之中錯了曲,隻用左手往弦上一滑,漏了一道空穀幽蘭邊的汩汩高山流水般清脆之音。
阡苡未言,一派氣定神閑,依舊耐心等待著。
這時奚夜妖帝才想起來自己合該給一個阡苡一個‘成文’,又冠冕堂皇的交代才對。
於是乎奚夜妖帝趕緊不動聲色的收斂了自己那突發奇想的思如泉湧,隨即義正辭嚴道,
“當觀念發展成一種態度,世代流傳,叫事態發展成曆來如此的認知局麵——便是,有朝一日擁有雄才詭辯的賢者們,費勁口舌都難以扳倒這種局麵的話,甚至,這種觀念被同樣擁有雄才詭辯的賢者們運用,用作反駁——即便兩派人馬對此費勁口舌,也終是會以多欺少的情況收場。
而自古素來都不缺這些文人墨客,便是兩方人馬越是爭執不休,而這種那逐漸被認可的局麵越發占領上風的話,節節高升的話,其實便足夠能說明事情的問題所在了,簡言意駭一個觀念的根深蒂固永遠離不開那前仆後繼的人才源源不斷補充探討完善……”
奚夜妖帝瞧著阡苡麵色冷峻,隱約幾分嗤之以鼻,便又意識到還是自己心猿意馬,跑題嚴重了。
固而奚夜妖帝往前走了一步,吹了冷風,又瞧著遠方月明星稀,心中便釋然開懷了不少,於是乎幹脆一吐為快,“紅花初綻雪花繁,重疊高低滿小園。正見盛時猶悵望,豈堪開處已繽翻。情為世累詩千首,醉是吾鄉酒一樽。杳杳豔歌春日午。”(唐.溫庭筠.杏花)
“奚夜妖帝謬讚,”阡苡停手一笑從容,無可奈何歎息說,“古人雲,‘一枝紅豔出牆頭,牆外行人正獨愁。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遊。更憶帝鄉千萬樹,澹煙籠日暗神州。’(唐.吳融)
前人又雲:‘粉薄紅輕掩斂羞,花中占斷得風流。軟非因醉都無力,凝不成歌亦自愁。獨照影時臨水畔,最含情處出牆頭。裴迴盡日難成別,更待黃昏對酒樓。’(唐.吳融)
本座生得多情,但奚夜妖帝可知,桃李杏林原本形容醫者仁心,而本座未曾懸壺濟世——固而本座這一時也知道奚夜妖帝實在冤本座處處留下人情,還是再說本座這般濫情竟惠澤天下,叫奚夜妖帝無辜與之‘平分春色’呢。
不過,奚夜妖帝‘莫愁春深東風盡,仲夏處暑杏子肥,闊別紅塵了恩怨,醫者仁心行天下。”
“奚夜受教,”奚夜妖帝聞言感慨,“奚夜不敢僭越,隻是覺得聖恩主就是怎麽看,都仿佛那指頭酸甜可口芬芳動人的杏子一顆。
“奚夜妖帝若是喜歡杏花,本座倒是可以在此立下承諾,不管奚夜妖帝是否功成名就,本座都與你身在守著春色伴杏花,”阡苡說著又收了瑤琴,隨即,一躍而下,與奚夜妖帝並肩,打開扇子搖頭晃腦的又說,“但奚夜妖帝還是三思而行,免得,出師未捷身先死,一時的多愁善感誤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可不?得不償失才對。”
“是了,”奚夜妖帝淡然,卻也沒有多淡定,“醫者仁心,仿佛杏林鬧春。
這世俗呢,一但生成也不是不可以改變。有一個道理是,不管多麽‘根深蒂固’的觀念,但若遇到那‘力大無窮’之人,便也叫它不可抗拒,‘連根拔起’……
古人雲,‘秀才遇到兵,有理說清’,這白屹大帝,不對是無上主宰歲辰的出現,給了世人一個五光十色的向往。
但這種向往本座也說不清楚,因為隻是世人對此歎為觀止議論紛紛,而有了議論,便是新的論點出現,而,隨著白屹大帝的強勢越發叫人接納——人人狂熱而且盲目崇拜之下,新的觀念‘拔地而起’,毫不留情的對過往那種頑固迂腐的世俗當頭一棒,自然是叫人猝不及防,怎麽都是束手無策。
而這種空白當頭,就連本座都似嬰兒如夢初醒一般,反正一朝之間竟恍若隔世,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事事休。於是乎,壓根沒人阻擋這新觀念的生成,反而包括本座在內世人都爭先恐後的模仿白屹大帝的為人處世,與作風理念……便是希望借此,可能窺視白屹大帝威武的真理……”
阡苡為此豁達開明,目不斜視眺望遠方,一遍說,“模仿是人的本性——古有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便是這個道理。
本座也是知道,各宗室的祖先無一不是白手起家,而這白手起家時的功底,與現在奚夜妖帝手中經手的岐黃之術,可謂天差地別。
而天差地別,倒不如說是‘日新月異’,岐黃之術發揚光大,這其中離不開世代相傳,你妖界子孫前仆後,個個帝王苦心孤詣的研究岐黃之術,無一不是為了給原有的修煉門道添磚加瓦,進一步靠近登峰造極。
人迷茫的時候自然會選模仿,這便也是人雲亦雲的精髓所在。世人的觀念素來都是槍打出頭鳥,而中禁錮的又是人們的思想自由——不說與世為敵,但總是不敢一枝獨秀。
而無上主宰歲辰化成白屹大帝出現世間,便是無意撞破了這世人的恐懼。
世人自然驚恐萬分,可發現不走尋常路也是前途無量,適才躍躍欲試。
然而世人並不知道白屹大帝為何有這般神通廣大,固而,費盡心思,絞盡腦汁的隻能模仿,從語氣神態先行……”
奚夜妖帝對此心服口服,於是乎淡然並不淡定的說,“這便是當代接近病態的世俗。人們身處困境從不想著如何衝出來,而是,想著好死不如賴活著,亦想著,法不責眾,無動於衷就是明哲保身……
其實這些也無可厚非,但歸根結底,人們會這般收斂,不敢做那世人皆醉我獨醒,笑看烽火花月皆是命的懦弱,主要還是因為恐懼。
而恐懼……”
阡苡表欣慰,便也沒有為難奚夜妖帝,反而親自遞上美酒給在奚夜妖帝手中,寬慰說,“花滿風盈杏林肥,皓月逶迤星影隨,舉杯邀君話千秋,並肩共濟來日春。
奚夜妖帝便是知道這恐懼在無極之中又該作何解釋——便是,恐懼的背後是‘不恐懼’,不恐懼等於所向披靡的勇敢,這些都是人心隔肚皮,夢寐以求的渴望。而,類渴望通常是太過不切實際,而被小心翼翼的收藏起來,惹人日複一日的忽視。
但白屹大帝的出現,正如同創造了一個奇跡。一個光明的奇跡,而這奇跡不管多神乎其神,隻要大部分人都有了那一星半點的意念存在,那麽便還有得來日可期一切皆有可能一說。
古人雲——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無上主宰歲辰本座不怨他就是了——本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拔刀相助共沉淪。
奚夜妖帝便是從那‘莊子迷夢戀蝴蝶,望帝化鵑啼春辰’這詩句裏麵,便知道本座父母終是成仁,無怨無悔完成了使命。
這奚夜可能不懂,但遲早是會懂的——本座未曾敷衍不曾說笑,萬一奚夜妖帝始終不懂太上忘情,那麽隻可能是一早滅亡成了仁……
反正,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是歲辰;而恨不知所恨一笑而泯的是本座。
歲辰到底不計前嫌,為本座盡心盡力鋪了路,而他做得夠多了,剩下的他幫不了本座,固而,是福是禍自己兜著。”
奚夜妖帝聽聞之後沉默許久。
期間奚夜妖帝心跳漏了一拍,反正,也不知為何奚夜妖帝就是不想去想阡苡所言何意。
奚夜妖帝始終的糾結的是,這阡苡說的太上忘情——以前奚夜妖帝以為神隻便是遠離俗世,做那閑雲野鶴,或者就算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隻洞若觀火,亦或者閑看庭花風月高。總之神隻是隨心所欲無一煩惱的。
但阡苡好說歹說叫奚夜妖帝相信了,這世間原來萬物有情,連神隻降臨也逃不過這紅塵滾滾,事非恩怨。
可更甚的是,神隻被七情六欲所困,竟難以自拔,本來就是叫人不可接受,難以置信之事,但阡苡苦心孤詣,旁敲側擊,種種距離麵麵俱到的說服了奚夜妖帝,原來神隻也有心,固而,也存在情感,也會迷茫——然而,奚夜妖帝都還在感慨萬千呢,阡苡這也不知道是一時興起還是怎麽個情況,總之猝不及防又告訴奚夜妖帝,是她委曲求全似的,秉持著神隻的職責太上忘情……
這奚夜妖帝困惑亦混亂,不知何處是此事突破的端口。
阡苡恨鐵不成鋼,兇神惡煞的說,“本座太上忘情,不是本座想委屈求全,當個孤膽英雄。
殊途同歸,本座與父母一樣都是肩負著守護世間蒼生的責任——母親確實玩忽職守,但本座素來想表達的不是當年本座的雙親身死成仁後,便功過相抵,扯平了。
古人雲,冤冤相報何時了?
本座執著恨,便是蒼生陪葬。
本座的父母既然已經完成了使命,隕落謝世,那麽奚夜妖帝便沒有必要太過份在乎他們的功過了。
亦不是本座徇私枉法,而是奚夜妖帝要知道,當年他們差點禍害蒼生聽著確實惡劣,但是,本座隻能說是無可厚非,但十惡不赦,他們不算沒有章法濫殺無辜。
其實當年那是非恩怨的牽扯之中,沒有誰是清白的,至於本座的父母不過以強欺弱比較惹人鄙視罷了……”